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粉的做法,麻辣粉怎么做好吃,麻辣粉的家常做法
食材明細
紅薯粉適量
青菜、油炸花生、白芝麻適量
香菜、蒜泥適量
鹽、食用油、豆瓣醬、美極鮮適量
辣椒粉、醋、十三香、花椒粉適量
雞精適量
中辣口味
煮工藝
一小時耗時
普通難度
酸辣粉的做法步驟
1
1、準備好紅薯粉、青菜
2
2、用溫水將紅薯粉浸泡半小時
3
3、將浸泡好的紅薯粉放鍋里煮熟
4
4、煮好的紅薯粉放涼水泡一會撈出放碗里
5
5、青菜洗干凈后放開水里焯水
6
6、焯好水的青菜撈出放粉上面
7
7、鍋里放油,加入辣椒粉、豆瓣醬慢火煸出紅油
8
8、加入雞湯燒開后加入花椒粉、鹽、美極鮮、十三香、醋、雞精調味
9
9、將調好的酸辣雞湯淋在紅薯粉上
10
10、然后加入炒好的白芝麻、炸好的花生米、蒜泥和香菜即可
辣椒面的做法,辣椒面怎么做好吃,辣椒面的家常做法
用料 干辣椒 適量 自制辣椒面的做法 把辣椒處理干凈曬干后再用鐵鍋小火烘焙一下.注意火力不要把辣椒烘焙焦了 放涼用料理機或者傳統老式方法制作成辣椒面
辣椒面怎么做才好吃
油潑面不錯,煮好的面放上干紅椒,上熱油一澆,哇太刺激了,面不要太細啊
的做法,自制辣椒面怎么做好吃,自制辣椒面的家常做法
自制辣椒面的做法步驟 自制辣椒面的做法圖解11. 準備好干辣椒 自制辣椒面的做法圖解22. 先用濕布把辣椒皮上的塵土擦干凈 自制辣椒面的做法圖解33. 再把辣椒剪成段(長短隨意),放入炒鍋開中小火翻炒 自制辣椒面的做法圖解44. 炒到辣椒殼和辣椒籽顏色變深即可 自制辣椒面的做法圖解55. 放涼后辣椒會變得很脆,這時先把辣椒殼放入粉粹機里打碎(粗細看個人喜歡) 自制辣椒面的做法圖解66. 打碎后倒入容器里
四川的辣椒粉做法?
將干燥的辣椒放在機器里粉碎就可以了啊!如果菜市場沒有出售干辣椒粉的地方,建議你將干辣椒放在鍋里烘干一下,再用碓窩舂爛就是啦!愿你開心哦in
干辣椒面怎么做好吃
1、做辣椒油 把買來的辣椒面放到干燥的小碗里,可以放少許鹽和糖,燒少許熱油,油要不冒煙,澆到辣椒面上,邊澆邊攪拌均勻,油沒過辣椒即可,再放點芝麻,芝麻最好研碎,再燒點油,可多可少,看你喜不喜歡吃辣椒油啦,再澆到辣椒碗里即可,可以熱吃也可放置冷卻,很香,一次不要做太多,放置太久容易走味兒.2、做牛肉辣椒醬 買點牛肉,牛肉絞碎(盡量碎寫哈),放入鍋中抄熟,放入泄好的黃醬,沒過肉哈,加入辣椒面,再加入白酒,糖,鹽,醋,攪拌均勻后大火熬開轉小火熬45分鐘.熬制期間要不停的攪拌防止糊鍋.醬變得粘稠后關火加入味素和蒜末攪勻(因為都是家常做法,沒什么太標準的用量,都是自己喜好) 辣椒醬一般都是新辣椒做的,所以就沒多寫
酸辣粉怎么做最好吃?
主料
紅薯粉絲
輔料
花生、黃豆、香菜、雞湯、雞肉、油菜。
調料
食鹽、醋、雞精、料酒、老抽、香油、花椒油、辣椒油。[2]
制作方法
編輯
調味
“酸辣粉”調味料的調制和澆苕的種類:“酸辣粉”所用澆苕,如同面條澆苕一樣制作,使用酸食的主要有“肥腸苕”、“涼粉苕”、“排骨苕”等,其中尤以“肥腸苕”最為著名。
“肥腸苕”分為“酸辣肥腸粉”和“原湯肥腸粉”,即酸辣口味和鮮咸口味。調味主要用胡椒粉、紅油辣椒、蔥花、醬油、芽菜、芹菜粒、醋、香菜、冬菜、張飛牛肉沫,油酥黃豆、味精等組成。
燙氽酸辣粉的湯,以煮肥腸、豬耳等艘熬制的濃白色的原湯。具體操作是:將醋、紅油辣椒、醬油、味精、芽菜放入湯碗中,注入原湯,將粉入鍋中燙制后挑入碗內,撒上芹菜、香菜、大頭芽、酥黃豆、張飛牛肉沫即可。
熬制
原材料:辣椒、野山椒(泡椒)、胡蘿卜、洋蔥、 芹菜梗、 生姜、 大蒜、 大蔥、香菜、肉蔻、小茴香、八角、紫草、香茅草、桂皮 、香葉、三奈、草果。
辣椒和多種食材加中草藥慢慢熬制而成的綜合的辣。先說這辣味。辣有麻辣(西南地區為代表,主要用花椒、麻椒調味)、酸辣(西北地區為代表,里面的辣就有很多是乳酸調和的)、香辣(用香辛料提香)、鮮辣(里面加了海米之類的海產品提取物)、火辣五種。根據區域口味習慣和天然條件,以及制作方法和食材品性、制作調配出不同的辣度。 為了保證這種辣的和諧,我們選用“子彈頭”來調配辣度,再用“二金條“和燈籠椒調配辣油的香,經此調配,出來辣味才真正香辣可口,厚重香醇。當然在調制辣油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火候,酸辣粉的辣油制作采用自己的獨特工藝和方法。
做法一
原料
紅薯粉140克、干木耳10克、紅椒1個、青椒1個、食鹽4克、味精3克、蒜2瓣、香油3湯匙、白砂糖6克、香菜段適量、陳醋3湯匙、黃豆醬油2湯匙、絕密辣椒紅油2湯匙、蔥花適量。
制作過程
1、木耳10克用適足量溫水徹底浸泡后清洗干凈,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至沸騰,放入木耳焯3.5分鐘,撈出過冷水后瀝干。
2、用燙過木耳的開水把紅薯粉絲煮至九成熟,撈出瀝水,放入香油挑拌松弛,以免粘連在一起。
3、將木耳撕成小塊,香菜洗凈切成段;青紅椒去蒂去籽洗凈后,切成4cm長的細絲;大蒜去皮,搗成蒜泥(或用壓蒜器壓成蒜泥)。
4、將木耳、紅薯粉絲、香菜段、青紅椒絲、蒜泥倒入一個大盆中,調入陳醋、醬油、鹽、白糖、味精、辣椒紅油,攪拌均勻,撒上蔥花即可。
上述重慶最好吃的涼拌酸辣粉的做法,口味還可以根據食客的需要作靈活的調節,做涼拌酸辣粉一般都需要紅油,如果能用重慶酸辣粉中的絕密紅油來調制,味道不僅僅更加鮮美。而且更加營養豐富和平衡。
做法二
原料
酸辣粉
粉條:紅薯淀粉5000克,明礬35-40克,熟芡糊125-130克。(注:熟芡為紅薯淀粉先用清水調散,再用沸水沖入,攪成稀糊狀,俗稱“打熟芡”。)
調料:蔥末、姜末、蒜泥,豌豆尖、香菜、炸菜絲、香芹末、醬油、醋、辣椒油、香油,豬油、炸酥的花生豆和黃豆,花椒粉、胡椒粉、味精、雞精,鹽、芝麻,還有用雞湯或骨頭煲的老湯。
制作
1、將明礬研成細粉,加水150克攪勻制成明礬水。
2、熟芡糊倒入盆內,加入紅薯淀粉、清水2000克、明礬水揉成軟硬適度的粉團待用。
3、用一大鋁瓢將其用工具插成出黃豆般大小的孔,將粉團裝水瓢內,用手掌拍粉團使之成線條漏入開水鍋內燙熟,再挑入涼水內漂涼即成“水粉”。 “酸辣粉”調味料的調制和澆紹的種類: “酸辣粉”所用澆紹,如同面條澆紹一樣制作,使用酸食的主要有“肥腸紹”、“涼粉紹”、“排骨紹”等,其中尤以“肥腸紹”最為著名。 “肥腸紹”分為“酸辣肥腸粉”和“原湯肥腸粉”,即酸辣口味和鮮咸口味。調味主要用胡椒粉、紅油辣椒、蔥花、醬油、芽菜、芹菜粒、醋、香菜、碎米芽粒或者冬菜(四川的一種蔬菜)、油酥黃豆、味精等組成。
做法三
原料
酸辣粉
胡椒粉、油辣子、香蔥蔥花、醬油、新鮮蔬菜(一般選用豌豆尖,如果沒有,卷心、白菜皆可)、黃豆、綠豆芽、芹菜(正宗做法里比較常用的芹菜碎丁)、陳醋、香菜、芽菜(大頭菜、冬菜也可)
湯成之前加一小勺味精攪拌下就好了。
忘了說,湯的做法是把肥腸、豬耳洗干凈一道入湯煮,熬到湯汁顏色呈濃白色就算做好了。
湯熬好以后,把上邊說的醋、醬油、味精同蔬菜放入湯中一起煮到快熟的時候,放下粉條用筷攪拌不至粘連(注意不要煮太久啊,否則煮爛了),好了就可以出鍋了~!記得灑上大頭菜。
做法四
原料
寬紅薯粉條300克、肉餡50克、菠菜8棵、豆泡1小把、蔥粒和蒜泥少許、芽菜末少許、花生、黃豆、芝麻、花椒粉、胡椒粉、雞精、辣椒油3勺、香油、高湯、植物油各適量。以上2碗的量。
制作過程
1、粉條在溫水中泡約10分鐘至軟,將芝麻在炒鍋中小火炒熟盛出備用,燒熱油鍋,花生和黃豆炸酥。
2、姜芽菜末、蒜泥、胡椒粉、花椒粉、雞精、鹽、醬油、醋、香油、辣椒油攪拌均,拌均成調味汁備用。
3、鍋中燒熱油,下肉末加少許鹽炒熟后盛出。
4、鍋中倒入高湯煮沸。
5、倒入泡軟的粉條大火燒開。
6、馬上倒入菠菜和豆泡煮半分鐘,然后連湯一起盛入碗中。
7、將肉末和調味汁倒入碗中,撒上花生、黃豆和熟芝麻及香蔥粒即可。
做法五
涼拌海帶酸辣粉的做法
制作原料:
上等紅薯粉130克、海帶絲100克、蒜仁3瓣、生抽2湯匙、香醋3湯匙、鹽3克、熟菜油1.5湯匙、辣椒油1.5湯匙、香油1湯匙、味精2克、白糖4克、熟芝麻3克、香菜末適量。
制作方法:第一步、海帶絲100克洗凈,蒜仁搗成蒜泥。 第二步、把上等紅薯粉130克放入開水中燙至八成熟,過3次涼水撈出放入熟菜油1.5湯匙拌涼,以防粘連。 第三步、海帶絲入開水焯熟,撈出瀝干水,放涼備用。 第四步、取一小碗,把蒜泥、生抽2湯匙、香醋3湯匙、鹽3克、辣椒油1.5湯匙、香油1湯匙、味精2克、白糖4克攪拌均勻。 第五步、把燙熟的紅薯粉和海帶絲用一個盆裝在一起,將第四步調好的味汁倒入其中,挑拌均勻入味,撒上熟芝麻和香菜末即可食用。 第六步、把做好的涼拌酸辣粉放入冰箱冷藏10–30分鐘更爽。
如果在家做涼拌海帶酸辣粉,用重慶酸辣粉絕密紅油來制作涼拌酸辣粉,風味更加別致,營養更加豐富。
做法六
簡易版酸辣粉的做法
制作原料:
主料:苕粉(先泡軟)
配料:紅油豆瓣醬 花生碎及花生米 芝麻 蒜茸 榨菜粒 香蔥 肉湯(或清水)
調料:花椒粉、胡椒粉、鹽、生抽、雞精、老醋、香油、辣椒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調料里包含的所有調味品拌勻,做成調味汁待用。
2、芝麻炒香,花生米用油炸好(取幾粒搗成花生碎)備用。
3、鍋內放少量油,爆香豆瓣醬、辣椒面以及榨菜粒。倒入肉湯加一點點鹽,煮沸后加入泡軟的苕粉煮約二分鐘后連湯倒在碗里。
4、將之前做好的調味汁也倒入裝了面條的碗中,加入蒜茸,蔥花,花生米和花生碎,芝麻即可。可以加上些香菜更好。
此款酸辣粉比較簡單適合喜歡吃的酸辣粉,又嫌麻煩的人自己動手做。
方法七
材料
紅薯粉條,油菜,香菜,花生,黃豆,辣椒油,生抽,醋,白胡椒粉,豬骨湯,水。
方法
1-3.紅薯粉絲提前用冷水沖洗一遍,然后泡至無硬心;香菜洗凈切碎,油菜洗凈控水備用;花生洗凈擦干水分備用,黃豆用冷水泡2小時左右。
4-6.平底鍋內放一大勺油,放入花生小火炸至花生變的酥脆后撈出控油;泡好的黃豆用廚房紙巾吸一下水,放入平底鍋內,中小火將黃豆炸至酥脆后撈出控油;炸好的黃生和黃豆。
7-9.開始調酸辣粉的汁,碗內放一大勺的辣椒油;放入2勺生抽、3少醋,和一點點的白胡椒粉調勻;再放入2大勺的骨頭湯調勻(沒有的話用水代替也可以),調味汁的量控制在碗的1/2左右即可。用筷子蘸一點調味汁嘗一下咸淡,覺得味道不夠的話再酌情加調味料。
10-12.另起鍋,開一鍋水將泡好的紅薯粉條煮至無硬心即可;在紅薯粉絲煮至快熟時將洗好的油菜放進鍋里燙熟;將煮好的紅薯粉條和油菜撈出控水,然后放進調料汁內,撒上香菜末和榨好的花生、黃豆即可。
提示
1.花生和黃豆在炸的時候所需的火不同,時間也不太一樣,所以我分開炸了。如果想省事一次炸的話,建議先放黃豆,中小火炸到黃豆差不多變酥的時候再放花生,然后轉小火炸至花生變酥脆即可出鍋。
2.在調酸辣粉的調味汁時我放了前一天煲的豬骨湯,如果沒有高湯的話可以用水代替,但味道會略差一些。
做法八
主料:棒骨、雞架、紅薯粉
輔料:蔥、姜、紫草、八角、花椒、紅尖椒、白芝麻、花椒粉、辣椒粉、花生、黃豆、大蒜、榨菜、香菜、油菜、食用油、醋、醬油、鹽
1. 棒骨和雞架清洗干凈、部分蔥姜切片,一起放入砂鍋中,砂鍋中加入清水,放火上小火2小時,熬成高湯。
2. 紅尖椒切成末,花椒、八角、白芝麻和少許鹽一起放入碗中,鍋里放油,將1小片紫草放入鍋中,放火上燒熱后,倒入放有辣椒的碗中,炸成紅油。
3. 炒鍋中放一大勺油,放入花生,然后開小火,不斷翻炒花生,等到花生顏色變紅,即可撈出放涼。
4. 黃豆清洗干凈后,晾干水分,然后將黃豆平鋪在一盤子里,在黃豆表面刷少許油,撒入適量鹽,然后微波爐高火3分鐘即可。
5. 紅薯粉放涼水中浸泡20分鐘,然后燒開一鍋水,將泡軟的紅薯粉放入,煮至完全透明柔軟即可撈出,另起鍋燒水將油菜也下過焯熟,榨菜和香菜切碎、蒜搗碎、蔥姜切末備用。
6. 取一大海碗,放入花椒粉和辣椒粉各1/2小勺,放入1/2小勺的鹽和醬油、2小勺醋,放入姜末和蒜泥,加入1大勺紅油,加入大半碗的高湯,將煮熟的紅薯粉放入,撒黃豆、花生、榨菜、油菜、香菜,最后撒蔥末裝飾。
做法九
主料
紅薯粉適量
輔料
花生豆適量、油菜適量、姜末適量、蒜末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醋適量、辣椒油適量、香菜適量、雞精適量
步驟
1、紅薯粉適量,用水泡軟,油菜洗凈備用。
2、炒鍋加熱,倒入少許食用油,冷油下入花生,小火翻炒,待花生表皮變色后關火,用余溫繼續翻炒至花生紅亮為止。
3、鍋中加入適量冷水,燒開后放入泡發的紅薯粉,煮成沒有硬芯,軟且有韌性的狀態,粉快出鍋前將油菜放入鍋中焯水。
4、撈出紅薯粉和油菜放入大碗中過冷水備用。
5、取大碗一只,放入適量鹽、胡椒粉、少許辣椒粉、適量生抽、醋、雞精。
6、將紅薯粉放入,碼入青菜、花生、香菜,一碗讓人流口水的酸辣粉就大功告成了。
怎么做好酸辣粉
食材
紅薯粉條 豬骨高湯 香菜 花生 鹽 醬油 姜片 蒜蓉 清水 雞精 花椒粉 姜蓉 白胡椒粉 香醋 芝麻香油 香蔥碎 炒熟白芝麻 干黃豆 芽菜末 油豆泡 綠葉蔬菜 碎豬肉末 香水芹菜 特制油辣椒 豬大骨
簡介
在小攤上吃的時侯,看店主操作時間前后不到10分鐘就端上一碗香噴噴的酸辣粉,看起來非常簡單,可自己在家怎么就做不出那種味。那你可別小看這碗粉,事實上,要做出“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的口味,里面的調味料多達20多種,這辣醬的調制,高湯的煮制,各種調味料的比例調配,才是真正費心思的事情,也是各家店不傳的秘方。
制作步驟
1 特制油辣椒的做法:取2大匙特細辣椒粉放入碗內,加入8顆完整的花椒粒,把鍋內油燒熱后倒入碗內(倒時會冒細泡)待汽泡消后,加入一大匙生抽,一小匙芝麻醬,一小匙芝麻香油調均即可。
2 干黃豆用冷水浸泡三小時,紅薯粉條用溫水浸泡二十分鐘。
3 鍋內冷油,放入瀝凈水的黃豆溫油小火炸至酥脆,瀝凈油備用。
4 鍋內冷油,放入花生溫油小火炸至酥脆,瀝凈油去皮碾碎備用。
5 取2大匙特細辣椒粉放入碗內,加入8顆完整的花椒粒,把鍋內油燒熱后倒入碗內(倒時會冒細泡)待汽泡消后,加入1大匙生抽,1小匙芝麻醬,1小匙芝麻香油調均即可。
6 鍋內燒開水,把泡軟的紅薯粉條放入燙熟撈起瀝凈水。
7 碗內先放1/3的高湯及所有調味料調勻,放入紅薯粉條,再灑上酥黃豆,碎花生,香菜,香蔥,油辣椒,燙熟青菜, 最后把高湯及肉末加滿在碗內即可。
注意事項
1.紅薯粉條煮的時侯不用煮太久,因為加的高湯是滾燙的,煮的太軟口感不Q。
2.紅薯粉條煮好后會吸收湯里的水份,所以要吃的時侯再煮,不要煮好后放的太長時間。
好豆美食網
怎么做才可以使辣椒粉更辣?
只是先把水與油和大量辣椒一起下鍋,加蓋慢火熬,不要揭蓋,待吱吱啦啦響過,于無聲處開鍋蓋,將辣椒炸酥即可. 加水可浸出辣椒的紅色素,降低油溫,使辣椒味濃.
怎樣做好酸辣粉?
把主心骨做好了就行,就是把握酸和辣的程度,看你個人的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