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琴鴻雁表達什么
熟悉蒙古語的人們知道,歌詞中的“鴻嘎魯”,不是鴻雁,實為“白天鵝”.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由于翻譯詞義的演變,把“白天鵝”譯成了“鴻雁”,歌曲也由敬酒歌變成了思鄉(xiāng)曲.
求馬頭琴演奏的鴻雁音樂,要求比特率在128kbps以上的,如果沒有,請不要回答.
http://kuai.xunlei.com/d/CWSFYWBAYBBJ 320K的 專輯啦 里面有那首歌 不滿意接著叫我
額爾古納樂隊的鴻雁有馬頭琴伴奏的MP3版的連接
http://mp3.baidu.com/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A%E8%D1%E3+%C2%ED%CD%B7%C7%D9&lm=0 這里有很多,你打開試一下.
歌詞“鴻雁飛過,遼闊的草原,馬頭琴記得悲歡的歲月”是什么歌曲
呼倫牧歌 作詞:劉新圈 作曲:烏蘭齊齊格 演唱:烏蘭齊齊格 編曲:多劍平 混音:周曉明 大風吹過那生命的浩瀚 我沿著歲月蜿蜒的曲線 額爾古納河 日夜不停歇 像母親乳汁 哺育著草原 鴻雁飛過這遼闊的草原 馬頭琴記得歲月的悲歡 感謝騰格里 慷慨的恩賜 讓我生在這片 美麗的草原 那是最美的畫 展開在天邊 勒勒車上有我難忘的童年 一生離不開你的懷抱 我的草原我的家我的大興安 那是牧人的歌 唱過多少遍 夕陽晨露都醉過花開多嬌艷 唱得白云飄飄馬奶酒香甜 風吹那綠海 幸福千萬年
成吉思汗電視劇有個士兵想家拉的馬頭琴鴻雁是第多少集
29集
《蜂蜜與四葉草》里森田忍拉的馬頭琴曲子的名字叫什么?
是《鴻雁》的馬頭琴版本
怎么可以下載做為鈴聲呢?馬頭琴奏出的《鴻雁》好聽死了
百度音樂就可以 其他比如天天 酷狗之類 如果支持下載也可以有
在廣播里聽到一首歌,查歌詞叫《鴻雁》,國語版的.但是配樂不一樣
鴻雁 作詞:呂燕衛(wèi) 演唱:呼斯楞 鴻雁 天空上 對對排成行 江水長 秋草黃 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 向南方 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鄉(xiāng) 天蒼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鄉(xiāng) 鴻雁 北歸還 帶上我的思念 歌聲遠 琴聲顫 草原上春意暖 鴻雁 向蒼天 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干 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酒喝干 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馬頭琴是我國什么名族的
蒙古族的!
中國樂器的性格:
中國樂器大多都是悲劇性格,馬頭琴更是這樣,而且往往拉馬頭琴的人還在那里調著琴弦,那悲劇的味道就出來了。馬頭琴能不能演奏歡快的曲子?我認為幾乎是不能,它是一種骨子里哀傷的樂器。草原的晚上是一無遮攔的空曠,你站到蒙古包的外邊去,天和地都是平面的。沒有樹也沒有山,什么都沒有。忽然馬頭琴就那么渾渾地響起來了,拉的是什么?是《嘎達梅林》。那樣哀怨,那樣悲傷,那遠方飛來的小鴻雁真是令人柔腸百轉。聽馬頭琴演奏這只曲子的時候你最好要喝一些烈酒,但是不能太醉,也不能一點也不醉,這時候你也許會被馬頭琴感動得流淚,那是一種極好的體驗。馬頭琴也能演奏節(jié)奏快的曲子,比如《駿馬奔騰保邊疆》,節(jié)奏是很快的,配著敲打得一如疾風暴雨的木魚,讓人從心里憐念那駿馬們踏來踏去的草場,如果是碰巧剛剛下過一場雨,想那草場是一塌糊涂的。演奏這種節(jié)奏快速的曲子不是馬頭琴的本色,馬頭琴的本色就是低沉,蒼涼。迂回,哭泣般的渾渾的音色效果。二胡和馬頭琴相比,還有那么一點點亮麗在里邊,馬頭琴即使演奏那些調侃一些的曲子,如蒙古民歌《喇嘛哥哥》,性的挑逗在這支曲子里明顯是很強烈的,但一演奏起來,還是不脫悲劇的味道。這悲劇的味道讓人產生強烈的及時行樂的欲望,這倒合乎常理,越悲傷的人越想去行樂。
《鴻雁》歌曲作者的 思想感情—百度
從結構看,前兩節(jié)的觀察點在家鄉(xiāng)草原,表達的是主人公看到鴻雁離家南飛時的心情。后兩節(jié)的觀察點在南方(相對于內蒙的南方,不是地理意義的南方),表達的是主人公看到鴻雁北歸返家時的心情。了解了歌詞的結構安排,許多困惑就容易理解了。下面逐段順一順。
第一節(jié)先寫鴻雁飛翔的形象:成群的鴻雁長途飛行時確實排著隊,或者排成“一”字,或者排成“人”字。“對對排成行”比較費解,可能是筆誤。“一對”說的是一雌一雄,是一對夫妻。兩只鴻雁怎么排成一行呢?那不是鴻雁的隊形。況且在雁群里還有未成年的雁,怎么個排法?此處想說“隊隊排成行”吧?寫的是大批鴻雁分成好幾隊在飛翔。主人公仰望天空,見到鴻雁一隊又一隊地高飛,便知道鴻雁要遠行了。鴻雁為何要遠行?接下來就寫原因(環(huán)境):“江水長(不是秋天的特征,似乎應改為江水涼),秋草黃”。天要冷了,不適合鴻雁生存了,他們就拜拜了,去尋找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最后寫草原上的人們。他們知道冬天要到了,卻不能成群結隊地背井離鄉(xiāng),他們要留在北方的草原,應對冰天雪地的寒冬。此時仍然有人拉著馬頭琴,在秋風蕭瑟的草原上,那琴聲流露的淡淡憂傷人們聽出來了,鴻雁也似乎聽出來了。
第二節(jié)先寫鴻雁的去向:他們要飛向遙遠的、溫暖的南方,離開他們眷戀的蘆葦蕩。在這片蘆葦蕩里,他們曾經覓食、戀愛、嬉戲、歌唱、筑巢、養(yǎng)育后代,度過了多少難忘的日日夜夜!然而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告別家鄉(xiāng)。這與主人公的命運何其相似!第二句寫主人公對鴻雁的呼喚,有挽留之意。“心中是北方家鄉(xiāng)”,是說鴻雁雖然飛向南方,但他們知道南方不是他們的家鄉(xiāng),真正的家鄉(xiāng)還是北方,他們還會回來的,回到這片蘆葦蕩。這一節(jié)寫的是鴻雁,卻表達出主人公即將遠離家鄉(xiāng)的不舍之情。
第三節(jié)寫主人公看到鴻雁北歸,勾起自己思鄉(xiāng)之情。主人公在南方工作,無意中看到一隊隊鴻雁飛向北方,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不禁油然而生,但是他卻有家難回,就請鴻雁把他的思念帶回家鄉(xiāng)吧。想到家鄉(xiāng)的春天到了,天氣轉暖了,他的耳邊似乎又聽到那熟悉的歌聲和馬頭琴的樂曲。然而歌聲是那么遙遠,若有若無;琴聲則游絲一般在他的心弦上微微顫動。
第四節(jié)兩句詞之間似乎沒什么聯(lián)系,但從暗線去體會,就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線索是清晰的,水到渠成,過度自然。“鴻雁向蒼天,太空有多遙遠”,表面是憂慮鴻雁,實則是憂慮自己。自己志向高遠,背井離鄉(xiāng)闖天下,可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太遙遠了,有多少實現(xiàn)的可能呢?是留下還是回去,這是個問題。無論天空多么遙遠,鴻雁都能飛回家。可是他呢,有家難回,有志難成,仰望蒼天,憂從中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幾個命運相同的哥們兒湊在一起,啥也不說,只管舉杯痛飲——“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原蒙古民歌《鴻嘎魯》是敬酒歌,后兩句可能就是原歌詞。詞作者把思鄉(xiāng)主題與敬酒主題結合起來,不但不牽強,反倒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上億人口遠走他鄉(xiāng)謀生活、求發(fā)展。《鴻雁》這首歌以其情真意切的歌詞,起伏跌宕的旋律,蒼涼的馬頭琴,一輕一重的四分之四鼓點,還有那飄渺的呼麥,表達出千千萬萬游子的心聲。因此歌曲一出,迅速傳遍全國,引起強烈的共鳴。
許多歌手也喜歡這首歌。原唱是蒙古族歌手呼斯楞,其特點是質樸純真,中規(guī)中矩,一絲不茍,嗓音如銅管樂器。韓磊的演唱激情澎湃,大氣磅礴,個性十足。云飛演唱字正腔圓,嗓音豐厚洪亮,追求完美。沙寶亮演唱入情入境,細膩深情,如泣如訴,感染力很強。
據(jù)資料介紹,《鴻嘎魯》(鴻雁)最初的詞曲作者是烏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廟活佛,創(chuàng)作年代是清乾隆55年(公元1790)。 《鴻嘎魯》曾經是烏拉特宴會歌曲的代表作。蒙語的“鴻”是 “白色”的意思,“鴻嘠魯”是“白天鵝”,并不是鴻雁。它原本是一首傳統(tǒng)的烏拉特敬酒歌曲。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由于翻譯詞義的演變,把“白天鵝”譯成了“鴻雁”,歌詞的大意也有所變化了,由敬酒歌曲變成了思鄉(xiāng)歌曲。前幾年,電視劇《東歸英雄》將其作為片尾曲,由呂燕衛(wèi)作詞(應該是改寫),額爾古納樂隊重新編曲,胡斯楞演唱,《鴻雁》的旋律才傳遍大江南北:鴻雁天空上,隊隊排成行。江水涼,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