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歐姆饋線與50歐姆饋線有什么不同
1)對于同軸電纜一頭通過一臺 SWR 表接 HF 電臺, 另一頭接 50歐母的假負載, 電臺調到 CW 檔, 調整電臺功率輸出, 以不超過價負載能承受的額定承受功率為宜。按下電鍵, 同時觀察 SWR 表。
如果饋線剛好是 50歐的, 那么 SWR 表的指針會紋絲不動,SWR=1。
如果饋線是 75歐母的, SWR 表的指針應該會有所偏轉, SWR >1。
(2)非諧振饋送:在某頻率上工作,發射機的輸出阻抗=饋線阻抗=天線阻抗此時饋線上不存在駐波,饋線的長度與匹配無關。
所以當使用75歐姆電纜饋接,50歐姆的發射機及50歐姆天線時,只要75歐姆電纜的長度有變化,在發射機或天線一頭看駐波比總是不理想的,要用饋線的長度去湊。75歐與50歐只是駐波比由1上升到1.5而已,在v段功率的損耗要大一點,這在電纜的損耗曲線上可以看出,在駐波比一定的條件下,頻率高,損耗就大。所以u段用75歐就不合適了,電纜中的損耗就太大了。
50ohm和75ohm傳輸線有什么區別?
50歐姆系統為功率傳輸最大化,而75歐姆為損耗最小化.
同軸線的阻抗為什么一般為50或75歐
實際上具體是哪個阻抗沒什么,只是一個選擇,和電路可實現性有點關系.大家在長期的工作中已經形成了一個規范,上升到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有了標準,大家都以標準為參數去設計制作器件等,那么后人在設計電路的時候就要遵循這個標準了.比如你設計一個不是50歐姆或不是75歐姆的電路,你就買不到與其匹配的電纜,或其它零件,你怎么實現你的電路?所以要遵循標準. 這個50歐姆肯定和制造有關,如介質的介電常數,尺寸等.
同軸線的阻抗為什么一般為50或75歐?
實際上具體是哪個阻抗沒什么,只是一個選擇,和電路可實現性有點關系.大家在長期的工作中已經形成了一個規范,上升到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有了標準,大家都以標準為參數去設計制作器件等,那么后人在設計電路的時候就要遵循這個標準了.比如你設計一個不是50歐姆或不是75歐姆的電路,你就買不到與其匹配的電纜,或其它零件,你怎么實現你的電路?所以要遵循標準. 這個50歐姆肯定和制造有關,如介質的介電常數,尺寸等.
為什么同軸線阻抗是75Ω,這個值具體指的是線的哪一部分,比如跟50Ω的比較
同軸線阻抗是它的高頻輸入和輸出阻抗,是整根線的,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為什么是75歐,這和它的制造工藝有關,比如絕緣材料及厚度等.
同軸電纜 粗 細差別
粗同軸電纜與細同軸電纜是指同軸電纜的直徑大還是小.粗纜適用于比較大型的局部網絡,它的標準距離長、可靠性高.由于安裝時不需要切斷電纜,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計算機的入網位置.但粗纜網絡必須安裝收發器和收發器電纜,安裝難度大,所以總體造價高.相反,細纜安裝則比較簡單,造價低,但由于安裝過程要切斷電纜,兩頭須裝上基本網絡連接頭(BNC),然后接在T型連接器兩端,所以當接頭多時容易產生接觸不良的隱患,這是目前運行中的以太網所發生的最常見故障之一.計算機網絡一般選用RG-8以太網粗纜和RG-58以太網細纜.RG-59 用于電視系統.RG-62 用于ARCnet網絡和IBM3270網絡. 電纜的粗細主要是依據電阻來確定
75歐姆的視頻線和50歐姆的視頻線有什么區別呢?
應該是線材的最大(最小)阻值,表示通信線材的質量吧
n型連接器75歐姆與50歐姆的區別是什么?
阻抗不一樣,亂接就會造成不匹配,影響傳輸質量和信號強度.要和同樣阻抗的電纜相連接,與設備的端口阻抗一致.
同軸的電阻50歐和75歐是由什么決定的
由芯線直徑、外套直徑、絕緣體介電常數決定.接線電纜頭阻抗也應該與電纜阻抗匹配.
50歐姆 – 7跟50歐姆 – 5的電纜 有什么不同
芯線的線徑粗細不同,50-5為5mm,50-7為7mm,由于芯線直徑的差別,50-5的線路衰減要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