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C m 200 登山杖 腕帶的安裝
把腕帶繩拉出來,杖頭中間有個小橫梁,把繩穿過去,然后選擇合適的長度,把腕帶上的小接頭插進去就ok了.
登山杖怎么掛
用松緊帶套個結. 重心調整帶上有2個金屬日字扣有一點空隙,能再加入一條織帶,兩邊各做一條承載織帶增加掛點.
視頻:如何使用登山杖
{勝利}{勝利}{勝利}
登山杖怎么支地席?戶外的時候
登山杖,顧名思義,就是指從事登山運動時使用的輔助器械。登山杖可以讓戶外登山穿越活動帶來很多的好處,如提高步行的穩定性,減輕腿部的負擔。根據研究,行 走時使用登山杖可以減輕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蓋等肌肉關節的力量,讓腿部感覺更舒服!而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能夠提供較好的平衡性。更有甚者找不到樹干,它還可以做用防水布搭建雨棚的支桿。
1、調整登山杖長度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供參考),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頂部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將杖尖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最后將登山杖的支桿全部鎖緊。調整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
三節調整式的登山杖最強韌的狀態是在三節支桿長度相當的情況下,因此使用時不要只延伸其中一節支桿而不用另外一節支桿,或者超過支桿的警戒刻度,這樣會造成登山杖容易彎曲變形而無法使用!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將另外兩節可延伸的支桿調整成相同的長度,這樣可以確保登山杖的支撐強度,也能增加登山杖的使用壽命。
2、正確使用腕帶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就錯了。
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藉由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而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手腕穿過腕帶時不應該直接從腕帶上方伸進去抓住把手,而是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輕輕的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如果有帶扣,做稍微的調整,記得不要影響到登山杖的操作。
3、登山杖的操作方式
以下介紹的是一般使用登山杖的正常操作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可在實際操作中稍做調整,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才能充分運用到登山杖的好處。
平地及平緩的上坡就跟平常走路一樣采取相同的節奏,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然后頂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較傾斜的陡坡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可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放在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下坡時由于沖擊力比較大,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前面,而且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此時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并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因此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必要的時候,可以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增加登山杖的長度。
4、登山杖的保養
當有一段時間不用時,最好將登山杖分開來存放,開口向下直立,讓里面的水分慢慢的流出來。如果擰不開,可輕輕的拍打鎖定的部位,或者將登山杖弄濕,減少一些摩擦力,就可以順利將登山杖旋開了。手杖掉進水里或潮濕時,請拔出進行干燥處理; 超過STOP標記以上拉長時使用會損壞零部件; 杖尖采用的鎢鈦合金制作,有更高的強度和韌性來保證在登山、行走時接觸地面之間的安全性,若卡在巖縫時不可妄加用力; 不要用登山杖拉人。
5、使用登山杖的好處
登山杖的設計是為了提供個人活動時更好的穩定度,而且將作用在腿部的沖擊力分散部分到手臂上;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當下坡的時候,膝蓋部分的受力在沒有使用登山杖的時候比使用登山杖的情形多出22%,大腿肌肉消耗的能量也多出
(1)當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進的時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體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絆絆的發生導致踝關節扭傷(崴腳)等戶外活動中常見的損傷。
(2)過河的時候或是水邊的跳石路,登山杖等于你的身體提供穩定的接地支點,有利于所有的肌肉放松;在湍急、濕滑的河流中做到有效的支持,保持身體平衡。
(3)上坡的時候,登山杖可以幫助你的腳助力,下坡時可以幫助減少膝部的震動,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4)走在有灌木叢的山路上時可能會有蛇,這時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5)休息時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來做一個簡易的遮陽棚來遮避太陽。
(6)有的登山杖還可以作為照相機的獨角架使用,在徒步的同時,如果你還有攝影的愛好,這種登山杖是個不錯的
如何使用登山杖?
登山杖,顧名思義是登山時的輔助工具,戶外登山帶上我們心愛的登山杖可以減少肌肉疼痛。快來看下登山杖正確使用的方法吧 登山杖,顧名思義是登山時的輔助工具,戶外登山帶上我們心愛的登山杖可以減少肌肉疼痛。快來看下登山杖正確使用的方法吧。
一、調整登山杖的長度
一般三節式的登山杖有兩節是可以調整的,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
將靠近底端的支桿伸長到最大限制的長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參考。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調整登山杖的長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上舉到跟上臂成90.,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頭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將杖尖下向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
將登山杖的支桿全部鎖緊。另一只尚未調整的登山杖比對鎖定長度的登山杖調整到相同長度即可。
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在購買登山杖時可先做長度調整以確定是否買到合適長度的登山杖。
二、腕帶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就錯了,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于登山杖本身的強度!
我們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藉由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們的手腕穿過腕帶時不應該直接從腕帶上方伸進去抓住把手,而是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輕輕的抓住把手即可[請看附圖],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如果有帶扣,做些許的調整,記得不要影響到登山杖的操作。
三、登山杖的操作方式
以下介紹的是一般使用登山杖的正常操作方式,不過并不是唯一的操作方式,您可以在實際操作之后稍做調整,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才能充分運用到登山杖的好處。
平地及平緩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樣采取相同的節奏,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然后頂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較傾斜的陡坡
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候可以同時利用兩只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下坡 由于下坡的沖擊力比較大,這時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因此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的前面,而且必須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因此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并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所以需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必要的時候,可以加長登山杖的長度,完全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做調整。
登山杖的使用是為了減輕腿部的壓力,進而增加身體整體性的持續耐力,因此上述的使用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適合每個人,只要覺得其它方法一樣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而且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做個改變也無妨。方法是活的,身體健康最重要,您說對吧!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教你如何登山杖“腕帶”的?
我看見很多新朋友,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登山杖的把手用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就錯了,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于登山杖本身的強度! 我們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藉由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們的手腕穿過腕帶時不應該直接從腕帶上方伸進去抓住把手,而是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輕輕的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如果有帶扣,做些許的調整,記得不要影響到登山杖的操作.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如何背登山杖
一般在你登山背包的兩側 有兩個類似于指環扣子似得東西 總共有四個 在你背包中側有兩個 背包底部有兩個 讓你背包地步的兩個卡住擋泥板 背包中部的收緊 就能背住 了. 底部一般是布環 中間的是可收縮的松緊帶那種
登山杖的科學使用及保養常識有哪些?
登山杖是登山愛好者登山穿越時支撐身體,減少體力的輔助登山裝備,大多數登山愛好者驢行都會帶上一根登山杖,鑒于它的使用普及性,本文將從登山杖的選購,使用及保養全方位進行科普介紹。
從事登山運動時,登山杖是用于輔助行走的器械。登山杖可以為登山愛好者穿越山林帶來很多的便利和好處,如提高步行的穩定性,減輕腿部的負擔。
研究表明,行走時使用登山杖可以減輕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蓋等肌肉關節的力量,讓腿部感覺更舒服!而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能夠提供較好的平衡性。更有甚者找不到樹干,它還可以做用防水布搭建雨棚的支桿。
登山杖的科學使用及保養常識
登山杖的構造 目前登山穿越活動一般使用三節調整式登山杖,具有鋁合金/鈦合金支桿、碳鎢鋼尖頭、根據手掌設計的把手護墊、以及可快速拆裝的雪地圈;高級的登山杖還設有避震系統,減緩手臂的負擔!以下是各部分簡單的介紹。
把手 通常用橡膠、軟木、塑料和泡棉等材料做成,一般來說前兩者材質的抓握感比較舒適,但價格也比較貴。有些登山杖的把手跟支桿呈15度,這是根據滑雪杖的設計衍生出來的,在下坡時較容易頂住地面達到煞車的效果,但在上坡時或是在平地行走時卻不容易頂住地面,必須要很熟練登山杖的使用技巧才能習慣;因此不適合初學者或只在平地行走的人使用。
腕帶 這是購買登山杖時最需要考慮的部分,因登山杖與使用者身體力量的互相傳遞主要是通過腕帶,因此應考慮腕帶材料的耐用性、柔軟度、舒適性和寬度,應可以調整帶子長度以方便手腕的活動,最好選擇沒有帶扣的腕帶;如附有帶扣,就一定要試戴一下以確定不會影響到手腕或手掌的活動。
支桿 支桿的材料通常是碳纖維、鋁合金和鈦合金;尤其碳纖維具有輕、硬、挺、韌性好的特點。
避震系統 避震系統是在登山杖的內部設有彈簧,可以根據需要緩沖沖擊力,價格比沒有避震系統的登山杖昂貴;還有一種登山杖可以關掉避震系統,價格更貴。可是有避震系統不是很好嗎?干嘛要把它關掉?
根據正確的使用方式,上坡時利用登山杖往后推,下坡時利用登山杖與腿部同時承受身體向下的沖擊力量,此時需要避震系統來緩和沖擊力;可上坡時避震系統卻會削減掉向后的推力,也就是說要用更大推力才能達到跟一般登山杖相同的效果,此時避震系統反而成了不必要的裝置。
滑雪圈 滑雪圈可以防止登山杖陷入泥地中,不過登山穿越的環境多有荊棘灌木,滑雪圈反而會妨礙行動的便利性,所以要注意滑雪圈應該可以快速拆裝,才不會造成困擾。
杖尖 材質有橡膠頭、鐵制、鎢鈷合金等,鎢鈷合金最硬,價錢也最貴,橡膠頭最便宜,但是也比較不能應付崎嶇的戶外地形,耐磨性也不如鎢鈷合金。調整登山杖長度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供參考),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頂部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將杖尖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最后將登山杖的支桿全部鎖緊。調整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
三節調整式的登山杖最強韌的狀態是在三節支桿長度相當的情況下,因此使用時不要只延伸其中一節支桿而不用另外一節支桿,或者超過支桿的警戒刻度,這樣會造成登山杖容易彎曲變形而無法使用!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將另外兩節可延伸的支桿調整成相同的長度,這樣可以確保登山杖的支撐強度,也能增加登山杖的使用壽命。正確使用腕帶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就錯了。
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藉由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而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手腕穿過腕帶時不應該直接從腕帶上方伸進去抓住把手,而是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輕輕的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如果有帶扣,做稍微的調整,記得不要影響到登山杖的操作。
不同地形的操作方式
平地及平緩的上坡就跟平常走路一樣采取相同的節奏,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然后頂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較傾斜的陡坡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可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放在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下坡時由于沖擊力比較大,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前面,而且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此時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并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因此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必要的時候,可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增加登山杖的長度。登山杖的保養
當有一段時間不用時,最好將登山杖分開來存放,開口向下直立,讓里面的水分慢慢的流出來。如果擰不開,可輕輕的拍打鎖定的部位,或者將登山杖弄濕,減少一些摩擦力,就可以順利將登山杖旋開了.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怎樣正確使用登山杖?
手杖作為幫助我們減輕負擔的行走工具,既然使用就要注意使用的科學性。經常看到有人使用兩支不一樣的手杖,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不同的手杖在重量和設計上是完全不同的,在使用中人很難找到平衡感,使用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手杖不等于拐杖 手杖并不是單純的拐杖那么簡單,根據國外研究報告顯示,當下坡時,膝蓋部分的受力在沒有使用登山杖的時候比使用登山杖的情況多出22%的大腿肌肉消耗的能量也多出21%。
在山地運動中,人平均每小時能走4公里,一天走6小時,即每天走24公里;人的步幅約80公分,一公里約走1250步,每天走24公里,即30000步;以一個體重140斤的人計算,背包中30斤,人加包的重量約170斤;85公斤走30000步,即一天6小時的徒步,雙腳會承受2.55噸的壓力。而人體正常能承受的步行是每天10000步,超過的部分會對膝關節及裸關節造成傷害,長期下來會使得關節炎等病癥的機會大大增加,國內很多的戶外愛好者都有類似的傷病,就是這個原因。
而使用登山杖恰恰能偶通過改變對人體中心的支撐方式,來緩解負荷過大的問題,但是目前國內很多的戶外愛好者在手杖的使用方面存在很多誤區。如果不能正確地使用手杖,不但不能幫助你降低符合,反而會給你買下隱患。解碼誤區誤區一:單杖還是雙杖 手杖主要有兩個作用,平衡和支撐,或者完全可以歸納成一個作用,平衡的支撐。
陸生哺乳動物一般采用四肢著地的行走方式,分擔身體重量,而人進化外兩只著地行走后,原來由四個受力點分擔的重量,現在由兩個點來分擔,腿部的負重先天就增加了一倍,再加上背包的重量,長時間行走,腿部的負荷可想而知。即使手杖可以增加受力點,降低腿部的負荷,但是如果只使用一只手杖,不論你把它擺在那邊,支撐的力量都不是平衡的,即使手杖一側降低的壓力會轉移到沒有使用的一側,反而會因為受力不平均而增大受傷的可能性。
再者,從理論上說任何受力點與地面接觸都會產生反作用力,人體的雙腿作為平行的兩點,在行走中產生的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但是如果只是用單手杖,在一邊產生反作用力,而一邊沒有的情況下,人體的平衡性反而降低了,當然通過人體肌肉組織的協調,這些問題都可以背掩蓋,但在突發狀況或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這些問題還是會爆發出來,這時候危險就產生了。所以在歐美,手杖大多是成對銷售的,更有一些品牌設計了左右手不同的款式,適應兩手不同的抓握需要,而在國內由于傳統對拐棍的意識,以及對概念上的認識不清,很多人在山地運動中任然使用一只手杖,這是對于對手杖使用的最大誤區。
手杖不是腿腳不變時支撐身體的拐棍,它是幫助你省力行走的工具。
TIPS:較傾斜的陡坡,手臂往前將登山杖的位子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減輕腿部的壓力。
TIPS:下坡,由于下坡的沖擊力比較大,需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誤區二:什么樣的長度合適 手杖上都會有很多刻度,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刻度有什么用,實際上,也就應該按照身體的比例進行調整,這些刻度就是方便按照身材比例進行調整的標準。
調整長度時,一般的說法是將身體站直,大臂自然下垂與地面垂直,小臂曲起與大臂形成一個直角。知識抓握手杖的長度就是合適的長度。實際上根據地形條件的不同,手杖的長度也應當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配合地形條件。一般說法的調節方式雖然基本正確但這種方法適合平坦地形的徒步行走和健走運動使用,跟科學的方法使用身高乘以0.66,得出的高度就是手杖的合適高度。而對于復雜的山地環境來說,手杖的長度應該比平時略長,正確的長度是身高乘以0.7即為合適的杖桿長度。
長度是可以調整的,不要懶于使用這項功能
TIPS:登山杖合適的長度
徒步用登山杖:升高×0.7Or手臂成垂直
競走用杖:身高×0.66誤區三:如何調節長度 大多數手杖的損壞都與長度調節的不當有關,經常看到有些人在剛開始使用手杖時將其中的一節拉的過長,有的甚至連固定桿杖的膨脹塞都露了出來,實際上這部分是手杖著脆弱的部分,拉到這里使用,手杖難逃孫換的命運了。
所有的手杖在每一節的尾部都會有一個STOP的標志,這里是手杖調節極限,如果拉到這里依然覺得不夠長,要不就是你的升高已經超過了2米,要不就是你用錯杖了。山地手杖一般是三節的結構,很多人不知道能拉出來的兩節能拉多少才真確,實際上如果一節拉的過長,而另一節拉的很短的話,也是不正確的,長期如此也會對手杖造成損害。一般能拉出的兩節上都有105至140的刻度,你升高乘相應比例得出來的數字是多少,就將兩節都拉到相應的刻度上在固定,就是你需要的手杖長度了。
TIPS: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多顯示最大調整長度,腰部手杖的每一節都拉到合適的長度,擰緊,在使用它。誤區四:手杖用很久也不會壞嗎 確切地說如果你選擇一個好的手杖品牌,并且使用方法正確的話,手杖是不容易損壞的。它并不屬于一件易耗品。但是手杖不是鐵杖,它也有一些脆弱的零件容易出現問題,有些零件會因為因為磨損而失效。
容易發生的問題有:杖托丟失;杖尖磨平或脫落;固定杖桿的膨脹塞失效;腕帶斷裂。這些問題如果不是經常,大量發生,都屬于正常現象。杖托丟失大多是因為安裝時沒有真正安好,好的手杖品牌杖托都會有一個鎖死裝置,一點鎖死很難取下;杖尖的磨損也很難避免,在堅硬的材料也不可能保證永不磨損,杖尖的脫落一般屬于鏈接的工藝問題,發生問題的概率極地,但并非毫無可能;膨脹塞失效一般是有磨損會在特殊環境下螺紋變形造成的;腕帶的斷裂則一般是因為腕帶的材質,在長期使用或極端環境下產生材質脆化的結果。好的手杖品牌對這些易損零件都提供可更換的配件,所以即使發生問題,也不能擔心,只要不是杖桿本身的問題,那里壞就換那里就是了。誤區五:購買的原配件手杖適用與所有環境嗎 其實我們購買到的手杖基本可以稱之為裸杖,這是手杖適合一般情況下的使用。好的手杖品牌還根據不同的環境設計了很多可跟換的配件,使手杖能夠在不同環境中發揮跟大的作用。
杖尖保護套:很多人認為那個橡膠套起到的作用就是在存放手杖的時候起到保護擢用,防止杖尖刮壞其他物品,其實這個橡膠套的作用遠不止這樣。如果在堅硬的巖石、水泥、柏油馬路的路面行走,使用橡膠套的效果要遠遠好于普通杖尖,即降低了杖尖的磨損,有能提供更加的彈性和摩擦力。
杖托:杖托起的作用是防止杖尖過深地插入地面,是手杖更易操作,同時降低杖尖損壞的可能性,更具不同的使用環境大致分為:沙托、雪托、泥托、山地托等。大致來降,越松軟、越不穩定的路面。需要受力面積大的杖托。
腕帶:腕帶的使用也應該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長距離的換血和健行需要完全包裹手腕的全裹式腕套提供更多的支撐;而在一般的滑雪和山地運動中,腳寬的化纖合成織物腕帶,更舒適也更輕便;而對于極限環境下的使用,傳統的尼龍材質腕帶,在可靠性上更勝一籌。TIPS腕帶的正確使用 如果你以為腕帶的作用知識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那么你就錯了,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于登山杖本身的強度!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有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上坡時,手臂的推力有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誤區六:只要用兩根杖就可以嗎 手杖作為幫助我們減輕負擔的行走工具,既然使用就要注意使用的科學性。經常看到有人使用兩支不一樣的手杖,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不同的手杖在重量和設計上是完全不同的,在使用中人很難找到平衡感,使用的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登山杖、健行杖和滑雪杖也要轉向使用,這三項運動的手杖要求都不相同,所以手杖在設計制造的時候重點也不同,只有專物專用才能避免因用途不當造成的損壞,達到最佳效果。還有一些因素也是購買和使用手杖時需要注意的。
杖尖:不同系列的手杖,杖尖也是不同的,可根據主要的使用環境來選擇不同的杖尖,可根據主要的使用環境來選擇不同的杖尖。 手柄:每個人的手型不一樣,抓握的習慣不一樣,經常使用的環境氣候也不一樣,所有適合自己的胡搜著手柄的角度、圍度、造型。材質都不相同,而實際使用中,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選擇手杖是這一點必須注意,多嘗試不同的手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 杖桿長度:有一些品牌提供不同的手杖長度可供選擇,如果你的升高沒有那么高,完全可以選擇短一些的手杖,這樣至少在重量上又可以降低一些。 如今手杖不僅作為行走是減負的工具,也可以當多A字帳篷的支撐桿使用,所以正確地認識手杖,掌握正確使用方法,一定能給我們的旅程帶來更多的樂趣。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登山杖的構造
1、手柄
手柄通常采用EVA、橡膠、軟木、塑料等材料做成,各材質分別具有以下特點:EVA:握感舒適,飽滿有彈性,不受季節影響,材質具有吸汗功能;橡膠:握感飽滿,冬季較硬容易開裂,不具備吸汗功能,夏天易手滑;軟木:握感飽滿,不受季節影響,材質具有吸汗功能,易磨損脫屑;塑料:握感欠佳,冬季容易開裂,夏天易手滑,但成本較低,便宜方便。 2、腕帶
這是購買登山杖時最需要考慮的部分,因登山杖與使用者身體力量的互相傳遞主要是通過腕帶,因此應在選擇優質的腕帶時應考慮其是否具備以下特點:腕帶中部較寬、兩側較窄,能夠防止勒手;腕帶調節扣設置在與登山杖的連接處,不與手部接觸,防止硌手;腕帶內側為絨面防摩擦材質,有效保護腕帶接觸的皮膚。 3、支桿
支桿的材料通常采用鋁合金、碳纖維、鈦合金、木頭、鋼等材質,其中鋁合金及碳纖維最為廣泛,幾種材質分別具有以下特點:鋁合金:結實耐用、價格低廉、重量比碳纖維和鈦合金重、易腐蝕;碳纖維:輕盈、材質彈性及韌性好、強度比高、耐腐蝕、價格較高;鈦合金:輕盈、材質彈性及強度好、耐腐蝕、價格高。 4、鎖緊系統
鎖緊系統是一條登山杖的核心安全部件,90%的登山杖問題都是由于鎖緊系統故障引起的。價格低廉的登山杖一般采用容易變型的普通塑料部件,而高端登山杖則采用高硬質工程塑料(晶塑),并經過精密切割。如行業公認的先進鎖緊系統,Black Diamond/黑鉆自主開發的 Flicklock關節鎖緊系統、魯濱遜專利SLS二代鎖緊系統、Wildview/迪為的3LS安全鎖緊系統等。 同時,鋁合金登山杖還會和鎖緊系統一起配備避震系統。避震系統作為一個彈簧部件,可以有效緩沖沖擊力,下坡時可降低對膝部的壓力,但由于上坡時彈簧會吸收推力,在長時間徒步行走時會額外消耗體力。此外,材質不佳的彈簧部件容易出現生銹、斷裂、滑脫等情況,引發鎖緊系統卡扣或者失效。碳纖維及鈦合金材質的登山杖,因為材質本身具有較好的彈性和韌性,無需設置避震系統即可達到均衡減震的效果。 5、泥托泥托
泥托泥托可以防止登山杖陷入泥地中,不過登山穿越的環境多有荊棘灌木,泥托反而會妨礙行動的便利性,所以要注意泥托應該可以快速拆裝,才不會造成困擾。 6、杖尖
杖尖材質有橡膠頭、鐵制、碳鎢鋼等。碳鎢鋼最硬,價錢也最貴,橡膠頭最便宜,但是也比較不能應付崎嶇的戶外地形,耐磨性也不如碳鎢鋼頭。杖尖的花紋常見的有網形紋、鉆石紋、格狀紋等,其中鉆石紋的防滑性及穿透性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