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樹木用途
橡膠樹,大戟科橡膠樹屬植物, 原產于亞馬孫森林。中國專用國家植膠區主要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地區,此外臺灣也可種植,其中海南為主要植膠區。橡膠樹為落葉喬木,有乳狀汁液,要求年平均降水量1150~2500毫米,但不宜在低濕的地方栽植,適于在土層深厚、肥沃而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長。實生樹的經濟壽命為35~40年,芽接樹為15~20年,生長壽命約60年。橡膠樹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種子和樹葉有毒,小孩誤食2-6粒種子即可引起中毒,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頭暈、四肢無力,嚴重時出現抽搐、昏迷和休克。牛食后也能引起中毒。制作橡膠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膠,天然橡膠就是由橡膠樹割膠時流出的膠乳經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天然橡膠因其具有很強的彈性和良好的絕緣性,可塑性,隔水、隔氣性,抗拉
橡膠樹
和耐磨等特點,廣泛地運用于工業、國防、交通、醫藥衛生領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用途極廣。種子榨油為制造油漆和肥皂的原料。橡膠果殼可制優質纖維。果殼能制活性炭、糠醛等。木材質輕、花紋美觀,加工性能好,經化學處理后可制作高級家具、纖維板、膠合板、紙漿等。
橡膠林是可持續發展的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是無污染可再生的自然資源。20世紀80年代,海南天然橡膠基地被聯合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贊譽為建設以橡膠人工林生態取代低質低效的熱帶灌叢草地生態的最佳系統,以橡膠樹為主的林木覆蓋,造就綠化環境、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不僅大大提高了森林覆蓋率,還對改善環境條件,維護熱區生態平衡發揮了重要作用。據試驗測定,1hm2橡膠林1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0kg,可制造氧氣730kg,能為980位成年人提供1天的需氧量,所以橡膠林猶如天然的“氧吧”。另外,中國膠園每年應按計劃更新面積3萬hm2,按每公頃更新橡膠園生產40m3橡膠原木計算,中國天然橡膠產業更新橡膠原木產量120萬m3,按60%的出材率計算,每年可向社會提供72萬m3板方材,換句話說,可減少72萬m3的天然林的砍伐。
三葉橡膠樹有什么作用?急急急急急急!
三葉橡膠樹作用: 天然橡膠因其具有很強的彈性和良好的絕緣性,可塑性,隔水、隔氣性,抗拉 橡膠樹 和耐磨等特點,廣泛地運用于工業、國防、交通、醫藥衛生領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用途極廣.種子榨油為制造油漆和肥皂的原料.橡膠果殼可制優質纖維.果殼能制活性炭、糠醛等.木材質輕、花紋美觀,加工性能好,經化學處理后可制作高級家具、纖維板、膠合板、紙漿等. 用途非常廣泛,用于汽車、飛機、船艦、電纜、傳送帶、薄膜制品等多種工農業機具配件,生活用品產品多達5萬種以上.種子含油22~25%,為半干性油,是油漆和肥皂的原料.果實的木質果殼堅硬,可作為制優質活性炭及醋酸等的化工原料.木材可制樹脂粘合板.
橡膠可以用來生產什么?
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天然橡膠主要來源于三葉橡膠樹,當這種橡膠樹的表皮被割開時,就會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稱為膠乳,膠乳經凝聚、洗滌、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膠。合成橡膠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單體)可以合成出不同種類的橡膠。1900年~1910年化學家C.D.哈里斯(Harris)測定了天然橡膠的結構是異戊二烯的高聚物,這就為人工合成橡膠開辟了途徑。1910年俄國化學家SV列別捷夫(Lebedev,1874—1934)以金屬鈉為引發劑使1,3—丁二烯聚合成丁鈉橡膠,以后又陸續出現了許多新的合成橡膠品種,如順丁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等等。合成橡膠的產量已大大超過天然橡膠,其中產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膠。
通用橡膠
是指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膠使用的膠種,如丁苯橡膠、順丁橡膠、異戊橡膠等,主要用于制造輪胎和一般工業橡膠制品。通用橡膠的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膠的主要品種。
丁苯橡膠
丁苯橡膠[1]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的,是產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膠,有乳聚丁苯橡膠 、溶聚丁苯橡膠 和熱塑性橡膠( SBS )。
順丁橡膠
是丁二烯經溶液聚合制得的,順丁橡膠具有特別優異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彈性,還具有較好的耐老化性能。順丁橡膠絕大部分用于生產輪胎,少部分用于制造耐寒制品、緩沖材料以及膠帶、膠鞋等。順丁橡膠的缺點是抗撕裂性能交差,抗濕滑性能不好。
異戊橡膠
異戊橡膠是聚異戊二烯橡膠的簡稱,采用溶液聚合法生產。異戊橡膠與天然橡膠一樣,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耐磨性,優良的耐熱性和較好的化學穩定性。異戊橡膠生膠(未加工前)強度顯著低于天然橡膠,但質量均一性、加工性能等優于天然橡膠。異戊橡膠可以代替天然橡膠制造載重輪胎和越野輪胎還可以用于生產各種橡膠制品。
乙丙橡膠
乙丙橡膠以乙烯和丙烯為主要原料合成,耐老化、電絕緣性能和耐臭氧性能突出。乙丙橡膠可大量充油和填充碳黑,制品價格較低,乙丙橡膠化學穩定性好,耐磨性、彈性、耐油性和丁苯橡膠接近。乙丙橡膠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作為輪胎胎側、膠條和內胎以及汽車的零部件,還可以作電線、電纜包皮及高壓、超高壓絕緣材料。還可制造膠鞋、衛生用品等淺色制品。
氯丁橡膠
它是以氯丁二烯為主要原料,通過均聚或少量其它單體共聚而成的。如抗張強度高,耐熱、耐光、耐老化性能優良,耐油性能均優于天然橡膠、丁苯橡膠、順丁橡膠。具有較強的耐燃性和優異的抗延燃性,其化學穩定性較高,耐水性良好。氯丁橡膠的缺點是電絕緣性能,耐寒性能較差,生膠在貯存時不穩定。氯丁橡膠用途廣泛,如用來制作運輸皮帶和傳動帶, 電線、電纜的包皮材料,制造耐油膠管、墊圈以及耐化學腐蝕的設備襯里。
橡膠的主要用途有哪些,石油呢?謝謝。
橡膠
rubber
高彈性聚合物。橡膠一詞來源于印第安語cau-uchu,意為“流淚的樹”。天然橡膠就是由三葉橡膠樹割膠時流出的膠乳經凝固、干燥后而制得(見圖)。1770年,英國化學家J.普里斯特利發現橡膠可用來擦去鉛筆字跡,當時將這種用途的材料稱為rubber,此詞一直沿用至今。橡膠的分子鏈可以交聯,交聯后的橡膠受外力作用發生變形時,具有迅速復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橡膠是橡膠工業的基本原料,廣泛用于制造輪胎、膠管、膠帶、電纜及其他各種橡膠制品。
種類 橡膠按原料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按形態分為塊狀生膠、乳膠、液體橡膠和粉末橡膠。乳膠為橡膠的膠體狀水分散體;液體橡膠為橡膠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為粘稠的液體;粉末橡膠是將乳膠加工成粉末狀,以利配料和加工制作。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熱塑性橡膠,無需化學硫化,而采用熱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橡膠按使用又分為通用型和特種型兩類。
通用型橡膠的綜合性能較好,應用廣泛。主要有:①天然橡膠。從三葉橡膠樹的乳膠制得,基本化學成分為順- 聚異戊二烯。彈性好,強度高,綜合性能好。②異戊橡膠。全名為順-1,4-聚異戊二烯橡膠,由異戊二烯制得的高順式合成橡膠,因其結構和性能與天然橡膠近似,故又稱合成天然橡膠。③丁苯橡膠。簡稱SBR,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按生產方法分為乳液聚合丁苯橡膠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膠。其綜合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好。④順丁橡膠。全名為順式-1,4-聚丁二烯橡膠,簡稱BR,由丁二烯聚合制得。與其他通用型橡膠比,硫化后的順丁橡膠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彈性特別優異,動負荷下發熱少,耐老化性能好,易與天然橡膠、氯丁橡膠、丁腈橡膠等并用。
特種型橡膠指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橡膠。主要有:①氯丁橡膠。簡稱CR,由氯丁二烯聚合制得。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耐油、耐燃、耐氧化和耐臭氧。但其密度較大,常溫下易結晶變硬,貯存性不好,耐寒性差。②丁腈橡膠。簡稱NBR,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制得。耐油、耐老化性能好 ,可在120℃的空氣中或在150℃的油中長期使用。此外,還具有耐水性、氣密性及優良的粘結性能。③硅橡膠。主鏈由硅氧原子交替組成,在硅原子上帶有有機基團。耐高低溫 ,耐臭氧,電絕緣性好。④氟橡膠。分子結構中含有氟原子的合成橡膠。通常以共聚物中含氟單元的氟原子數目來表示 ,如氟橡膠23,是偏二氟乙烯同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氟橡膠耐高溫、耐油、耐化學腐蝕。⑤聚硫橡膠。由二鹵代烷與堿金屬或堿土金屬的多硫化物縮聚而成。有優異的耐油和耐溶劑性,但強度不高,耐老化性、加工性不好,有臭味,多與丁腈橡膠并用。此外,還有聚氨酯橡膠、氯醇橡膠、丙烯酸酯橡膠等。
橡膠加工 基本過程包括塑煉、混煉、壓延或擠出、成型和硫化等基本工序,每個工序針對制品有不同的要求,分別配合以若干輔助操作。為了能將各種所需的配合劑加入橡膠中,生膠首先需經過塑煉提高其塑性;然后通過混煉將炭黑及各種橡膠助劑與橡膠均勻混合成膠料;膠料經過壓出制成一定形狀坯料;再使其與經過壓延掛膠或涂膠的紡織材料(或與金屬材料)組合在一起成型為半成品;最后經過硫化又將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制成高彈性的最終產品。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于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種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余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于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占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杰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于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嗎?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到各家各戶。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巖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既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后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后逐漸形成為石油。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
在整個的石油系統中分工也是比較細的:物探 專門負責利用各種物探設備并結合地質資料在可能含油氣的區域內確定油氣層的位置;鉆井 利用鉆井的機械設備在含油氣的區域鉆探出一口石油井并錄取該地區的地質資料;井下作業 利用井下作業設備在地面向井內下入各種井下工具或生產管柱以錄取該井的各項生產資料,或使該井正常產出原油或天然氣并負責日后石油井的維護作業;采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產過程中錄取石油井的各項生產資料并對石油井的生產設備進行日常維護;集輸 負責原油的對外輸送工作;煉油 將輸送到煉油廠的原油按要求煉制出不同的石油產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種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余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于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占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四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下面就這四個環節來追溯一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
“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鉆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鉆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鉆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鉆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并且有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1821年四川富順縣自流井氣田的開發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氣田。
“油氣集輸”技術也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氣田采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涂以桐油,連接成我們現在稱呼的“輸氣管道”,總長二、三百里,在當時的自流井地區,綿延交織的管線翻越丘陵,穿過溝澗,形成輸氣網絡,使天然氣的應用從井的附近延伸到遠距離的鹽灶,推動了氣田的開發,使當時的天然氣達到年產7000多萬立方米。
至于“石油煉制”,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說明早在公元六世紀我國就萌發了石油煉制工藝。
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巖中提煉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氫、硫、氮、氧。
具有不同結構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物為主要成份的一種褐色。暗綠色或黑色液體
伊拉克共和國的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位.
天然橡膠有什么作用?
橡膠樹是生產天然橡膠的重要熱帶經濟作物。橡膠與鋼鐵、石油、煤一起號稱世界四大工業原料,又是國防工業不可缺少的戰略物資。由于橡膠具有很強的彈性、良好的絕緣性、堅韌的耐磨性、隔氣、隔水的氣密性和耐曲折性,汽車、飛機、大炮、坦克、艦艇以及各類車船、機具都需要大量橡膠,如一輛4t載重卡車需要約300kg干膠,一架飛機約需600kg以上,一輛坦克需要800kg。橡膠還用于各類電纜的外皮以及多種絕緣體,傳送帶和許多機械配件,水上救生制品,防雨用具。由橡膠加工成的濃縮膠乳適于制成各類橡膠薄膜制品,特別是醫用手套、輸血膠管等。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的橡膠制品已達7萬多種,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許多新用途如橡膠瀝青路、防震建筑、氯化橡膠等正在研究開發與利用。此外,橡膠樹的種子油也是一種良好的工業用油。橡膠樹木材的紋理細致,適用于加工成各類家具。
生物專家進。橡膠樹為什么能產生橡膠?
世界上約有2000種不同的植物可生產類似天然橡膠的聚合物,已從其中500種中得到了不同種類的橡膠,但真正有實用價值的是三葉橡膠樹。橡膠樹的表面被割開時,樹皮內的乳管被割斷,膠乳從樹上流出。從橡膠樹上采集的乳膠,經過稀釋后加酸凝固、洗滌,然后壓片、干燥、打包,即制得市售的天然橡膠。天然橡膠根據不同的制膠方法可制成煙片、風干膠片、縐片、技術分級橡膠和濃縮橡膠等。
橡膠有哪些用途?
不同用型橡膠的來源及應用特點
用型橡膠的綜合性能較好,應用廣泛。主要有:①天然橡膠。從三葉橡膠樹的乳膠制得,基本化學成分為順- 聚異戊二烯。彈性好,強度高,綜合性能好。②異戊橡膠。全名為順-1,4-聚異戊二烯橡膠,由異戊二烯制得的高順式合成橡膠,因其結構和性能與天然橡膠近似,故又稱合成天然橡膠。③丁苯橡膠。簡稱SBR,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按生產方法分為乳液聚合丁苯橡膠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膠。其綜合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好。④順丁橡膠。全名為順式-1,4-聚丁二烯橡膠,簡稱BR,由丁二烯聚合制得。與其他通用型橡膠比,硫化后的順丁橡膠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彈性特別優異,動負荷下發熱少,耐老化性能好,易與天然橡膠、氯丁橡膠、丁腈橡膠等并用。
不同特種型橡膠的來源及應用特點
特種型橡膠指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橡膠。主要有:①氯丁橡膠。簡稱CR,由氯丁二烯聚合制得。具有良
好的綜合性能,耐油、耐燃、耐氧化和耐臭氧。但其密度較大,常溫下易結晶變硬,貯存性不好,耐寒性差。②丁腈橡膠。簡稱NBR,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制得。耐油、耐老化性能好,可在120℃的空氣中或在150℃的油中長期使用。此外,還具有耐水性、氣密性及優良的粘結性能。③硅橡膠。主鏈由硅氧原子交替組成,在硅原子上帶有有機基團。耐高低溫 ,耐臭氧,電絕緣性好。④氟橡膠。分子結構中含有氟原子的合成橡膠。通常以共聚物中含氟單元的氟原子數目來表示,如氟橡膠23,是偏二氟乙烯同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氟橡膠耐高溫、耐油、耐化學腐蝕。⑤聚硫橡膠。由二鹵代烷與堿金屬或堿土金屬的多硫化物縮聚而成。有優異的耐油和耐溶劑性,但強度不高,耐老化性、加工性不好,有臭味,多與丁腈橡膠并用。此外,還有聚氨酯橡膠、氯醇橡膠、丙烯酸酯橡膠等。
橡膠最晚是用來做什么的
橡膠是用橡膠種子種出來的,等成熟之后用剪刀剪下來!…關于那些不同顏色的碎片 碎片是用來拼合的,碎片分為左邊的和右邊的(或凹的和凸的) 自己是不能拼碎片的
各種橡膠的性能和具體用途分別是什么?
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 性能: 1、天然橡膠主要來源于三葉橡膠樹,當這種橡膠樹的表皮被割開時,就會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稱為膠乳,膠乳經凝聚、洗滌、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膠. 2、合成橡膠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單體)可以合成出不同種類的橡膠.,如順丁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等等.合成橡膠的產量已大大超過天然橡膠,其中產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膠. 用途: 1、天然膠:主要用來做輪胎、膠管、膠帶等橡膠制品. 2、合成膠:分為通用合成橡膠和特種合成橡膠,通用合成橡膠如順丁橡膠、丁苯橡膠主要用來生產輪胎、膠鞋、橡膠制品.
橡膠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用途 用型橡膠的綜合性能較好,應用廣泛。主要有:①天然橡膠。從三葉橡膠樹的乳膠制得,基本化學成分為順- 聚異戊二烯。彈性好,強度高,綜合性能好。②異戊橡膠。全名為順-1,4-聚異戊二烯橡膠,由異戊二烯制得的高順式合成橡膠,因其結構和性能與天然橡膠近似,故又稱合成天然橡膠。③丁苯橡膠。簡稱SBR,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按生產方法分為乳液聚合丁苯橡膠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膠。其綜合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好。④順丁橡膠。全名為順式-1,4-聚丁二烯橡膠,簡稱BR,由丁二烯聚合制得。與其他通用型橡膠比,硫化后的順丁橡膠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彈性特別優異,動負荷下發熱少,耐老化性能好,易與天然橡膠、氯丁橡膠、丁腈橡膠等并用。
特種型橡膠指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橡膠。主要有:①氯丁橡膠。簡稱CR,由氯丁二烯聚合制得。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耐油、耐燃、耐氧化和耐臭氧。但其密度較大,常溫下易結晶變硬,貯存性不好,耐寒性差。②丁腈橡膠。簡稱NBR,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制得。耐油、耐老化性能好 ,可在120℃的空氣中或在150℃的油中長期使用。此外,還具有耐水性、氣密性及優良的粘結性能。③硅橡膠。主鏈由硅氧原子交替組成,在硅原子上帶有有機基團。耐高低溫 ,耐臭氧,電絕緣性好。④氟橡膠。分子結構中含有氟原子的合成橡膠。通常以共聚物中含氟單元的氟原子數目來表示 ,如氟橡膠23,是偏二氟乙烯同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氟橡膠耐高溫、耐油、耐化學腐蝕。⑤聚硫橡膠。由二鹵代烷與堿金屬或堿土金屬的多硫化物縮聚而成。有優異的耐油和耐溶劑性,但強度不高,耐老化性、加工性不好,有臭味,多與丁腈橡膠并用。此外,還有聚氨酯橡膠、氯醇橡膠、丙烯酸酯橡膠等。 橡膠材質明優缺點經常用途 天然橡膠 NR
(Natural Rubber) 由橡膠樹采集膠乳制成,是異戊二烯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彈性、扯斷強度及伸長率.在空氣中易老化,遇熱變粘,在礦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脹和溶解,耐堿但不耐強酸. 優點:彈性好,耐酸堿。缺點:不耐候,不耐油(可耐植物油) 是制作膠帶、膠管、膠鞋的原料,并適用于制作減震零件、在汽車剎車油、乙醇等帶氫氧根的液體中使用的制品。
丁苯膠 SBR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r) 丁二烯與苯乙烯之共聚合物,與天然膠比較,品質均勻,異物少,具有更好耐磨性及耐老化性,但機械強度則較弱,可與天然膠摻合使用。 優點:低成本的非抗油性材質,良好的抗水性,硬度70 以下具良好彈力,高硬度時具較差的壓縮性,缺點: 不建議使用強酸、臭氧、油類、油酯和脂肪及大部份的碳氫化合物之中。 廣泛用于輪胎業、鞋業、布業及輸送帶行業等。
丁基橡膠 IIR
(Butyl Rubber) 為異丁烯與少量異戊二烯聚合而成,因甲基的立體障礙分子的運動比其他聚合物少,故氣體透過性較少,對熱、日光、臭氧之抵抗性大,電器絕緣性佳;對極性容劑抵抗大,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54-110 ℃. 優點:對大部份一般氣體具不滲透性,對陽光及臭氣具良好的抵抗性可暴露于動物或植物油或是可氣化的化學物中。缺點:不建議與石油溶劑,膠煤油和芳氫同時使用 用于汽車輪胎的內胎、皮包、橡膠膏紙、窗框橡膠、蒸汽軟管、耐熱輸送帶等
氫化丁晴膠HNBR
(Hydrogenate Nitrile) 氫化丁晴膠為丁晴膠中經由氫化后去除部份雙鏈,經氫化后其耐溫性、耐候性比一般丁晴橡膠提高很多,耐油性與一般丁晴膠相近。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 -25~150 ℃。 優點:較丁晴膠擁有較佳的抗磨性,具極佳的抗蝕、抗張、抗撕和壓縮性的特性
在臭氧等大氣狀況下具良好的抵抗性,一般適用于洗衣或洗碗的清洗劑中.缺點:不建議使用于醇類,酯類或是芳香族的溶液之中 空調制冷業,廣泛用于環保冷媒 R134a 系統中的密封件。
汽車發動機系統密封件。
乙丙膠EPDM(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 由乙烯及丙烯共聚合而成,因此耐熱性、耐老化性、耐臭氧性、安定性均非常優秀,但無法硫磺加硫.為解決此問題,在EP主鏈上導入少量有雙鏈之第三成份而可加硫即成EPDM,一般使用溫度為-50~150 ℃.對極性溶劑如醇、酮等抵抗性極佳 優點: 具良好抗候性及抗臭氧性, 具極佳的抗水性及抗化字物 ,可使用醇類及酮類, 耐高溫蒸氣,對氣體具良好的不滲透性。缺點:不建議用于食品用途或是暴露于芳香氫之中。 高溫水蒸汽環境之密封件衛浴設備密封件或零件。制動(剎車)系統中的橡膠零件。散熱器 ( 汽車水箱 ) 中的密封件。
丁晴膠 NBR
(Nitrile Rubber) 由丙烯睛與丁二烯共聚合而成,丙烯睛含量由 18%~50% ,丙烯睛含量越高,對石化油品碳氫燃料油之抵抗性愈好,但低溫性能則變差,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 -25~100 ℃。丁晴膠為目前油封及 O 型圈最常用之橡膠之一 優點:具良好的抗油,抗水,抗溶劑及抗高壓油的特性
具良好的壓縮性,抗磨及伸長力。
缺點:不適合用于極性溶劑之中,例如酮類、臭氧、硝基烴,MEK 和氯仿. ?用于制作燃油箱、潤滑油箱以及在石油系液壓油、汽油、水、硅油、二酯系潤滑油等流體介質中使用的橡膠零件,特別是密封零件.可說是目前用途最廣、成本最低的橡膠密封件
氯丁膠CR
(Neoprene 、 Polychloroprene) 由氯丁烯單體聚合而成.硫化后的橡膠彈性耐磨性好,不怕陽光的直接照射,有特別好的耐候性能,不怕激烈的扭曲,不怕制冷劑,,耐稀酸、耐硅酯系潤滑油,但不耐磷酸酯系液壓油.在低溫時易結晶、硬化,貯存穩定性差,在苯胺點低的礦物油中膨脹量大.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 -50~150 ℃. 優點:彈性良好及具良好的壓縮變形,配方內不含硫磺因此非常容易來制作.具抗動物及植物油的特性,不會因中性化學物,脂肪、油脂、多種油品,溶劑而影響物性,具防燃特性
缺點: 不建議使用強酸、硝基烴、酯類、氯仿及酮類的化學物之中 耐 R12 制冷劑的密封件,家電用品上的橡膠零件或密封件。適合用來制作各種直接接觸大氣、陽光、臭氧的零件。適用于各種耐燃、耐化學腐蝕的橡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