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橄欖的做用
石橄欖是一年四季生長在深山林蔭巖石壁上的多年草本植物,分布我國東南部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功用:清熱養陰,化痰止咳,潤肺生津,利濕,消瘀.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炎,哮喘,肺結核,淋巴結結核,小兒疳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肝炎,痢疾,吐血,瘰疬,牙痛,頭痛,眩暈,夢遺,白帶,小便不利等;外用治慢性骨髓炎,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等.
石橄欖用什么材料可以治胃病?
石橄欖學名石仙桃,生長在深山林蔭巖石壁上的多年草本植物,特殊的生態環境使石橄欖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自然科學家李時珍對本草評價甚好,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記載。本草甘涼質潤,入肝、卑、腎三經,既能斂陰養胃以生津,又能清肺潤燥以止咳,素有“仙桃”之稱。是以一種名貴的天然植物,與家禽、肉類、蛙類一起煲湯,其色明味鮮,清香飄逸。“石橄欖豬肚湯”更是聞名的營養食譜。 食用方法:取橄欖50克左右,分別與豬排骨、豬肚、小腸、瘦肉等各種家禽配合、配水一千克(供一小家庭),放少許食鹽(依個人喜好)用電燜鍋或其它盛器燉60分鐘,也可更長時間,即可餐用,味道絕佳。
石橄欖治病偏方:石橄欖燉豬肚,專治胃病胃痛,石橄欖燉雞蛋,專治頭暈頭痛
更多健康內容可手機下載“貴醫云”app咨詢了解
有誰知道什么是石橄欖嗎?
學名石仙學名石仙桃,生長在深山林蔭巖石壁上的多年草本植物,特殊的生態環境使石橄欖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自然科學家李時珍對本草評價甚好,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記載.本草甘涼質潤,入肝、卑、腎三經,既能斂陰養胃以生津,又能清肺潤燥以止咳,素有“仙桃”之稱.
石橄欖有幾種
兩種,土種和正種,土種有點苦,正種就不會苦
石橄欖有何
別名:石橄欖、大號石橄欖、石仙桃(潮汕)、雙葉石橄欖、薄葉石橄欖(潮安、南澳)、箴蘭、大號石橄欖(潮陽、普寧)、石仙桃(廣州)、石上蓮(惠陽)、石甘欖、石上蓮、大吊蘭、石仙桃(湛江) 形狀:為蘭科石仙桃。本草附生于溪谷、林下具腐殖質土的巖石或樹干上。全草全年可采,多鮮用。分布于華南地區。 性味:苦、微酸、涼。 功效:有滋陰降火、平肝熄風的功用。 主治:頭暈、神經衰弱、肺熱咳嗽、肺結核咳血、淋巴結核、小兒疳積、胃痛、風濕性關節痛、尿道炎、牙痛等。 單方驗方: 1、治肺結核咯血:石橄欖30克,白芨10克,水煎服。 2、治神經衰弱:石橄欖、夜交藤各30克,水煎服。 3、治咽喉腫痛:石橄欖30克,水煎服, 4、治牙痛:石橄欖30克,梔子根15根,水煎服。 5、治風濕關節痛:鮮石橄欖60-120克,豬腳1只,老酒100克,燉服。 6、治小兒脫肛:鮮石橄欖120克,冰糖30克,加開水適量燉服 石橄欖燉肚湯 味型:鮮香、清爽 原料:石橄欖45克,豬肚1個(約750克),清水1500克。調料:鹽56克,地瓜粉100克。制作:1、用50克鹽、地瓜粉把豬肚表面的粘膜反復搓洗干凈,再用清水洗凈,放入開水燙1分鐘,取出,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備用。2、豬肚條加石橄欖、剩余的鹽、清水裝入盆內,用保鮮膜蒙上,一起上籠大火蒸1小時至熟即可。特點:清涼解毒、降火。湯頭十分鮮美。技術關鍵:1、除鹽外不要加其他調味品,否則會影響菜的自然香味。2、豬肚上的粘膜一定要清洗干凈,否則影響口感。相關鏈接:石橄欖:學名石仙桃又叫果上葉,為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橫走,有長圓形或卯狀長圓形的肉質假鱗莖。醫學認為具有潤肺止咳、活血止痛的功效。
石橄欖甚么時候開花
石橄欖中文學名石仙桃別稱石橄欖石仙桃4~5月開花。花葶生于幼嫩假鱗莖頂端,發出時其基部連同幼葉均為鞘所包,長12—38厘米;總狀花序常多少外彎,具數朵至20余朵疏離的花;花序軸稍左右曲折;苞片在花未開時2列套疊,呈長圓形至寬橢圓形,常多少對折,長1—1.7厘米,寬6—8毫米,宿存,最少在花凋謝時不脫落;花梗和子房長4—8毫米;花潔白或帶淺黃色,芳香;萼片有3片,中萼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0毫米,寬約4.5—6毫米,凹陷成舟狀,背面略有龍骨狀崛起;側萼片卵狀披針形,略狹于中萼片,具較明顯的龍骨狀崛起;花瓣線狀披針形,長9—10毫米,寬1.5—2毫米,與萼片等長,背面略有龍骨狀崛起;唇瓣輪廓近寬橢圓形,略3裂,下半部凹陷成半球形的囊,囊兩側各有1個半圓形的側裂片,前方的中裂片卵圓形,長、寬各約4—5毫米,先端具短尖,囊內無附屬物;蕊柱長4—5毫米,中部以上具翅,翅圍繞藥床;蕊喙寬舌狀。石仙桃的蒴果呈倒卵狀橢圓形,長1.5—3厘米,寬1—1.6厘米,有6棱,3個棱上有狹翅,果形如楊桃;果梗長4—6毫米,結果期9月至次年1月。
石橄欖多少錢一斤
好一點的要20
石橄欖年輕人可以吃嗎?
石橄欖性位偏冷,脾胃虛弱的病人不適合長期服用 這個東西有一定酸澀收斂的功能,如果在外感咳嗽初起的時候吃可能會使咳嗽好不了,所以總的來說保健可以,但是也不要吃得太多.
石橄欖的葉子可以喝嗎
石橄欖的葉子可以煮水喝的,因為石橄欖的藥用部位為:全草皆可藥用. 藥用部位:全草皆可藥用. 功用:清熱養陰,化痰止咳,潤肺生津,利濕,消瘀. 性味與歸經:甘、淡,涼.入肝經、脾經、腎經三經. 食用價值:石橄欖與家禽、肉類一起煲湯佐餐,其色明味香,是流行民間的一種保健、美容,四季皆宜的藥膳,對許多疾病都有預防或緩解的作用.
中藥石橄欖什么味道?
石橄欖味道是甘甜的.它有養陰,清肺,利濕,消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