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登山杖?
登山杖,顧名思義是登山時的輔助工具,戶外登山帶上我們心愛的登山杖可以減少肌肉疼痛。快來看下登山杖正確使用的方法吧 登山杖,顧名思義是登山時的輔助工具,戶外登山帶上我們心愛的登山杖可以減少肌肉疼痛。快來看下登山杖正確使用的方法吧。
一、調整登山杖的長度
一般三節式的登山杖有兩節是可以調整的,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
將靠近底端的支桿伸長到最大限制的長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參考。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調整登山杖的長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上舉到跟上臂成90.,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頭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將杖尖下向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
將登山杖的支桿全部鎖緊。另一只尚未調整的登山杖比對鎖定長度的登山杖調整到相同長度即可。
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在購買登山杖時可先做長度調整以確定是否買到合適長度的登山杖。
二、腕帶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就錯了,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于登山杖本身的強度!
我們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藉由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們的手腕穿過腕帶時不應該直接從腕帶上方伸進去抓住把手,而是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輕輕的抓住把手即可[請看附圖],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如果有帶扣,做些許的調整,記得不要影響到登山杖的操作。
三、登山杖的操作方式
以下介紹的是一般使用登山杖的正常操作方式,不過并不是唯一的操作方式,您可以在實際操作之后稍做調整,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才能充分運用到登山杖的好處。
平地及平緩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樣采取相同的節奏,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然后頂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較傾斜的陡坡
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候可以同時利用兩只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下坡 由于下坡的沖擊力比較大,這時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因此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的前面,而且必須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因此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并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所以需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必要的時候,可以加長登山杖的長度,完全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做調整。
登山杖的使用是為了減輕腿部的壓力,進而增加身體整體性的持續耐力,因此上述的使用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適合每個人,只要覺得其它方法一樣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而且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做個改變也無妨。方法是活的,身體健康最重要,您說對吧!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戶外登山杖的作用有哪些?
對于戶外愛好者來說,在徒步的時候如果能有兩根登山杖與你同行,能為你帶來不少便利,甚至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戶外活動中,適當地利用裝備,有時候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戶外愛好者來說,在徒步的時候如果能有兩根登山杖與你同行,能為你帶來不少便利。戶外登山杖的作用
1、最好有兩根可以自由伸縮、攜帶方便、有防震功能的專業登山杖。如果沒有,當然也可以就地取材地用樹枝、木棍代替。
2、當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進的時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體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絆絆的發生。
3、過河的時候,登山杖等于你的身體又增加了支點了,有利于在湍急、濕滑的河流中保持平衡。
4、上坡的時候,登山杖可以幫助你的腳助力,下坡時可以幫助減少膝部的震動,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5、走在有灌木叢的山路上時可能會有蛇,這時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6、雖然不是丐幫,但是有了登山杖,就等于你也有了一根打狗棒,逢村過寨的時候,你可以用它來對付野狗。
7、休息時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來做一個簡易的遮陽棚來遮避太陽。
8、冬天的時候,經過有雪的低矮樹木時,可以用登山杖把樹枝上的雪打下來,這樣雪就不會掉在身上。
9、有的登山杖還可以作為照相機的獨角架使用,在徒步的同時,如果你還有攝影的愛好,這種登山杖是個不錯的選擇。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登山杖有什么作用 爬什么類型的山才需要用
登山杖的使用有助于調節人體的平衡,減少緩解腿部壓力,讓人在登山過程中是身體全面放松狀態,達到登山的效果.親 廠家授權,代理魯濱遜戶外運動登山手杖 登山運動服.歡迎愛好登山運動的驢友們光臨選購http://r5283.taobao.com/
登山杖有什么作用
主要是減輕腿部的負重,多一個支撐點,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在很滑的雪地、泥地、碎石地很有作用,保證登山安全,此外還可以探路,試探泥水、雪地、沼澤的深淺、打草驚蛇防衛等功能.
登山杖與行走杖有何區別?
沒聽過戶外運動有什么行走仗,可能是拐杖吧?
登山杖本來大多就是在有坡度的地方使用的,而且坡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以下介紹的是一般使用登山杖的正常操作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可在實際操作中稍做調整,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才能充分運用到登山杖的好處。
平地及平緩的上坡就跟平常走路一樣采取相同的節奏,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然后頂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較傾斜的陡坡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可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放在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下坡時由于沖擊力比較大,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前面,而且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此時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并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因此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必要的時候,可以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加長登山杖的長度。
登山時登山杖怎么使用
一、永遠不要用登山杖拉人,除非他是你的仇人. 二、長時間徒步中,經常檢查你的手杖是否鎖緊,以免驢失前“蹄”. 三、盡量不要將登山杖插入海水、含鈣量高的水中,比如黃龍、九寨溝那種水里.否則會腐蝕手杖或很難清理. 四、在山路上行走,當一側有懸崖時.一定要將登山杖在向山側使用,否則容易發生危險!平時要養成左右手都能使用手杖的習慣. 五、上山較陡的路上,盡量離你前邊使用登山杖的人遠些,不然被扎瞎眼睛別怨別人. 六、登山杖不是降魔杵,也不是金剛杖,對它溫柔些,暴力使用再好手杖的也會折斷,還有可能發生危險. 七、3節登山杖下面2節在調節長度的時候注意:下2節的長度應該是成正比的.有些款式的手杖會有刻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
登山杖如何讓你在登山途中更安全?
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前面,而且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此時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并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
一般使用登山杖的正常操作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可在實際操作中稍做調整,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才能充分運用到登山杖的好處。平地及平緩的上坡就跟平常走路一樣采取相同的節奏,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然后頂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較傾斜的陡坡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可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放在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下坡時由于沖擊力比較大,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前面,而且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此時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并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因此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必要的時候,可以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加長登山杖的長度。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登山杖是單杖好還是雙杖好 ?
登山仗有行走仗、登山仗、滑雪仗,其實到了平常人眼里全是拐棍,無非有的是直的有的是伸縮的。對于咱們用到的就是登山仗,很多驢友都有一個疑問,戶外登山是用單仗好還是雙仗好呢?
徙步中以及登山活動中單仗與雙仗?
登山仗起的是平衡身體的支撐。陸生哺乳動物一般采用四肢著地的行走方式,分擔身體重量,而人進化為兩肢著地行走后,原來由四個受力點分擔的重量,現在由兩個點分擔,腿部的負重先天就增加了一倍,再加上背包的重量,長時間行走,腿部的負荷可想而知。使用手杖可以增加受力點,降低腿部的負荷,但是如果只使用一支手杖,不論你把它擺在哪邊,支撐的力量都不是平衡的(試想一下三條腿的方桌),使用手杖一側降低的壓力會轉移到沒有使用的一側,反而會因為受力不平均而增大受傷的可能性。再者,從理論上說任何受力點與地面接觸都會產生反作用力,人體的雙腿作為平行的兩點,在行走中產生的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但如果只使用單手杖,在一邊產生反作用力,而一邊沒有的情況下,人體的平衡性反而降低了。當然通過人體肌肉組織的協調,這些問題都可以被掩蓋,但在突發狀況或積累的一定程度時這些問題還是會爆發出來,這時危險就產生了。所以在歐美手杖大多是成對銷售的,更有一些品牌設計了左右手不同的款式,適應兩手不同的抓握需要。而在國內由于傳統對拐棍的意識,以及概念上的認識不清,很多人在山地運動中依然使用一支手杖,這是對于對手杖使用的最大誤區。登山時是用單仗還是雙仗 登山仗不是腿腳不便時支撐身體的拐棍,它是幫助你省力行走的工具。在行進當中合理的使用雙仗最起碼可以讓你節省30%的體力。但首先一定要是合理的使用.以及你的登山仗質量上過的去! 登山仗的長度 既然將手杖作為支撐身體的受力點,那么它就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也就應該按照身體的比例進行調整,調整長度時,一般的說法是將身體站直,大臂自然下垂與地面垂直,小臂曲起與大臂形成一個直角,這是抓握手杖的長度就是合適的長度。實際上根據地形條件的不同,手杖的長度也應適當進行調整,以配合地形條件。一般說法的調節方式雖然基本正確,但這種方法適合平坦地形的徒步行走和健走運動使用,更科學的方法是用身高乘以0.66,得出的高度就是手杖的合適高度。而對于復雜的山地環境來說手杖的長度應該比平時略長,正確的長度是身高乘以0.7即為合適的杖桿長度。 登山仗的長度是需要在不同行走環境下有所調節的,好比上山下山所需要的長度就不同,自然你省力的情況也不同,過長過短,有時并不會幫你省力反而會成為你行進中的一大障礙!如果想全能,那就買那種手柄要抓處是全方位的。 如何調節長度?
大多數手杖的損壞都與長度調節的不當有關,經常看到有些人在剛開始使用手杖時將其中一節拉的過長,有的甚至連固定杖竿的膨脹塞都露了出來,實際上這部分正是手杖中最脆弱的部分,拉到這里使用,手杖難逃損壞的命運了。所有的手杖在每一節的尾部都會有一個STOP的標志,這里是手杖調節的極限,如果拉到這里你依然覺得不夠長,要不就是你的身高已經超過2米,要不就是你用錯杖了。山地手杖一般是三節的結構,很多人不知道能拉出來的兩節各拉出多少才正確,實際上如果一節拉的過長,而另一節拉的很短的話,也是不正確的,長期如此也會對手杖造成損害。一般手杖能拉出的兩節上都有105至140的刻度,你身高乘以相應比例得出來的數字是多少,就將兩節都拉到相應的刻度上再固定,就是你需要的手杖長度了。
切記一定要把手杖的每一節都拉到合適的長度、擰緊,再使用它。一定要擰緊.有的會有鎖扣.擰緊時會聽到咯噔一聲.當沒緊時突然縮回去有時候真的會要人的命.因為你很可能將身體平衡的重量放在仗之上了,但它縮回去了.一失平衡那可就有的嚴重了! 手杖用很久也不會壞嗎?
確切的說,如果你選擇一個好的手杖品牌,并且使用方法正確的話,手杖是不容易損壞的。它并不屬于一件易耗品。但手杖不是鐵杖,它也有一些脆弱的零件容易出現問題,有些零件會因為磨損而失效。容易發生的問題有:杖托丟失;杖尖磨平或脫落;固定杖桿的膨脹塞失效;腕帶斷裂,這些問題如果不是經常、大量發生,都屬于正常現象。
杖托丟失大多是因為安裝時沒有真正安好,好的手杖品牌的杖托都會有一個鎖死裝置,一旦鎖死很難取下;杖尖的磨損也很難避免,再堅硬的材料也不可能保證永不磨損,杖尖的脫落一般屬于連接的工藝問題,發生問題的概率極低,但并非毫無可能;膨脹塞失效一般是由磨損或在特殊環境下螺紋變形造成的;腕帶的斷裂則一般是因為腕帶的材質,在長期使用或極端環境下產生材質脆化的結果。好的手杖品牌對于這些易損的零件都提供可更換的配件,所以即使發生問題,也無須擔心,只要不是杖桿本身的問題,哪壞換哪就是了。
還有一些因素也是購買和使用手杖時需要注意的
杖尖:不同系列的手杖,杖尖也是不同的,可根據主要的使用環境來選擇不同的杖尖。對付松軟泥濘的路面,可選擇細長的杖尖;對付需要長時間行走的復雜碎石山地路線,可選擇短粗的杖尖;如需要長時間在冰上行走,尖斷帶有鋒利鋼尖的杖尖無疑是最佳選擇。
手柄:每個人的手形不一樣,抓握的習慣不一樣,經常使用的環境氣候也不一樣,所以適合自己的手杖手柄的角度、圍度、造型、材質都不相同,而在實際使用中,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抓握的感覺直接關系到,手杖的使用是否舒適,所以在選擇手杖時這一點必須注意,多嘗試不同的手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能使手杖更好的發揮作用。
杖桿長度:有一些品牌提供不同的手杖長度可供選擇,如果你的身高沒有那么高,完全可以選擇短一些的手杖,這樣至少在重量上又可以降低一些。
如今手杖不僅可以作為行走時的減負工具,也可以當做A字帳和天幕的支撐桿使用,所以正確的認識手杖,掌握正確使用的方法,一定能給我們的旅程帶來更多的樂趣。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徒步杖和登山杖的區別
隨著“越野行走”運動在我國的推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持兩支很細的手杖在行走或是登山。他們使用的手杖就是“越野行走”手杖。
許多參加戶外運動的朋友已經擁有了一根自己的登山杖,那么,登山杖可否替代越野行走手杖,登山杖和越野行走手杖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分析不同點,可從功能、材質和設計、使用方法三個方面來區別。
一、功能:
登山杖也稱雪山杖,基本是為攀登3500米以上的高山而設計的,更多的是保護的功能。在高海拔缺氧、低溫冰雪、各種堅硬的巖石和石礫的山地挑戰生命的極限,不能沒有登山杖。此外,在當日不能返回的登山過程中,由于野外宿營的需要,登山者需背負一個較重的行囊。當人直立時,由于行囊的壓力,使人的重心后仰,為保持平衡,身體需前傾,為防止前傾過度,就需要使用一根登山杖以保持身體平衡。由于只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為便于攜帶,登山杖都做成輕便的可伸縮的樣式,不用時,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只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下肢的壓力。
越野行走手杖則主要是為健身而設計的,兼具健身和保護的功能。與登山杖不同之處在于必須同時使用兩支手杖。主要適用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可以當天返回的登山活動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動的同時,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時得到鍛煉,同樣的速度,熱量可多消耗20—46%,達到事半功倍的鍛煉效果。在登山時,有了兩支手杖的支撐,實現了手腳并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擔了下肢的運動負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負荷。而更重要的,是減輕了膝關節和腰椎的壓力,保護了膝關節和腰椎,解決了登山健身對膝關節磨損過大的難題,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鍛煉價值。使用兩只越野行走手杖,即使背負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還可以借助手臂的力量推動身體前行,以節省體力。由于越野行走手杖既適合山地也適合平地,到了戶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攜帶問題,因此,設計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調手杖,為適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長度從105公分到125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為有了便于出門旅游,也設計有三節可調手杖。
越野行走的特殊功能,使之成為最優秀的的有氧運動并受到健身、醫學專家的關注。國家體育總局,已經把它作為優秀健身項目向全國推廣。
二、材質和設計
登山杖以支撐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屬合金做桿體。目的是加強支撐力。“把手”設計以手掌抓握為主,腕帶是簡單的環形帶子。減震采用桿體內加減震彈簧,桿的底部只有金屬尖頭在防滑,不考慮在光滑、堅硬的石板及馬路上使用的功能問題。
越野行走手杖功能多樣,為此,采用碳纖維合成物做桿體,腕帶特殊設計,類似簡易手套,底部除金屬尖頭外還配有小靴子樣的減震頭。它的桿體,很輕(三兩重),除具備足夠的支撐力,還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彎曲,彈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設計的腕帶除了方便抓握手柄還可以改變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帶來支撐和推動手杖,也是減少手部震動的獨特設計。底部的金屬尖頭可方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頭可保證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三、使用方法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為主,除了上山時,上臂基本與上身貼緊,肩關節基本不動,以手臂肘關節為軸,通過改變手杖支撐點來保持身體平衡。登山杖不具備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兩只也不行。
越野行走手杖的使用則要求肩關節能夠前后擺動,加大擺臂的幅度,以增強健身效果和防護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礎上,后腿登直,前腿后腳跟著地,雙臂擺開,手杖的支撐點在身體兩側稍靠后的的地方,桿體斜著推動身體大步前行。登山時,要充分發揮腕帶的作用。上山時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帶拉著身體向上,上去后手臂彎曲,利用腕帶推著身后的手杖使身體繼續上行。下山時,手杖在前面支撐,手臂應同手杖成一條直線,起到延長手杖長度的作用。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登山杖的功能比較單一,而越野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僅可以替代登山杖,還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鍛煉價值,開創了健身登山的新潮流。
越野行走1997年由起源于芬蘭,由滑雪運動演變而來。芬蘭的EXEL越野行走手杖是國際越野行走協會的指定產品,也是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的推薦產品。
什么登山杖好
當然首選魯濱遜登山杖了!!本人授權代理魯濱遜戶外運動登山手杖 登山運動服.歡迎愛好登山運動的驢友們光臨選購http://r5283.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