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孩子學數字?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制定符合他這個年齡特點的學習目標。如兩歲可以學一些常見的顏色和形狀。三歲可以學0——9以內的數字和一些方位(如前后,上下)數學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并不只是學習數字。學習數學可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首先是環境的營造,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長可以給孩子布置一個角落或是區域,在墻上貼上包含數學內容的圖片,架子上放上包含數學內容的圖書,放在那里讓孩子輕松自由的翻看,如果孩子表現出很有興趣,家長可以在旁邊給孩子講一下,氣語要充滿童趣,生動、形象。一般來說,孩子的年齡小,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長,3到5分鐘就差不多了。
學習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給孩子講敘圖書上的內容外,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玩游戲等形式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一切的教育教學活動都要在愉快、自由的氛圍下進行,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讓孩子學數學,不是要將孩子培養成神童,而是要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怎么教4歲小朋友學認數字?
買卡片加圖片的那種,閑余時間讓孩子看,說.孩子膩了讓孩子休息,不要急于求成.家長多拿卡片自己讀,孩子善于模仿,就會跟著學.時間長了,再把字寫在卡片上,讓孩子找帶圖卡片和字相符的.最后,拋開圖片.一步一步.切記,不要貪多.
怎么教小孩學習10以內的數字
憑時生活的點滴都可以教孩子數學,如上樓梯時可以教孩子一階一階的數樓梯,吃飯發碗等小細節都可以教孩子數學,也可以采用形象生動的事物教孩子認識數字,如1像鉛筆來寫字,2像鴨子水上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6像哨子吹口哨,7像鐮刀割青草,8像胡蘆來裝酒,9像氣球天上飛,10像筷子夾雞蛋等口訣來幫助孩子更好的記住數字.
怎么教幼兒學數字
在他剛會說話時,教他,然后出門看到什么數就問他,記不住再告訴他.慢慢就會了.但是寫得五歲吧.
怎樣教幼兒園小朋友寫數學數字?
幼兒園小朋友的數學是不需要教的.在學校里和老師和小朋友們邊學邊玩就會了. 當然如果一定要需要描寫所致的話,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身體要端正握筆姿勢要正確書寫筆畫筆順必須準確.特別是從幼兒園階段,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宿歇供人的好習慣,不然等上小學的時候改就來不及了.
孩子對數字感興趣,如何引導?
數字學習是孩子其它數學學習的基礎,家長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孩子學習、鞏固這一基礎,可以讓孩子認車牌號碼、認電話號碼,也可以準備一些數字配對卡,讓孩子把數字與實物配對等等.其實只要家長用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數字學習興趣的!
如何讓孩子喜歡數字
孩子們已經升入中班,雖然在小班對5以內數量的物體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數字的認識還不夠熟悉了,而中班數學中對數字有了一定的滲透,必須要認識數字了,而數字又是學好數學的最重要的元素,那么讓孩子喜歡數字變得相當重要。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數字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精確性的特點,在這學習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對數字的喜歡。
一、通過區分物體的差異培養幼兒學數的基礎
在興趣中,玩中學是培養幼兒學數的一種有效方法。而在玩中學中通過區分物體的差異就能培養幼兒學數的基礎。幼兒在學習數字時,最容易使這一概念模糊的是幼兒總是認為只有完全一樣的物體才能確定是幾,而對形態、顏色稍有差異的幾個物體,就不能確定它的數量,這說明,在建立數概念時,數的實際意義比較抽象,不容易把握,因此引導幼兒在觀察中進行比較,確實符合數學規律。如為幼兒設計幾組數量不同,顏色、形態各異畫面生動的動物,我先讓小朋友點數每組里有幾只小動物,然后,讓幼兒進行觀察和思考:“哪群小動物和哪群小動物一樣多?”“為什么?”“哪兩群小動物不一樣多?”“為什么?”這樣幼兒的感知過程就很明顯地反映出目的性和概括性,在這種觀察的基礎上。很順利地完成了難度很大的不對應比較,并得出雞和狗一樣多,雞和鳥,雞和兔,鳥和狗,狗和兔,鳥和兔不一樣多的結論。這些結論體現了幼兒真正理解了數的實際意義。
二、玩中動培養記憶力是幼兒學數的關鍵
記憶在幼兒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幼兒的記憶以無意的、形象的記憶為主。但在教師的啟導下,隨著幼兒活動范圍的擴展,語言能力的增強,幼兒的隨意識記憶也會逐漸發展。教幼兒學數,培養幼兒記憶力極為關鍵。
在興趣中,玩中動是培養幼兒學數的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幫助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又由于幼兒學數,體驗數概念內涵離不開對材料的直接操作。于是凡是要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都應盡可能轉化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動。在中班中很多孩子對數學中的基數和數序混為一談,特別對數序要了解不夠深刻,為了讓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區分說出第一、第二、第三……這些數序和基數幾,我讓孩子在玩中動,使孩子記得快而牢。例如:中班幼兒學習按大小排序時,我們為幼兒提供大小不同的狗(還有大小骨頭)。指導幼兒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狗,然后幫助狗按不同大小,一一對應地找到狗兒們吃的骨頭。幼兒通過操作,積累經驗,再通過語言表達關于動作結果的經驗,很快能說出基數和序數的理解。在感性經驗基礎上獲得知識,這樣順應幼兒身心發展情況,既有利于幼兒在增多接觸外界實物基礎上理解數學邏輯結構,又有利于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探究性,還有利于不同幼兒的數學天賦和創造才能的發展。幼兒雙手的操作活動能激發大腦相應的積極活動,所以通過操作活動,也是發展幼兒智力的有效方法。
三、培養思維力,想象力是幼兒學數的發展 想象是思維活動的特殊形式,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功能,在興趣中,畫中學是培養幼兒學數的想象力最佳方式。
世界萬物都是按數和形組成的,
數學就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對以具體形
象思維為主的幼兒而言,從教數數和加減法入門的數學知識只能是無意義的吟唱和記憶性運算,他們難以理解數學和符號等概念的意義。而且還會使幼兒對數學產生厭煩情緒。如果嘗試從每個孩子都喜歡的圖畫,從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涂涂畫畫。拼拼搭搭著手,通過引導幼兒觀察、欣賞、比較形象化的畫面,從中感知數、量、形等數學內容,這樣幼兒將會愉快地步入奇妙無窮的數學世界。
讓幼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培養幼兒學數的能力,從而對數學產生好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如何教孩子數數
讓孩子在客人們面前數數,常常是父母焙耀教育結果的方式之一。當孩子成功地從l數到20時,父母會覺得教孩子數數也很簡單。其實并非如此,如果把20個小石頭放在一堆,再讓他數,往往就數不清了。這說明從會說數到真正會數數還有很大差異。那么怎樣教會孩子數數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3—5歲孩子認識數的規律:“孩子總是先從口頭數數開始,然后再點著實物數,接著才能根據數的結果說出總數,再按著實物數拿出同樣多的實物”這一全過程的特點,是“由掌握無意義的數字聲音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由學會認數到會運用數,由形成數的觀念到形成數的概念。”
由此規律出發,當孩子開始學習時,首先讓孩子像背歌謠一樣地從1數到10、20等。當孩子掌握了這一點,才能開始讓孩子手腦并用,點一個實物,數一個數字,這一點需要慢慢掌握。如:家里的水果、積木等不同種類的東西都可以讓他學著數。每次練習的時間,以不超過5分鐘為宜,否則孩子就煩了。在教孩子數數時,先少數幾個,然后再慢慢增加。要注意結合實際生活,例如:家里吃點心,每人拿一塊,拿到最后沒有了,這有助于孩子認識1和許多的概念。
對于3—4歲的孩子可以學會5以內的數字概念。從2歲半起,孩子就可以開始認識數字的概念,3歲左右的可以懂得2,到3歲半應該能懂得5。
其實,學齡前的孩子在家里,或者在幼兒園內是可以學到很多有關數的本領,但都是以實物為基礎的,他們還沒有抽象的數學概念。有些父母急于求成,或者不了解幼兒學數數的規律,總渴望教他從抽象的數字到抽象的數學,結果只能使孩子頭疼,而且覺得學習數學是困難而無趣味的東西,以致影響了一生職業的選擇。寓教育于游戲吧!不使孩子感到這是在教育他、培養他,使他覺得數數游戲,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正如詩人曼斯菲特所說的:“快樂的時光使我們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