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豆瓣醬怎么做好吃,自制豆瓣醬的家常做
平時我們吃到的豆瓣醬都是味道鮮美的,他的制作流程是什么樣的呢?先把黃豆川水泡漲,再用高壓鍋或電燉鍋將其煮爛,瀝去水分,放在木板上或竹簾上攤涼,然后直接拌入干面粉,令豆瓣全沾上面粉,攤平到半厘米至2厘米的厚度,蓋上白紙任其發酵。農村一般用一種叫黃金枝的灌木枝葉蓋上,一般2至3天就發毛了,一般豆子真正發透毛要一個星期左右。毛色有白毛、黃毛、還有黑毛。數白毛和黃毛最好,如是黑毛就是溫度太高的緣故。如果氣溫低,可用被子蓋,有毛就可以掀掉,任其發透毛。趁天晴曬發毛的豆瓣,曬得越干越好,放在瓶中備用,然后將紅辣椒、生姜、大赫。洗、晾干、切細。放在大盆里,加入干豆瓣、西瓜、少許白酒和鹽一起撲勻(一斤豆瓣一兩鹽),裝扯玻璃瓶里,壓緊豆瓣,旋緊瓶蓋,也常溫下密封數月。數月后豆瓣成了白褐色,豆瓣醬就做成了,這樣做的醬就叫陰醬。
自制豆瓣醬是怎么做的
自制家常豆瓣醬
材料
紅辣椒10斤(5斤小米椒,5斤二荊條。辣椒種類可隨已意),
蒜碎4斤、食鹽3斤左右,
混合香料3兩(八角、香葉、桂皮等)
做法
1、新鮮的紅辣椒10斤(5斤小米椒,5斤二荊條。辣椒種類可隨已意),一般在每年7、8月間采買
2、辣椒去蒂、洗凈、晾干表面水份后,用食品料理機將其打碎(不必打得太碎,指甲蓋大小即可)
3、加入蒜碎4斤、食鹽3斤左右、混合香料3兩(八角、香葉、桂皮等)攪拌均勻,趁艷陽高照之日曬幾天,曬干
多余水份、曬出辣椒香味(中途可攪拌、翻勻)
注:*如果不想麻煩或不喜大蒜之味,也可不放大蒜,但其他材料一定要加哦;(心想加大蒜一定是重慶那邊的做法吧,成都好象是不加大蒜的)
*另有不喜加生菜籽油的同志,進行到此步驟即可保存使用了。
4、霉好的葫豆瓣2斤(市場有售)、鹽大半袋、涼開水混合均勻泡發兩天
注:如果買不到霉好的葫豆瓣瓣,也可不加;
菜籽油的加入:
5、待辣椒醬中多余的水分曬干之際,加入生菜籽油拌勻,拌勻后油能把辣椒醬淹住即可
6、繼續放在烈日下曬上幾天,直至生油味盡變得純香、紅亮即可使用、保存
(放在魚池邊沾點兒魚氣不知能否變成傳說中的“魚香豆瓣”,呵呵~~)
7、保存:將曬好的豆瓣醬放入洗凈的壇子里,用水封住壇口,食用時盛出即可。
自制豆瓣醬的家常做法大全怎么做好
豆瓣醬制作的做法步驟 1 這是霉豆瓣需一斤加一瓶啤酒二兩鹽進行發酵,直到啤酒水收干成濕的深色~我是直接買的人家發酵好的豆瓣 2 二荊條辣椒10斤剪去桿,清洗3次 3 瀝干水加入姜一斤,蒜一斤,打碎 4 加入兩斤到三斤鹽,加入兩斤發酵好的霉豆瓣和一兩五香粉攪拌均勻 5 大太陽曬三到五天,豆瓣醬會慢慢變成醬紅色(也可以一直放陽臺上露半月到一月) 6 曬好的豆瓣裝壇封存,表面抹平加一斤酒五斤菜籽油封壇存上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用它來做菜了!
做法,自制豆瓣醬怎么做好吃,自制豆瓣醬的家常做法
材料 鮮紅辣椒5斤,干辣椒2斤,干豆瓣2斤,老姜1斤,紅花椒一大把 做法 1、豆瓣用清水洗干凈,將壞的挑出來,放入開水鍋里燙幾分鐘然后撈出晾干,用白酒浸泡一夜. 2、將鮮紅辣椒打成辣椒醬,干辣椒和老姜打成粉末. 3、準備一個干凈無油的容器,放入辣椒醬、姜末,攪拌均勻后加入辣椒粉攪拌均勻.再加入豆瓣攪拌均勻,然后放入鹽和花椒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菜油攪拌均勻. 4、將攪拌好的豆瓣裝入密封的容器里,容器口用菜油封好.保存一個月后即可食用. 小訣竅 做豆瓣醬的整個過程都不能沾水,所有食材都要瀝干水分.另外,白酒要高度的老白干.鹽的分量根據自己口味適量添加.
簡單豆瓣醬的做法
原料:紅辣椒、葫豆瓣、菜籽油。做法:1、新鮮的紅辣椒10斤(5斤小米椒,5斤二荊條。辣椒種類可隨已意),一般在每年7、8月間采買2、辣椒去蒂、洗凈、晾干表面水份后,用食品料理機將其打碎(不必打得太碎,指甲蓋大小即可)3、加入蒜碎4斤、食鹽3斤左右、混合香料3兩(八角、香葉、桂皮等)攪拌均勻,趁艷陽高照之日曬幾天,曬干多余水份、曬出辣椒香味(中途可攪拌、翻勻)注:*如果不想麻煩或不喜大蒜之味,也可不放大蒜,但其他材料一定要加哦;(心想加大蒜一定是重慶那邊的做法吧,成都好象是不加大蒜的)*另有不喜加生菜籽油的同志,進行到此步驟即可保存使用了。 豆瓣醬中葫豆瓣的加入:4、霉好的葫豆瓣2斤(市場有售)、鹽大半袋、涼開水混合均勻泡發兩天注:如果買不到霉好的葫豆瓣瓣,也可不加; 菜籽油的加入:5、待辣椒醬中多余的水分曬干之際,加入生菜籽油拌勻,拌勻后油能把辣椒醬淹住即可6、繼續放在烈日下曬上幾天,直至生油味盡變得純香、紅亮即可使用、保存 7、保存:將曬好的豆瓣醬放入洗凈的壇子里,用水封住壇口,食用時盛出即可。保存好的豆瓣能用幾年都不會壞的。呵呵,不錯吧?!
豆瓣醬的制作方法?
豆瓣醬可以用蠶豆或大豆為原料制作。
以蠶豆為原料,制作方法為:
①成品特色:醬色黑褐,香氣濃郁,味鮮咸而稍甜。
②制作要點:將蠶豆用開水泡漲后剝去皮,放入鍋內煮至用手一捏就酥爛,然后倒入蔑席上攤平,上蓋厚約3厘米左右的稻草,放在無陽光和空氣不流通處,3天翻拌1次,約一個星期后,再移至通風處,豆瓣上長出黃毛(霉菌)后,放入食鹽拌勻裝入壇中,再把洗凈、晾于、切碎的辣椒連同煮好的香料水一并倒進壇中拌勻。注意不要沾水和油,以免生蟲或變質。最后用黃泥封嚴。靜置半個月左右,醬色變成黑揭色,聞著有香氣,味鮮咸而帶甜,即成。
以大豆為原料的制作方法為:
①成品特色:醬色微紅,味香而甜。
②配料比例:大豆7份、面粉3份、食鹽1.7份、水10份。
③制作要點:剔除大豆中的雜質,用水洗凈塵土后,浸泡8~10小時,至黃豆發脹、無皺紋后,控掉水放入鍋中,煮至用手一捏就碎(一般煮2小時,再燜6~8小時),并呈糜糊狀和黃褐色。然后將熟豆冷卻,溫度降至37℃左右時,與面粉拌勻,用干凈布蓋上,放于溫度稍高的地方發酵。約1星期即可長出一層黃綠色的毛,此時搗成小塊,裝入缸中,并加食鹽和清水,攪拌均勻。再把醬缸放在向陽的溫暖處。10天后打扒。待醬呈微紅色,散發出香味時,即可食用。
郫縣豆瓣辣醬怎么做的
。豆瓣醬(即干黃醬)和稀黃醬是同屬於黃豆醬(即大醬、黃醬)的二大類醬品。 豆瓣醬的傳統做法是將大豆或蠶豆清洗,除雜,浸泡,蒸熟(或再去皮),拌入等量小麥粉,於曲室內待霉菌自然繁殖后入缸加20oBa鹽水,經伏天曬露至成熟,稱「三伏曬醬」。新法用純粹培養得米曲霉,采用固態低鹽發酵法,在45oC下發酵10天左右至成熟,最后加鹽水攪拌均勻而成醬。它呈紅褐色有光澤糊粒狀,有獨特醬香,味鮮美,是一種既鮮美咸香又有黏稠性的常用調味品。豆瓣醬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
中醫認為:醬,味咸,性寒,有除熱解毒之功效,內服可解時行暑熱、內臟郁熱及各種藥毒、食毒,外敷可治諸毒蟲咬傷。 豆瓣醬是調制各種復合味–潮州沙茶醬不可或缺的調料,也是調制粵式燒烤調料的重要調味品之一。如烤乳豬,就要將紅腐乳25克和豆瓣醬50克調和蒜茸、蔥姜米、五香粉、味精、料酒、精鹽、白糖調成糊后,利用豆瓣醬和紅腐乳的黏性,涂抹在豬腹壁肉上,再燒烤至生香入味。 豆瓣辣醬(chilli broadbean paste)與郫縣豆瓣 豆瓣辣醬,又稱蠶豆辣醬,是一種以蠶豆及辣椒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鮮辣咸香的糊狀調味品。與豆瓣醬的制作方法相似,但也有不同,原產於四川資中、資陽、錦陽和郫縣一帶,故稱為資醬、川醬、郫醬,現在已隨著川菜聲名遠播而名聞中國及走向各地華人圈子。
豆瓣辣醬的制法:先將去皮后的蠶豆加水浸泡,瀝干,蒸熟,拌以面粉,用米曲霉制曲。所得豆瓣曲與18-18o Ba鹽水混合成醬醪,進行常溫或保溫(40-45oC)發酵,成熟后加入適量辣椒醬拌勻即成。郫縣豆瓣醬則工藝獨特,它是由70%的紅辣椒和30%的熟蠶豆發酵而成,因此醬體呈紫紅色,鮮艷有光澤,食之鮮美可口,香辣開胃,比一豆瓣辣醬更具特色。如在其中加入芝麻醬、花生醬、蝦米或火腿丁等,則可以制成相應的各種花式醬,供直接佐餐。而一般使用于調味菜肴或蘸食,須斬成茸泥,烹調菜肴可增其香、辣、咸、鮮及紅亮的光澤。川邦名菜回鍋肉、干燒各種魚、魚香類復合味調料,無不以郫縣豆瓣醬為最佳選擇。港菜烹飪汲取類似川菜「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長處,不斷引進一些川菜品種,并加以改良。如家常豆腐煲、麻辣仔雞煲。將另一些使用郫縣豆瓣醬調制的復合味,如魚香、干燒、應用到其它菜式中,創制了魚香蛤蠣、干燒釀響螺等品種,開拓了廚師的新視野。 在眾多的豆瓣辣醬中,郫縣豆瓣醬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郫縣位于中國四川省,它所生產的豆瓣辣醬即可佐餐,又是最著名的川菜調味品,素有「川菜之魂」的美譽。它以味辣、醬脂香濃、瓣子酥脆、黏稠絨實、紅褐油潤等特點著稱,用於炒菜、燒肉的調味,格外提味增色。特別是烹調回鍋肉、豆瓣魚、紅燒豆腐、紅燒魚及調和川味豆花等四川名菜,更是別具風味。郫縣豆瓣味香醇,但未添加任何香料;色澤油潤,也沒添加一滴油脂,靠的是在釀制過程中那一道道精細獨特的傳統操作工藝。 早在千年前,郫縣民間便開始利用鮮紅海椒制作「宰海椒」、「醬海椒」,但真正上升為飲食業一絕的「郫縣豆瓣」,還是多年后的事。 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688年),一陳姓商人在入蜀途中,隨身攜帶的干糧胡豆因遇到連日陰雨而發了霉,然而他卻不忍心扔掉,將豆子放在田埂上晾曬后,又拌入鮮紅海椒聊以充饑。他意外地發現霉豆瓣拌入海椒后竟是如此可口,于是在他落腳郫縣后,便開始常年釀造少量豆瓣海椒及醬油醋,并挑擔走街串巷籍以謀生。以后,豆瓣海椒的制作方法便一代代傳了下去。 嘉慶九年(公元1805年),陳氏后人積累漸豐,便開始在縣城設店經營「郫縣豆瓣」。
這時候,「郫縣豆瓣」在縣城已經小有名氣。咸豐年間,陳氏后人在縣城開設了「益豐和」醬園,前為三間鋪面的門市,后院為釀造作坊,除釀造醬油醋和制作泡菜、咸菜外,每年夏天鮮紅海椒登市后,大量購回斬細,加入食鹽、面粉、和經過發酵處理的胡豆瓣,盛入數百口大缸內,日曬夜露,晴翻雨蓋,歷時一年左右,直到豆瓣呈紅褐色、油潤發亮、香味濃郁、黏稠適度,始成豆瓣正品,「郫縣豆瓣」此時開始揚名四方。 由於競爭日趨激烈,陳氏后人對工藝不斷改進,常在家中陳列小缸小碟,里面裝各種豆瓣樣品,不時品嘗鑒定,色香味稍不如意,便命工匠星夜返工,追求最高水準。「郫縣豆瓣」至此也日臻完善。達到頂峰狀態,進而成為制作川菜時必不可少的調味圣品
醬豆家庭制作方法有哪些
配料:
一斤黃豆半斤面粉,一斤涼開水4兩鹽。你想做多少醬按此配方配制。
做法:
1、在有持續晴朗的日子,取一斤黃豆,提前一天放在清水里洗凈浸泡。
2、次日,煮熟,煮爛。煮的時間盡量長一些。撈起濾干水,涼透。
3、涼后,拌入半斤面粉(生的),拌均勻,用手抓起來能基本成形就可以,攤到一個底部能透氣的竹扁或席子上,一手掌厚就可以了。蓋上棉絮或別的,蓋嚴厚一點為好。然后放陰涼處發酵。
4、黃豆與面粉發酵時會發熱,不要過于好奇頻繁地打開看,小心它著涼。大概過上二到三天,掀起遮蓋物一角看看下面的黃酯表面有沒有黃斑、白毛,如果有了就表示發酵成功。這時溫度很高,要進行散熱,拿掉上面的遮蓋物,可以把黃豆塊翻個身,掰成小塊,散熱。
5、回到常溫后,即可以拿到烈日下暴曬,曬的越干越好,至少得三四天。如果這時候遇上陰雨天是最麻煩的,很可能前功盡棄。
6、曬干的黃酯有一股奇特的香味,聞一聞就知道好壞。然后,用榔頭打碎。如果你不急著制作豆醬,可以收藏起來。
7、如果你希望馬上制作豆醬,請取提前燒開凈水一斤涼至常溫。將鹽與黃酯拌勻,逐步加水,濃厚程度可自己掌握。你可以不用添加任何別的材料,不要太稀,也不要太干。看起來比市面上面的瓶裝豆醬稍稀一些就可以。
8、取能密封的玻璃瓶一二只,將拌好的豆瓣醬裝入,裝滿四分之三就可以,不然,以后會溢出來。
方法一:往瓶內加一二兩香油,然后密封,放到涼陰處存入二周或更長時間之后,密封存放越久越香。豆醬香味較濃時便可食用。這種方法簡單,無需管理,但不及曬制的口感好。
方法二:將裝好瓶的豆瓣醬放在烈日下曬,上面用綿兜或紗布遮蓋防蟲,不要密封。曬得越透越好。中間可以品嘗一下,看成熟沒有。這時如遇上陰雨天,要加蓋防水。曬制的方法發酵充分,越曬越香。如果醬太干,可以用加鹽的涼開水稀釋。
豆瓣醬怎么做?
很多家庭會自己做,但是各項衛生指標很難控制,建議直接買值得信賴的有點火郫縣豆瓣醬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很多餐館都在用,豆瓣醬成就美食
豬肉豆瓣醬怎么做
“老公很喜歡吃媽媽做的這道菜,不過我的手藝自然沒有媽媽的好。可2113是,自我感覺 也挺好吃的。哈哈哈”
食材明細
主料
豬肉5261半斤
輔料
大蒜適量
配料
豆瓣醬適量
油適量
雞精適量
微辣口味
燒工藝
十分鐘耗時
簡單難度
豬肉豆瓣醬的做法步驟
1
準備原材料,豬4102肉,和幾根大蒜
2
豬肉剁成肉末,不要弄散,就這樣一整塊
3
鍋內放入油,多放一點。1653將肉末整塊放入,不用翻炒
4
等肉炸成金黃色,翻轉過來繼續內炸另一面
5
放入調料,豆瓣醬蔥等
6
加入少量的水,繼續翻炒
7
好了,加入適當的雞精,可以出鍋啦!~~
小竅容門
豆瓣醬已經挺咸的了,炒的過程中不用再加鹽。
如果不喜歡吃辣的,可以把豆瓣醬換成 黃豆醬。味道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