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泡沫軸來放松肌肉
你只需要利用自己的體重在泡沫軸上進行緩慢的滾動, 在疼痛的點上停留數秒, 并小范圍內進行滾動放松, 在疼痛感減輕后,再轉向其他區域.
包包上帶tp字母的是什么牌子?
應該是tptherapy縮寫,貌似是外國某個體能或者康復的牌子,比較多的就是泡沫軸,花生球什么的
功能性訓練可以徒手訓練嗎?
可以
無論你從事哪種運動,徒手的訓練可能都是你必須掌握的,或者是你早已忽視的。
下面是一個小測試,來試一下:
站在鏡子前,保持好站立姿勢后,抬起右腿并與髖關節“大腿根”呈90°夾角,這時候你的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都是解剖體位上的“屈曲”位。
保持這個姿勢,觀察自己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是否能夠保持一條直線,從側面看頭在胸廓的正上方,胸廓在骨盆的正上方,骨盆在踝關節的正上方。
2.左腿(站立腿)的臀部是否和軀干保持原來的支撐關系,即臀部沒有更多地偏到一邊。左膝內扣嗎?左腳內翻嗎?
3.右腿(懸空腿)小腿與地面是不是垂直的角度,如果不是,是向內旋還是外旋呢?膝蓋是內扣還是外展?
4 .兩側的臀部是否感到了疲勞?
其實這就是你跑步時候的基本動作,一個簡單的姿勢控制體現了身體各關節、肌肉、神經精確配合的能力,結構的穩定可以讓肌肉有效積蓄和釋放能量,不穩也就預示著更大的潛在受傷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3166風險。這種失衡在身體疲勞情況下會導致軟組織和關節的額外負荷繼續惡化,誘發慢性損傷。很多人壓根沒想過怎么通過有效訓練讓身體更好的控制,就去跑步或參加馬拉松,受傷幾乎是可以預料的。
只有執行有效的動作才可以讓身體在功能上獲益并持續進步,針對上面測試可能出現的問題,你可以執行一個功能性的徒手動作。
仰臥單腿提髖
仰臥,雙腳平放,雙手將一側膝拉向胸前,支撐腿膝關節彎曲90°,腳尖抬起,腳跟蹬地伸髖。每側5次,每次保持5秒。
這是一個像“臀橋”的動作,但并不完全是。很多人通過“臀橋”訓練臀部肌群,但使用了太多的下背部的肌肉來代償,使腰椎的壓力變得很大,或者更多大腿后側肌群的力量。長期的錯誤動作模式讓大腦“混淆”了髖關節活動和腰椎活動的區別,造成了臀部肌群的“不作為”,腰椎和膝關節的過度使用引起的慢性損傷。
這個動作的“秘訣”在屈髖(貼向胸部)的那條腿,越是向胸前靠攏,越限制了腰椎段后伸的能力,同時可以在屈髖腿和同側肋骨段中間放置一塊厚毛巾或一個小球,強迫大腿一直向胸前緊貼,這讓另外一只支撐腿不得不調動臀部肌群在微小的角度里盡量收縮協助大腿后側肌群伸展。對很多在上面測試中站不穩或者感受不到臀部收緊的人,此動作是極大的挑戰,學會使用臀部去支撐而不是腰和大腿后側,同時對某些情況下的腰椎疼痛,這個動作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