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糖是怎樣制作的
配料
淀粉12千克,淀粉糖漿40千克,白糖50千克、檸檬酸25克,香料0.25千克。
詳細步驟
軟糖
①調淀粉乳:做軟糖可用紅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各半。如果成品按50千克計算,可用混合淀粉6千克,過篩,加入重2.5千克白糖、12克檸檬酸和8千克水,攪拌均勻,慢火加熱至60攝氏度,不要超過60攝氏度。
②沖漿:用沸騰的清水約17千克沖人已調好的淀粉乳中,將淀粉乳沖熟成漿狀,急速攪拌,攪至無疙瘩,將已經加熱至沸、完全溶化和過濾的12.5千克白糖和20千克淀粉糖漿的棍合液,分三次加入已沖熟攪勻的漿糊中,邊加邊攪拌。第一次加入1/5,攪勻后第二次加入2/5,再攪勻后第三次全部加入,攪拌均勻后即可熬糖。在調淀粉乳和沖漿的過程中,要注意加水量。如水量過少,制品堅硬;如加水過多,熬糖費時較長,也浪費燃料,且使制品色深,因配方中使用淀粉糖漿,需把淀粉糖漿中的水分計算在內。
③熬糖:將沖好、攪勻的糖漿放在火上熬糖,邊熬邊攪拌,約需1個多小時。出鍋溫度為115-120攝氏度;冬季可低些,夏季可高些。離火后加入香料攪拌均勻。
④冷卻:冷卻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鐵板上鋪一層淀粉,以防出鍋后的糖坯粘在鐵板上;另一種是在鐵板上擦一些植物油作為潤滑劑。
⑤成型、包裝:糖坯在鐵板上冷卻至軟硬適中時,即可分塊、壓片,繼續冷卻至成型所要求的適宜軟硬度時,可用切塊機切塊成型。一般可切成長方形或不規則形塊,質量好的軟糖可拉長12厘米以上。成型后,稍經冷卻可用除粉機除去糖塊表面粘附的淀粉粒,用糯米紙為內襯,外包商標紙,扭結緊密。 上述是以淀粉、卡拉膠為主原料的低價食品及制作方式。
軟糖是怎么做的?
瓊脂軟糖,軟糖的工藝如下:
原料:瓊脂,蜂蜜,蔗糖,水果香精,糯米粉.
加工工藝:
原料配方(重量份
瓊脂2.0,檸檬酸鈉0.7,水50,砂糖40,蜂蜜40,水果香精、檸檬酸各適量
工藝流程
瓊脂→浸泡→預處理→溶化→過濾
砂糖、蜂蜜→溶化→過濾→熬煮→冷卻→凝結→切塊→包裝
操作要點
(1) 瓊脂處理:瓊脂預先用涼水浸泡0.5-1h,水量約為瓊脂25倍。然后慢慢加熱溶化,加入檸檬酸鈉,溶化后過濾。
(2) 熬糖:砂糖、淀粉糖漿加水溶化,與瓊脂溶液一起加熱熬煮,熬煮到溫度90-100℃,濃度78%-79%為止。
(3) 冷卻:溶膠撤離火源,加入香精,加入檸檬酸和香精。
(4) 成型:包括切塊成型和澆模成型。切塊成型是將糖液澆在盤中冷卻凝結,然后切塊成型。澆棋成型將粘液澆注在淀粉模中成型,粉模溫度32-35℃,糖液溫度不低于60℃。 (5)干燥:成型后的瓊脂軟糖需進烘房干燥以除去多余水分。干燥溫度太高、干燥速度太快會使軟糖結成硬殼,皺縮。
軟糖是什么做的?
你好,軟糖一般做起來會有這兩種方式,你可以參考一下: 1、壓榨而成,壓榨一甘蔗過磅入廠后經破碎成絲條狀,進入榨機把糖汁榨出,糖分的抽出率可達96%以上,蔗渣送去鍋爐燒,產生的蒸汽用于發電和蒸濃、煮糖等工藝用.糖汁泵去下個工序. 2、澄清蒸發,糖汁經加熱并加入澄清劑,經沉淀過濾得出清計,此時清汁的錘度(專業術語指糖和雜質對比水的濃度)為18 Bx左右,要經蒸發罐蒸濃到65一70 Bx的糖漿才能泵去煮糖. 大部分是用第二種方式來做的,而第一種方式可根據原料的不同以達到無糖也甜的地步,像湯臣倍健針葉櫻桃維c軟糖,便是濃縮壓榨針葉櫻桃而成,沒有糖分,卻酸酸甜甜,富有營養!
誰有花生芝麻軟糖做法(要祥細)
從小就很喜歡吃花生糖,但買回來的通常都太甜,而且花生不夠多。自己做的話就可以隨意調節糖和花生的比例了,參考了圓豬豬和Jane的方法,減少砂糖的份量,增加麥芽糖的用量,做出了以下這個花生軟糖。
材料:花生肉 125克
白芝麻 15克
砂糖 20克
麥芽糖 80克
花生油 1湯匙
椰蓉 適量
做法:1、用慢火分別把花生和芝麻炒香
2、把花生皮脫去(當然也可以用無皮花生的,但我怕炒焦,所以還是用有皮的比較保險)
3、鍋中放油,倒入砂糖,慢火炒至溶解(這步要特別小心,我顧著影相,結果第一次炒“濃”著,唯有再炒一次)
4、倒入麥芽糖,拌勻后熄火,倒入花生和芝麻拌勻
5、找一個合適的容器洗凈擦干水份,在表面撒上椰蓉,然后把鍋中的花生糖倒入容器內,用搟面棍壓實
趁花生糖還有余熱時用刀切成你喜歡的形狀,放涼后就是非常好吃的花生糖了。
用這個份量做出來的花生糖甜度適中,而且是軟糖來的,最適合我這個牙齒不太好的人。在此要特別感謝圓豬豬和Jane的美食分享。
可惜當時椰蓉的份量不夠,所以做出來的花生糖有點濕濕的感覺,不太好看,我準備吃完這些后就再做一次。
花生軟糖怎么做?
花生軟糖
材料
A水麥芽:300g細砂糖:75g鹽2.5g水90g
B太白粉:23g洋菜粉:2.5g水:40g
C色拉油:15g無水奶油:20g
D熟花生:350g
E玫瑰花干:5g
花生軟糖的做法
1.將材料A依次放入鍋中以小火煮至沸騰。
2.加熱至110℃后加入玫瑰花干拌勻。
3.將步驟2倒入已拌勻的B中攪拌均勻。
4.回鍋煮至透明狀再加入材料C煮至120℃停火。
5.將熟花生倒入鍋中拌勻。
6.倒入不粘布上略冷卻后,整形成長方體,切成塊狀即可食用。
花生的功效與作用
花生別名落花生、長生果、地豆、落花參、番豆、土露子、落地松、落地生、土豆、地果、南京豆、番果,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種子。因為是在花落以后,花莖鉆人泥土而結果,所以又稱“落花生”,又由于營養價值高,它所提供給人體的熱量,在同樣情況下比牛奶高2倍
怎么制作花生糖?軟軟的那種,超想學做、
花生糖
材料:
花生,白糖,芝麻
做法:
1.把花生微波烤熟,也可以炒熟,去皮壓碎。
2.鍋內加入白糖用水化開,熬至微黃起大泡。
3.把碎花生和芝麻倒入,用筷子快速攪勻,倒在之前涮上油的盤中壓平。
4.晾涼后即可食用,最好冷藏更脆。
小訣竅:
熬糖時感覺差不多了可以用筷子粘上糖放在冷水里,嘗嘗是不是還粘牙,如果粘牙就要再熬一會,直到糖過冷后脆不粘牙才可以倒花生。
在盤中壓平后可以倒出切塊,如果冷卻硬了以后就不好切塊了。
花生牛軋糖
材料:
原味烤花生仁400g,麥芽糖,白砂糖各200g,鹽1茶匙(5g),蛋清1只,牛油紙1大張
做法:
原味烤花生仁搓去外層紅皮待用。
蛋清放入較大的容器中,用打蛋器沿同一方向攪打至硬性發泡(即蛋清顏色雪白,質感像棉花一樣蓬松,提起打蛋器會有2—3cm的尖峰挺直不下垂)。
將麥芽糖和白砂糖倒入小煮鍋中,加入70ml冷水,以小火慢慢熬煮至糖汁黏稠,約140℃(如果沒有廚房專用溫度計,可將一滴糖汁滴到冷水中,如果糖汁能迅速凝結成塊,且用手掰凝結的糖塊感覺質地脆硬即表示可以了)。
將煮好的糖漿緩緩倒入打發的蛋白中,邊倒邊攪拌,倒完后繼續勻速攪打。
一直攪打到感覺快攪不動了,蛋清糖將快成一坨了,加入烤花生仁,慢慢攪拌均勻,用手摸時覺得干而不黏手,這時將整個糖團倒在牛油紙上。
用牛油紙將整個糖團包好,壓成約2cm厚的扁方塊,用刀切成方塊或長條狀即可。
小訣竅:
熬糖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如果糖熬不到140℃,做好的糖就非常軟,不成型。
如果喜歡牛奶味道,還可以在加入花生仁的同時加入適量奶粉,這樣做出的牛軋糖就有濃濃的奶香了。
其中的花生仁也可以用大杏仁代替。
如果沒有牛油紙,也可以用廚房錫紙來包裹。
龍潭花生軟糖
材料:
砂糖90g,麥芽糖180g,水50g,奶油60g,花生180g,鹽2g
做法:
1.)將材料1放入鍋中加熱,煮至140℃后熄火(若溫度過高,作好的煻會太脆),加入奶油溶解拌勻。
2.)續加入材料3拌勻后倒入淺平盤中。
3.)將作法2壓緊實壓平后,放涼冷卻后切割成小長方塊即可。
小提示:煮糖的溫度必須控制在140℃,若溫度過高,作好的糖會太脆;加入奶油的目的是讓糖吃起來較軟口。
芝麻花生糖
材料:
花生糖,麥芽糖,椰蓉,芝麻
做法:
1,花生,小火炒熟
2,芝麻,炒香
3,鍋少放點油,燒熱后放糖,麥芽糖,攪拌
4,花生,芝麻放進去攪拌
5,案板上鋪椰蓉
6,把攪拌好的花生芝麻放在鋪好椰蓉的案板上,用硬物壓平整
7,冷卻后,切片或切塊
小訣竅:
不要完全冷卻,趁還點點點溫度的時候切會比較容易切
糖果的制作方法
果膠軟糖
目前世界上軟質糖果的銷量中,果膠水果軟糖占有相當的比例,原因是果膠軟糖具有質地柔軟、結構細膩、口感爽快、貨架期長等優點。從加工角度來看,果膠軟糖比淀粉軟糖容易生產,生產周期也短。
原料配方 1.砂糖46公斤 檸檬酸鈉0.40公斤 葡萄糖漿(DE~40%)30公斤 水30升 果膠1.50 公斤 檸檬酸0.72公斤 香精色素適量
原料配方2 砂糖 46.45公斤 檸檬酸 0.3公斤 葡萄糖漿(DE~40%)30公斤 水30升 果膠2.25公斤 香精色素適量
原料配方3 砂糖 45.5分 檸檬酸0.375公斤 葡萄糖漿(DE~10%)30公斤 水30升 果膠 1.7公斤 檸檬酸鈉 0.35公斤 檸檬酸(50 %溶液)1.1升 精色素適量
原料配方4 砂糖46.0公斤 檸檬酸鈉0.35公斤 葡萄糖漿30公斤 水30升 果膠1.5公斤 檸檬酸(50%溶液) 1.65升 香精色素適量
注:配方內所述果膠均采用不同種型號,選用時須加注意。配方1、2中,果膠與5公斤砂糖先混合,配方3、4中,果膠與5.5公斤砂糖先混合。
原材料要求 果膠軟糖的基本原料與其它軟糖相似,采用砂糖、葡萄糖漿、水果香精、色素和酸性添加物,不同的是采用果膠作為凝固劑。果膠是一種多糖物質,平均分子量約在50000~150000之間,果膠一般從柑桔類果皮和蘋果醬內提取,它在植物內起強勁的細胞間凝結作用,果膠種類繁多,一般用于果膠軟糖的是高甲氧基緩凝果膠。這類果膠有一大特點,它允許有相當長的澆模時間,而在可溶性固形物高的情況下不會發生早發凝固。
要加工出品質優良的果膠軟糖,首先要選擇好各種材料的配比。如果配比選擇不當,糖體易發烊或結晶。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般有三個:
(1)葡萄糖漿過量,水和轉化糖太多;
(2)砂糖配比不對,固形物太高;
(3)果膠量太少。造成果膠太少的原因其一是果膠在加入前沒有充分溶解,其二是熬煮過程中pH太高,果膠降解。一般較為常見的毛病是軟糖放上幾天后發烊。
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加工果膠軟糖的先決條件是果膠在加入之前必須充分溶解形成 果膠溶液。溶解果膠的最簡單方法是采用高速混合機。經混合機的剪切效應,果效成為4~8%的溶液。另一種溶解方法是先把果膠砂糖混合體與水混合分散。為確保充分溶解,混合物可煮沸1分鐘,得到4%的果膠溶液。溶解的果膠可以在加工過程中任何階段加入。
選擇好正確的配方之后,掌握加工過程可以從下述工藝要求考慮:(1)時間;(2)pH值;(3)可溶性固形物。這三者是互為連貫,加工時必須加以有效的平衡和控制。
時間包括二個方面:糖熬煮時間和澆模時間。由于果膠已形成完全溶液,如果熬煮以最短時間進行的話,那么糖的效果為最佳,同時對轉化糖的控制也有利,澆模時間也要掌握得好,這是因為酸已經加入,時間過長,再加上溫度高,易引起糖的轉化。一般澆模應在酸加入后20~30分鐘內完成。澆模溫度不低于85℃,溫度太低易發生早期凝固。
pH值是個相當重要的因素。熬煮時,pH一定要低于5.0,防止糖焦化和果膠降解,但又必須高于3.6,防止砂糖的過度轉化。要達到這一目的,最安全的辦法就是采用緩沖劑,即在100公斤成品量內加入0.4公斤檸檬酸鈉和0.37公斤的檸檬酸。加入酸后pH跌至3.2~3.6,澆模成型時,正好是糖凝固范圍。但須注意,酸類物質必須以溶液狀加入。
可溶性固形物與pH關系密切,這兩者是糖體凝結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一般地,澆模時固形物在78%左右,pH3.2~3.6,為最理想的澆模條件。
總之,糖的凝固取決于糖介質中固形物和pH的恰當平衡。在一定的范圍內固形物的減少有可能通過pH值的降低而得到補償。反過來亦是這樣。而時間又與凝固發生的溫度有關系。一般地,澆模溫度較高,那么在特定的pH——可溶性固形物條件下,允許用較長的時間澆模,或者允許以同樣的時間,在更低的pH或更高的固形物條件下澆模。較低溫度下澆模時,為了避免早期凝固,一般需要減少可溶性固形物,或在產品內產生較高的pH。這些變化導致澆模之后凝固時間延長。
目前生產果膠軟糖均采用間歇法生產。因為間歇生產便于控制上述諸因素之間的關系。總之,加工果膠軟糖是項十分難的工藝,只要果膠質量好,時間、pH溫度和可溶性固形物都控制得好,完美無瑕的軟糖是不難生產出來的。
奶糖及其制作方法
奶糖是由國外引進的,在我國僅有幾十年的歷史,由于它口味芳香,營養豐富,深受人民歡迎,所以發展很快。
奶糖是一種結構比較疏松的半軟性糖果。糖體剖面有微小的氣孔,帶有韌性和彈性,耐咀嚼,口感柔軟細膩。
奶糖以含有大量奶品而得名,這類糖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奶的獨特芳香,又稱為焦香糖果。奶糖的外形多為圓柱形,也有長方形和方形。色澤多為乳白或微黃色。奶糖的平均含水量為5~8%,還原糖含量在14~25%之間。
奶糖可分為膠質奶糖和砂型奶糖。
膠質奶糖,包括太妃糖和卡拉密爾糖。膠體含量較多,糖體具有較強的韌性和彈性,比較堅硬,外形多為圓柱形,還原糖含量較高,為18~25%之間,隨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種品種。
砂型奶糖,又稱費奇糖。糖中僅加少量膠體或不加膠體,還原糖含量較膠質奶糖少,在生產中經強烈攪拌而返砂。糖體結構疏松而脆硬,缺乏彈性和韌性,咀嚼時有粒狀感覺。外形多為長方形或方形。隨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種名稱。
奶糖的組成 奶糖的品種很多,組成也不同。下表是兩類奶糖的基本組成。
組成
膠質型奶糖
砂質型奶糖
蔗糖
35~40%
55~60%
淀粉糖漿干固物
30~35%
15~20%
非脂乳固體
5~10%
5~10%
植物脂肪
15~20%
5~10%
乳脂
5~10%
1~3%
食鹽
0.2~0.3%
——
膠體
1.5~2.0%
蔗糖和淀粉糖漿是組成奶糖的基礎物質。蔗糖在熬煮中有一部分轉化成轉化糖。轉化糖對奶糖的結構、風味和保存能力都有重要影響。蔗糖的吸水氣性很小,只有當空氣內的相對濕度超過90%時,才吸收水分。故奶糖中蔗糖的組成增多,有助于防止其吸水溶化。
淀粉糖漿是一種抗結晶物質。淀粉糖漿的主要組成為糊精、高糖、麥芽糖和葡萄糖。它們既可以防止奶糖返砂,也可以降低奶糖甜度,增加粘稠度,不使奶糖在強烈攪打下產生砂粒的晶體,保持奶糖的細膩結構。
晶體蔗糖和抗結晶體淀粉糖漿在熬糖過程中,在水的參與下,組成一個連續相。也就是說熬糖過程使兩者的體系起了一根本變化,使蔗糖的顆粒狀態組成為有抗結晶物質參加的分子狀的透明液體混合糖漿。
明膠是奶糖骨架。它是由動物的骨、皮、肌腱等組織中提取而制成的。明膠可以吸水膨脹,在熱水中易溶解。明膠的水溶液,經冷卻后可以結成膠凍。這種膠凍的抗壓能力很強,15%濃度明膠水溶液,形成膠凍后,可以支承每平方厘米500克的荷重。它可以使奶糖具有良好的堅韌性,耐嚼性和彈性,保持糖果的形態穩定。
乳制品系用鮮乳加工成的制品。包括煉乳、奶油和奶粉。在鮮乳中約有87%以上的水分。由于鮮乳水分高不利于工藝和貯運。所以在奶糖中多用乳制品而不用鮮乳。
乳制品在奶糖中不僅提高了其營養價值,而且起著乳化作用,進一步改變了奶糖物態體系。特別是它對奶糖起著增香作用和潤滑作用。
煉乳是用鮮乳經真空濃縮,排除一部分水分的濃縮品。煉乳又分為淡煉乳,甜煉乳,全脂煉乳和脫脂煉乳。
在奶糖中最理想的是淡煉乳,它是鮮乳的濃縮制品,具有奶的濃厚芳香。不需要調制,可以直接使用,是奶糖理想的增香劑。
奶油又稱黃油或白脫油,它是由鮮乳中分離出來的乳脂。它是由脂肪、乳和水三相組成的。熔點低于豬脂肪,約為28~33℃,在常溫下為半固態,有令人愉快的脂香。奶油的可塑性是一種特殊的物質性質,它能阻止脂肪球和水兩相在一般溫度下分離。它有較強的親水性,作為一種乳化劑它可以使糖果的結構細致均勻。糖果奶油具有脂肪和乳的雙重作用,也是奶糖的良好增香劑。
奶粉是鮮乳濃縮后噴霧干燥而成的。按其所用鮮乳的脫脂與否分為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根據我國奶粉標準的規定,全脂奶粉的脂肪含量不得低于25%。因脫脂奶粉中的芳香物質大部分隨脂肪而被分離除掉。其口味不如全脂奶粉。
由于奶粉的水分含量低,便于貯存和運輸,在糖果中的用量很大。在糖果中使用奶粉的方法分為干調法和濕調法。干調法是將奶粉直接加入,這種方法雖方便,但其缺點有時溶解不完全,有顆粒狀存在。濕調法一般是根據糖果的需水量加入溫水調制成不同濃度,其優點是可使奶粉顆粒充分溶解。
在奶糖中所用的油脂,除了奶油外,主要是植物氫化油。它是將植物油經氫化而制成。常用的氫化油有兩類,即月桂酸型和非月桂酸型。前者以椰子油和棕櫚油為代表,后者是以豆油、棉籽油、花生油和葵花油等制成。
月桂酸型油脂含飽和脂肪酸較高,氫化較易,熔點在30~35℃,氣味純正,顏色潔白,是糖果用的理想氫化油脂。
非月桂酸型油脂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需經精煉,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生產原理 奶糖是將砂糖、淀粉糖漿、膠體、乳制品、油脂和水經高度乳化而成的。在這種均勻地統一體中,很難分辨出其中某一種物質的單獨存在,同時,經過放置也不會再發生分離現象。
油與水是互不相溶的兩相,要使奶糖成為高度均一的乳濁體。就必須通過某種手段使油脂成為極小的球體,使其分布在水與膠體的分散介質中去,并被這種介質所包圍,使之成為穩定的乳固體,強烈攪拌是完成這一過程的手段。
在奶糖中,乳制品是天然的乳化劑。乳中含有0.2~1%的磷脂。含乳制品少的奶糖要添加乳化劑,常用的乳化劑有大豆磷脂、單硬脂酸甘油脂、蔗糖酯和山梨醇脂肪酸脂等。它們能起到良好的乳化效果。
乳化劑分子結構的基團中,同時存在著親水基和親油基,在物料的乳化過程中,乳化劑親水基的一端被吸附在糖液一端,親油基的一端被吸附在油相一端,從而降低了兩相間存在的斥力,變成相對穩定的緊緊吸附在一起的分散體系。
明膠是一種親水性膠體,也是一種良好的起泡劑。當把明膠溶于水攪拌起泡時,它便吸附在氣液介面上。當沖入糖液和加入乳制品后,在攪拌過程中,糖乳制品和油脂便均勻地分布在明膠泡沫層周圍。在這種結構中,油脂以細小的油滴分散在這個體系中,加強了泡沫層的穩定性,經冷卻后,由糖、乳制品、油脂和明膠所組成的膠質糖體,便逐漸由軟變硬,最后形成一種疏松多孔,具有一定韌性和彈性的奶糖結構。
明膠的等電點為pH4.7,在pH4.7條件下,明膠的粘度和膨脹度最低。故在糖果生產中,嚴禁在pH4.7的環境下進行工藝操作。
強烈攪拌,可使蔗糖分子形成微小的結晶,這是砂質型奶糖所要求的工藝條件。
為了防止膠質型奶糖的返砂,一般是增加其還原糖含量,其范圍為17~25%,而砂質型奶糖的還原糖含量較低,為14~25%。
制作方法 1.浸泡明膠。將選好的12°E以上的明膠,用20℃左右的溫水浸泡,用水量一般為明膠的2.5倍左右,浸泡用水不要過多,因水分不易蒸發,致使糖體變軟。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2小時左右就夠了。稍微加熱攪拌,冷卻待用。
2.熬糖也焦香味的形成。熬糖的作用是將物料充分溶解、混合、蒸發掉多余的水分,使奶糖具有焦香味。焦香味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
熬糖溫度隨不同物料、季節和其它條件而不同。各種膠質奶糖的出鍋溫度:一四季度為124~130℃;二三季度為126~132℃。
各種砂質型奶糖的出鍋溫度:一次沖漿者一般掌握在130℃左右。兩次沖漿者:第一次沖漿的出鍋溫度124~126℃;第二次沖漿的出鍋溫度130~136℃。
出鍋溫度隨下列條件而改變:(1)配料中砂糖含量高,出鍋溫度也應相應提高。(2)配料中淀粉糖漿含量越高,其出鍋溫度應相應降低。(3)奶油煉乳中含水量高者,出鍋溫度應相應提高;反之,則降低一些。(4)含蛋白質量高者,出鍋溫度應降低。(5)高溫季節應提高出鍋溫度,低溫季節可降低出鍋溫度。(6)長期貯存或運銷于炎熱地區者可適當提高出鍋溫度。
投入煉乳或奶油的溫度根據不同物料條件和奶糖品種而不同。一般是在125~130℃投放,待熬溫回升至所要求的溫度,制成的糖體軟硬適度時即可出鍋。奶糖是在攪拌時加入。
3.攪拌和混合。在打蛋鍋中攪拌的作用是:使物料充分混合,起泡,除掉部分水分。
將熬好的糖漿置于打蛋鍋內,放入已溶化的明膠,開始慢轉攪打,以防糖漿濺溢,待糖漿稍冷粘度增大后,再開快轉攪打,最后加入奶粉和油脂混合均勻。
關于控制糖體軟硬問題,不同奶糖所要求的軟硬不同,一般是利用以下方法以控制糖體的軟硬:(1)利用熬溫控制。(2)采取措施,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降低奶油、明膠和煉乳中的水分。(3)延長攪拌時間,也可以除去部分水分。
改善奶糖質量,使組織細膩,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1)先加水使奶粉溶解和乳化后,再加入糖液中,不直接將奶粉投入鍋中。(2)將奶粉壓碎過羅。(3)強烈攪拌,使物料充分混合乳化。(4)使用淡煉乳,不使用加糖煉乳。
4. 砂質型乳糖的砂質化。使砂質型乳糖的砂質化有以下幾種措施:
(1)控制還原糖含量,在打蛋機內通過強烈攪拌使蔗糖重新結晶。
(2)在熬糖后期,將物料進行激烈摩擦,使蔗糖產生晶體而返砂,不過這種方法不易控制結晶速度和晶粒大小。
(3)先制成一種晶糖基:晶糖基是砂糖晶體和糖漿的混合物。它是由兩相構成的,即結晶相和糖漿相。結晶相占50~60%,糖漿相占50~40%。結晶相中的晶核很小,約在5~30微米之間,大小在10微米以下者,可產生細膩的口感。
制作晶糖基的配方是,蔗糖80~90%,淀粉糖漿20~10%,溶化后熬至118℃,然后冷卻至60℃以下,在產砂機內制成白色可塑體,冷卻后成為固體。
使用時,將熬好的糖膏冷卻至70℃以下,加入20~30%的晶糖基,攪拌混合,晶糖基在砂質型奶糖中起著晶核的誘晶作用,最終使制品形成細致的砂質結構。
椰奶軟糖怎么做
軟糖(超簡單版)的做法 把吉利丁片用水泡軟,去腥味.加入白砂糖和果汁(放奶鍋)(果汁用什么都可以,我用的草莓汁) 小火煮至吉利丁融化 裝模具,冷藏2到兩個半小時
杏仁軟糖做法
1:花生和杏仁放烤箱350F,烤10分鐘左右取出放涼。芝麻烤4-5分鐘。將全部花生和部分杏仁切成小顆粒。
2:鍋里放油加熱,放糖開中小火攪拌至糖完全溶解(用電爐開到5即可,約需10分鐘左右)
3:接著放入麥芽糖繼續攪勻,隨后加杏仁,花生和芝麻,翻炒拌勻。
4:在砧板上鋪一張parchment paper, 趁熱將翻炒均勻的杏仁糖倒在紙上,再蓋一張parchment paper, 用手將糖團壓實,再用搟面杖搟薄。
5:等杏仁糖稍冷卻變溫熱時,用刀切塊(此時糖還沒完全變硬,切塊后平攤在紙上以免粘連),等完全冷卻后就可以食用了。
Tips:
1: 如沒有烤箱,可以用小火將花生杏仁等用鍋炒出香味。
2:花生和杏仁務必用刀切碎,建議不要用blender, 沒法控制顆粒粗細以免成粉狀。
3:糖在熱油中溶解的時間有點長,請耐心等待并攪拌。
4:糖團出鍋后壓緊實再搟,不然糖中間有空隙,冷后易碎,另外壓糖團時,會很燙,可戴隔熱手套。
5:杏仁糖在溫熱稍涼時切塊最合適,太熱易粘刀,太冷不易切。
糖果是怎么做的
果膠軟糖 :砂糖+檸檬酸鈉+葡萄糖漿+水+果膠+檸檬酸+香精色素 奶糖:蔗糖+淀粉糖漿干固物+非脂乳固體+植物脂肪+乳脂+食鹽+膠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