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里面的太師椅和羅漢床怎么擺放
好像就是擺在客廳的了,但是不能擺在正面,一般是窗邊,可以照到陽光的地方.我朋友就是學道之人,他家的客廳的南邊落地窗邊就擺了一個木質的羅漢床,價格極其昂貴.上面是棕墊,石質圍棋盤和茶具.我還在上面坐過呢.很是愜意.
以中國傳統待客之道,明清以來的格局,廳堂里擺八仙桌,左右各一把太師椅.以背向大門面向堂屋為準,主人應該坐在哪把椅上?即,如果屋子是坐北朝南的,主人的位置是在東邊還是西邊?
一般情況下,八仙桌是緊靠后墻邊的供案放的椅子分兩邊放好,這時椅子、桌子都是正對著門的,以面對著門的方向的左邊為上,所以主人應做在左邊,右邊的椅子是家里夫人坐的,那么客人坐哪里呢?在傳統堂屋東墻邊還會放兩張椅子和一個茶幾,客人就是坐在這里的,而西墻邊也有兩張椅子和一個茶幾這是陪客的坐的.至于你說屋子座北朝南,這在傳統民居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因為傳統民居的堂屋都是朝南的.
堂屋正對門擺太師椅好嗎
太師椅是可移動的、只是一種用具、不成煞、不是沖、只是相對而已、無礙風水.
家里的老式太師椅還能擺放在客廳嗎
想擺的話依然可以
有圖畫的魔方的拼法
魔方的解法很復雜,這里無法一一說清楚,而且說出來具體的某種解法,對于解開的過程也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想給你一個提示,在魔方中,并不是以面為單位的,也就是說,不能看上去把一個面拼好了,一面紅色,就算成功了六分之一。而是要以塊為單位,每一塊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擺放的方位,只要一個方位不對,這一塊就沒有擺對。而只要擺對塊,就算表面看上去不太整齊,也是成功了一半了。 下面舉個例子,首先你要定魔方的中心,比如你把頂面定為大紅色,面對你的面定為黃色,而左側面定為白色。那么,頂面的中心塊就應該是大紅,你的對面中心塊為黃色,而左側面中心塊為白色,這樣定位好后就可以開始了。 從上面兩面的接觸塊開始,比如大紅面和黃面的接觸那一層的中間那一塊,應該是紅色上黃色下,然后再擺上面的三面接觸塊,比如紅黃白塊,位置努力擺正,然后再下來就是擺中間的兩面塊,最后擺放底層的兩面塊,底層的三面塊。注意的是,有時候擺好的塊會因為要擺放后來的塊被暫時打亂,這個是一定的。 羅羅嗦嗦也沒有說清楚,不好意思,你可以仔細多看幾遍,一定可以把魔方解出來! 解法說明:魔方上全部20個可轉動方塊可以形成43,000,000,000,000,000(四千三 百萬兆)以上的不同組合方式。開解引謎最明顯不過的困難恐怕就在于此。本解法的優 點在于,它設法使你在5步之中的任何時候都只須考慮此一步驟所涉及方塊的不超過30種 組合方式。這20個可轉動方塊的前12個是分別逐一定位的,因此,在大部分時間里,你 都只需要考慮一個方塊的位置問題。 即然一次只須考慮如此少的幾種方塊的組合方式,就完全有可能把它們寫下來并給每一 種情況提供一組適當的轉動方法。因此,不管從哪一種組合情況開始,也不管魔方被扭 得多么混亂,這一解法都可以保證成功。(注意,如果你拆過魔方,請保證在組裝時沒 有放錯位置。) 標記及術語 在開解魔方的全過程中所使用的魔方6個平面的標準名稱如下: 頂:頂平面(選一種你最喜愛的顏色) 前:前平面 左:左平面 右:右平面 底:底平面 后:后平面—及少使用 一個平面的顏色取決于它的中心方塊(不可轉動)的顏色。你可處選頂平面的顏色,選 定之后,在整個開解過程中要保持不變。注意,右、左、后、以及前平面的顏色根據你 如何持握魔方而可以有所不同。因此,前平面、可以是任何四種顏色之一(通過轉動你 手中的魔方)。一旦確定前平面,則右、后和左平面的顏色和底平面的顏色保持不變( 選定你所喜愛的顏色之后)。在任何一組轉動中,右、左、后和前平面的顏色也保持不 變,但在進行下一組轉動時其顏色就常常會改變。 右+ :將右平面沿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右- :將右平面沒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右2 :將右平面轉動180度(此時順逆時針效果相同)。 前+ :將前平面沿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前- :將前平面沿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前2 :將前平面轉動180度。 左+ :將左平面沿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左- : 將左平面沿逆時針方向 轉動90度。 左2 : 將左平面轉動180度。 底+ :將底平面沿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底- :將底平面沿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底2 : 將底平面轉動180度。 頂+ :將頂平面沿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頂- :將頂平面沿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 頂2 :將頂平面轉動180度。 (本解法不用轉動后面) 順逆時針以各面為鐘面為標準. 前右是一個邊緣方塊,它在特定時間內處于前平面和右平面之間的邊緣位置上。前右頂 是一個邊角方塊,它在特定的時間內處于前平面、右平面和頂平面之間的邊角位置上。 因此,12個邊緣方塊為:底前,底左,底后,底右,前左,前右,前頂,左后,左頂, 后右,后頂和右頂。8個邊角方塊為:底前左,底前右,底后左,底后右,前左頂,前右 頂,左后頂和后右頂。任何轉動及其所涉及的方塊一律用上述的術語表示。要使用本文 的開解方法,你必須依一定方向持握魔方使將要移動的方塊與文中所述的方塊相一致。 如果不理解,請看肌? 一個方塊的顏色與它所在的邊緣或邊角位置所應有的顏色相一致時,我們稱它們為位置 正確或安放正確。一個方塊的各面顏色都同它相鄰平面的中心方塊的顏色相一致時,我 們格稱它為方位正確。例如,一個涂有紅、藍和綠的邊角方塊,當它在毗鄰于紅、藍和 綠色的中心方塊的邊角位置上時,就是位置正確,但只有當它紅、藍和綠色的一面公別 與紅、藍和綠色中心方塊相一致時,這一方塊才能算方位正確(方向和位置都正確)。 開解中的5個步驟總結如下: 1.在6種顏色中選出一種你所喜愛的顏色,然后,給那個有此種顏色的中心方塊的平面上 4個邊緣方塊定位和定向(即頂面邊緣)。 2. 給選出的頂平面上的4 個邊角方塊定位和定向(即頂面邊角)。 3.給頂平面下面的一層的4 個邊緣方塊定位和定向(即中層邊緣)。 在1至3步中的全部12個方塊都是逐一分別定位和定向的,到此為止,已完成了三分這二 的方塊。 4. 給底平面上的4 個邊角方塊定位和定向(即底面邊角)。 5. 給底平面上的4 個邊緣方塊定位和定向(即底面邊緣)。 每一 大步一般又都分為2 小步。 —1 給這些方塊逐一定位。 —2 給這些方塊逐一定向。這就需要將這些方塊從它們的正確位置暫時挪開一下,后再 以正確的方向回到它們的原位上去。 ——-1——————————2—————— ———3——– ———— ———–4————— 最后的機會: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僅僅依靠上面的說明來試試能否自己開解魔方。下面將 介紹一種完整而明確的解法,讀了下面的介紹也許會破壞你用前述的幾條啟示來自己開 解魔方的樂趣。另外,前兩個步驟只是介紹一個平面的完成方法。這是一項相當容易的 任務,你也許愿意自己來做這一工作(或者你已經做完了)。第一個關鍵步驟是第3 步 。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一步 第一步 頂面邊緣( 前頂,左頂,后頂,右頂) 在開解之前首選定頂平面的顏色,別忘了,任一平面的顏色都是由它的中心方塊的顏色 決定的。要正確地持握魔方使你所選定的這一平面朝上,這便是頂平面,在全部開解過 程中要保持平面不變。 這一步的目的是要給屬于頂平面的4個邊緣位置的方塊定位和定向。這4 個頂面邊緣方塊 都是逐一被安放和定向的。你要為其中的每一個方塊做下述5個步驟(1A–1E)。如果幸 運的話,也許其中的一兩個方塊碰巧已經在它的正確位置上,那么,你只要把這5個步驟 (1A–1E)做二至三遍即可。如你對此還有不解之處,請復習有關標楊及術語的內容。 1A:正確持握魔方使前頂部位上并無經安放和定向的方塊。你可能必須在手中轉動整個 魔方以做到這一點,這樣,也將改變前平面的顏色。 1B:找出應屬于這個前頂部位的方塊。這個待解的方塊我們稱之為即需方塊。 1C:如果此一方塊已經在前頂部位,但方向不對,請參照1E辦理。 1D: 這個即需方塊的位置共有11種可能性,為此這里提供11組相應的轉動。根據這個即 需方塊的位置做以下11組轉動中的一組即可。例如,即需方塊目前的位置是右頂部位, 那么依照右頂至前頂那一組轉動辦理即可。 右頂至前頂轉動法: 右- 前- 后頂至前頂轉動法: 頂+ 右- 頂- 前- 左頂至前頂轉動法: 左+ 前+ 前右至前頂轉動法:前- 后右至前頂轉動法:右2 前- 右2 左后至前頂轉動法:左2 前+ 左2 前左至前頂轉動法:前+ 底前至前項轉動法:前2 底右至前頂轉動法:底- 前2 底后至前頂轉動法:底2 前2 底左至前頂轉動法: 底+ 前2 1E:如果前頂方塊目前已在正確位置上,但方向不對,請做以下一組定向轉動: 前頂定向轉動法:前- 頂+ 左- 頂- (這4 個頂面邊緣方塊是逐一定位和定向的,因此你可能需要重復做4 遍1A–1E這5 個 步驟。一旦這一步完成,頂平面上將出現一個十字形圖案(如果你你取綠色為頂面顏色 ,就將出現一個綠十字)。 第二步 第2步 頂面邊角(前左頂,前右頂,左后頂,后右頂) 這一步的目的是,在保持已經安放好的頂面邊緣方塊的同時,給4 個應屬于頂面上邊角 位置的方塊定位和定向。在這一系列轉動中,頂面邊緣方塊將被暫時移動,但都會適當 還原的。 對于4個屬于頂面邊角位置的方塊中的每一個,都需要做以下六個步驟(2A–2F)。同樣 ,如果你運氣好,以會碰到某個頂面邊角方塊已經在它的正確方位上了,那么就不必做 夠四遍了。 2A:找出一個還沒有正確定位和定向的頂面邊角方塊(即任意一個應屬于頂面邊角位置 的方塊)。這就是即需方塊。如果這個即需方塊目前已經在正確位置上,只是方向不對 ,請參照2E辦理。 2B :如果即需方塊現在位于頂面上,請做以下一組轉動。請按一定方向持握魔方使即需 方違犯處于前右頂部位。 前右頂至底前左轉動法:左- 底- 右+ 這一轉動 把即需方塊移到底平面。 2C:轉動底平面,使目前已在底平面上的這個即需方塊稱到它應該占據的那個頂面邊角 部位(這部位以稱為即需部位)的正下方。按一定方向持握魔方使即需部位為前右頂部 位,這時即需部位為前右頂部位,這時即需方塊應該在底面前右的位置上。 2D:為正確安放即需的頂面邊角方塊,做以下一組轉動。 底前右至前右頂轉動法:右- 底- 右+ 2E:如前頂方塊的方向不對,做以下兩組轉動之一(注意:只做其中之一)。 前右頂定向轉動法: 右- 底2 右+ 、 前+ 底2 前- 前右頂定向轉動法: 前+ 底2 前- 、 右- 底2 右+ 2F :如果前右頂方塊的方向仍不正確,重復你在2E中做過的那組轉動。這將使前右頂方 塊的方向和位置全部正確無誤。 你可能要把這六個步驟(2A–2F)重復四遍才能完成這四個頂面邊角方塊的定位和定向 。做完這些之后,整個魔方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全部頂平面的方塊就都依正確方向各就 各位了。 第三步 第3 步 中層邊緣(前左,前右,左后,后右) 這一步的目的是要給頂平面下面的4個邊緣方塊定位和定向。這一步可以被看作是對“中 層平面”的開解。旦完成這一步驟,魔方的三分這二就完成了。對每一個應屬于中層邊 緣位置的方塊,要做如下四個步驟(3A–3D)。你也許會再一次發現某個中層邊緣方塊 已經在它的正確方位上了。 3A:找出一個尚未正確定出方位的中層邊緣方塊(即某個應屬于中層邊緣位置的方塊) 。這就是即需方塊。如果這個即需方塊的位置正確,但方向不對,請參照3D辦理。 3B:如果即需方塊不在底平面上,請做以下一組轉動。依一定方向正確持握魔方,使即 需方塊處于前右部位。 前右至底平面(底后)轉動法:右- 底+ 右+ 底+ 前+ 底- 前- 3C: 這時,既需方塊已經到了底平面.轉動底平面使既需方塊的垂直面的顏色和四個側面 (前,后,左,右)中的一面的中心方塊的顏色相一致.然后正確持握魔方,使即需的 部位為前右部位.如果此時既需方塊位于右平面,做底右至前右的一組轉動.如既需方 塊位于前平面,做底前至前右的一組轉動. 底右至前右轉動法:(底+ 前+ 底-) 前-( 底- 右- 底+) 右+ 底前至前右轉動法:(底- 右- 底+) + (底+ 前+ 底-) 前- 3D : 依一定方向持握魔方使既需方塊處于前右部位.如果方向不對,做以下一組定向轉動 . 前右定向轉動法(共15步): (右- 底+ 右+)( 底+ 前+ 底-) 前- (底+ 右- 底+) 右+( 底+ 前+ 底-) 前- 正誤法: 這組轉動比前兩個步驟長.在這一系列轉動的全過程中,只有一個頂面邊角方塊(既原位于 前右頂的方塊)被移到離它的正確方位一次轉動以上的地方.假如你在這幾組的某一組轉 動中失誤或是亂了套,那么立刻停下來,并設法恢復頂平面.通常情況下,你必須轉動前面 平面或右平面使方塊還原到頂平面,然后,重做幾組第2步的轉動以還原錯了位的頂面邊角 方塊.做完這些后,從3A開始做另一次嘗試. 第四步 第四步 底面邊角(底前左,底前右,第左后,底后右) 這一步是要給第平面上的4個邊角方塊定位和定向.這是通過先定位后定向來完成的.這次 的4個方塊不是分別安放,而是作為一組一次同時完成.依照下述關于4A–4F的說明,一遍 就可以完成著一步驟. 4A:首先有必要轉動底面使盡可能多的邊角方塊各就其位,而暫時不考慮它的方向問題(暫 時也不需要照顧底平面上的邊緣方塊).只要轉動底面就可以使至少2個,有時甚至是全部 4個底平面邊角方塊居于正確的位置.如果還剩下2個位置不對的方塊,它們的位置不外乎 于2個相鄰或兩個相對的邊角上.對于前者,可以做4B的轉動;對于后者,可以做4C的轉動. 4B:如果2個位置不對的位置邊角相鄰,以下一組轉動可以使它們對調位置. 底前左與底前右調位轉動法(注意要正確持握魔方,使即將被調位的2個方塊處于這兩個位 置): ( 右- 底- 右+ )( 前+ 底+ 前-) ( 右- 第+ 右+)底2 4C:如果2個位置不對的邊角方塊相對,以下一組轉動可以使它們調位. 底前左與底后右調位轉動法(注意要正確持握魔方使即將被調位的2個方塊處于這兩個位 置): ( 右- 底- 右+) ( 前+ 底2 前- ) ( 右- 底+ 右+)底+ 4D: 至此,4個底面邊角方塊已安放妥當.這時如果這4個底面邊角方向不正確,則按以下方 法轉動. ——這一步只有一種轉動步驟,但要重復使用,只是每次轉動前都要先確定一正確的握 法. ——-握法(這是關鍵): 將需要調整的那一層置于頂層的位置(全過程都如此). 以頂面中心的顏色為標準色.觀察 頂面四邊角是否有標準色塊: —只有一塊標準色:將這一塊置于頂前左的位置. 同時有兩塊標準色塊: ——a:兩塊相鄰:將兩塊分別置于頂前右與頂后右的位置. ——-b:兩塊相對:將兩塊置于頂前右與頂后左的位置. 沒有一塊: 看側面出現的標準色塊(同樣只看四個邊角方塊上的八個色塊),找到同時出現 兩個標準色塊的那一面,置這一面為左面. 握好魔方就可以開始轉動: ( 右+ 頂+ 右- ) 頂+ ( 右+ 頂2 右-) (就這么簡單,只有這一組轉動) 若做完一組轉動后,若四方塊相對方向不對(這一轉動不會改變它們的相對位置,只是同已 完成的兩層有點錯開,這我們先不必理會)則重新確定握法,繼續重復轉動.直至四邊角方 塊相對方位均正確為止(一般要重復3-5次). 調整頂層,使它邊角方塊顏色與已完成的兩 層相一致,記住將這一層重新置為底面. 第五步 第5步 頂面邊緣 (前底,左底,后底,右底) 看底面邊緣的位置: —-如果沒有一個邊緣方塊方位正確:按5A的轉法做。 —-如果只有一個邊緣方塊方位正確:按5B的轉法做。 —-有兩個正確的邊緣方塊方位正確:按5C的轉法做。 5A:做如下一組轉動,這次只要保持頂面和底面不變就行了. ( 左- 右+ 前+ )( 左+ 右- 底2)( 左- 右+ 前+)( 左+ 右-) 轉完后看看底面的情況再缺定下一步的轉法。 5B: 正確持握魔方使那個位置或方位已經正確的邊緣方塊處于底前的位置.然后做5A那組 轉動 .轉完后看看底面的情況再缺定下一步的轉法。 5C: 握好魔方使得: a–正確方塊位置相對:使正確方塊位于底前與底后的位置。 b–正確方塊位置相鄰:使正確方塊處于底前與底右的位置。(未給出圖示) 轉法:(左- 右+ 前+)( 左+ 右- 底-)(左- 右+ 前-) ( 左+ 右- 底-) ( 左- 右+ 前2) (左+ 右-)
中式家具的椅子有哪些類型?其中那種最適合放在正廳?
中式家具的椅子,有太師椅、有官帽椅、有圈椅,不同的椅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中清太師椅最大,常放在正廳中.
請問中餐和西餐擺放餐具位置的禮儀?
中
餐
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座子上或放在紙套內。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要備好牙簽和煙灰缸。
中餐有別于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在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用筷子形成了基本的規矩和禮儀,如: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忌擲筷。在進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后輕輕地放在每個餐位前,相距較遠時,可請人遞交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子上,更不能擲在桌下。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大頭,一根小頭。筷子要擺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忌插筷。用餐者因故須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里。忌揮筷。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盤里揮來揮去,上下亂翻。遇到別的賓客也來夾菜時,要注意避讓,避免“筷子打架”。忌舞筷。用餐過程中進行交談,不能把筷子當成道具,在餐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用餐完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并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不可自己用餐完畢,便扔下筷子離席。
西
餐
在西餐用餐中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話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如是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須放下,但若需是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應當注意,不管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刀與叉除了將料理切開送入口中之外,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擺置方式傳達出“用餐中”或是“結束用餐”之訊息。 而服務生是利用這種方式,判斷客人的用餐情形,以及是否收拾餐具準備接下來的服務等等,所以希望積閏能夠記住正的的餐具擺置方式。特別要注意的是刀刃側必須面向自己。
用餐結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后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 向內與叉子并攏,平行放置于餐盤上。接下來的擺置方式又分為英國式與法國式,不論哪種方式都可以,但最常用的是法國式。盡量將柄放入餐盤內,這樣可以避免因碰觸而掉落,服務生也較容易收拾。 出席結婚餐宴時,不論怎么將餐具擺成“用餐中”的位置,只要主要賓客用餐結束,就應立即把所有的料理收起。所以宴會時,切記皆以主要賓客為中心進行。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依次向內取用,因為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束了。中途需是談話或休息時,應該將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盤子兩邊。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盤子里,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用好了,服務員就會把盤子撤去。前菜或是甜點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叉起食用的料理,沒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在家庭內的餐會或是與朋友之間的輕松聚餐,像沙拉或是蛋包飯之類較軟的料理也可以只使用叉子的進餐。但是在正式的宴席上使用刀叉,能給人較為優雅利落的感覺。另外,在歐洲等地,??煽匆娪腥擞沂帜貌孀樱笫謩t拿著面包用餐。不管吃得怎么利落優雅,這樣用餐也只能在家庭或大眾化的店中,在高級餐廳內是絕對行不通的。
沒用過的刀子,就這樣放在桌上即可,服務生會自動將它收走。 雖說將刀與叉放在餐盤上并攏是代表結束用餐的訊息,但是沒有必要把干凈刀子特地放入弄臟的餐盤內。 沒有用過的餐具保持原狀放在原處即可,硬要追求形式的規則反而顯得奇怪。隨機應變,依當時的狀況處理事物才是最正確的。 即使掉了也不算出丑,但是自己彎下腰去撿就滿丟臉的。所以東西掉了的時候最好請服務生過來替你撿起。服務生隨時都在注意客人的情況,所以會很快地再拿新的餐具過來,萬一服務生沒有注意到,可以面向服務生稍微地將手抬高一下,盡量不要引起其他人側目注視。 服務生的工作是為了使客人能更愉快地用餐,所以盡可向他們提出要求。
在沒有古箏琴碼擺放示意圖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把琴碼擺放到正確位置? D調 (我以前沒有自己擺放過,所以很陌生)
第一弦的箏碼應該距離前岳山16厘米左右,第八弦的箏碼應該在32厘米左右,第十三弦的箏碼在49厘米左右,第二十一弦的箏碼應該距離后岳山45厘米左右.這個都是專家專門研究后的結果.箏碼放得離岳山過近,很難調到標準音高且容易跳碼,離岳山過遠那左手又不好按弦;四是岳山的高低.岳山過高就顯得箏碼高度不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古箏的彈奏,容易產生跳碼現象. 還有就是一般來說前三弦的箏碼靠的比較近,和第四弦又拉的遠先…你可以先調出5的音~(就素綠色的那根如果是D調的話)然后在慢慢調其他的音~~~ 調音是件很困難的事!我以前都是搬到老師家tiao的~
5.1家庭影院該如何擺放?
家庭影院設備購買回來,正確安裝和位置擺放十分重要。設備購得好,室內裝修好,但不能正確安裝,高檔家庭影院設備仍達不到好的效果。 顯示器家庭影院一般采用大屏幕彩電作顯示器,正方形房間彩電的位置可放置在任一面墻的中間位置,長方形或梯形的房間,彩電應放置在最窄的一面墻的中間位置。前置左右音箱:應放置在電視機的兩側,新式彩電畫面較寬,放置左右單音箱就簡單了,只要把音箱擺在屏幕的兩則即可。而老式彩電,這樣擺放當然就不太好了,因為屏幕小觀看 距離較大,左右單音箱到視聽之間的夾角小于30度,破壞了立體聲最佳聆聽效果。所以25 英寸以下的彩電應將前置音箱靠近一些,后置音箱的高度應當讓音箱的高中音喇叭的軸線比 中置高出或低于20cm,一般以低于中置20cm為宜。中置音箱:中置音箱主要是還原對白的聲音。按電影院中置音箱的要求應放置在銀幕后的中央約幕高的23cm處, 家庭影院一般不用投影,是橫臥在大屏幕電視的殼上。購置時一定要是專業高防磁音箱,否則彩色電視機屏幕易被磁化,圖像色純度被破壞。有時候,為了讓對白清晰動聽,可將中置音箱向電視屏幕前稍移動一點,這樣可以減少一部分電視的熒屏反射。 低音炮:低單炮音箱的放置位置不應在界面間的允稱中心點,也不一定在墻角就產生共振,因為室內有家具、電視機、單音箱、沙發等,從幾何尺寸上房間某處不是界面允稱中心點,實際從聲學方面這個點就是聲音反射對稱,所以多擺幾個集團試聽。找低音炮音箱最佳位置放置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先將一張低音效果較好的CD片或發燒試音碟片播放,把其放在視聽處的最佳位置上,在整個視聽空間到處聽一聽,如果在某一處聽到低音清晰,沒有含混不清,就說明低頻在這一點上沒有共振,這一點就是我們低音箱的最佳點。 環繞音箱:環繞聲均為單聲道,一般采用兩只串聯或并聯音箱,在視聽面積大的情況下,還可采用四只或六只甚至更多音箱串聯或并聯使用。一般環繞聲音箱的聲軸一定要高于人耳,環繞聲音箱可擺放在兩側墻邊,并大體上跟聆聽的位置對稱,放置的高度靠近天花板,離地面越高越好,房間較小則把環繞音箱的聲軸對著墻面,形成環繞聲反射,這樣可以在較小的視聽室內獲得較滿意的聲場,環繞聲音箱還可安裝在面對側墻的地板上是朝著天花板與墻的交界處。
參考資料: http://shop.lovehif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