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所有朝代銅錢名稱的一覽表是什么?
先秦-秦
名稱形制特征 參考價 文字說明
貝幣天然貝 10元 使用海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產(chǎn)一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曾亦行使貨幣之功能;銅貝–始鑄于殷商晚期,下迄春秋時期。此當人類史上最早之金屬鑄幣。
貝幣骨貝 25元
貝幣銅貝 5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武 1300元 春秋早期至戰(zhàn)國初。周王畿地區(qū)。青銅,按今發(fā)現(xiàn),空首布尚有鉛質(zhì),以及銀質(zhì)者鑄。形狀為平肩平足,附注于此不另載。鏟型,有銎。
平肩弧足空首布冊 18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南 15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藏 1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東周 5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官考 3200元
斜肩弧足空首布盧氏 1050元 春秋至戰(zhàn)國初。周王畿地區(qū)。青銅,鏟形,斜肩,有銎。
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 1100元
聳肩尖足空首布八 4000元 春秋至戰(zhàn)國初。晉。青銅。起源于生產(chǎn)工具“耒”,肩,足皆成尖角狀,有銎。
聳肩空首布無文 2600元
釿布梁半釿 2600元 戰(zhàn)國早、中期,以魏國為主,另趙,楚諸地亦曾鑄有。青銅,平首,一般為圓檔方足。
釿布梁一釿 2000元
釿布梁二釿 8000元
釿布晉半釿 15000元
釿布晉陽二釿 8000元
釿布晉陽一釿 2500元
釿布安邑一釿 600元
釿布晉陽半釿 6000元
釿布虞一釿 2000元
釿布虞半釿 22000元
釿布氏半釿 22000元
布幣山陽 10000元
布幣分布 3000元
布幣四布當釿 30000元
布幣殊布當釿、十貨 1400元
銳角布公 100元 戰(zhàn)國中、后期,韓,魏等地,青銅,首部兩端呈銳角,平肩方足。
銳角布垂 220元
銳角布涅金 200元
布幣盧氏涅金 6000元 戰(zhàn)國中、后期。三晉地區(qū)、燕國,青銅。平首、平肩、方足。小方足布是目前存世最多的一種布幣,歷年均有出土。
方足布藺 100元
方足布平陽 35元
方足布安陽 120元
方足布齊備 120元
方足布襄坪背左 80元
方足布同是 150元
方足布高都 180元
方足布奇氏 280元
方足布烏壤 300元
方足布長安 700元
方足布 550元
方足布東周 1600元
方足布右明新治 1500元
尖足布邪山 1200元 戰(zhàn)國中、后期,趙、燕等地,青銅。平首、聳肩,尖足。
尖足布茲氏半 150元
尖足布武安 150元
尖足布中陽 400元
尖足布商水 900元
尖足布壽陰 350元
圓足布藺、五 1300元 戰(zhàn)國后期,趙國,青銅,圓首,圓肩,圓檔、圓足。
圓足布離石 3000元
圓足布離石、三十五 2200元
三孔布北九門 50000元 戰(zhàn)國晚期,趙國,青銅,由圓足布演化之別種;首與兩足部各有一小圓孔,故名。三孔布背文皆以“朱”“兩”紀重,首開“銖”、“兩”紀重制,對后世影響極大。
三孔布宋子 50000元
三孔布下專 50000元
刀幣針首刀 700元 春秋末期至戰(zhàn)國早期,燕國一帶,青銅,首部尖狀,面文為記號、符號或單字。
刀幣尖首刀 1200元
刀幣博山博山刀 1500元
刀幣八明刀圓折 70元 戰(zhàn)國中、晚期,燕國,青銅,有圓折和磬折兩種。
刀幣左二明九磬折 40元
刀幣明、齊化齊明刀 8000元 戰(zhàn)國晚期,齊境內(nèi),青銅,刀身多輕薄,“明”字為方折,細長。
刀幣甘丹直刀 250元 戰(zhàn)國中晚期,趙、中山國,青銅,圓首,刀身平直,大者微帶弧意,形體皆輕薄。
刀幣晉匕直刀 10000元
刀幣即墨之法化齊大五字 2500元
刀幣齊造邦長法化齊六字刀 8000元
刀幣即墨法化齊四字刀 2200元
刀幣齊法化齊三字刀 400元
環(huán)錢離石 1500元 戰(zhàn)國中后期,周王畿、魏、秦、趙等地,青銅,圓形圓孔,制古拙,而背無郭,穿孔正面大,背面小;錢背呈平面狀,背徑大于面徑。背緣上及穿眼肉多能觀察到范線,而錢體外緣亦能找到澆口痕跡。字文大篆,筆劃鋒勁,俊灑不羈。
環(huán)錢藺 10000元
環(huán)錢共屯赤金 15000元
環(huán)錢東周 1500元
環(huán)錢西周 1200元
環(huán)錢共 1000元
環(huán)錢半環(huán) 10000元
環(huán)錢長垣一釿 2500元
圓錢幣貝益四化 150元 戰(zhàn)國中晚期,秦、齊、燕等地。鉛,銅,圓形方孔,分無郭,有兩種,后世相沿之方孔圓錢定制即源出于此。
圓錢幣貝益六化 180元
圓錢幣貝益化 600元
一化方孔幣 10元
明化方孔幣 10元
兩甾方孔幣 1200元
蟻鼻錢君 800元 戰(zhàn)國,楚,青銅,貝形,凸形,平背,一端有孔,錢面鑄陰文。
蟻鼻錢金 200元
蟻鼻錢行 400元
文信方孔幣 5000元
半兩秦鑄(小平) 30元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秦初由于中央政權(quán)統(tǒng)一鑄幣,至末年,社稷動蕩,各地方鑄、私鑄錢出焉,青銅,規(guī)范秦半兩制作精好,錢文整,挺拔,一般直徑在3.2厘米上下,重約8克左右。
半兩大型(小平) 50元
半兩秦鑄36mm 200元
兩兩秦鑄小平 600元
半兩秦精鑄傳形 500元 秦并六國統(tǒng)一鑄幣,名曰半兩,方孔圓錢從此成為定制,古以廿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錢文半兩二字高挺,兩中人字偏下,上橫較短,半字下橫較長,據(jù)咸陽出土:徑2.3–3.8厘米,重2.8–8.1克,傳世徑3.5厘米以上者少見。
銅錢有哪些朝代
銅錢是古代銅質(zhì)輔幣.圓形,中有方孔,是中國古代錢幣最常見的一種.從秦漢以后,方孔圓錢的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如有幫助,請采納.謝謝
銅錢在現(xiàn)在有什么作用啊
也可以用來辟邪哦 因為銅錢是古代的一種基本貨幣 貨幣流通於市面 使其吸收"萬"人陽氣 因此有人認為銅錢陽氣重 可以作辟邪之功
銅錢
1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wěn)定可信的數(shù)據(jù)的。 兌換關(guān)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xiàn)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于100分這樣明確。根據(jù)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后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zhàn)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價格 由于金銀銅制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yīng)該等于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xiàn)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后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jié)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3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guān)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并不很準確客觀,但應(yīng)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wǎng)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八錢三分 白面(斤)九文 銀每兩換錢一千文” 還有 “據(jù)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jù)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4 結(jié)論,根據(jù)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wěn)定,應(yīng)當著重參考 2現(xiàn)在白銀已作為工業(yè)品,所以現(xiàn)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由于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發(fā)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xiàn)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湊整數(shù),便于換算,便于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后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采用以下?lián)Q算系統(tǒng),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jié)論不是學術(shù)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5 驗證,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shù)據(jù),便于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wù)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里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臺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干部當當,明碼標價。
有哪些銅錢上有元字
1.元豐通寶:
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復(fù)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陜”者罕見。
2.元符通寶:
元符通寶 有篆、楷、行三種字體,又有銅、鐵兩種材質(zhì)。字跡端麗,面文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錢背光而無文。形制與元祐、紹圣大致相同,而數(shù)量卻較少些。楷書小平錢與折三大鐵母都是稀世珍品。楷書小平錢形態(tài)工整而品格俊美。
3.元佑通寶:
是宋哲宗趙煦元祐年間的貨幣,公元1086年–1094年鑄行,平錢文字篆行成對品,版別差異。.
4.元德通寶: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7)鑄造。漢文錢,有楷書,隸書,行書三種錢文。其直徑一般在20毫米-25毫米之間。隸書品也不多見,尤其楷書、行書品極其難得。
5.開元通寶:
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guī)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銅錢是用來干嘛的?
和玩家交易或購買需要銅錢,另外部分NPC需要銅錢.
什么銅錢值錢?
古青銅 如果是工藝品就更值錢了,但太難碰了
關(guān)于銅錢的.
第一個是種紀念幣,第二枚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鑄幣,但由于背面為生肖,因此不是當時的流通幣,而是一種紀念幣,也就是新年的開始都要鑄造一批帶有新年生肖的錢,或者背面也刻福字或吉祥語.你的這枚鑄造時間應(yīng)該在1368至1399年之間,顏色應(yīng)當是青銅色帶黑色,你說的是紅銅應(yīng)該是有人把表面的那層防護給磨掉了,因明幣存世量不多,還是很值得收藏的
銅錢有什么用
銅錢:是大明中流通貨幣單位,可以用來交易,購買所有物品、升級技能等,用途廣泛.
怎樣鑒別真銅錢和假銅錢?
1、敲打聽聲。古錢幣因鑄造年代不同,故幣材中所含雜質(zhì)量也不同,所以敲打發(fā)出的聲音也就有差異。古錢幣中所含的錫、鉛等雜質(zhì)流失越多,如果輕輕敲打,聲音聽起來就會越顯沉悶,相反,聲音就會越清脆。
2、觀幣用材。青銅制成的古錢幣非常容易斷裂,黃銅制成的古錢幣不僅不易斷裂,還不易磨損,而白銅多為制作古錢幣的樣幣。
3、拿沸水煮。收藏愛好者遇到的古錢幣,往往附著黑色銹和紅綠銹,如果是真的古錢幣,這種銹由長時間自然氧化而形成,附著力都非常強,即使用沸水去煮也不會輕易脫落。
4、看字跡。 假幣的字跡一般模糊,而真幣適用時間長了,經(jīng)過長期磨損,字跡也回變得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靠參照錢體銅質(zhì)磨損情況來看。真幣出現(xiàn)字跡模糊,通常是大面積的。
5、 摩擦法測試古錢幣的真?zhèn)巍?將銹色滿身的錢幣的邊道,在水泥地上或者在細砂紙上摩擦幾下,觀察期露出的銅色與同時代錢幣的銅色是否相符。若使拼合而成的錢幣,摩擦后有可能露出拼合的縫隙,那就是假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