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的正確穿法是什么?
和服穿在襦袢外面,將下擺調整到腳踝的位置,然后左襟蓋在右襟上,系上第一根綁帶,整理腰上多余的部分和褶皺,再系上第二根綁帶,在最外面系帶,系成的結放在背后,最后加一些裝飾品,完成。
和服的穿法步驟:
1.穿好襦袢,披上和服,握著襦袢的袖子伸進和服袖子里面,調整背部中心線的位置,使和服居中。
2.雙手拿起領子,調整下擺的位置,使下擺大約在腳踝處。
3.左襟蓋住右襟,先將左襟放在右側腰骨處,調整和服的位置,將多余的部分拉到右邊去,然后左襟拿開,將右襟放到左側腋下的位置,再蓋上左襟。
4.整理腰間的褶皺,系上第一根綁帶,從前面開始往后系,在背后交叉,然后回到前面,打結。
5.將腰上多余的部分向下折疊,整理衣領,撫平褶皺,系上第二根綁帶。
6.撫平褶皺,系上帶,帶的系法有很多種,如太鼓結,系好后將結轉移到身后。
7.加一些裝飾品,如帶締、帶揚,完成。
和服的穿法
基本穿法 首先第一步是穿上足袋(襪子),然后按順序整齊穿上,帶子不能系得太緊。 1.披上和服,把內襯衣的袖子套進和服袖里。把和服的背縫調整到后背中心,然后用夾子把襯衣與和服的領子固定。
2.用手提起領子并調整下擺的長度,以不接觸到地面的長度為止。
3.打開和服把前領放到腰骨的位置,決定正面的幅寬。和服邊緣與身體側邊對齊為宜。
4.決定幅寬后,慢慢把正面打開,接著把底面合身定寬,然后把右手所拿著的領子下部提高10公分,使下擺線程傾狀
5.重復正面,把左手所拿的領子下部分提高5公分,注意不要錯位。腰間出現后皺褶往上調整。
6.在腰間系上第一根細繩。帶子從身體正面往向系,在背中交叉后線回到前面打結。
7.把腰間的皺折拉平。手從和服袖裉下的開衩處伸進去檢查和服是否被帶子夾住,弄平背后多余的部分。
8.同樣把胸前多余的部分平整好,把皺折拉到腋下,兩手抓住兩袖邊,輕輕拉袖口。
9.檢查兩領子是否整齊交差好,如有錯位,把手從袖裉下的開衩口伸進去調整。領口開衩不能太在也不能太小。
10.在胸下系上第二根細繩,多余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齊,正面重復的部分程水平狀。
11.端正腰身,在胸前系上一條叫”伊達”的小帶子,因為小帶子有伸縮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緊。
12.檢查胸前和后背是否有折和松懈,有的話,往腋下這邊拉平整。整體完成后用大鏡子檢查是否有差錯,然后摘下領上的夾子。
浴衣帶子的系法
浴衣帶子(文庫結)的系法
如果是你一個人系帶的話,可以在胸前打結,然后右手拿著結子,左手拿住后背的下側,從右方向把和服轉到背后。
1.把腰帶寬上下對折,貼在腰上,取好打結眼的長度,結眼長以20公分為宜。
2.把打結眼的部分掛在肩上,剩下的部分嚴整地圍腰兩圈。
3.圍腰兩圈后剩下的帶子對折后與掛在肩上的一端打結。
4.兩腳稍分使身體穩定,然后用力勒緊帶子。
5.拿起打結眼的部分疊成三折。
6.用一條繩子繞兩肩一圈系好,用夾子把結眼部分固定在繩子上。
7.把結翅部分的皺折拉平整。
8.結翅的長度與兩肩同寬,正面朝上卷好。
9.拿起結翅,在帶子襯墊上放入帶枕后卷好。
10.把結翅疊成漂亮的褶,貼在后背上。
11.把結翅打開整理漂亮。完成后再做一次檢查調整好結翅的角度。
和服著裝時需要注意的是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蓋法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穿時右襟領貼胸口,左襟領再蓋在右襟領上,此穿法稱為“右前”;反之則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領),由于日本人認為,死后的世界與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右前”穿法,有一說是受到中國古代服裝影響,也有一說是日本人慣用右手,因此慣將刀在配在左腰間,若采用“左前”穿法,拔刀時受左襟領影響,動作會不順暢。
日本和服怎樣穿
和服(わふく),是日本的一種民族服飾.此詞初初是泛指所有來自日本的衣服,因此詞狹義上是包括一切日本的衣飾之故(與這個詞對義的是洋服(ようふく),指來自西洋的衣飾).但在近年開始,此詞的意思開始單一化,變成單指某種特色民族服裝. 和服為一種帶有相當長的袖套的T字型長袍,袍底垂及腳踝.和服穿著方式通常是由右衽(左至右包,左襟在上)及全身(在特殊情況下是左衽,如喪事、葬禮等)[1],再加上一條布制腰帶(帯)從后束緊.穿著和服時通常要配上一對稱為足袋的分趾布襪,以及一對日式木屐(下駄)或草履.
誰能告訴我和服怎么穿啊。。。
區別在衣襟上。
正確的穿法:(如圖)
活人,穿日式要左上右下(左在上,右衣襟在下);壽衣反之。
日本女式浴衣完整穿法:
1.套上浴衣
2.首先提起浴衣兩側衣擺對齊,下擺拉高露出至腳踝,浴衣中心線須對準背脊骨。
3. 左領口處對齊左髖骨
4. 右領口處對齊右髖骨
5. 左領在上、右領在下交叉,切記勿顛倒。白色襯衣小心勿外露。
6. 在腰骨處綁上腰繩固定。
7.先在背后打結
8.然后將繩子繞到正面側邊再打一結。
9. 將衣服往下整平,注意左右衣擺須對稱,下擺亦須齊平。
10.后面的衣擺也要理好。
11.固定完成
12. 接下來準備在胸肋骨處再綁上胸繩。
13. 跟腰繩步驟一樣,前后確實綁緊,固定浴衣。
14.再次注意前后衣擺有無整齊,并將背后的皺褶撫平
淘寶店愛愛子和服
和服的穿法是怎樣的?
如果去了隅田川焰火大會等東京夏祭慶典的會場,在那里您可以看到色彩絢麗的風景,宛如盛開著各色的鮮花。不用說,這些鮮艷的花朵就是和服了。
江戶時代以前,和服的“浴”字是指“熱水”,那時候人們把和服稱作“湯帷子(Yukatabira)”。帷子指單衣,即用于單穿的衣物。古時的浴室基本上都是蒸氣式的,和現在的桑拿很相似。人們為了防止被墻壁和柱子燙傷,都穿著湯帷子入浴。湯帷子被稱為“和服”始于江戶時代。后來,人們逐漸改變了入浴的形式,洗浴時不再穿衣,而是浸泡在熱水中。于是,和服便成為洗浴完畢后穿著的簡單衣物,并作為夏季休閑體現個人情趣的衣物延續至今。
此外,在歌舞伎等戲劇的演出后臺,很多演員都穿著和服休息,直到輪到他們出場的前一刻,她們才換上演出服,完成個人角色的轉換,出場演出。其實,上班前回家后穿上和服效仿知名演員,您也可以充分感受心情和角色的轉換。
相關連接: http://www.tourism.metro.tokyo.jp/chinese/yukata/#
和服的穿法!!!…
進下面的網址看吧,因為有圖標我沒法復制到這里來, http://www.tourism.metro.tokyo.jp/chinese/yukata/# 進入頁面之后點左邊的<和服的穿法>就出來非常詳細的說明了!
怎么穿好一件和服 穿和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古典的日本侍女的最美的部位是頸部和頸下的背部.和服的領子不是緊貼著脖根的.而是露出一點脖子和脖根.所以,如果涂抹脂粉的話,脖子和脖根都要涂到. 另外,古典日本侍女,面部比較白,但是,通常不太畫眉眼,而是畫小口型的紅唇. 頭發通常是高挽發髻.脖頸處一定要整齊利落. 腳上一定要穿和服的白布襪子,穿木屐.
和服穿法.
那不是正規的和服,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穿好的,最好是兩個人,你把胳膊打開,伸平,然后讓另一個人,給你穿,穿上以后,把內帶子系上,然后在外面的系好,之后用那長長的帶子,把那長長的帶在在胸的下方的位置上繞著系,最好是平平,慢慢來,在系帶子的時候你最好要收腹,把帶子繞完以后掖在里面不要系成扣,然后就可以了,如果還送你其它的東東的話,那你就插在后面就可以了,記住,帶子記在胸下的位置上,不要太往下嘍,我在日本的時候穿過
各種和服的名稱~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傳統服裝,它是在依照中國唐代服裝的基礎上,經過1000多年的演變形成的。日本人將他們對藝術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表現在了和服上。
和服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式樣,千余年來變化萬千。不僅在男女間有明顯的差別(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123;,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著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繽紛艷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而且依據場合與時間的不同,人們也會穿不同的和服出現,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禮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禮和服、宴禮和服及一般禮服)。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繡,還有穿著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布襪,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發型)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設計師不斷在花色和質地上推陳出新,將各種大膽的設計運用在花色上,使現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
和服的歷史:
傳說中日本神治時代有位依邪那歧命神,他在舉行祓除(用齋戒沐浴等方法初災求福)之事時,常常脫去上衣、袴、帶,裸露身體。據后人考證,傳說中描述的神治時代相當於日本的原始社會時期,那個時代日本人生活的遺址現已發現數千處,其分布區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幾乎遍布全日本。原始社會的日本人以群體方式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產活動是狩獵和采集(不要總是想到帝國時代去)。也許就是在那個時代,日本人開始了用動物的皮毛或者樹葉加工御寒,走出了裸露的時代。
在繩文式文化時代后期(日本新石器時代,相當於前800-前500年)和彌生式文化時代(日本使用彌生式陶器的時代,相當於前300-300年),日本出現了兩種基本的服裝式樣。一種是套頭式圓領衫,造型類似於今天的圓領針織套衫;另一種是對襟式,門襟采用左衽,領尖至腰間,等距兩初用細繩系結扣接,袖子為筒形袖,長度在膝以上。與上衣配套的還有袴、領巾、於須比。
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於上衣內的一種襠布,但是這裏的袴是指有腿部連接的類似於褲子的下裝。男子有一種稱為裳的纏腰,纏腰繞系於上衣,由於系結出現褶裥,使服裝產生了一些變化。女子大都穿裳,與男子不同的是,女子裳長及地,形式與今天朝鮮婦女”其瑪”頗為相似。
領巾一般作為裝飾搭掛在兩肩,搭掛的形式不限,通常是又個人的愛好決定的。在生產勞動中領巾還時常被用作挽系長袖的帶子,或者作替代包袱布之用。在別離的場合,人們揮動著領巾,以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與后來明治時代流行的以揮舞手帕表示告別的作用是一樣的。
於須比是一種比領巾大且長的一種帶狀織物,蒙在頭晌垂繞至腰間。古代日本婦女忌諱被男子窺容,所以用於須比蒙面。
據《古事記》、《日本書紀》、《植輪圖集》、《古語拾遺》等文獻記載,日本繩文式文化時代后期和彌生式文化時代的服裝已經采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植物纖維材料制作,帶子是選用倭文布。服裝材料的出現籠罩著神話的光暈,如天日鷲神裁楮織布、日長白羽神自創麻布以利民用。 染色在當時已經比較普遍,據《應神記》載景行天皇時,平民已經知道用茜草染紅、靛?#123;染青、藎草染黃、橡果染果黑、紫根染紫。染織品大多無紋,偶有一些印紋,一般都是直接利用樹葉花草擦印完成的。所用的植物有月草、燕子草、榛、忍冬等。
和服是日本人傳統的服裝。日本的和服有分較在正式的場合
穿的,及較不正式的場合穿的。日本的浴衣是在夏季的慶典穿的,浴衣
的布料是用麻布作的,穿起來很舒服。穿浴衣也較省時間,但不是正式的
和服,而正式的和服又分兩種:一種是振袖(袖子較長),另外一種袖子
較短。而振袖的和服是未婚的少女在穿的,袖子較短的和服是已婚
婦女在穿的,而振袖的和服在日本古代穿的話,通常是有錢人在穿
的,因為袖子長不方便作家事,這也是合服的特徵之一。
而和服的穿法要非常的小心,這也是受到日本人所重視的 。
比如說:把和服的右邊用在上面代表是已去世的人在穿的,所以千萬
不能穿錯。
二部式和服的裙子怎么穿?
練習和服的基本穿法,熟練后,會穿得很漂亮。如果讓別人穿,穿時容易,解時難。 穿出和服的韻味要掌握以下要點:
首先第一步是穿上足袋(襪子),然后按順序整齊穿上,帶子不能系得太緊。
1. 披上和服,把內襯衣的袖子套進和服袖里。把和服的背縫調整到后背中心,然后用夾子把襯衣與和服的領子固定住。
2. 用手提起領子并調整下擺的長度,以不接觸到地面的長度為止。
3. 打開和服把前領放到腰骨的位置,決定正面的幅寬。和服邊緣與身體側邊對齊為宜。
4. 決定幅寬后,慢慢把正面打開,接著把底面合身定寬,然后把右手所拿著的領子下部提高10公分,使下擺線程傾斜狀。
5. 重復正面,把左手所拿的領子下部分提高5公分,注意不要錯位。腰間出現后皺折往上調整。
6. 在腰間系上第一根細繩。帶子從身體正面往向系,在背中交差后線回到前面打結。
7. 把腰間的皺折拉平。手從和服袖裉下的開衩處伸進去檢查和服是否被帶子夾住,弄平背后多余的部分。
8. 同樣把胸前多余的部分平整好,把皺折拉到腋下,兩手抓住兩袖邊,輕輕拉袖口。
9. 檢查兩領子是否整齊交差好,如有錯位,把手從袖裉下的開衩口伸進去調整。領口開衩不能太在也不能太小。
10. 在胸下系上第二根細繩,多余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齊,正面重復的部分程水平狀。
11. 端正腰身,在胸前系上一條叫”伊達”的小帶子,因為小帶子有伸縮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緊。
12. 檢查胸前和后背是否有折和松懈,有的話,往腋下這邊拉平整。
整體完成后用大鏡子檢查是否有差錯,然后摘下領上的夾子。
和服帶子的系法
下面介紹一種基本的系帶方法,操作簡單易學,使用場合較廣。如果是你一個人系帶的話,可以在胸前打結,然后右手拿著結子,左手拿住后背的下側,從右方向把結轉到背后。
1. 把腰帶寬上下對折,貼在腰上,取好打結眼的長度,結眼長以20公分為宜。
2. 把打結眼的部份掛在肩上,剩下的部份嚴整地圍腰兩圈。
3. 圍腰兩圈后剩下的帶子對折后與掛在肩上的一端打結。
4. 兩腳稍分使身體穩定,然后用力勒緊帶子。
5. 拿起打結眼的部分疊成三折。
6. 用一條繩子繞兩肩一圈系好,用夾子把結眼部份固定在繩子上。
7. 把結翅部份的皺折拉平整。
8. 結翅的長度與兩肩同寬,正面朝上卷好。
9. 拿起結翅,在帶子襯墊上放入帶枕后卷好。
10. 把結翅疊成漂亮的褶,貼在后背上。
11. 把結翅打開整理漂亮。
完成后再做一次檢查調整好結翅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