瑪瑙是怎樣形成的
據說,由于瑪瑙的原石外形和馬腦相似,因此稱它為“瑪瑙”。不論在舊約圣經或佛教的經典,都有瑪瑙的事跡記載。
在東方,它是七寶、七珍之一。瑪瑙可分為玉髓和瑪瑙。原石顏色不復雜的稱為“玉髓”,出現直線平行條紋的原石則稱為“條紋瑪瑙”(截子瑪瑙)。根據原石的顏色,又有纏絲瑪瑙、深紅瑪瑙等稱呼。最近,一般都將染色的黑瑪瑙統稱為瑪瑙。
瑪瑙的傳說
傳說愛和美的的女神阿佛洛狄,躺在樹蔭下熟睡時,她的兒子愛神厄洛斯,偷偷的把她閃閃發光的指甲剪下來,并歡天喜地拿著指甲飛上了天空。飛到空中的厄洛斯,一不小心把指甲弄掉了,而掉落到地上的指爪變成了石頭,就是瑪瑙。因此有人認為擁有瑪瑙,可以強化愛情,調整自己與愛人之間的感情。在日本的神話中,玉祖櫛明玉命獻給天照大神的,就是一塊月牙形的綠瑪瑙,這也是日本三種神器之一!
瑪瑙的鑒別知識
上傳時間:2005-2-18 點擊次數:252
瑪瑙(Agate)
瑪瑙化學成分為SiO2;可含有Fe Al Ti Mn V等元素,呈現出各種顏色,呈同心圓狀和規則的條帶狀,可分為纏絲瑪瑙,條紋瑪瑙,苔紋瑪瑙,火瑪瑙,縞瑪瑙等。其中紅瑪瑙是各色瑪瑙的上品,故在《格古要論》中有“瑪瑙無紅一世窮”之說。
瑪瑙可按以下情況分類
(一)按照顏色劃分
1.紅瑪瑙
紅色的瑪瑙,即古代的赤玉。紅瑪瑙中有東紅瑪瑙和西紅瑪瑙之分。前者是指天然含鐵的瑪瑙經加熱處理后形成的紅瑪瑙,又稱“燒紅瑪瑙”,其中包括鮮紅色,橙紅色。東紅瑪瑙一名,因早年這種瑪瑙來自日本,故而得名。后者是指天然的紅色瑪瑙,其中有暗紅色者,也有艷紅色者,中國古代出土的瑪瑙均屬西紅瑪瑙,這種瑪瑙多來自西方,故而得名。
2.藍瑪瑙
指藍色或藍白色相間的瑪瑙。這是一種顏色十分美麗的瑪瑙,塊度大者是玉雕的好料。優質者顏色深藍。次者顏色淺淡。藍白相間者也十分美麗,當有細紋帶構造時,則屬于纏絲瑪瑙中的品種。目前中國市場上產的藍瑪瑙制品,多半由人工染色而成,其色濃均,易與天然者區分。
3.紫瑪瑙
紫色瑪瑙。多呈單一的紫色,優質者顏色如同紫晶,而且光亮。次者色淡,或不夠光亮,俗稱“悶”。紫瑪瑙在自然界不多見,亦有染色。
4.綠瑪瑙
綠色的瑪瑙,自然界不見綠瑪瑙,目前中國珠寶市場上的綠瑪瑙幾乎都是人工著色而成,·其色濃綠,有的色似翡翠,但有經驗者很易同翡翠區別。綠瑪瑙顏色“單薄”,質地無翠性,性脆;翡翠顏色“渾厚”質地有翠性,韌性大。
5.黑瑪瑙
黑色的瑪瑙。自然界少見黑瑪瑙,目前中國珠寶市場上的黑瑪瑙都是人工著色而成,其色濃黑,易與其他黑色玉石相混。以其硬度大于黑曜巖等區別。
6.白瑪瑙
以白色調為主或五色的瑪瑙。其中東北遼寧省產出的一種所謂白瑪瑙,其實有的屬于白玉髓,多用于制作珠子,然后進行人工著色,可以著色成藍,綠,黑等色。這種白色瑪瑙,大塊者也用來作玉器原料,同時在局部染成俏色加以利用。然而,自然界也產出一些白色瑪瑙,由于顏色不正,特別那些灰白色者,一般不受人歡迎,但也可以用來制成一些價格便宜的低檔的旅游產品或旅游紀念品。
7.其他顏色的瑪瑙
其他顏色的瑪瑙,均可按不同顏色加以命名。
瑪瑙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過程瑪瑙的歷史十分遙遠,大約在一億年以前,地下巖漿由于地殼的變動而大量噴出,熔巖冷卻時,蒸氣和其他氣體形成氣泡.氣泡在巖石凍結時被封起來而形成許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結成硅膠.含鐵巖石的可熔成份進入硅膠,最后二氧化硅結晶為瑪瑙.化石出現在沉積巖中,所以小的瑪瑙是桑葚,葡萄之類的化石是錯誤理解.
瑪瑙是怎么形成的?
該文對宇宙巖石學基本原理、宇宙凝膠態礦物學基本原理、瑪瑙形成的基本原理、各種瑪瑙的形成原理、二氧化硅液態熔體分異原理進行了較深入地演繹闡述.作者通過長期對大量的瑪瑙實物和瑪瑙產地進行仔細觀察和深入研究發現,瑪瑙是在太空中形成的.在太空中運行的二氧化硅凝膠態熔球遭到礫石雨或砂塵暴撞擊以后,在振動力和波動力的作用下,球體內就會建造出平面或曲面層狀構造,冷卻為固相后就形成了瑪瑙.該文在結合實物的基礎上,比較全面、系統地歸納出30余種瑪瑙的形成原理.文中還例舉了與各種瑪瑙構造相同的各類巖石的形成原理.
瑪瑙形成
瑪瑙的歷史十分遙遠,大約在一億年以前,地下巖漿由于地殼的變動而大量噴出,熔巖冷卻時,蒸氣和其他氣體形成氣泡。氣泡在巖石凍結時被封起來而形成許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結成硅膠。含鐵巖石的可熔成份進入硅膠,最后二氧化硅結晶為瑪瑙。在礦物學中,它屬于玉髓類,是具有不同顏色且呈環帶狀分布的石髓。通常是由二氧化硅的膠體沿巖石的空洞或空隙的周壁向中心逐漸充填、形成同心層狀或平行層狀塊體。一般為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至7度,比重2.55至2.91,折光率1.535至1.539。在地質歷史的各個地層中,無論是火成巖還是沉積巖都能形成瑪瑙。所以,瑪瑙很多,成色差異也很大。按其花紋和顏色的不同,而有縞狀瑪瑙、苔紋瑪瑙、碧玉瑪瑙等名稱。
瑪瑙是什么制成的
天然形成的
瑪瑙是用什么做成的
您好!很高興幫您解決這個問題:
瑪瑙是玉髓類礦物的一種,經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硬度7-7.5度,比重2.65,色彩相當有層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常用做飾物或玩賞用。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見到成串的瑪瑙球。
瑪瑙的歷史十分遙遠,大約在一億年以前,地下巖漿由于地殼的變動而大量噴出,熔巖冷卻時,蒸氣和其他氣體形成氣泡。氣泡在巖石凍結時被封起來而形成許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結成硅膠。含鐵巖石的可熔成份進入硅膠,最后二氧化硅結晶為瑪瑙。在礦物學中,它屬于玉髓類,是具有不同顏色且呈環帶狀分布的石髓。通常是由二氧化硅的膠體沿巖石的空洞或空隙的周壁向中心逐漸充填、形成同心層狀或平行層狀塊體。一般為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至7度,比重2.55至2.91,折光率1.535至1.539。 在地質歷史的各個地層中,無論是火成巖還是沉積巖都能形成瑪瑙。所以,瑪瑙很多,成色差異也很大。按其花紋和顏色的不同,而有縞狀瑪瑙、苔紋瑪瑙、碧玉瑪瑙等名稱。
瑪瑙可分為玉髓和瑪瑙。原石顏色不復雜的稱為“玉髓”,出現直線平行條紋的原石則稱為“條紋瑪瑙”(截子瑪瑙)。根據原石的顏色,又有纏絲瑪瑙、深紅瑪瑙、大紅瑪瑙、有草形紋并為不同程度的綠色的為水草瑪瑙、沉紅并往往會伴有黑紅及黑色的紅縞瑪瑙,等等。
(希望采納)
瑪瑙石是怎樣形成的,什么樣的瑪瑙石品質最好?
瑪瑙石是鈣的合成,透明的無雜質的是品質好的!
瑪瑙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瑪瑙也作碼瑙、馬瑙、馬腦等,是玉髓類礦物的一種,經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硬度6.5-7度,比重2.65,色彩相當有層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原形態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塊狀而形成各種構造,如乳房狀、葡萄狀、結核狀等,常見的為同心圓構造.具有不同顏色構成的玉髓,通常有,綠、紅、黃、褐,白等多種顏色.按圖案和雜質可分為縞瑪瑙、纏絲瑪瑙、苔瑪瑙,城堡瑪瑙等.常用作玩物、觀賞物、飾物或玩賞物.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見到成串的瑪瑙球.
水膽瑪瑙石是如何形成的呢?
瑪瑙的成因有二種說法:一、空洞的瑪瑙裂開后進入鐵離子及水,在自然環境的變遷中再自己彌合上;二、硅質礦物原生時就包含了鐵水離子,形成瑪瑙后SiO2膠體再次冷卻,壓 力減少,結晶速度緩慢,在其內腔便形成了微石英顆粒和水晶晶簇,剩余的液態主要成分是水時,空洞內含水的瑪瑙稱為水膽瑪瑙,而當其既含水又含鐵離子產生紅色液體時稱之血膽瑪瑙,這在自然界中是少之又少十分稀罕,概率只占億萬分之一,由此足見其珍貴與神奇.
什么樣的地質會有瑪瑙石
瑪瑙石主要產于沉凝灰巖之中,形成需要較長時間,一般較老地層中形成的瑪瑙石品質較好,2-3個百萬年的瑪瑙石賣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