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巖玉如何鑒別真假
岫巖玉的顏色有深綠、綠、淺綠、黃綠、灰綠、黃褐、棕褐、暗紅、蠟黃、白、黃等 貨架上一般稱之為岫玉.有老坑新坑之分 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其實我覺得岫巖玉不值得作假因為它不是那么價格不菲 這個吧,我不騙你.岫玉有玩賞價值但不太有收藏價值.因為一礦多,二來密度不夠.所以真正想要收東西,它還不太夠檔次 希望對你有幫助
怎樣鑒別岫玉
岫玉是軟玉,透閃石玉(軟玉)
透閃石玉又叫軟玉,是由透閃石礦物組成。我們經常碰到的透閃石玉主要有五個來源,一是新疆料,二是青海料,三是俄羅斯料,四是遼寧岫巖河磨料,五是韓國春川料。 從透閃石玉的產出情況來分又可分為山料、子料和山流水。山料是指產于山上的原生礦,塊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狀,質量不如子玉。而子料是指產于河床里的玉料,經過長期的搬運作用,磨圓都很好,少數有浸染皮。山流水是指原生礦經風化崩落,并由山洪搬運至山半腰、山腳或河床的上游,距原生礦較近,有一定磨圓,表面光滑。
在評價山料時,首先要看料的塊度大小,越大塊的越難得,價值越高。再次要看玉的白度是否好,越白越好。然后要看玉的細膩、均勻程度,是否有油性,是否溫潤,瑕疵的多少及分布情況等因素。有些山料例如青海料,有時帶有團狀綠色,這對白玉的價值是有貢獻的,團狀的綠越正越均勻越好。有些山料有糖皮,例如青海、新疆且末、俄羅斯料有的有一層幾毫米甚至幾厘米的糖皮,如果糖皮顏色很漂亮,也會對價值有正面影響。有的山料中有玉夾石的情況,這將大大影響玉的價值。
一般來說子料的質量多好于山料和山流水,如果子料有很漂亮的紅皮,將對其價值有重要貢獻,原因是可利用紅皮制作成俏色絕品,還可證明這是純正的新疆子料,價值倍增。人們通常將透閃石玉分為如下幾個級別:
(一)羊脂白玉
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而得名。羊脂玉質地細膩,特別溫潤,油性特佳,給人一種剛中見柔的感覺,這是白玉中的優質品,比較稀少貴重。以子料為例,現在市場上塊度超過1000克的羊脂白玉子料價值約10萬元左右,十幾公斤已屬罕見,價值更高;超過100克的羊脂白玉子料價格在20000元~50000元左右,幾十克的一塊羊脂白玉子料也要3000元~5000元上下。優秀的羊脂白玉山料的價格目前也一路攀升,供不應求。
(二)青白玉
青白玉是指在白玉中隱隱閃綠、閃青、閃灰等,常見有蔥白、粉青、灰白等,屬白玉與青玉過渡品種,現在市場上多數將好的青白玉歸為白玉類,價值2000元~10000元/公斤不等。
(三)青玉
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顏色的種類很多,好的青玉呈淡綠色,色嫩,質細膩,也是較好的品種。由于劃到青玉品種的軟玉范圍略大,所以價格差別也非常大,每公斤150元~8000元不等,上佳青玉有時價格也高達每公斤1萬多元。
(四)黃玉
黃玉由淡黃到深黃色,有栗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虎皮黃等色。黃玉的產出非常稀少,價值極高,上等黃玉價值在50000元/公斤以上,中等質量也要每公斤20000元左右。
(五)墨玉
墨玉由墨色至黑色,拋光后油黑發亮,該品種也不多見。這個品種將是今后收藏的熱點,上佳墨玉價格將會大幅上漲。
(六)碧玉
碧玉有綠、深綠、暗綠色,綠不鮮,質地不如其它玉種均勻潔凈,黑斑和玉筋明顯。
評價透閃石玉料時,首先要看是哪個品種和級別的料,在大類分開后,再看料的形狀、有無綹裂、有無雜質、細膩滋潤程度、顏色是否白、有無俏色可利用等幾方面綜合分析。
看料的形狀是否好的原因在于能制作器皿還是花鳥人物,能否最大限度、最經濟的利用料,這往往被許多人忽視。評價透閃石玉(軟玉)最關鍵的是白度和細膩溫潤有油性。綹裂、瑕疵的影響要視所處的位置、大小、分布情況而定,如果是可以剔除,則影響不大,如果是直接影響到設計方案和無法剔除,則嚴重影響其價值。
怎么辨別岫玉的真假
岫玉屬低檔玉,一般會用玻璃料冒充.可以用放大鏡看看上面有沒有氣泡就清楚了.因為岫玉是沒有氣泡的.
岫玉怎么鑒定啊!
岫玉一般來說仿他的材料比較少,主要就是玉粉壓塊,玻璃,合成材料。
真的岫玉里面會有白色的絮狀物,就算是極品的玉料多少也會有一點。
幾種造假的簡單識別:
1、玉粉壓塊。玉粉通過熱壓成型做成壓塊。他們的特點就是沒有光澤沒有棉,
但是沒有透明度,顏色均一,玉質渾濁,而且易碎,沒有了天然玉器的美感。
2、合成材料。一般在密度上比較輕,拿在手上很容易就能感覺的出來。
3、玻璃。玻璃和岫玉在外觀上和密度上比較相似,玻璃里面沒有棉,
(有的玻璃仿品里面會有氣泡,只要里面有氣泡的 (包括翡翠仿品)就一定是假的無疑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倆個手鐲內圈垂直進行摩擦,玻璃的東西都會很澀而岫玉則會很感覺很光滑。
PS:另外說明一個騙人的把戲:有的賣家會告訴你真的玉 用一根頭發綁上后用火燒 頭發是燒不斷的,
(事實上確實燒不斷)不過這招讓很多買家上當,因為就算是玻璃的你纏上頭發也燒不斷的,
這個道理其實是一個物理的原理和玉本身是沒有關系的。
如何仔細辨別岫玉及其仿制品
岫玉是蛇紋石質玉石的一種。蛇紋石質玉石多以產地命名。產于遼寧岫巖縣者,稱為岫巖玉;產于廣東信宜泗流的稱“南方玉”或稱“信宜玉”;產于甘肅酒泉的稱“酒泉玉”又稱“祁連玉”;產于山西陵川的稱“陵川玉”;產在新疆昆侖山麓的稱“昆侖玉”;產在四川會理的稱“會理玉”;產在云南的稱“云南玉”;產在山東莒南的稱“莒南玉”;產在北京十三陵老君堂的稱“京黃玉”。
蛇紋石質玉石的特征
蛇紋石質玉是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達到玉石級的主要由微細纖維狀蛇紋石類礦物組成的集合體,這一定義可以與蛇紋巖和其它玉石相區別。
蛇紋石質玉形態呈細膩的致密塊體,少數為纖維狀塊體。蛇紋石質玉顏色的變化與色素離子種類不同和含量的變化密切相關,常見有白、黃、綠、黃綠、藍綠、褐、褐紅、暗綠和暗黑等色。綠色和翠綠色往往含有鉻和鎳,其礦物成分常含綠泥石,深色者富含鐵、鋁和鈦。淺色者含鐵、鋁、鈦低,含鈣較高。半透明到微透明,蠟狀光澤,纖維狀塊體為絲絹光澤,平坦貝殼狀或片狀參差狀斷口,密度2.44~2.80g/cm3,硬度2.5~5,含有透閃石等雜質時硬度明顯增高。蛇紋石質玉石質地呈細膩的致密塊體,質地細膩,用手觸摸有滑感。它由細小纖維狀、葉片狀和膠狀蛇紋石晶體組成,呈網斑狀結構。有時在均勻分布的基底上,可見密集堆積的云朵狀白色斑狀。少數纖維狀塊體琢磨后有貓眼效應。
岫玉是蛇紋石質玉石的主要品種
蛇紋石質玉石在我國國內主要品種就是岫巖玉,簡稱岫玉,是由纖蛇紋石和葉蛇紋石為主組成的致密塊體,鏡下為纖維鱗片變晶結構,少數為束狀或鱗片或細粒變晶結構。組成礦物除葉蛇紋石和纖蛇紋石外,有時含少量的白云石、菱鎂礦、透閃石和橄欖石等。岫巖玉是軟玉的一種,是最早被發現和使用的玉種,其質地細膩溫潤,具油膩或蠟色狀光澤,岫玉也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
岫玉顏色隨Fe2+含量增高而加深。近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組成礦物如全部是蛇紋石時,其透明度高,若其它雜質礦物增多時,則透明度變低,甚至不透明。色深者透明度低,色淺者透明度高,產在白云質大理巖中,是中溫熱液礦床。
岫玉的應用 岫玉顏色主要為深綠、綠、淺綠、黃綠和白色等,其次為煙灰色、黑色及花斑色。岫玉可根據顏色分為:綠色岫玉、黃色岫玉、白色岫玉、黑色岫玉、紅色岫玉、花色岫玉。由于顏色美觀,硬度低,加工性能良好,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陳設玉時常被列為首選玉種。
蛇紋石質玉與其他軟玉、翡翠的區別
蛇紋石質玉與其他軟玉、翡翠的區別主要在于硬度低、具有油脂光澤或蠟狀光澤,后兩者為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與淡綠或黃綠色的蛇紋石質玉石相似的玉石有葡萄石和鈣鋁榴石。鈣鋁榴石因含有少量的方解石,所以用鹽酸起泡,葡萄石硬度為6~6.5,用小刀刻不動,鈣鋁榴石用肉眼觀察有粒狀結構及小刀刻不動的硬度。顏色、光澤、硬度與蛇紋石玉相近的青田石、壽山石等印章石,不具纖維、鱗片變晶結構或網斑狀結構,不同于蛇紋石質玉。
岫玉與仿制品的鑒別
在市場上能成為岫玉仿制品的主要有玻璃、玉髓、大理石等。黃綠色的玻璃從表面上看易與岫玉相混,但仔細觀察后,你會發現玻璃制品的光澤較強,硬度較大,破口為貝殼狀,內部經常會觀察到氣泡,而真正的岫巖玉沒有。
玉髓的硬度一般要大于岫玉,顏色均勻且單一,而岫玉的顏色與玉髓相比要較為豐富些。另外,還有一種淡黃綠色的大理石與岫玉外表極為相似,一不小心就會掉入“表象”的陷阱,這種大理石俗稱“巴基斯坦玉”,通過仔細觀察會發現它的結構和顏色呈層狀,遇到酸會起泡,而岫玉不會。
岫巖玉怎么鑒別
很簡單啊!看它的硬度.岫巖玉的硬度為四,玻璃的硬度為5,玻璃是可以劃動岫巖玉的.而軟玉硬度為6.翡翠的硬度為7,玻璃是劃部動的.這是最簡單的識別方法
怎樣辨別岫玉的真假呀?
岫玉是中華寶玉石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是最早被發現和使用的玉種,且為歷代所重視。從中國最早的玉制品到世界最大的玉制品,以及當代許多被譽為國寶的玉雕精品,都出自岫玉,其質地細膩溫潤,堪稱“天地之靈,華夏奇珍”。在傳統習慣上,蛇紋石玉又稱岫玉,是以遼寧岫巖滿族自治縣產地命名。但有些地方出現了信宜玉、陸川玉等名稱,這些名稱在市場上常引起混亂,使購買者無法了解其本質是什么,因此在國家標準中規定寶石級蛇紋石,均以“蛇紋石”來統一命名,產地不介入命名。僅岫玉作為蛇紋石玉的一個品種單獨命名。 深綠、綠、淺綠、黃綠和白色等,是岫玉常見的顏色。此外煙灰色、黑色及花斑色也比較普遍。由于顏色鮮亮且硬度低、可塑性強,因而岫玉是制作大型玉雕件和中小型玉擺件時的首選玉種,市場前景比較廣闊。 岫玉屬于蛇紋石質玉,具備油脂光澤或蠟狀光澤,而其他軟玉、翡翠則具有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市場上岫玉仿制品的材質主要有大理石、玻璃、玉髓等。特別是黃綠色的玻璃,從表面上看很像岫玉,但玻璃制品光澤度較強,內部可以觀察到氣泡。它的硬度比岫玉大,破口處為貝殼狀,收藏愛好者可根據這些特征判斷其是否為真品岫玉。
如何鑒別岫玉有簡單方法嗎
在各種玉石中,與軟玉相似的玉石較多,主要的品種有石英質玉(京白玉)、漢白玉、岫玉、玉髓和玻璃等。這些仿冒品與軟玉的外觀有時十分相似,但其物理性質存在明顯差異(表1)。因此,只要用儀器測出它們的物理特征,軟玉的鑒別就基本解決了。但在某些情況 下,要測定上述物理性質存 在較大困難,因此,在某些實際情況下,只有依靠建立在扎實寶石學基礎上的肉眼鑒別方法。 表1 軟玉與相似玉石及人造仿品的區別 玉石名稱 主要組成礦物 密度g/cm3 折射率 摩氏硬度 結構特征 軟 玉 透閃石 2.90-3.10 1.62 6.0-6.5 細的纖維交織結構, 毛氈狀結構。 京白玉 石 英 2.65 1.54 6.5-7.0 粒狀結構 岫 玉 蛇紋石 2.44-2.80 1.55 2.5-5.5 纖維狀結構,絮狀結構 玉 髓 石 英 2.65 1.54 6.6-7.0 隱晶質 玻 璃 2.50 1.51 4.5-5.5 非晶質 (2)軟玉與岫玉:岫玉一般呈黃綠色,容易仿冒的也常常是黃綠色的軟玉。在肉眼鑒別中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 ①軟玉常為油脂光澤,岫玉常為蠟狀光澤; ②軟玉透明度一般低于岫玉; ③軟玉的硬度大于岫玉,因此岫玉制品更易被磨損,從而暴露出能鑒別它的特征; ④軟玉制品往往顏色單一,而大塊的岫玉制品可出現灰、黑、黃綠等幾種顏色間雜的現象。在借助實驗儀器的情況下,軟玉與岫玉的鑒別是容易的。折射率、硬度、密度等均有較大差別,認真檢測,不難區分。 (3)軟玉與玉髓:綠色和白色玉髓與綠色和白色軟玉的外觀較為相似。在肉眼鑒別中兩者的區別在于: ①軟玉常為油脂光澤,玉髓常為玻璃光澤; ②軟玉透明度遠低于玉髓; ③軟玉的密度大于玉髓,因此用掂時,軟玉較重,玉髓較輕。 (4)軟玉與玻璃:仿軟玉的玻璃常常是白色玻璃,在玉器市場及舊貨市場上都較為常見。肉眼鑒別特征是仿玉玻璃往往是乳白色,半透明至不透明,常含有大小不等的氣泡。由于硬度較低,密度和折射率也更小,因此,玻璃更易被磨損,手掂也較輕。以下作簡要介紹: (1)軟玉與石英巖玉:與軟玉最為相似的石英巖玉是白色石英巖,也稱京白玉。在肉眼鑒別中軟玉與京白玉有如下區別。 ①軟玉為油脂光澤,京白玉呈玻璃光澤; ②軟玉為較細的纖維狀、毛氈狀結構,十分細膩,而京白玉具粒狀結構; ③軟玉的透明度低于京白玉; ④同樣大小的制品,用手掂,軟玉較重,京白玉較輕。
如何鑒別天然岫玉和仿造岫玉
岫玉產自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名玉之一。市場上有許多人工仿造的岫,其鑒別方法如下:
觀察識別:人工仿料,仿岫玉做的再逼真,視覺上看起來顏色較單一。色澤上,純天然岫玉石料的色澤及通透性有好有差,但共同點是都存在一定的不規律性。另外,再好的天然玉料,也會含有棉狀物。如果有兩塊完全相同的岫玉,可以肯定是人工仿造的。人工合成的石料,無論再努力改變它的各項指標,均存在一定的規律性。除此之外,天然石料顏色油潤光亮,人工的則顏色發艷,一般都處于灰亮度狀態。
手感識別:基于硬度不同,天然的岫玉石料相互磨擦不會留下擦痕,手感滑膩。人工仿制品相互磨擦,手感發澀,且磨擦后會產生擦痕。
工具識別:利用放大鏡觀察,所有天然的岫玉石料內部都不含氣泡,這是由天然玉質的化學和物理的形成根源決定的。人工合成岫玉由于是混合體,經高溫、加壓等工藝流程,屬于非物理和化學性自然形成的結晶體結構,必然存在氣泡,無論工藝再好,也會存在。
如何分辨岫巖玉
岫巖玉因其產地為遼寧省岫巖縣而得名,屬“蛇紋玉”.首先糾正一個說法,因為礦藏豐富,市價低廉,所以市面上幾乎沒有假的岫巖玉,反到是有些不良商販稱成色叫好的岫巖玉為“冰種玉”混淆消費者的視聽,欺騙不懂貨的人讓他們誤以為是冰種翡翠.岫巖玉以透明度高(拋光后表面呈現玻璃質感),色澤清亮的淺綠、淺黃色,且無裂紋、雜質及玉花(雪花壯白色顆粒物)為上品.除了上面說的產量大、礦藏豐富外,制約岫巖玉價格的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硬度低,極不耐磨.拋光效果再好的首飾,佩帶久了就會失去光澤,好比表面抹了一層面粉似的.目前以岫巖玉為材質的工藝擺設品還是比較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