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教,千鳥格織法
要看毛線粗細,粗線前片留150針(肩膀各留50針,領子留50針),細線要留200針左右.分針后前片織一寸半,織領子,中間留一針,兩邊對稱分,往兩邊隔一排收一針,一直留肩膀寬就收夠
求問這個毛衣怎么織???
第一種:以多年前< P>
1、領子起頭。
以128針為例吧,這樣好說明。兩針< P>
2、分針。
把128針減掉8針,也就是120針,平均分成三份,每份40針,一份當作前身、一份后身、另外一份的各1/2當作兩只袖子,每只袖子20針。每份之間用兩針下針小辮相隔,四條小辮正好8針,合起來128針。
3、織身的部分。
開始織身的部分轉圈織,4條小辮兩側每兩行各加針一針。為了加針方便,可在加針的地方做個記號,我< P>
織的時候主要注意加針,這樣會有四條明顯的斜著的小辮子。小辮子織到19CM(女兒毛衣,身高160CM),成人適當加長,我的毛衣(身高170CM)一般織到21CM。
4、留領窩
把后片的針數單獨織出一寸左右,為的是后片比前片高,等于留出領窩。
5、分針
袖子的針數單獨留出來。前后身兩片合在一起,合時在前后片之間各加出10針左右,根據胖瘦可適當調整加針針數。
6、這樣就可以分別開始織身和袖子,先織身的部分比較好。身的部分織到夠長,再織松緊邊就收針。袖子織時把加出的10針挑起來一起織,剛開始每三行減兩針,把加的針數減掉,然后再每五、六行減兩針,織到夠長即可。
背面可看到怎么留出領窩。
第二種方法,大同小異,以藍色毛衣為例。
是先織領子,這次織的是高領,領子高度夠了,開始分針織身。分針的方法同第一種一樣,也是分成三份。
唯一不同的就是,開始織身的時候,< P>
織的過程中,千萬別忘了在后片2個小辮子的兩側加針,加針方法也是每兩行在兩側各加一針。這樣后片就單獨織了有一寸左右,領窩就織好了,然后就可以和前身的針數一起轉圈織了,織到小辮長度夠了(指的是前身的小辮,后身的小辮會稍長一些)就可以分針了。后面的方法同第一種一樣。
唯一不同的就是領窩的方法稍有不同,我個人更喜歡這一種,這種織出的毛衣領窩更服帖合適,后面看起來也更整齊。
織黑白千鳥格用哪一種毛線
用混紡的就不錯
毛衣編織圖解
這款毛衣可以從領上往下織,也可以從下往上織,這件是從下往上織的,一開始起夠自己所需的尺寸的針數,織到所需尺寸開始收針,可以隔四行收一次也可以隔六行收一次,每次收兩針,收針時,要求在正面收,兩邊首先預留倆針縫縫.再數右邊先是第三針壓在第一針上,再第四針壓在第二針上,左邊先是第四針壓在第二針上,第三針壓在第一針上.至到所需長度.袖子用同樣的方法織
這款毛衣怎么織的,花樣織法又是怎樣織的?
一步一步教您織插肩毛衣 插肩毛衣編織方法,有兩種形式:一從下往上織,二從上往下織。在從上往下織這款中,又有集中加針和分散加針的區別,另外還有一種隨花樣添加針的方式。 我今天講的這一例就是從上往下、集中四條路加針的方式。 以適合五到六歲的小朋友穿為例:(記住一條原則:整個領圈的針數-8針(四條筋),其余的分成三份。分別為:前占一份、后占一份、兩袖共占一份) 首先我們要起96針(以低領為例),這里的96針是這樣計算的,8針是有四個徑路,每條徑路二針,就是八針;前胸和后背是各30針,肩或袖是14針。單羅紋邊,高度大約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愿意穿太高領子的衣服,因為太高了領子就會纏脖子。織完后呢,再織一圈平針,再開始分針,要記住,在分好一項的針數后,要加一針。 第一行 1、先用平針織一針后就加一針,(就是衣服的斜徑); 2、再織30針后加一針,織二針后,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前胸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后就是袖子了); 3、之后再織14針,加一針后,織二針,再加一針,(這里14針是右袖子的針數,二針仍然是斜徑針數); 4、織30針后加一針,織二針后,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后背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后就是袖子了); 5、之后再織14針,加一針,織一針,全部一圈就織完了。(這里14針是左袖子的針數,織的一針仍然是斜徑針數,因為在1里先織了一針,所以這里只要織一針就行了) 注:這里的第4項織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后背是一樣高的,如果想織前面和后面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后片織得高些,請用下面的方法:再織完第4項后,再織二針,就將毛衣反過來,織反針,織回過后面的針數,再織過徑后,織二針后(不包括加的針)再反過來織,反過來,是指將毛衣整體反過來,織平針。如此反復,織到袖子全部織完一圈為止。 第二行,全是平針織。 第三行,就是在徑的前面加一針,徑的后面加一針,一圈下來共加八針。 第四行,全織平針。 后面以此類推。一直織完大約二兩毛線。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后背的織法,如果想織得不同,這是根據人身體的不同來決定的,因為人的后背是高一些,如果織成一樣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后,后背頂上有些空。 具體的織法:在這里,我建議大家開始用五根針編織,那樣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后背等在分的時候,最好把徑也分在一根針子上,也就是說,前胸包括第一徑路一針加上前胸的針數再加上一針徑,后面以此類推。第一行,在4條徑的兩邊各加一針;先織下針,首先要織完前胸那塊32針,再織完一只袖子的針數16針,接著織完后背的針數32針,再織最后一個袖子的前二針,不包括徑的針數在內,如果要加上的話那就要在最后的袖子上織四針,第一針是徑路,第二針是加一針、第三、四針是袖子真正的真數。把毛衣反過來,織反針,往回織(為什么要織反針,將毛衣反過不了,在正面看時,都是平針)。往回織時,第一針挑起來,織完三針后就是袖子那塊織完了;接著將后背那塊也織完,后背的織數是32針,再織那一個袖子的4針;再將毛衣反過來,就是開始織平針,遇到有徑的地方還是要加針,也是如此,第一針挑起,織二針后,加一針,再織徑一針,換另一根針子的針數了,先織完一針后,加一針,再織30針,再加一針,再織徑路針,這就是后背的針數了,再往前織一針(徑路),加一針,織五針后,又將毛衣翻過來織,織反針,如此類推,直到織到平針時,將最后邊那個袖子的針數全部織完為止。以后就可以全部織平針了,也就是第三行開始。。。 描述:起96針(以低領為例),這里的96針是這樣計算的,8針是有四個徑路,每條徑路二針,就是八針;前胸和后背是各30針,肩或袖是14針。然后每隔一行在路徑的兩旁各加一針……前領處黑色部分是不織的,兩行一個階梯,到這里就拐回頭織下一行。
教你如何織毛衣
織衣的順序:后——前——袖——領——最后織其它細小部件
上衣后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橫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直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行)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后,余下的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后領口針數=后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后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后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后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后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后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后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后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后慢,若減針,則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于前、后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后領口可不予考慮。
7.后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下裝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毛褲的編織成型較快捷、簡便,一般分為左右褲片兩部分,另加一褲襠方塊編織。
編織時,如果從褲腰處開始編織,褲腰的折雙邊就比較省力,但褲腿減針時有些費事;反之,從褲腿處開始編織,褲腰折雙邊有些費事,可褲腿的簡易加針和褲腰后翹的編織就容易些。
這就需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
下面介紹毛褲的三種編織法:兩片編織法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2×橫密
2.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腰后翹。
后翹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約為4~5個回程(8~10行)。
編織時,將腰寬針數取中,分為前、后腰,再將后腰的針數除以回程數(即4~5個回程),用回形加針編織法即可織成腰后翹。
如果是從褲腳口起針,應采用回形減針法編織。
4.臀寬針數=臀圍÷2×橫密
5.上襠應加針數=臀寬針數-腰寬針數
6.上襠長行數=(直襠一腰羅紋)×直密
7.上襠加針間隔行數:前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1/4)后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3/4)
8.橫襠針數=臀寬針數+(前襠寬+后襠寬)×橫密或:橫襠針數=橫襠寬×橫密
9.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10.褲腿應減針數=橫襠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后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后襠應減針數)
12.后襠應減針數=后襠寬×橫密
13.后襠減針行數=后襠應減針數×2如果從褲腳開始編織,第“10”“11”“12”、“13”、項中的“減針”須改為“加針”,第“5”、“7”項中的“加針”須改為“減針”。
三片編織法(加方法)
1.腰口起針針數,與兩片編織法“1”相同。
2.褲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2”相同。
3.腰后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與兩片編織法“4”相同。
5.上襠應加針數,與兩片編織法“5”相同。
6.上襠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6”相同。
7.上襠加針間隔行數=(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28.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9.褲腿應減針數(單側)=臀寬針數-褲口針數10.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11.方塊針數=方塊寬×橫密12.方塊行數=方塊長×直密四片編織法四片編織法與其他編織法不同的是:褲腿減針時,每一片褲腿的外側也要參與減針。
平針編織褲前片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2.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3.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4.上襠長行數=(直襠-腰羅紋)×直密5.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6.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7.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8.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9.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平針編織褲后片。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腰后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5.上襠長行數,與褲前片“4”相同。
6.后橫襠針數=后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后襠應減針數=后襠寬×橫密9.后襠減針行數=后橫襠針數-后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0.褲腿應減針數=后橫襠針數-后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1.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羅紋編織褲前片在整件毛褲全部為羅紋組織編織的情況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樣的密度計算時,要適當增加橫密的針數,減少直密的行數。
另外,腰羅紋和褲口羅紋要比其他部位小一個密度值。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2.褲長行數=褲長×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內折邊)3.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4.直襠行數=直襠×直密5.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6.褲腿行數=褲長行數-直襠行數7.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8.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9.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羅紋編織褲后片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腰后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6.后橫襠針數=后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后襠應減針數=后襠寬×橫密9.后襠減針行數=后襠針數×210.褲腿應減針數=后橫襠針數-后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后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男褲門襟:1.門襟針數=門襟寬×橫密2.門襟行數=門襟長×直密*門襟的編織一般是在右褲片上完成,當編織到右褲片門襟上邊(或下邊)位置時,要把門襟寬所需針數一次加齊,并隨褲片編織,當織夠門襟長所需行數后,再將門襟針數一次減完。
在編織左褲片時,如果怕褲門襟的平針編織卷曲,可以在編織到門襟位置時,改成羅紋組織,針數與右褲片相同
楊冪教你千鳥格衣服如何搭配時髦又復古
作者:月野丸子 在紐約時裝周上,楊冪穿的千鳥格大衣看上去時髦又復古。 千鳥格是今秋大熱的花紋許多雜志、服裝品牌今年都出了很多千鳥格花紋的衣服。 先介紹下千鳥格吧。 以下度娘COPY過來的。 千鳥格起源于威爾士王子格,也稱為格倫格,自溫莎公爵穿著以來,這種粗花呢圖案在19-20世紀,一直受到英國貴族的喜愛。 溫莎公爵是最早穿它的名人,名人效應之后,這種粗花呢圖案便成了19世紀、20世紀英國貴族的最愛。而最早讓千鳥格登上時尚舞臺,并坐上了高尚雅致頭把交椅的是ChristianDior,1948年Dior先生將優化組合后的犬牙花紋用在了香水的包裝盒上,也給了它一個足以流芳百世的好名字——千鳥格。 千鳥格曾被稱作“犬牙花紋”、“狗牙花紋”和“雞爪紋”。經典的千鳥格布紋格子有很多種,你仔細看,千鳥格是由許許多多小鳥形狀組成的,千鳥形容其多,所以稱為千鳥格。 千鳥格紋的經典復古提示:和方格紋有著姊妹風情的千鳥格紋同樣是一種經典復古味的流行圖案。 那么千鳥格的衣服該如何搭配呢? 1.顏色 先看看千鳥格的顏色特征吧。 千鳥格一般是由黑色與白色構成的。 千鳥格是由黑色與白色構成的密密麻麻的花紋。 這點與黑色和白色的方格子類似。 黑色加白色可得灰色。 因此可以把千鳥格的顏色看成灰色。 從顏色搭配上千鳥格與灰色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2.紋樣 但與灰色不一樣的是。 千鳥格是一種花紋,灰色不是。 在日常搭配中,一般不用花紋X花紋這種搭配方式。 千鳥格的衣服一般都與其他純色的衣服搭配。 秋冬時節比較流行常見的千鳥格衣服有千鳥格大衣、千鳥格短裙。 千鳥格的衣服有一種厚重感,穿在身上讓人感覺沉甸甸的。 1.千鳥格+彩色 灰色可以用來搭配鮮艷的顏色。 千鳥格、黑白格子也一樣。 可以用鮮艷的、飽和度很高的大紅、玫紅、姜黃、橙色、紫色來搭配千鳥格的衣服。 玫紅色襯衫+千鳥格鉛筆裙。 秋冬時節穿的黑白格子呢子裙、大衣也與千鳥格的搭配方法類似 都可以用鮮艷的玫紅色去搭配 玫紅色開衫+黑白格子連衣裙 紫紅色襯衫+黑白格子大衣 橙色毛衣+千鳥格短裙 飽和度很高的橙色毛衣、襯衫也可以與千鳥格的衣服搭配。 紫色毛衣+千鳥格短裙 與千鳥格搭配的顏色共同點就是它們的飽和度都非常高。 用高飽和度的暖色搭配千鳥格的衣服是種不錯的搭配方法。 需要注意身上最好不要出現其他的彩色和花紋。 襪子、鞋子最好用黑色, 配飾、包包的顏色不要太顯眼。 紫色襯衫+千鳥格鉛筆裙 2.千鳥格+白色 千鳥格的褲子、短裙可以與白色的上裝來搭配, 再搭配白色棉襪+黑色鞋子, 這是比較時髦的一身搭配。 白色毛衣+千鳥格短裙 用白色搭配千鳥格是比較時髦、很酷的一身打扮, 鞋子、帽子也可以選擇白色或者黑色的。 白色上衣+千鳥格長褲 3.千鳥格+黑色 用黑色去搭配千鳥格的衣服, 包包和鞋子可以選擇鮮艷的顏色,比如紅色、玫紅、橙色等等。 千鳥格外套+黑色毛衣+玫紅色信封包 4.千鳥格+黑色+白色 一整身都是黑色與白色, 看上去時髦又有個性, 用黑色、白色去搭配千鳥格,既簡單又時髦, 千鳥格長褲+黑色外套+白色T恤。 千鳥格短裙+白色上衣+黑色外套+紅色包包 一身黑色加白色再搭配鮮艷的紅色包包, 也可以打造出優雅的OL風范。 白色襯衫+黑色長褲+千鳥格大衣 5.千鳥格+灰色 千鳥格還可以與灰色的衣服搭配, 如果一整身穿的都是黑白灰, 可以用鮮艷的紅色、玫紅等等來提亮哦。 千鳥格外套+灰色上衣+黑色短裙+玫紅色高跟鞋 千鳥格的搭配方法說了這么多 相信親們都知道如何搭配千鳥格的衣服了吧。 今年大熱的千鳥格是秋冬必不可少的單品哦,時髦又復古的花紋很受親睞, 只要按照方法去搭配,把千鳥格穿的時髦好看不是一件難事哦。 灰色上衣+千鳥格短裙
如何DIY毛衣編織款式方法圖解
開衫毛衣具體織順序:
開衫毛衣身體和袖子都是從下往上織,織到毛衣得分腋下得地兒接著再將它們串到一塊兒縫合。也可以直接織身子接著加針織貓頭鷹肩部,袖子最后挑織。
開衫針織毛衣得身體:
開衫毛衣得身體編織首先起96針(6mm針)圈織雙羅紋底邊,織到想要得長度后換6.5mm針圈織平針。起頭和第48針處各放記號A一個,分開前后身。后身片每織16針放記號B一個(用在收腰)
開衫毛衣得收腰編織:
平針織2英寸(約5cm)長后,織到后身片記號B1以 前3針處,右2并1針,下針,挑過記號,下針,左2并1針。記號B2處相同,很于收掉4針。每隔3行,再重復以上動做3次,共收掉16針(=腰部最細處80針)
開衫毛衣胸部加針編織流 程:
減到80針后不加不減織1英寸,織到記號B1以 前1針處,右加針,下針,跳過記號,下針,左加針。記號B2處相同,很于加4針。每隔3行,再重復以上動做5次,胸部最寬處104針背部織2行折返針(讓圓肩有個角度,上身更帖服),每邊腋下收4針(這 時候96針),其余針用別線穿起待用。
開衫毛衣袖子得編織:
起24針6mm每針雙羅紋圈織,織到平針處換6.5mm針,織2英寸平針后每2英寸加2針,加到36針。織到想要得長度,腋下處收掉4針,余針(32針)別線穿起備用。
開衫毛衣肩和領得編織:
身體96 袖子32*2=肩部160針,串起來。每個貓頭鷹是10針*19行,排好花把貓頭鷹織完。按個人習慣織4行折返針挖出領窩。換6mm針,圈織雙羅紋領圈到想要得長度,收針,把腋下縫合好,藏線頭。一款開衫毛衣就編織出來了哦。非常容易吧,您可以自己來試試。
毛衣手工編織方法
袖子的籠口直徑比衣身的籠口直徑稍大一點,縫合后袖子會自然翻到衣身上面,比較自然好看,穿著也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