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機取秧原理
插秧機的工作過程,因結構不同而各有差異,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群體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原理為:秧苗以群體狀態整齊放入秧箱,隨秧箱作橫向移動,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數量的秧苗,在插秧軌跡控制機構作用下,按農藝要求將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軌跡回至秧箱取秧. 各種插秧機栽插部分的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機由秧箱、分插秧機構、機架和浮體(船板)等組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還設有動力驅動、行走裝置、送秧機構等部分. 水稻插秧機是將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種植機械.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質量,實現合理密植,有利于后續作業的機械化.
60年代手動插秧機是什么原理
和現在的插秧機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動力來源不同.手動插秧機的動力來自于人.補充答案:呵呵,胡謅?我不僅知道,我還設計、改造、維修、使用過呢!插秧機的大致工作過程如下:動力傳遞給曲柄連桿插秧機構和送秧機構,在兩機構的相互配合下,插秧機構的秧針插入秧塊抓取秧苗,并將其取出下移,當移到設定的插秧深度時,由插秧機構中的插植叉將秧苗從秧針上壓下,完成一個插秧過程.手動插秧機的動力來自于人或牲畜,而現代插秧機的動力來源于發動機.手動插秧機與現代插秧機最大的不同在于插秧深度的自動控制.現代插秧機增加了插秧深度自動控制裝置,一般是通過浮板和液壓系統,控制行走輪與機梁的相對位置和浮板與插針的相對位置,從而能在秧田不平時使得插秧深度基本一致.
插秧機資料
1.了解性能原理 插秧機的機手和操作手,在插秧期到來前,要經過全面的技術培訓,充分了解插秧機的構造、性能和工作原理,熟練掌握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
2.注意離合使用 啟動發動機時,要把主離合器手柄和栽植離合器手柄放到分離位置;搖動啟動手柄時要向內側推緊,防止發生碰傷。調整取秧量時必須停機熄火,做其他調整、清理秧門或分離針時必須切斷主離合器。
3.正確清理雜物 插秧作業時,船板上要保持清潔,防止秧盤或其他雜物纏繞傳動軸或萬向節;機手不要用腳去清理行走地輪與行走傳動箱間的雜草和泥土。
4.正確保養應用 經常檢查和緊固秧箱支背各部螺栓,防止因螺母脫落造成上滑道損壞。操作手在裝秧或整理秧苗時,手要遠離秧門,防止被分離針刺傷。過田埂時要注意秧門不被碰撞,過水渠時要搭上木板,慢速通過。
5.從容處理陷車 插秧作業發生陷車時,不要抬傳動總成兩端的彎管和鏈輪箱等傳動部件,應抬起船板或在行走地輪葉片間加一個木杠,這樣,插秧機就能夠自行爬出
插秧機的性能
高性能插秧機技術特點 目前,國內外較為成熟并普遍使用的插秧機,其工作原理大體相同。插秧機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分類。按操作方式可分為步行式插秧機和乘坐式插秧機。按插秧速度可分為普通插秧機和高速插秧機。目前,步行式插秧機均為普通插秧機;乘坐式插秧機有普通插秧機,也有高速插秧機。 插秧機的主要技術特點: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標可以量化調節。插秧機所插基本苗由每畝所插的穴數(密度)及每穴株數所決定。根據水稻群體質量栽培擴行減苗等要求,插秧機行距固定為30cm,株距有多檔或無級調整,達到每畝1~2萬穴的栽插密度。通過調節橫向移動手柄(多檔或無級)與縱向送秧調節手柄(多檔)來調整所取小秧塊面積(每穴苗數),達到適宜基本苗要求,同時插深也可以通過手柄方便地精確調節,能充分滿足農藝技術要求。二是具有液壓仿形系統,提高水田作業穩定性。它可以隨著大田表面及硬底層的起伏,不斷調整機器狀態,保證機器平衡和插深一致。同時隨著土壤表面因整田方式而造成的土質硬軟不同的差異,保持船板一定的接地壓力,避免產生強烈的壅泥排水而影響已插秧苗。三是機電一體化程度高,操作靈活自如。高性能插秧機具有世界先進機械技術水平,自動化控制和機電一體化程度高,充分保證了機具的可靠性、適應性和操作靈活性。四是作業效率高,省工節本增效。步行式插秧機的作業效率最高可達4畝/小時,乘坐式高速插秧機7畝/小時。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步行式插秧機的作業效率一般為2.5畝/小時,乘坐式高速插秧機為5畝/小時,遠遠高于人工栽插的效率。 高性能插秧機對作業條件的要求 機插秧過程中,在正常機械作業狀態下,秧苗質量和大田耕整質量是影響栽插作業質量的主要因素。 一是秧苗質量。插秧機所使用的是以營養土為載體的標準化秧苗,簡稱秧塊。秧塊的標準長×寬×厚尺寸為58厘米×28厘米×2厘米。長寬度在58厘米×28厘米范圍內,秧塊整體放入秧箱內,才不會卡滯或脫空造成漏插。秧塊的長×寬規格,在硬塑盤及軟塑盤育秧技術中,用盤來控制;在雙膜育秧技術中,在起秧時通過切塊來保證規格。在適宜播量下,使用盤育秧或雙膜育秧,促使秧苗盤根,保證秧塊標準成形。土塊的厚度2—2.5厘米,鋪土時通過機械或人工來控制。床土過薄或過厚會造成秧爪傷秧過多或取秧不勻。 機插秧所用的秧苗為中小苗,一般要求秧齡15—20天、苗高12—17厘米。由于插秧機是通過切土取苗的方式插植秧苗,這就要求播種均勻。標準土塊上的播種量,俗稱為每盤的播種量,一般雜交稻每盤芽谷的播量為80~100g,常規粳稻的芽谷播量為120~150g。插秧機每穴栽插的株數,也就是每個小秧塊上的成苗數,一般要求雜交稻每平方厘米成苗1~1.5株,常規粳稻成苗1.5~3株,播種不均會造成漏插或每穴株數差距過大。 為了保證秧塊能整體提起,要求秧苗根系發達,盤根力強,土壤不散裂,能整體裝入苗箱。同時根系發達也有利于秧苗地上、地下部的協調生長,因此,在育秧階段要十分注重根系的培育。 二是耕整質量。高性能插秧機由于采用中小苗移栽,因而對大田耕整質量要求較高。一般要求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不大于3cm,表土硬軟適中,田面無雜草、雜物,麥草必須壓旋至土中。大田耕整后需視土質情況沉實,沙質土的沉實時間為1天左右,壤土一般要沉實2~3天,黏土沉實4天左右后插秧。若整地沉實達不到要求,栽插后泥漿沉積將造成秧苗過深,影響分蘗,甚至減產。 機插水稻的栽培管理特點 機插秧采用中小苗移栽,與常規手插秧比,其秧齡短,抗逆性較弱。但機插水稻的寬行淺栽,為低節位分蘗發生創造了有利環境,其分蘗具有爆發性,分蘗期也較長,夠苗期提前,高峰苗容易偏多,使成穗率下降,穗型偏小。針對上述特點可采取前穩、中控、后促的肥水管理措施,前期要穩定,保證早返青、早分蘗,分蘗期注意提早控制高峰苗,中后期嚴格水層管理,促進大穗形成。實踐表明,針對機插水稻的生長發育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機插水稻的產量完全能達到甚至超過人工栽插的產量。
插秧機怎么樣工作,機器不會損壞小苗嗎?
插秧機就是中小苗移栽的,工作原理比較復雜,但不會損害小苗.現今推廣的插秧機都能很好完成機插任務,但各機具性能有差異,對操作人員的要求有差異,請咨詢地方農機中心工作人員(湖北)或農機管理站人員.機械插秧是農業部推廣的重點技術,也是一種成熟的技術,只是農民的意識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引導.機插時很不好看,但因為是小苗移栽,后期長勢相當好,與其他種植方式相比,能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
小精4行插秧機調整過程
插秧機的設計是采用對秧塊進行均勻切塊的抄原理來實現分秧與插秧,達到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的目的.只要盤苗上秧苗分布均勻,秧針切下的定量面積土塊上的秧苗,即每穴襲秧苗的數量是較為均勻的,由于秧針2113主要是分離秧塊,不是針對有生命的秧苗,傷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插秧機工作時,秧針插入帶土秧5261塊后抓取定量秧塊,并下移,當移至設定的栽插4102深度時,插秧機構中的插植叉將秧苗從秧針上頂出,插入土中,完成一個栽插過程.同時,通過浮板和液壓系統1653,控制浮板與秧針的相對位置,從而保持基本一致的插秧深度.
在不同類的詞語下畫是橫線,并說明理由.電動機插秧機脫粒機播種機收割機
1、畫橫線的是電動機.2、因為電動機是以電做為能量的,就是說得充電.3、其它的機器好像是用柴油,汽油等液體類的.4、我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關于插秧機.
1、要看你的田塊,如久保田SPW48C插秧機每小時最快能插3.15畝,每天平均10-15畝. 2、十小時油耗約9升.配件費油品費很少,每年不超過1000元. 3、代插秧操作有困難,可以考慮多承包田種植.農戶會有是否影響產量、需要改變農藝技術等考慮. 4、機插要求專用帶墊秧苗.可以自己育秧. 5、工作流程很難解釋,但機插技術已經很成熟, 6、現在有國家補助,但補貼額正在逐漸減少. 7、建議找農機管理部門或農機經銷企業詳細了解.
乘坐式插秧機
http://www.nongjx.com/Product/detail/9231.html
水稻插秧機必須有種塑料秧盤才能使用?
用專用塑料秧盤育秧(每個幾毛錢,可用多次),才能保證機器使用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