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沖泡磚茶
1、暖茶:取茶一片放如杯中,用開水沖泡,加蓋3至5分鐘,然后飲用.每片茶可連續(xù)沖泡3至5杯水.此法與普通茶葉沖泡一樣,若用茶壺沖泡則茶味更加. 2、涼茶:炎炎夏日,人們往往愛喝涼茶.茯茶涼茶也成為人們消暑的佳品.涼茶的制作方法是將茯茶數(shù)片放于壺中,加水煮沸,冷卻后飲用.根據(jù)口味不同,其煮法不-,也有加入甘草或冰糖者,還有的加入檸檬片,和冰糖煮沸冷卻后,冷藏于冰箱. 3、奶茶:奶茶的制作方法是取茯茶數(shù)片放入壺中,用適量水熬煮,加入牛奶、食糖或鹽.此茶必是色澤誘人、芬芳四溢.滿含著濃郁的味道. 根據(jù)沖茶的不同置茶量而有不同,先放一點(diǎn)點(diǎn)嘗試,再酌情增減.沖泡時(shí)宜快沖、快泡、 快倒,可以嘗試掌握在15秒左右,苦澀感就會降到可以接收的范圍.
茶磚要怎么泡?
普洱茶的基本沖泡方法: 解茶→溫滌茶具→醒茶→洗茶→沖泡。 1.解茶。普洱茶常見的有餅、磚、坨及散茶,除散茶,其他都需要解散后才能進(jìn)行沖泡。餅茶:先用茶刀或茶錐從餅心中間撬開,然后順其茶葉的紋路慢慢向茶餅四周一層層撥開,這樣可以較完整的看到每片茶葉的形態(tài)。注意最好不要破壞了餅茶的完整性,這樣方便再用棉紙包起來。磚茶:從磚茶的邊緣撬開,同樣是一層層撥開,保持磚型的完整性,方便包裝、存放。
普洱茶沖泡中注意的問題
1、投茶量:沖泡普洱茶時(shí),投茶量的大小與飲茶習(xí)慣、沖泡方法、茶葉的個(gè)性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富于變化。就飲茶習(xí)慣而言,港臺、福建、兩廣等地習(xí)慣飲釅茶;云南也以濃飲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北方喜歡淡飲。就云南人的飲茶習(xí)慣而言,采用留根悶泡法時(shí),沖泡品質(zhì)正常的茶葉,投茶量與水的質(zhì)量比一般1:40或1:45。對于其他地區(qū)的消費(fèi)者,可以此為參照,通過增減投茶量來調(diào)節(jié)茶湯的濃度。
普洱茶的沖泡
一般除了醒茶外所使用的茶具質(zhì)密度都不宜太高也就是壺溫與水溫都不要太高壺以紫砂壺較適宜試茶另當(dāng)別論,仍以蓋碗試之壺形寬口扁腹為佳水沸后關(guān)火沸點(diǎn)醒茶洗茶然后三泡茶都不需加溫因?yàn)椴枞~漸漸開展時(shí)間固定每泡間隔二十秒,降溫等到第四泡再加溫而后再三泡老茶則可以每二泡加溫但間隔要更久 .
茶要怎么泡,才會更香?
樓主您好泡茶“三要素” 。 1.茶的用量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并沒有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主要根據(jù)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fèi)者的飲用習(xí)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dāng)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guān)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 2.泡茶水溫 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shí),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fā)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未沸滾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宜泡茶,因水溫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么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xì)嫩的名綠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度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堿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shí)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粗老,必須用100度的沸滾開水沖泡。有時(shí),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后在壺外淋開水。少數(shù)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guān),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度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dāng)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這里必須說明一點(diǎn),上面談到,高級綠茶適宜用80度的水沖泡,這通常是指將水燒開之后(水溫達(dá)100度),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溫度;如果是無菌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 3.沖泡時(shí)間和次數(shù) 茶葉沖泡的時(shí)間和次數(shù),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用茶數(shù)量和飲茶習(xí)慣等都有關(guān)系,不可一概而論。如用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加蓋4~5分鐘后,便可飲用。這種泡法的缺點(diǎn)是:如水溫過高,容易燙熟茶葉(主要指綠茶):水溫較低,則難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時(shí)喝不完,浸泡過久,茶湯變冷,色、香、味均受影響。改良沖泡法是;將茶葉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當(dāng)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shí),再加開水,這樣可使前后茶湯濃度比較均勻。據(jù)測定,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shí),其可溶性物質(zhì)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則所剩無幾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如飲用顆粒細(xì)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與綠碎茶,用沸水沖泡3~5分鐘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飲用。飲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沖泡法。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在用茶量較多(約半壺)的情況下,第一泡1分鐘就要倒出來,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從第二泡開始要逐漸增加沖泡時(shí)間,這樣前后茶湯濃度才比較均勻。泡茶水溫的高低和用茶數(shù)量的多少,也影響沖泡時(shí)間的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shí)間宜短,水溫低,用茶少,沖泡時(shí)間宜長。沖泡時(shí)間究竟多長?以茶湯濃度適合飲用者的口味為標(biāo)準(zhǔn)
泡茶最科學(xué)的方法是怎么樣的?不同的茶應(yīng)該有不同的泡法嗎?
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
茶葉的沖泡技術(shù)包括三個(gè)要素:
1. 茶葉的用量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dāng)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 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其次,茶葉用量還與消費(fèi)者的飲用習(xí)慣和年齡層次有著密切的 關(guān)系。
2. 泡茶的水溫 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么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鮮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 宜(通常指將水燒開后,再冷卻至80℃;如果是無菌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溫度即可)。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 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 用100℃的沸水沖泡。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粗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 有時(shí),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后在壺外淋開水。少數(shù)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 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3. 沖泡時(shí)間和次數(shù)
如果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先倒入少量開水,以浸透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當(dāng)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shí),再加開水,這樣可使前后茶湯濃度比較均勻。據(jù)測定,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shí),其可溶性物質(zhì)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泡第四次,則所 剩無幾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xì)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與綠碎茶,用沸水沖泡3-5分鐘后,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飲用。 飲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沖泡法。
黑茶磚怎么喝
黑磚茶,又被稱做“八子”,是以湖南黑毛茶為原料壓制而成的。外形為長方磚形,規(guī)格為35*18*3.5厘米。磚面平整端正,四角分明,厚薄一致,花紋圖案清晰,色澤黑褐;內(nèi)質(zhì)香氣純正,略帶松煙的香味,湯色紅黃微暗,葉底老嫩尚勻,滋味濃厚中微帶些澀味。每片磚凈2公斤。
黑磚茶沖泡方法:沖泡黑茶宜選擇粗獷、大氣的茶具。一般用厚壁紫砂壺、陶壺沖泡;公道杯和品茗杯則以透明玻璃器皿為佳,便于觀賞湯色。泡茶用水一般以泉水、井水、礦泉水、純凈水為佳。水溫要高,一般用100度沸水沖泡;也可用沸水潤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其滋味更佳。高檔磚茶及三尖茶,茶水比例在茶水比為1:30左右,粗老磚茶為1:20左右;取黑磚茶時(shí),最好用茶刀從茶的紋理處撬下來;沖泡黑茶時(shí),較嫩的茶多透少悶,粗老茶則多悶少透。粗老茶也可煮飲,按傳統(tǒng)煮茶方法去操作,茶水比一般為1:60至100,煮好后,濾渣放涼可以飲用,沖泡時(shí)間則主要由湯色來決定。
普耳磚茶應(yīng)該怎么煮?要煮多長時(shí)間?
普洱茶依外形分可分為∶餅茶,沱茶,磚茶(你手中的應(yīng)該屬這種類型),金瓜貢茶,千兩茶,散茶.普洱茶的中級,上級品大都以沱茶和餅茶居多. 沖泡方法如下∶ 一般正宗的普洱茶都是按層次緊壓的,你只要按照他的順序用手直接就可以掰開的.如果不行就用專業(yè)的普爾茶刀撬開,掌握好力度,不是很難. 1)應(yīng)選用腹大的壺,因?yàn)槠斩璧臐舛雀?用這樣的壺可以避免茶湯過濃,建議材質(zhì)選淘壺,紫紗壺. 2)先沖一次熱水,速度要快,將茶葉洗凈即可,第二次沖水可根據(jù)個(gè)人喜好來決定茶湯的濃度. 3)泡好后先聞香味,入口后回韻很香哦~~
磚茶怎么醒茶 紅茶也需要醒茶嗎
磚茶醒茶:先把磚茶一層一層地剝開,然后放到陰涼、干燥、通風(fēng)的地方?jīng)鲆粌商?然后裝進(jìn)茶葉罐里放置一個(gè)星期左右,在沖泡時(shí)將磚茶放入壺中加入沸水燜泡3分鐘即可. 紅茶醒茶是用100℃的沸水沖泡
泡茶的正確步驟是?
泡茶技法之傳統(tǒng)泡法
1.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2.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沖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nèi)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后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zhuǎn)圈,用意在于刮…
茶葉沏泡有什么步驟是要知道的嗎??
泡茶
首先得選茶和鑒茶,只有正確鑒茶,方能決定沖泡的方法。茶的種類很多,可以根據(jù)采摘時(shí)間的先后分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種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為高山茶和平地茶,還可以根據(jù)茶色(加工方法不同)將差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
綠茶是我國產(chǎn)量最多的一類茶葉。綠茶具有綠葉清湯的品質(zhì)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澤綠潤,芽峰顯露,湯色明亮。其代表品種有“龍井”、“碧螺春”、“珠茶”等。
紅茶為紅葉紅湯,這是經(jīng)過發(fā)酵形成的品質(zhì)特征。干茶色澤烏潤,滋味醇和甘濃,湯色紅亮鮮明。紅茶有“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型,品牌以“祁紅”、“寧紅”和“滇紅”最有代表性。
烏龍茶屬于半發(fā)酵茶,色澤青褐如鐵,故又名青茶。典型的烏龍茶的葉體中間呈綠色,邊緣呈紅色,素有“綠葉紅鑲邊”的美稱。其湯色清澈金黃,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醇鮮爽。以“觀音”、“大紅袍”、“凍頂烏龍”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葉上面白色茸毛較多的茶葉制成。白茶滿身白毫,形態(tài)自然,湯色黃亮明凈,滋味鮮醇。代表品種有“毫銀針”、“壽眉”、“白牡丹”等。
黃茶黃葉黃湯,香氣清銳,滋味醇厚。其芽葉茸毛披身,金黃明亮,湯色杏黃明澈。代表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大黃茶”等。
黑茶葉色油黑凝重,湯色澄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緊壓茶后主要供邊區(qū)少數(shù)民族飲用。
除以上六大類以外,還有再加工茶,即在以上六大類茶的基礎(chǔ)上經(jīng)再次加工制成的茶葉品種,如花茶、緊壓茶、速溶茶等。花茶是以綠茶中的烘青茶、紅茶等做主要原料,用茶葉和花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蘭花茶”、“玫瑰紅茶”等。緊壓茶以黑茶、紅茶為原料,并經(jīng)蒸壓工序做成一定形狀,如“青磚”、“康磚”、“六堡茶”、“沱茶”、“米磚”等。
其次是水質(zhì)。水之于茶,猶如水之于魚一樣,“魚得水活躍,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來,茶人對水津津樂道,愛水入迷。明人許次紓《茶疏》中就說:“精茗蘊(yùn)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論茶也。”
茶人獨(dú)重水,因?yàn)樗遣璧妮d體,飲茶時(shí)愉悅快感的產(chǎn)生,無窮意念的回味,都要通過水來實(shí)現(xiàn)。水質(zhì)欠佳,茶葉中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會受到污染,以致聞不到茶的清香,嘗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瑩。
我用刀把茶磚弄碎了,要曬嗎?怎么泡?是普洱茶
不能曬. 普洱茶的存放方式很簡單,實(shí)際上只需要將茶品放置在干燥通風(fēng)處即可.一般不要讓太陽直接照射.不要放置在冰箱里,不要放在密封、真空罐,更不要將茶品裝箱置放固定不通風(fēng)處. 普洱茶沖泡水溫:100oC沸水. 普洱茶置茶量:茶水比例為(1克:50克),或置茶量為容器容量的2/5左右. 用水的選擇:純水或山泉水(軟水為佳).注:煮水時(shí)不宜過渡沸騰,這樣水中的氧氣過少會影響茶葉的活性. 茶葉浸泡時(shí)間:視茶葉的情況而不同,一般緊壓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長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長些,剛開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