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發展史
最早是智能機是使用微軟推出的系統,那時叫WINDOWSMOBILE,隨后有了低價的塞班系統07年的時候有了蘋果的ios,隨后安卓系統推出了1.6,也就是安卓真的開始出名的時候 然后10年微軟推出了新的WP系統
什么是智能機,安卓智能機的發展
不能說因為安卓系統才火起來,因為之前的諾基亞手機上搭載的塞班系統也是智能機,而那時候諾基亞就非常火了,而且后來的蘋果系統也是比安卓先開發出來,而且已經非常具有人氣
回顧一下智能機的發展史
2001-2003年:初步發展期
2001年,愛立信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采用SymbianOS的智能手機–R380sc,這款手機支持WAP上網,支持手寫識別輸入。同時諾基亞、摩托羅拉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手機,可以說他們開創了手機在智能應用方面的先河。眾多廠商看到智能手機市場的前景,紛紛展開研發,智能手機時代來臨。
2004-2006年:市場崛起
2004年,多款智能手機上市,宣布了智能手機市場的崛起。2004年,RIM推出了黑莓6210,被稱為是第一款更像手機的智能手機。2006年,諾基亞推出N73,迎來了SymbianS60的巔峰時代。這一時期市場有多款智能手機存在,但還未廣泛發展,仍處于市場的推廣期。
2007-至今:市場爆發期
2007年,蘋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從此改變了智能手機的市場格局。雖然第一代iPhone缺少對3G的支持,只能通過Web發布應用程序,但是簡潔美麗的外觀、流暢的操作系統受到廣大用戶的極度歡迎,iPhone引領了智能手機進入市場的爆發期。
智能手機的發展
目前個人比較看好WP7,智能系統都是各領風騷數幾年,安卓使用開源系統,注定會因為太開放惹來多病毒…當安卓病毒危機爆發,估計安卓離衰退就不遠咯,蘋果現在正處于高潮,有道是,樂極必反,興極必衰.三星的BADA,自己都不怎么重視,何來發展… WM,塞班都是強弩之末…
智能機的發展
塞班一家獨大,到Wp兩分天下.后來蘋果的iOs殺出來,炒紅了智能機的概念,隨后google的安卓以其開放性占據了摩托羅拉,索愛,三星,hTC等眾多廠商的市場,隨后就是塞班的沒落,諾基亞走向了與微軟合作.未來將是IOS,安卓,WP,塞班
手機????
推薦智能機
手機的發展
高度濃縮,高度總結:智能化,輕小化,界面美觀化,人性化
手機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最好列一些發展史中代表性的手機)
手機的發展趨勢是高端智能化:諾基亞手機symbian系統一路走來,曾經占據大半江山,如今市場份額不斷被排擠、被android ,iOS取代,因為諾基亞symbian是中低端手機操作系統,不能適應高端智能化發展趨勢.現在諾基亞致力于發展適合高端市場的MeeGo操作系統.iphone 是高端手機,是貴族手機的代表.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手機行業的發展歷史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伴隨著芯片低功耗的進步及全球3G網絡的發展,手機行業的又一次革命到來了。手機從發明以來,經歷了多次變革與轉型。從通訊方式來看1G是模擬信號,2G是數字信號,3G、4G其實也是數字信號,沒有什么本質的變化只是網速變快了,快到足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手機本身由于芯片技術、屏幕顯示技術、電池技術的進步,變的越來越智能,發展模式也從原來的單一產品生產變為分工協作。慢慢變的越來越像PC產業,遵循摩爾定律,各個部件標準化。外部環境來看,通訊技術使網速不斷增加,通話功能的比重逐漸降低,各個運營商的地位也在邊緣化,最后淪為網路的管道。在這個巨大的變化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代的王者。
主要參戰人員:
鼻祖:蘋果
當喬布斯把iphone展現在世人眼前,引來了一片嘲笑,誰也沒有察覺手機行業已被他顛覆。而今蘋果市值已達3300億美元,成為高科技行業一哥,無疑成為所有競爭者的崇拜者。往往一個行業的變革者都是來自行業外部。蘋果有著軟硬通吃、工業設計及用戶體驗等基因,做出iphone這樣劃時代的產品,同時開創了APP模式。
手機制造商:諾基亞、MOTO、三星、LG、RIM、索愛、HTC
諾基亞:諾基亞是鍵盤時代的王者,其產品實用、外觀樸實。在當時硬件及網絡都很差的時候,推出symbian系統,一舉拿下智能手機70%的市場份額。也正是這樣,造成諾基亞對所有新事物都傲慢的認為那不是用戶所要的。后知后覺的諾基亞,換ceo,同時與intel、微軟建立聯盟,同時發展Meego和WP7兩種手機系統。劣勢:落后于其他智能手機,在北美市場處于絕對的劣勢,有被淪為管道的可能。
MOTO:從來都是個瘋子,對工業設計有著無限的執著,曾經有過V70、V3、A1200這樣經典的產品,當然最終也跌倒在這份執著上。銥星計劃的失敗,大家也對此報以惋惜。就當大家認為摩托羅拉這個品牌會消失的時候,憑借android一舉咸魚翻身。在未來,繼續把握行業節奏,同時發揮自己的瘋狂。
三星:強大的從向一體化,其優點在于生產速度,及成本優勢。缺點,也許韓國相鄰中華,也吸取了投機取巧的思想,永遠模仿大于創新,不能成為領袖。
RIM:不同其他制造商,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全鍵盤及郵件系統是其優勢,在北美還是有很多粉絲。對智能手機的大勢認識不夠,迷茫于改變自己還是堅持自己。
LG:和三星性質基本一樣,當然對外形有著更變態的品味。
索愛:在功能性手機時代也輝煌過,品質和外形是其優勢,但存在研發周期長和成本高的劣勢,沒有變化的話,在未來機會不大。
HTC:華人世界第一個世界級手機品牌,智能手機行業的老兵,能保持研發速度和低成本,又能在北美人心中保持cool 的感覺,確實不易。目前為止htc的手機性價比最高,同時各種系統通吃也保證其在行業內的穩定性。
PC:惠普、戴爾、聯想、Acer。
在目前智能手機的變革下,各PC廠商發現游戲規則如此的相似,也想分一杯美羹。但基本沒有什么大的作為,因為品牌影響力和工業設計和其他廠商還有差距。
互聯網:微軟、google
在互聯網領域,二位打的難解難分。移動互聯網對于兩個巨頭,都是零起跑線。誰都想向windows一樣統治世界,微軟按照PC思維是一個錯誤。要知道手機最多不超過5寸,所以android通過吸取IOS的優點,暫時領先。同時,android又擁有互聯網基因,秉承google“do no evil”的精神,免費開源操作系統。更是采用聯盟戰略。把一下手機制造商和網絡運營商聯合在一起,整合世界信息。Android一舉成為世界增長速度最快的系統。微軟痛定思痛,也推出WP7系統,又與諾基亞達成協議,但該系統和android有著本質不同,授權收費,且硬件要求高,造成增長緩慢。
平臺:IOS、Android、WP7、symbian
IOS只為Iphone而生,簡潔,容易上手,自定義內容少,穩定運行所以軟件,從不死機。擁有30個軟件,但很多需要付費。完美的封閉式生態系統,當然還有國人最喜歡的越獄。Android,開源系統,完全免費,可隨意定制,十多萬個軟件,每家手機制造商都根據自己的特點定制手機。多元化的操作,很適合geek使用。WP7,系統UI新穎,操作方便,硬件要求高且需要付費,秉承windows一貫的兼容性。可使用軟件最少,發展緩慢。symbian,硬件要求低,用戶體驗差,應用豐富,適用于鍵盤類智能手機。
在這次革命中,有以下幾個特點,沒有把握這些規律的玩家都會被淘汰。第一,移動運營商終將淪為管道。凡是想進入移動互聯網的運營商,都是燒錢行為。畢竟,運營商是傳統行業和IT精英們沒的比,失敗案例可以看看移動搞的手機系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手機號碼都會消失,大家會有各自特有的一個ID,互相溝通。運營商要做的不是如何不讓自己變為管道,而是轉變思維如何把管道這個本質工作做好。第二,軟硬通吃是不可能的,就算王者蘋果也要把一些零部件外包出去。和PC產業一樣,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化,個廠商要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發力點。第三,將來不會像PC時代只有一個windows,而會多種系統并存,因為app模式將更多實惠留給開發者,這樣以后每個平臺上所用主流軟件都是一樣的。這點不同于PC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會出現多個平臺和多個手機品牌同時競爭。
智能手機開發研發到生產經歷了幾年的過程?
不是很明白你的問題,你的意思是指智能手機這一類產品的發展史還是指一款手機由研發到成為產品需要的時間?如果是后者的話時間差異很大的,首選需要有能夠進入門款的技術團隊,然后選擇不同的方案需要的時間都不同,采用MDK方案的應該最快,因為其提供的軟硬件方案都很齊全,不經過什么測試的話我想3個月應該都可以了.
第一部國產智能手機是哪一年產的
第一部國產智能機網友都公認為是魅族M8吧!由mp3與mp4產商共同研制!時間好像是在2007年左右,大約都記得不清楚了,你可以去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