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音壁模式
聲學原理 回音壁“回音”的原理是圓形墻面連續反射聲波,所以說話時要和墻有一定的距離.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墻,圍墻建造的磨磚對縫,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著墻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參考資料: ~
天壇回音壁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圍墻.墻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墻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墻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墻的弧度十分規則,墻面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反射是十分規則的.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后,貼墻而立,一個人靠墻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墻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之為“回音壁”.
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建筑聲學原理分別是什么?
在首都北京市區的東南部,座落著一個馳名中外的天壇公園。那里本來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和祈禱豐年的祭壇,最初建設于明代永樂
十八年(1420年)。天壇是我國最壯觀、最有特色的古建筑之一。不過,從聲學上看,我們最感興趣的是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天壇第一聲學奇跡是回音壁。回音壁是一個圓環形的圍墻,高約3.72m,直徑61.5m。在回音壁內的圓形場地上,偏北有一座圓形的建
筑物叫“皇穹宇”,它與回音壁內壁間的最短距離是2.5 m;同時東西對稱地蓋著兩座房屋。人們一進回音壁,往往第一件事便是與同
伴貼著圍墻作遠距離的耳語。人們講悄悄話,一般在6 m以外就聽不見。而在回音壁邊上講,傳播卻要遠得多。即使你和同伴分別在
直線距離為45 m的甲、乙兩處輕聲對話,彼此還聽得清清楚楚,就像同伴在跟前與你說話一般。
這個聲學奇跡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語音的波長只有10~300cm,比回音壁半徑要小得多,因此在這種場合下可以認為聲波是直線前
進的。語音在甲、乙兩處之間傳播,一部分以束狀沿圍墻連續反射前進,全程有129m;一部分沿直線直接通過空氣傳播,全程才45m
。因為墻面相當堅硬光潔,對聲音的吸收小,是聲音的優良反射體;而且在回音壁的具體條件下,聲波沿墻面連續反射都是全反射,
沒有穿入墻體內部發生折射的部分,所以聲音在傳播中衰減很小。兩個人在甲、乙兩處發出輕聲細語,通過墻面傳播的聲波,盡管走
了129 m,對方還能聽清楚,就像打電話一樣。而直接經過空氣傳播的聲波卻衰減很快,只走6m就消失了,根本傳不到45m外的對方耳
朵里。這就是神秘的回音壁的聲學原理。
天壇的第二聲學奇跡是三音石。它在從皇穹宇通往圍墻門口的一條白石鋪成的路上,從皇穹宇臺階沿這條路數到第三塊石頭便是。游
人們一到這里就鼓掌。鼓掌一下,可以聽到五六次回聲。因為三音石正好在回音壁內圓心上。鼓掌聲沿著四面八方的直徑在墻間來回
反射。因為圍墻為圓形,每次聲波從圍墻反射回來在圓心會聚,便是一次回聲。只是由于聲波在來回反射的過程中逐漸衰減,因此回
聲一次比一次微弱。五、六次后,回聲就微弱到聽不出來。
回音壁有什么神奇效果
說話聲能在回音壁的任何一個地方聽到
回音壁是怎樣的?
回音壁是環護皇穹宇的一道圓形圍墻,高約6米,圓半徑約32.5米.內有3座建筑,其中之一是圓形的皇穹宇,位于北面正中,它與圍墻最接近的地方只有2.5米.回音壁只有一個門,正對皇穹宇.整個墻壁都砌得十分整齊、光滑,是一個良好的聲音反射體. 如有甲、乙兩人相距較遠,甲貼近圍墻,面向墻壁小聲講話,乙靠近墻壁可以聽得很清楚,聲音就像從乙的附近傳來的.如果甲發出的聲音與甲點的切線所成的角度大于22度時,聲音就要碰到皇穹宇反射到別處去,乙就聽不清或聽不到了. 回音壁
回音壁有什么特點么.
回音壁有回音的效果.如果一個人站在東配殿的墻下面朝北墻輕聲說話,而另一個人站在西配殿的墻下面朝北墻輕聲說話,兩個人把耳朵靠近墻,即可清楚地聽見遠在另一端的對方的聲音,而且說話的聲音回音悠長.
我國四大回音壁是什么
鶯鶯塔,北京天壇回音壁、四川石琴、河南蛤蟆塔同屬四大回音建筑.
回音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聲音回音和人耳朵分辨聲音間隔
回音壁的聲學原理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圍墻的建 回音壁原理示意圖 造暗合了聲學的傳音原理.圍墻由磨磚對縫砌成,光滑平整,弧度過度柔和,有利于聲波的規則反射.加之圍墻上端覆蓋著琉璃瓦使聲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什么地方有回音壁?
北京天壇的回音壁是中國迄今保存較完好的具有回音效果的古代建筑,回音其實是聲音反射作用的結果.中國各地某些半圓形拱門、拱橋、英國倫敦圣保羅教堂等都是聲學與建筑學結合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