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以前吳宗憲主持的一個美食節目??
第一個想到的也是kuso廚房,但進來一看就知道不是kuso廚房了.5個人,要選別人沒選過的美食才能吃.應該是《周六響叮當》其中的一個考驗環節.
微紀錄片《舌尖上的柴火飯》主要針對的是哪些觀看人群?
這個好像所有人都能看吧,對于美食愛好者應該是最有吸引力的,畢竟說的都是美食的,另外,對于老一輩人,60后70后來說更是他們兒時的回憶,特別柴火飯的制作工藝方面,更能吸引他們.《舌尖上的柴火飯》微紀錄片:http://v.qq.com/boke/page/w/0/1/w0125higay1.html
講述兩個米其林廚師的紀錄片
壽司之神 講的小野二郎米其林三星
有關飲食類的紀錄片,多推薦幾個唄~
《中國美食探秘》、《美食美客·三人餐桌》、《爽食行天下》、《美食美客 》 答題辛苦,幫忙點下【采納回答】,謝謝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是誰
總導演:陳曉卿
陳曉卿有兩個身份,一個是紀錄片導演,1991年就開始拍攝紀錄片的他,憑借代表作《龍脊》一舉成名,并多次獲得國際、國內電視節的獎項;另一個是美食專欄作家,最愛品嘗和研究美食。當紀錄片和美食這兩個他最熱愛的事業碰撞在一起,火花飛濺。
張愛玲曾經用白玫瑰和紅玫瑰,形容男人在面對不同類型女人時的糾結。而作為吃貨的陳曉卿,把更多的猶豫奉獻給了食物的選擇——“比如,白菜苔好,還是紅菜苔好?”
陳曉卿的吃貨功力,身為好友的浙江衛視紀錄片高級編輯夏燕平領教過好多回。他在北京為吃犯愁的時候,只要給陳曉卿發一條短信,對方會不厭其煩發來十幾條推薦,而且他的“活地圖”輻射全國。
但陳曉卿從來不推薦飯店里的美食,大多是路邊攤和民間私房菜,“他最早發現江南驛的時候,杭州人都還不知道。”夏燕平說。
于是,找尋質樸、安然的中國原味的態度,貫穿到《舌尖上的中國》。“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大味必淡,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里,你能嘗到最好的人間味道。”陳曉卿說。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這是陳曉卿對《舌尖上的中國》最初也是最終的定位。
事實上,僅從這部紀錄片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上,就可以看出這種誠意:“從接到任務到播出,是13個月,全國拍攝地點近70個,前期調研員3人、導演8人、攝影師15人、剪輯師3人。”
日本一部美食紀錄片,一個人做下酒菜然后吃掉,沒有臺詞.
下酒菜の旅人
美食的電視節目
美食大三通,好看,去世界各地搜尋美食的 味分高下,耳分高下 東西軍旅行團,日本的 型男大主廚,好看的,曾國城,夏于喬主持(以前是陳喬恩) 冠軍家庭美食秀,藍心湄主持 美味大對決,韓國的 美味鑒定團,蔡康永
《風味人間》什么時候開播?
2018年10月28日起每周日21:15播出
《風味人間》于2018年10月28日起每周日21:15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首播。是浙江衛視和騰訊視頻推出的美食探索紀錄片。 《風味人間》共分為八個篇章,包括“山海之間”、“滾滾紅塵”、“落地生根”、“肴變萬化”、“香料歧路”等,從多種角度探索和解讀食物背后的歷史文化。
節目背景
風味是什么?風味是我們認知世界的鑰匙,童年的味覺密碼。時隔四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與團隊推出新作《風味人間》。
節目模式
通過探訪豐富多彩的世界美食,《風味人間》開啟一場美食文化之旅。在全球視野里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帶領觀眾遇見東西方美食的絢爛迥異與緣分的巧妙相合。以更廣闊的視角探討中國人與食物的關系。
節目制作
歷時超過兩年,節目團隊不僅遍走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尋找全球風味,更采用了創新的微觀拍攝技術,為觀眾展示食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節目特色
《風味人間》既有針對中國美食流變進程的梳理,也有講述國外舶來品對中國食物的影響與融合,以及華人用自己的獨特美食風味開疆拓土融入不同的文化。《風味人間》也是觀眾和美食新一次的連接紐帶,共同探知神秘的味覺大陸。
和其他同類美食紀錄片相比,《風味人間》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的世界性,不只是講中國的美食。攝制組跨越六大洲二十多個地區,收錄了許多國外美食。整部紀錄片中國內容占70%,國外內容占到30%。
我想看與美食有關的外國紀錄片有那位高手推薦幾個
肯定《壽司之神》! 《壽司之神》是由大衛·賈柏拍攝的三星大廚小野二郎的紀錄片.影片當中將會看見美味壽司背后,所付出的心力以及其絕不妥協的信念和態度.全片表現出的日本禪宗文化精神,非常濃郁.包括對具體事物,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講壽司的,特牛逼!) 《i like killing flies》這個也蠻叼的 KBS Noodle Road: 面條之路/絕世好面(講面條的) 河豚:一種渴望的味道(這個也好~) 滿意請采納!
求一部紀錄片,是關于世界上最貴的美食的
《流行世界的美食》還有《世界飲食文化》系列,不知你要的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