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讀寫器是什么啊?
讀寫設備
RFID讀寫器是做什么用的?
RFID讀寫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又稱為“RFID閱讀器”,即無線射頻識別,通過射頻識別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無須人工干預,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RFID標簽,操作快捷方便。RFID讀寫器有固定式的和手持式的,手持RFID讀寫器包含有低頻,高頻,超高頻,有源等。
RFID技術目前應用于很多行業,如物流、防偽溯源,工業制造,ETC等。特別是工業4.0的概念提出后,RFID讀寫器在制造業得到廣泛的應用。
RFID讀寫器在制造業使用中,配合電子標簽在生產、運輸以及倉庫管理中日益突出。在生產環節代替條碼刷槍,實現自動采集數據;物料拉動環節配合AGV小車運輸;倉庫環節管理貨物進出、盤點等。
RFID閱讀器(讀寫器)通過天線與RFID電子標簽進行無線通信,可以實現對標簽識別碼和內存數據的讀出或寫入操作。典型的閱讀器包含有高頻模塊(發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單元以及閱讀器天線。
RFID讀寫器的工作原理
RFID的工作原理是:
標簽進入磁場后,如果接收到閱讀器發出的特殊射頻信號,就能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即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
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即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RFID的應用非常廣泛,目前典型應用有會員卡、公交卡、動物管理、食品藥品防偽溯源、停車場及高速收費、門禁考勤、電力設備資產巡檢、生產線自動化、物料管理等。
擴展資料:
射頻識別技術依據其標簽的供電方式可分為三類,即無源RFID,有源RFID,與半有源RFID。
1、無源RFID。
在三類RFID產品中,無源RFID出現時間最早,最成熟,其應用也最為廣泛。在無源RFID中,電子標簽通過接受射頻識別閱讀器傳輸來的微波信號,以及通過電磁感應線圈獲取能量來對自身短暫供電,從而完成此次信息交換。
2、有源RFID。
有源RFID興起的時間不長,但已在各個領域,尤其是在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源RFID通過外接電源供電,主動向射頻識別閱讀器發送信號。
3、半有源RFID。
無源RFID自身不供電,但有效識別距離太短。有源RFID識別距離足夠長,但需外接電源,體積較大。而半有源RFID就是為這一矛盾而妥協的產物。半有源RFID又叫做低頻激活觸發技術。在通常情況下,半有源RFID產品處于休眠狀態,僅對標簽中保持數據的部分進行供電,因此耗電量較小,可維持較長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射頻識別技術 (科學技術)
如何選擇RFID UHF讀寫器
可以根據你系統方案的要求: 一次識別多少標簽,多遠距離,標簽尺寸,粘貼標的物,要求工業等級等來選擇合適的讀寫器, 如果是多標簽閱讀的,可以選擇UR6258 這是采用IMPINJ R2000芯片開發的,主要針對要求性能高多標簽閱讀的場合. 如果是少量標簽讀取 比如停車場的應用可以選擇UR5206專門針對像停車場這類應用開發的.
超高頻RFID標簽和讀寫器的一般指標都是什么?
http://www.rfid.org.cn/technology/elements/200610/412.htm
從應用概念來說,電子標簽的工作頻率也就是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頻率,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電子標簽的工作頻率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電子標簽的工作頻率不僅決定著射頻識別系統工作原理(電感耦合還是電磁耦合)、識別距離,還決定著電子標簽及讀寫器實現的難易程度和設備的成本。
工作在不同頻段或頻點上的電子標簽具有不同的特點。射頻識別應用占據的頻段或頻點在國際上有公認的劃分,即位于ISM波段之中。典型的工作頻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902~928MHz,2.45GHz,5.8GHz等。
1.低頻段電子標簽
低頻段電子標簽,簡稱為低頻標簽,其工作頻率范圍為30kHz ~ 300kHz。典型工作頻率有:125KHz,133KHz(也有接近的其他頻率,如TI使用134.2KHz)。低頻標簽一般為無源標簽,其工作能量通過電感耦合方式從閱讀器耦合線圈的輻射近場中獲得。低頻標簽與閱讀器之間傳送數據時,低頻標簽需位于閱讀器天線輻射的近場區內。低頻標簽的閱讀距離一般情況下小于1米。
低頻標簽的典型應用有:動物識別、容器識別、工具識別、電子閉鎖防盜(帶有內置應答器的汽車鑰匙)等。與低頻標簽相關的國際標準有:ISO11784/11785(用于動物識別)、ISO18000-2(125-135 kHz)。低頻標簽有多種外觀形式,應用于動物識別的低頻標簽外觀有:項圈式、耳牌式、注射式、藥丸式等。典型應用的動物有牛、信鴿等。
低頻標簽的主要優勢體現在:標簽芯片一般采用普通的CMOS工藝,具有省電、廉價的特點;工作頻率不受無線電頻率管制約束;可以穿透水、有機組織、木材等;非常適合近距離的、低速度的、數據量要求較少的識別應用(例如:動物識別)等。
低頻標簽的劣勢主要體現在:標簽存貯數據量較少;只能適合低速、近距離識別應用;與高頻標簽相比:標簽天線匝數更多,成本更高一些;
2.中高頻段電子標簽
中高頻段電子標簽的工作頻率一般為3MHz ~ 30MHz。典型工作頻率為:13.56MHz。該頻段的電子標簽,從射頻識別應用角度來說,因其工作原理與低頻標簽完全相同,即采用電感耦合方式工作,
所以宜將其歸為低頻標簽類中。另一方面,根據無線電頻率的一般劃分,其工作頻段又稱為高頻,所以也常將其稱為高頻標簽。
高頻電子標簽一般也采用無源方式,其工作能量同低頻標簽一樣,也是通過電感(磁)耦合方式從閱讀器耦合線圈的輻射近場中獲得。標簽與閱讀器進行數據交換時,標簽必須位于閱讀器天線輻射的近場區內。中頻標簽的閱讀距離一般情況下也小于1米(最大讀取距離為1.5米)。
高頻標簽由于可方便地做成卡狀,典型應用包括:電子車票、電子身份證、電子閉鎖防盜(電子遙控門鎖控制器)等。相關的國際標準有:ISO14443、ISO15693、ISO18000-3(13.56MHz)等。
高頻標準的基本特點與低頻標準相似,由于其工作頻率的提高,可以選用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電子標簽天線設計相對簡單,標簽一般制成標準卡片形狀。
3.超高頻與微波標簽
超高頻與微波頻段的電子標簽,簡稱為微波電子標簽,其典型工作頻率為:433.92MHz,862(902)~928MHz,2.45GHz,5.8GHz。微波電子標簽可分為有源標簽與無源標簽兩類。工作時,電子標簽位于閱讀器天線輻射場的遠區場內,標簽與閱讀器之間的耦合方式為電磁耦合方式。閱讀器天線輻射場為無源標簽提供射頻能量,將有源標簽喚醒。相應的射頻識別系統閱讀距離一般大于1m,典型情況為4~7m,最大可達10m以上。閱讀器天線一般均為定向天線,只有在閱讀器天線定向波束范圍內的電子標簽可被讀/寫。
由于閱讀距離的增加,應用中有可能在閱讀區域中同時出現多個電子標簽的情況,從而提出了多標簽同時讀取的需求,進而這種需求發展成為一種潮流。目前,先進的射頻識別系統均將多標簽識讀問題作為系統的一個重要特征。
以目前技術水平來說,無源微波電子標簽比較成功產品相對集中在902~928MHz工作頻段上。2.45GHz和5.8GHz射頻識別系統多以半無源微波電子標簽產品面世。半無源標簽一般采用鈕扣電池供電,具有較遠的閱讀距離。
微波電子標簽的典型特點主要集中在是否無源、無線讀寫距離、是否支持多標簽讀寫、是否適合高速識別應用,讀寫器的發射功率容限,電子標簽及讀寫器的價格等方面。對于可無線寫的電子標簽而言,通常情況下,寫入距離要小于識讀距離,其原因在于寫入要求更大的能量。
微波電子標簽的數據存貯容量一般限定在2Kbits以內,再大的存貯容量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從技術及應用的角度來說,微波電子標簽并不適合作為大量數據的載體,其主要功能在于標識物品并完成無接觸的識別過程。典型的數據容量指標有:1Kbits,128Bits,64Bits等。由Auto-ID Center制定的產品電子代碼EPC的容量為:90Bits。
微波電子標簽的典型應用包括:移動車輛識別、電子身份證、倉儲物流應用、電子閉鎖防盜(電子遙控門鎖控制器)等。相關的國際標準有:ISO10374,ISO18000-4(2.45GHz)、-5(5.8GHz)、-6(860-930 MHz)、-7(433.92 MHz),ANSI NCITS256-1999等。
參考資料:http://www.rfid.org.cn/
RFID讀寫器怎么分辨好壞?
1.一般的設備上電后蜂鳴器會響一聲,如果上電后無任何反應,可能電源部分有問題,可以用帶保護的直流電源給RFID讀寫器供電,看工作電流是多少?如果電流幾乎沒有,可能電源哪部分開路了,如果電流很大,有可能電源有短路現象2.RFID讀寫器一般都有讀版本號的功能,可以用demo讀版本號看是否正常,如果讀版本號正常但沒法讀卡,有可能射頻部分電路異常,或是天線沒接好.
uhf rfid讀寫器是干什么的 什么原理?求大神解答
UHF表示超高頻頻段,中國超高頻頻段在(902-928MHz).其余的還有低頻LF 高頻HF 及微波.RFID是無線射頻技術,UHF rfid 閱讀器指的是讀取TAG(標簽)的閱讀設備,通過和標簽耦合進行讀取.RFID的工作原理是:標簽進入磁場后,如果接收到閱讀器發出的特殊射頻信號,就能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即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即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求采納,求贊
一臺RFID讀寫器可否識別幾種不同頻率的電子標簽?
一般來說一臺讀寫器可讀寫頻率有:
125KHZ低頻,其協議有ISO11784/11785
13.56MHZ高頻,其協議有ISO14443A、ISO14443B、ISO15693等
915MHZ超高頻,其協議有18000-6B/6C
因為每種頻率所涉及到的讀卡器天線都不一樣,所以說一般來說一臺讀寫器只能識別一種頻段的標簽,但是可以識別同頻段的多種協議標準標簽。
對一個RFID系統來說,它的頻段概念是指讀寫器通過天線發送、接收并識讀的標簽信號頻率范圍。從應用概念來說,射頻標簽的工作頻率也就是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頻率,直接決定系統應用的各方面特性。在RFID系統中,系統工作就像我們平時收聽調頻廣播一樣,射頻標簽和讀寫器也要調制到相同的頻率才能工作。射頻標簽的工作頻率不僅決定著射頻識別系統工作原理(電感耦合還是電磁耦合)、識別距離,還決定著射頻標簽及讀寫器實現的難易程度和設備成本。RFID應用占據的頻段或頻點在國際上有公認的劃分,即位于ISM波段。典型的工作頻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902MHz~928MHz、2.45GHz、5.8GHz等。
按照工作頻率的不同,RFID標簽可以分為低頻(LF)、高頻(HF)、超高頻(UHF)和微波等不同種類。不同頻段的RFID工作原理不同,LF和HF頻段RFID電子標簽一般采用電磁耦合原理,而UHF及微波頻段的RFID一般采用電磁發射原理。目前國際上廣泛采用的頻率分布于4種波段,低頻(125KHz)、高頻(13.54MHz)、超高頻(850MHz~910MFz)和微波(2.45GHz)。
rfid讀寫器和電子標簽內都有天線嗎?數據是如何傳送到讀卡器內的?他們的工作過程是怎么樣的?
識讀器通過天線發送出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當標簽進入磁場時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獲得能量,向識讀器發送出自身編碼等信息,識讀器將信息/數據送至計算機主機進行處理
rfid讀寫器的生產廠家有哪些
rfid讀寫器分好幾種,有低頻、高頻和超高頻等,可以參考東大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