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打碟機和cd打碟機的區別
唱片打碟機的作用是調整播放速度可變速不變調 疊加效果在音樂里面 記憶播放點 回放 倒放等等.CD機的用途是雙CD混音,就是把2首歌曲混合成一首,中間沒間隔,聽起來就是一首歌,現在的CD機也可有搓盤效果,可以搓碟. 唱片建議黑膠唱片,效果好,品質保證!
dj唱片機和cd機有什么區別 學DJ需要什么設備
唱機是黑膠 CD就是CD機 學的話 需要自己買耳機 如果打數碼的話還要準備電腦和聲卡
唱片機與碟片機的區別
唱片機一般說的是可以播放黑膠唱片的,例如唱片機里面的留聲機,碟片機一般說來是可以播放CD/DVD等數碼碟片的機器,二者原理和音樂載體都不一樣.前者是利用物理原理進行信號放大,后者是數字原理.比較大的分別就是前者是用唱針讀取唱片上的“溝壑”信號,后者是用激光頭讀取碟片上的數字信號.留聲機:碟片機
電唱機與CD機 區別
貌似原理是一樣的, 以前電唱機好像是手動的吧,不用電的
DVD機和CD機有什么區別嗎?
看來這位仁兄是個不折不扣的門外漢啊.讓我來稍微系統的說一下吧
CD是由Sony和Philip在1980年期間作為音樂傳播的一個形式開發出來的.這也可說是現今各種激光光盤的鼻祖吧.由于是做為音樂傳播的媒介,它自然在音質上要求極高,即使是比它高兩個版本的DVD,也不曾超越.如今的DTS-CD可堪稱音樂介質中的極品,數據流可恒量音樂音質的優劣,普通音樂格式一般只有500到600kbps,高一些的也只有7、800kbps.而DTS-CD已過千,甚至3、4千之多。是音響發燒友的至愛。
DVD是VCD的后一版本。我在談DVD之前先略提一下VCD,因為它是DVD先前版本,它是影音光盤,也就是說它既有畫面又有聲音,是人們為了滿足視覺需求的產物.文件格式為MPEG1。到了DVD則是在畫質上做了文章,文件格式是MPEG1的升極版MPEG2.但在音質上雖然超過了VCD,可還是不及CD.
至于支持相應光盤的機器,當然是升極版要比老版強了。CD機只能播放CD,VCD機既能播CD又能播VCD。那DVD不用我說了!它是一般的光盤都支持了。
籃光碟機與cd機,dvd機有什么區別
沒有什么大的區別,都是碟片播放器,不同的是藍光機可以播放藍光DVD碟,并且可以向下兼容DVD與CD.
筆記本電腦的DVD播放CD唱片與CD機播放有區別嗎?區別在哪里?網上下載的所謂的無損音質與CD一樣
你的問題不少,DVD播放cd和cd機播放————–是一樣的(DVD是向下兼容的) cd和無損,理論是不一樣的,cd的還是好一點,就像純金也有雜質,從這個理論出發,無損也是有損失的.這部分的損失耳朵是無法識別的(可憐的耳朵) 感覺聽音樂需要好的器材,才能聽好的音質,好馬配好鞍,如果你使用很差的,感覺是一樣的.
CD機和VCD機和DVD機有什么區別
CD機只能播放PM3 一般的VCD是AVI的格式,DVD的是vob的格式,DVD較VCD有眾多不同:容量超大,分為單面單層、單面雙層;雙面單層、雙面雙層.就使用比較廣泛的單面來講,單層容量近5GB,雙層將近9GB,而VCD容量僅為650MB(或74分鐘).解析度可達到540線,而VCD不到300線(線數越高越清晰)更重要的是,作為電影的載體,在影音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DVD技術將影院聲效容入其中,DOLBY DIGITAL,DTS等數碼音軌的引入,使人可以在通過家庭影院來欣賞DVD電影的時候感受其聲場之震撼.
cd機與mp3區別
當然是CD了 只是用起來有些麻煩
差別不是一、二個數量級的了。CD機可以還原CD碟的完整音頻數據,而MP3是壓縮后的一種格式,將不少音頻數據去掉了,只保留了部分主頻。所以兩者從專業角度講是無法比的。但為了適應人民的便攜需要和數量上的要求,MP3還是有它的優越性。一張音樂CD碟,只能存儲20首左右的樂曲,而一張MP3的CD碟,可以存儲100多首樂曲,這就是以犧牲音質來獲得數量的原因。這兩種播放設備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就要看你自己的需要了。如果你是個追求高保真度和音質的人,就要用CD來聽;如果你不在乎音質好不好,只要方便和能存儲大量的樂曲,就可以用MP3來聽。至于一般能否聽出差別,見人見智,每個人對音樂的敏感度都不同,而且少數人差別還很大。如發燒友與對音樂沒有多大研究的人,就可以說是天地之差了。有的人覺得MP3的音質就可以了,與聽CD沒有多大差別,但有的人覺得MP3的音質根本不是他能忍耐的。在這個問題上,個人的差別是很大的。
CD機跟電腦區別
大多人看到CD機和一些數字播放器,一般都把它們和電腦聯系起來。把電子產品都和電腦、軟件、CPU關聯起來,是一種化繁為簡的思路——但恐怕這樣不對。臺式CD機與電腦的區別,實際可能要大于臺式CD機與磁帶隨身聽的區別。臺式CD機和磁帶隨身聽更像是一類東西。
原因是什么呢?電腦系統,無論是買菜用的計算器還是臺式電腦,都是由一套由CPU主管的通用系統來完成的。它的優點在于什么都能做,它的缺點在于什么都做不精(這也是軟件相比專用硬件的缺點)。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CPU由單核變雙核,雙核變四核,但玩大型3D游戲依然遠遠不能勝任。還是得靠專用的3D加速卡。
由于一般來說聲卡擔負了很多的功能,所以它必然要和主機系統產生密切的通信:包括信息交換和控制。這一過程在AC97等集成聲卡上表現的最為突出(在我看來AC97的出現確實是個天才之舉,它用最少的代價,將電腦的多媒體潛能發揮了出來)。問題產生了:聲卡的工作要受到主機系統的影響和控制,甚至必須要得到主機的輔助(至少有驅動程序和播放軟件),在這種情況下,聲音信號的發源和處理是很不舒服的,就像一群專業演奏家必須接受一個音盲的指揮。聯想到一些音源改進技術,比如大名鼎鼎的kernel stream,就是在試圖盡全力簡化聲卡與主機數據傳輸之間的問題——這個過程越簡化,音質的劣化應該會越小。
除了電腦本身的架構問題,來想像一下這個情景:在電腦電源的大功率供電環境中,電線在機箱內環繞,顯卡、硬盤、光驅、主版芯片等等組件無時不刻得散發著電磁波,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的聲音信號,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