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杯是做什么用的?
公道杯又叫茶海、茶盅,公道杯用來盛放泡好的茶湯,起到中和、均勻茶湯的作用.無論泡什么茶,公道杯幾乎都是必不可少的.公道杯最常見的質地有紫砂、陶瓷、玻璃,大部分有柄,也有無柄的,還有少數帶過濾網. 公道杯和濾網的作用 如果選擇紫砂質地的公道杯,注意盡量選擇里面上白色釉的,這樣可以更清晰欣賞茶湯的顏色.瓷制的公道杯種類樣式比較多,選擇的余地也比較大.很多人越來越喜歡使用玻璃的公道杯,主要是因為能夠清楚、準確地看到茶湯的顏色.選擇什么質地的公道杯主要是根據個人喜好,使用時盡量和壺、杯等茶具相配. 選購公道杯時要注意看它在流斷水時是否利落,倒水時應可隨停隨斷.
用紫砂壺泡祁門紅茶的方法,我洗過茶后,就泡第二泡倒進公道杯喝,然后紫砂壺是需要蓋起來嗎?或者不蓋呢
第一泡是洗茶,第二泡是倒在公道杯后,茶壺蓋要蓋起來,只要里面讓開水不要超過茶葉高度就不會燜爛茶葉,因為紫砂本身就是透氣的,只要不是一直用太多水浸著就行~如果蓋子一直打開,那就留不住茶香~
一個人喝茶,泡鐵觀音喝,洗過后,第一泡茶我倒公道杯慢慢喝,那第二泡是等我把公道杯的茶再加開水,還是
鐵觀音是綠茶不建議長時間泡,泡2-3分鐘即可,溫度在85-90度之間,如果只是自己喝的話可以直接對嘴喝,也可以直接小杯喝,前提是壺好,不會漏渣。公道杯的茶水在第一泡喝過后,倒掉喝第二泡,綠茶不一定要洗茶。。。話說,自己怎么開心怎么喝,不一定要按規矩來。。。喝的愉快就行。。。
公道杯的原理?
茶海
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形狀似無柄的敞口茶壺。因烏龍茶的沖泡非常講究時間,就是幾秒十幾秒之差,也會使得茶湯質量大大改變。所以即使是將茶湯從壺中倒出的短短十幾秒時間,開始出來以及最后出來的茶湯濃淡非常不同。為避免濃淡不均,先把茶湯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時可沉淀茶渣、茶末。現在也常用不銹鋼的過濾器,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湯由濾器流入茶海,以濾去茶渣。此法我認為不可取,因不銹鋼本身多少有些異味。至少用于聞香的二泡茶,不可用濾器。
茶海指公道杯,起均勻茶湯的作用,多用于烏龍茶的沖泡。
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后,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淀茶渣。
有茶道步驟的文章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后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沖,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
沸水沖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沖入,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之后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刮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于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于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公道杯可以用來喝水嗎?
公道杯是可以用來喝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