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的坐墊和公路車的坐墊有什么區別?
公路車的坐墊更偏向于輕量化,有的公路車坐墊為了極限的輕量化直接采用碳纖維板,沒有硅膠、海綿等緩沖材料.而山地車就完全不同了,由于經常在土路、山路等惡劣路面騎行,使得強度必須放在首位,然后就是應對這些顛簸路面的緩沖材料,硅膠、海綿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坐墊都是通用的,可以根據自己經常騎行的路況和自己對車輛重量的要求程度合理的選擇坐墊.例如有的人喜歡騎山地車但是從來不騎土路、山路,只喜歡在柏油馬路上飆速,想要更高的速度就想有更輕的車子那么再山地車上搭配公路車專用的輕量坐墊就成了必然.
請教公路車坐墊
鐵三是品牌,還是專門有給鐵人三項賽的自行車用的坐墊?
從健康角度來將,騎公路自行車選擇硬坐墊好還是軟座墊好?
硬座 減少摩擦
關于公路自行車的車墊,懂的人進,謝謝
我用了幾個牌子 san marco fizik selle SPECIALIZED 其中 san marco 是最讓我滿意的 這款坐墊的支撐性非常好 其實坦白講 坐墊未必是軟的舒服.尤其是在公路車上 主要是一個支撐性作用
騎行時如何根據腰部角度選擇座墊?
一些車友習慣按公路車和山地車不同車種分類座墊。實際上,大多數座墊品牌建議車友按騎行時腰部的角度和道路類型進行座墊的選擇。
自行車坐墊很大一部分影響了騎行的舒適度,一些車友習慣按公路車和山地車不同車種分類座墊。實際上,大多數座墊品牌建議車友按騎行時腰部的角度和道路類型進行座墊的選擇。當然,也有些型號從強度等角度考慮會劃分公路車山地車用途,也有些品牌按車種分類座墊。
根據腰部角度選擇座墊
角度大
腰部挺直的騎行姿勢,我們傳統的鳳凰、永久自行車都是這個姿勢。這時,重量主要由坐骨承受,手臂、會陰都會很輕松,但是不易使用上身的力量,腿部發力不易。由于身體大部分重量由坐骨承受,騎行時間長了容易屁股痛。但對會陰區域的壓迫也很小,也很少會出現手麻的現象。這時,我們應該選擇寬而短的座墊,因為這種姿勢對坐骨的壓力很大,需要厚重及松軟的填充層,增加接觸面積,吸收部分振動。
角度小
公路車競技時采用姿勢,重量主要由腿部承擔,手臂承擔小部分。這時,座墊的作用更多是用來“靠”,而不是“坐”,會陰和坐骨承重很小,采用合適的坐墊,會陰處收到的壓迫和摩擦非常小。采用這種姿勢騎行時,不宜疲勞騎行,因當腿部力量不夠時,重量就轉移到了臀部,因為腰趴的低,會陰和座墊的接觸面大,受力多,對會陰的壓迫很大。這時,需要座墊長而窄,可以靈活的調整身體重心,另外要輕要硬不影響發力。
中間角度
最多車友的運動休旅類騎行,腰部角度范圍在40~80度之間。一般新手因為不習慣運動騎行,比較習慣腰部角度大的騎行,在一段時間后,會慢慢習慣腰部較小角度的騎行。較小的腰部角度,對臀部的壓力小,同時利于使用上身的力量,更加合理的運用身體各部分肌肉,全身得到鍛煉。車友在初期接觸自行車后,平時騎行要留意車把高度和座墊位置,慢慢的調節,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騎行姿勢。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自行車坐墊的種類?
自行車坐墊的種類,主要要根據自行車的類型來分. 不同功能的自行車,需要使用不同的坐墊. 公路車、山地車、兒童車、日常通勤車(比如ofo 摩拜)等等,坐墊的要求都不同. 公路車的坐墊,窄、硬、細、輕,既可以保護會陰,防止摩擦,也可以更好的發力踩踏,提升速度. 山地車的坐墊,又分成很多種.普通山地車、爬坡、降速,也各不相同. 具體可以去自行車門店問一下老板,老板回答都是比較專業的,比如捷安特、美利達、喜德盛 都有很多門店.可以找幾個自行車品牌的坐墊了解一下,比如維樂Velo,WTB之類的.
公路自行車的座墊應該怎么調才可以踩快 我大約身高1.70 – 1.75 還有選什么坐墊 ??
座墊應調至腳踩直時的位置,坐墊外皮內棉就好.
[討論]公路車準備換坐墊了,找到一些坐墊希望用過的朋友給點意見
真的閃電toupe可以去閃電店買.toupe這一款坐墊非常舒適~~我天騎200km都感覺良好(騎行褲).
本人男,求推薦個不蛋疼的公路車坐墊,靴靴~
建議試試看維樂的angel或者禧瑪諾的stealth吧
公路自行車能不能更換坐墊
完全可以,很多部件都可以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