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爐”是一種?
是香爐,.. 宣德年間出產德香爐質量好、制作異常精美、 是一種代表性德器物.. 望采納!
"宣德爐"是一種什么器皿?
金屬器皿
什么是宣德爐?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后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實在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后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宣德爐"是一種
宣德爐是明朝宣德年間宮廷制造的一種銅爐,民間傳說是因為宮廷府庫失火,導致庫存銅料和金銀熔化在一起,皇帝下令用這種含有貴金屬的合金鑄造香爐,稱之為宣德爐.據說在真品宣德爐的表面,可以看到金銀兩色的亮斑.另有一種說法是,宣德爐系由宮廷作坊特制,由于其配料特殊,造成了非同尋常的外觀色澤. 不管上述哪一種說法正確,明末崇禎皇帝為了籌措軍餉,把宮廷所有銅器盡數熔化鑄錢,所以真品宣德爐極其稀有,現在市面上所謂的宣德爐,真貨萬中無一.
大明宣德爐鑒定
宣德爐,不僅是指宣德三年鑄造的爐,而是所有帶宣德款銅爐的統稱。而且它也可泛指和宣款爐形制相近的不帶款或帶有其它款的銅爐,真正宣德三年的爐已成了一個謎。一般說,風格設計有明中葉特征而包漿和銅質特佳者就能作為是宣德的候選人。但宣德爐絕大部分都不是宣德的,這些爐帶宣款,與其說其目的是偽仿,還不如說是對歷史黃金時代的尊敬和懷緬。通常在判斷宣爐的好壞時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1、最主要是看包漿、色澤。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上海朵云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制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2、其次是看造型、鑄工、大小以及重量。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于小號;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而徑大于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3、最后看款的質量??铊T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致、渾厚。 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致,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復,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如何鑒別宣德爐?
傳世的宣德爐很少很少,且價格為天文數字,非常昂貴。因此,各朝歷代都紛紛仿制,如今很多仿品充斥市場,無論到哪個舊貨市場或古玩店,均可見到“大明宣德年制”款的宣德爐,然而如果想從這里找到真宣德爐簡直是大海撈針,但事物不是絕對的,河里總會有魚,也許我們會在某個古董攤上遇到真品,那么你如何斷定它的真偽?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鑒定知識。其實古玩中最容易鑒別的就是宣德爐,因為真偽之間相差太懸殊了,通常認為不易鑒別的,是因為沒有見過真的宣德爐,一旦見過真的宣德爐,真假優良一目了然。
鑒別時,首先要知道真宣德爐選用的是一種風磨銅。反復提煉,同時銅中加入金、銀等貴金屬,這樣,愈燒愈純,金銀等貴金屬便浮于表面,輕輕擦拭,便泛出光澤,所以說銅質非常精細,而作假者不知其內加入金銀等貴金屬,不了解其比例,因此從銅質上能鑒別真偽,須看宣德爐底、足,露銅精者為真,粗劣者為假。
第二,真爐色澤蘊藏于內,映出黯淡奇光,燦爛自然、柔和;而偽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第三,真假宣德爐不管是圓形還是方型,也不管是陶耳,還是橋耳、半環耳,相同型者,輕浮者為假,渾厚古樸者為真。
第四,真宣德爐的款識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結構嚴謹,字體規整;而假宣德爐一般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隨意書者為多,字體不規整。
第五,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爐真者,金水很厚,呈黃中閃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勻,顯輕浮。
總之,宣德爐最奇妙處在于色彩。偽造的宣德爐色彩炫于外表,真的宣德爐色彩融于內質,從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澤,如同美麗的女子,其肌膚柔滑細膩,惹人撫弄。宣德爐放在火上燒久了,色彩燦爛多變,如果長時間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與從前—樣,偽造的宣德爐,即使用火培養數十年,一旦脫火,則形容枯槁。
剛去故宮找了找,網站那里竟沒有宣德爐,下面兩個是從廣東省博物館偷來的,樓主對比一下了。
http://www.gdmuseum.com/uploadfile/200604/WEBE_2006042515190242532.jpg
http://www.gdmuseum.com/uploadfile/200604/WEBE_2006042515180129678.jpg
大明宣德爐的價格
您的這一個大明宣德爐,多是當時的寺廟老的供奉香爐,市場上一般在3萬元左右.
大明宣德青銅爐?
上圖看看.沒圖的話就作以下幾種推測.一,宣德真品,存世極少極少.如果照你說的還有什么龍雕和嬰戲,那就更特別了,上拍幾百萬都不止.但宣德爐有這么復雜么?二,清代仿品,雍正乾隆時期有仿宣德爐,但同樣存世也不多,如果是這一時期的仿品,值六位數的價應該也不意外.三,晚清民國仿品,民國也大量宣德爐的仿品,做工好的沒話說,小幾萬也是值的.四,現代仿品.這里又分兩種,仿得好的和仿得差的.仿的好的,工藝和用料都地道,仿的差的工藝粗糙,用料也摻假,完全沒收藏價值.以上僅供參考,就你描述的“圓形的落款”而言,我個人是很不看好的.
大明宣德年制的銅爐
宣德爐是中國工藝史上第一次用黃銅所鑄的成品銅器.因其鑄造精美絕倫,500多年備受世人寵愛.“有爐光怪真異絕,肌膩肉好神清和.窄邊蚰耳藏經色,黃云隱躍窮雕磨.”這是冒襄先生對宣德爐的絕妙贊譽. 此爐為清朝制,肩部雙掇夔耳,口沿外飾回紋一周,外有巴斯紋,配銅質底座,下承三如意足,底落“大明宣德年制”款,雖經數百年塵世,歷經風雨,但仍顯青金奇光,隱隱襲人. 真品估價22000元—32000元
宣德爐價格
宣爐的款識較復雜,大的宣德爐一般是六煉的,底款大都只有一個字款“宣”字,而且字體均隸書. 中形的宣德爐,底款有“宣德”或“宣德年制”字樣,“宣德”兩字款的字體均隸書.四字款“宣德年制”字體均正楷書字體. 小器形的宣德爐一般經過十二煉的,底款皆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字體均正楷方體字. 真品宣德爐的德字,心上均無一橫.而制字皆為“掣”字.有刻款有鑄款,真的宣德爐刻款字字完整規矩,款地明潤,排列緊湊.決不粗糙松散,字體刻痕地色如果和爐身不同色.那決非真的宣德爐. , 小器形的宣德爐沒有四字款的吧,四字款的都是中型宣德爐.你仔細辨別一下,如果沒有以上特征,基本可以確定是仿品了,而不是大明宣德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