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菇煮豬肚怎么會有苦味
豬肚洗凈,過水后,切塊備用.2 淮山洗去泥巴,戴手套去皮.3 淮山去皮切段,浸入冷水中,可以防氧化變黑.步驟閱讀4 煲鍋內放入豬肚,野生紅菇,淮山,蓮子,加水沒過豬肚.5 三小時后,一碗養胃健脾的豬肚淮山湯就好了.注意事項 豬肚洗凈后,放水煮開,洗去黏膜.
蘑菇能和豬肚一起煮著吃嗎?
可以啊. 1)蘑菇切片洗凈 2)豬肚切條過水焯一下,洗去浮沫 3)鍋中加適量水,放拍扁姜片,加入豬肚條,大火煮開,再文火煲半個小時,然后加入蘑菇片再煲半小時,一鍋清爽的蘑菇豬肚湯就可以喝了.喜歡豬肚爛的,那就前面多煲一會.
豬肚怎么做好吃又簡單 搭配香菇炒美味又營養
豬肚爆炒好吃又簡單 爆炒豬肚 配料:鮮紅辣椒 干辣椒 八角 姜 蒜 香蔥 老抽 鹽 雞精 做法:1.熟豬肚切絲,紅辣椒切絲,干辣椒,姜,蒜等切碎備用;2.豬肚絲入沸水氽5分鐘備用;3.鍋熱注油爆香姜蒜八角,下豬肚絲爆炒3分鐘左右;4.加老抽,炒勻,下紅辣椒絲炒至斷生,依次加鹽雞精,炒勻,起鍋前加香蔥段即可.
紅菇的做法大全,紅菇怎么做好吃
食材用料:
排骨一根
紅菇一小把
蔥一根相克食物
姜三片相克食物
濕花椒粒十幾顆
鹽少量
白胡椒粉少量
香菜少量相克食物
菜譜做法:
1.紅菇放在涼水中浸泡一會,用小牙刷把紅菇里外都刷干凈
2.排骨洗干凈
3.放在涼水中冒血水,水中加入蔥兩段,姜兩片,濕花椒粒
4.水開取出排骨晾涼
5.泡發了一夜的紅菇
6.將排骨和紅菇一起放入高壓鍋中,加入泡發紅菇的水,放入剩下的姜片,蔥段和干辣椒
7.按煲湯軟糯鍵
8.碗中放入少量鹽,胡椒粉和香菜葉
9.高壓鍋放氣,盛入碗中
怎樣炒肚絲..紅燒的
香菇炒肚絲 一、原料: 1. 主料:水發香菇50 克,熟豬肚250 克,筍絲25 克,豬瘦肉100 克, 韭黃50 克。 2. 調料:料酒、精鹽、味精、白糖、姜片、胡椒粉、淀粉、豬油、生油、 肉湯。 二、制法: 1. 將豬肚切成絲。香菇去雜洗凈切絲。豬瘦肉洗凈切絲,用濕淀粉拌勻。 2. 炒鍋加油燒熱,下豬肉炒熟,加入香菇絲、肚絲、筍絲,煸炒幾下后 加肉湯、料酒、精鹽、白糖,燒沸后用濕淀粉勾芡,撒韭黃,點豬油,出鍋 裝盤撒胡椒粉即成。 按:此菜以甘平、滋補、抗癌的香菇,配以甘溫、補虛損、健脾胃的豬 肚烹制而成,適用于脾胃虛弱、贏瘦乏力、食少便溏或小兒疳積、癌癥等病 癥患者的輔助食療菜肴。 牛蒡炒肚絲 菜譜名稱 牛蒡炒肚絲 所屬菜系 粵菜 所屬類型 另類飲食 基本特點 基本材料 熟豬肚300g、牛蒡300g、青椒、紅椒各少許、蔥、蒜適量。鹽、味素各1/2湯匙、酒、太白粉、麻油各少許。 作 法 1.豬肚切絲,牛蒡切絲在醋水中煮熟。 2.鍋中放入2大匙油爆香快炒,滴油數下,條味用太白粉少許勾芡即成。 酸辣肚絲 酸辣肚絲 法國名菜 呈粉紅色,鮮酸微辣。 豬肝皮(去掉肚頭部分)500克,蔥頭50克,蘑菇片50克,白塔油100克,酸奶油50克,辣醬油25克,草莓醬50克。鹽、胡椒粉各適量。 1、 肚皮煮熟,切粗絲,撒鹽、胡椒粉拌勻;蔥頭切絲與肚皮絲一起拌勻后,入盤。 2、 炒鍋燒熱,化白塔油,放草莓醬、酸奶油、辣醬油、蘑菇片,煸炒均勻,晾涼后澆在豬肚絲上,即可。 燴肚絲爛蒜 浙江菜 傳統菜品。粗料細作,鮮咸適口,蒜味香濃。 熟肚絲250克,蒜泥35克,香菜末1克,油50克,料酒20克,鹽3克,味精10克,水淀粉100克,香油5克,湯750克。 1、肚絲用開水焯一下。 2、坐勺放油,加蒜泥炒黃出蒜香味,加湯、料酒、鹽、味精、肚絲,湯開后除沫,勾芡,淋香油,倒入大海碗里,放上香菜即成。 操作關鍵 蒜泥一定要炒黃出香味,芡要薄厚適宜 香菜梗炒肚絲 江蘇菜 白綠相映,味香脆嫩。 豬肚頭6克,香菜梗100克,雞蛋清30克,生菜油500克(實耗約50克),鹽5克,料酒25克,濕淀粉40克,味精4克,胡椒粉少許,雞湯25克。 (1) 先將豬肚頭表面浮皮剔去,里外洗凈,切成6厘米長的細絲,放入碗中,加入料酒、鹽,攪拌均勻,然后把雞蛋清加入濕淀粉制成糊,與肚絲拌勻掛好漿后稍放一下,使之不易脫漿。香菜梗切成長約3厘米的段。料酒、雞湯、味精、濕淀粉放入碗中調成鹵待用。 (2) 將炒勺燒熱,倒入生菜油,將油燒至6成熱時,把肚絲下入翻炒速散開至熟倒出。之后在原勺內放入香菜梗、鹵汁,待汁熬至濃稠時,即放入肚絲,翻炒均勻后取出,撒上胡椒粉即可。
紅菇怎樣吃營養價值最高
燉雞、燉鴨、燉蛋、燉豬肚、燉豬排之類
誰會做湯?要南方口味!
枸杞煲豬手:
原材料:豬手(豬蹄)300克,花生米50克、枸杞50克,生姜5克,紅蘿卜20克,蔥少許。
調味料:鹽,雞精(味精也可),黃酒,胡椒粉。
作法:
1、豬手砍成塊,花生米泡透洗凈,枸杞洗凈,生姜去皮切片,紅蘿卜去皮切塊,蔥切花。
2、鍋內加水,待水開時放入豬手、紅蘿卜煮透,撈起待用。
3、在煲內加入豬手、紅蘿卜、黃酒、花生米、枸杞、生姜、注入清湯加蓋煲45分鐘蝗,調入鹽、雞精、胡椒粉,再煲5分鐘,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豆苗蘑菇湯:
原材料:豆苗、口蘑、金針菇(量上自己看著辦哦)
備料:豆苗、金針菇洗凈,口蘑洗凈切片,姜去皮切片。
做法:
1、水中放姜片煮,水熱后加入口蘑,蓋上蓋。
2、水開后加入金針菇,稍煮,加入豆苗。
3、水再開后加入適量的色拉油,雞精,味精,調好味即關火
要點:
1、豆苗易熟,放進豆苗后不要蓋蓋子,否則燒出來的顏色會黃黃的。
2、若有現成的雞湯,可以加一些,呵呵,味道不要太好哦。
、冬瓜丸子湯 :
煲湯原料:冬瓜500克、五花肉250克、蔥10克、生粉少許、鹽適量、味精適量
制作過程:
1.將冬瓜去皮并清洗干凈,切成小方塊待用。
2.把剁碎后的五花肉,加入鹽與生粉,捏成肉丸。(不喜歡吃肥的,就用純精肉吧)
3.先將肉丸放置鍋中,并加入適量的凈水用小火燜煮。
4.20分鐘后再將冬瓜放入,小火煮15分鐘,加入調料,撒上蔥花盛出即可。
制作要點:捏肉丸時,一定別忘了加入少量生粉,它可以增強肉丸的牢固性。保持其形狀,使肉丸不易被煮碎。若嫌麻煩,直接超市里肉丸也行。
排骨海帶湯 :
原料:豬排骨(我讓賣肉的師傅給我砍好,自己砍太累了)、海帶結(菜場有得買的,打了個結的),姜片、精鹽、黃酒
做法:
1、排骨洗凈燙一下去血水,投入沸水鍋中,置入姜塊,滴入數滴黃酒,用中火煲20分鐘,
2、放入洗干凈的海帶結(偶還會加入一兩片干紅辣椒)繼續用中火煲15分鐘左右。加入鹽、味精等調味,淋入香油即成。
注意:
1、排骨湯的要點,一般為排骨先下,煲熟后再加入其他的主料,如苦瓜,金針,冬瓜之類,再繼續煲
2、輔料方面姜塊和黃酒是必不可少的。
3、湯的火候也要把握好,切不可用大火一直煮,大火燒開后應該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煲才有味。
金針雞湯:
用料:雞半只、金針菇3兩、鹽2小匙、味精1小匙、酒2小匙,姜、香油少許
作法:
(1)雞切成塊,洗凈血污之后、先放入滾水中川燙一下,再放置一旁備用。
(2)金針洗凈泡軟后放置一旁(當然,也可用新鮮的金針菇),蔥洗凈切段。
(3)煲內放水煮沸后,再放雞塊、酒、姜片煮開至滾,改用中火煲10分鐘。
(4)再加入金針略滾一下之后,加入鹽調味,瀝點香油即可盛盤。
、竹筍香菇湯:
用料:香菇25克,竹筍15克,金針110克,清湯300克。
作法:
1、香菇切絲,姜切絲,金針打結,竹筍切絲。
2、將竹筍、姜絲放在湯鍋中加適量清水煮15分鐘,再放香菇、金針煮5分鐘。放精鹽,味精即可。
這款湯采用全素的原料做成,口味極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哦,做法也簡單,大家試試哦。
栗子蓮藕湯:
材料: 蓮藕 750g,栗子 20個 ,葡萄干 1/3杯 (可有可無)
作法:
1、將蓮藕表面洗凈,皮用刀背刮去薄膜后,切0.5公分的片狀,藕節須切除。栗子去殼、去膜后備用。
2、將蓮藕、栗子與水入煲,放到爐火上加熱至沸后,改中火煲40分鐘。
3、加入葡萄干,再煲5分鐘,加入調料即可(喜甜的可放糖,或者加入鹽來調味)
48、豬舌西洋菜湯
材料:豬舌1條(約600克)、西洋菜500克、無花果4個、陳皮1小片。
功效:清肝潤肺
方法:豬舌用開水燙過,刮去舌苔洗凈,西洋菜摘好洗凈,無花果切開,陳皮浸軟刮瓢洗凈,清水煲滾后放料煲滾20分鐘,小火2小時。調味即可。
、巴戟杜仲海龍瘦肉湯
用料:巴戟60克,海龍15克,杜仲15克,豬瘦肉300克。
功效:補腎壯陽。用于腎虛陽衰,癥見性欲減退、舉而不堅、早泄遺精、腰膝酸軟者。
方法:將巴戟、海龍、杜仲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湯吃肉。.
劍花豬肺湯
用料:劍花30克,豬肺300克,蜜棗4枚
作用:清肺潤燥、止咳、化痰。
做法:1.豬肺洗凈切小塊,用少許食油在鐵鍋中炒透。 2.然后加少量開水,與劍花(用清水浸泡過)、蜜棗同放入鍋內,煲2小時。 3.以少許鹽調味,便可食用。
西洋菜排骨湯
特點:提神醒腦,增強活力
功能:清熱、潤肺、養神、養顏美容
材料:西洋菜500克、排骨250克、南北杏20克、羅漢果1\2個、姜3片
作法
1 將西洋菜泡水、洗凈。
2 將排骨洗凈后切塊,用水氽燙后撈起備用。
3 將排骨放入鍋中,煮至水開后,再放入姜、西洋菜、南北杏、羅漢果,以中火煮約1個小時,最后加入鹽調味即可。
參須紅棗燉鱸魚
特點:強身健體,青春活力
功能:活血、生機、美膚、健體
材料:參須30克、紅棗12粒、鱸魚一條(約500克)、姜3片、熱水2000毫升
作法
1 先熱鍋,倒入油,再把姜放入油鍋中煎香。接著放入鱸魚,煎至兩面表皮呈金黃色后起鍋備用。
2 取一燉盅,放入煎好的鱸魚及姜片,再把參須、紅棗、米酒加入,注入熱水,放入蒸籠鍋中,以小火燉2小時,最后加入鹽調味即可。
、淮山枸杞燉烏雞
特點:滋陰補氣,增加活力
功能:滋陰補氣、增加活力
材料:烏雞1只(約500克)、干淮山40克、枸杞20克、姜4片
調味料:紹興酒少許、鹽適量
作法
1 將淮山、枸杞泡水20分鐘后備用。
2 將烏雞氽燙后去除血水備用。
3 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入紹興酒及熱水,放入蒸蘢或鍋中以大火先蒸20分鐘后,再轉中火燉2小時即可起鍋,起鍋前加入鹽調味即可。
參須枸杞燉羊肉
特點:明眸亮眼,滋養補虛
功能:養腎、補肝、明眸
材料:參須15克、枸杞20克、羊肉500克、姜2片
調味料:紹興酒少許、鹽適量
作法
1 將參須、枸杞先泡水5分鐘。
2 等鍋熱后將羊肉放入鍋中,再加姜干煸3分鐘,使羊肉中的污水、油脂滲出來。然后放入熱水中氽燙,待羊肉煮熟后撈起。
3 將羊肉切塊,和參須、枸杞、姜、紹興酒一起放入鍋中以小火燜煮20分鐘,煮到羊肉熟爛。
4 再將羊肉等材料移入燉盅,放入蒸籠或鍋中,以中小火燉煮2小時,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55、川貝母蜜棗瘦肉湯
川貝母蜜棗瘦肉湯
特點:調節機能,潤肺止咳
功能:止咳、清肺、滋潤、纖體
材料:排骨320克、川貝母80克、蜜棗10粒、姜2片、熱水1500毫升
作法
1 將川貝母泡水約10分鐘;將蜜棗沖洗好備用。
2 將排骨洗凈后氽燙,再撈出備用
3 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里,加入熱水,放入蒸籠或蒸鍋中燉1.5小時,再加鹽調味即可。
桑杏燉豬肺
用料:桑葉3克,北杏3克,豬肺80克。
方解:桑葉味甘性寒,能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北杏味苦而性微溫,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南杏味微甜而不苦,長于潤腸通便;豬肺味甘性微寒,功能補肺。
做法:將豬肺沖洗干凈切塊,再與洗凈的桑葉、杏仁放入燉盅內,加水300ml,隔水燉2小時即成。
適用人群:風熱表證之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肺虛咳嗽兼見表證者。
銀耳雪梨燉瘦肉
用料:銀耳3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棗1個。
方解:銀耳味甘性平,能養陰潤肺,生津潤腸,滋陰止血;雪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降火清心等作用;豬瘦肉滋陰滋燥;蜜棗亦有滋陰之用。
做法:將豬肉洗凈飛水切塊,再與洗凈的銀耳、切塊的雪梨和蜜棗放入燉盅內加清水300ml,隔水燉1小時即可。
適用人群:咽喉干涸,肺燥干咳或痰帶血絲,心煩不寐,大便干結等。
、花旗參燉水鴨
用料:花旗參5克、水鴨120克、生姜一片
方解:花旗參性涼味甘苦,有益氣養陰、清虛熱的作用;水鴨味甘咸性平,能滋陰養胃,補氣利水。兩者相伍共奏補氣養陰、清虛熱、利水之效。
做法:將水鴨切塊飛水,花旗參洗凈切片,加生姜一片,放入燉盅內,加水250ml,隔水燉2小時即成。
適用人群:氣陰兩虛,虛熱內憂,眠差口干,午后潮熱,盜汗,水腫等癥。
無花果燉瘦肉
用料:無花果2個,瘦肉100克,蜜棗1個。
方解:無花果味甘性平無毒,具有助消化、清熱潤腸、止瀉痢、治五痔的作用;蜜棗甘潤能健脾和胃;豬肉味甘性平,有滋陰潤燥、補氣養血作用。
做法:將豬肉冼凈并飛水切塊,再與洗凈的無花果、蜜棗放入燉盅內,加清水300ml,隔水燉2小時即可。
適用人群:痔疾腫痛出血,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瀉痢及肝膽積熱之目赤腫痛等
胡蘿卜燉牛肉
特點活血明目、抗氧防皺
功能:活血、健體、明目
材料:胡蘿卜200克、自腱200克、紅棗8粒、姜2片、水1500毫升
調味料:酒少許、鹽適量
作法:
1 將牛腱洗凈,切成條塊狀備用;
2 將胡蘿卜洗凈后切塊備用;
3 將牛腱氽燙后撈起備用;
4 把水煮開后,放入牛腱、胡蘿卜、紅棗及姜片,以中為燉煮1.5小時,然后再加入調味料調味即可。
杜仲山楂豬肚湯
配方:杜仲30克 山楂20克 豬肚1只 姜5克 蔥10克 鹽5克 大蒜10克31.把杜仲用鹽水炒焦;山楂去核,切片;豬肚洗凈;姜切片,蔥切段,大蒜去皮t2.把鹽抹在豬肚里外兩面,抹勻;把杜仲、山檀、姜片、蔥段裝入豬肚里把豬肚置煙鍋內,加清水2000毫升,置武火上燒沸,打去浮沫,用文火燉90分鐘,停火。c撈起豬肚,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加入湯即可食用。i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高血壓小便頻數、腰痛、陽痿患者食用
團圓湯
團魚(鱉)1000g,蘋果5g,羊肉500g(月子湯譜)
調味料:生姜、味精各5g,食鹽10g,胡椒0.5g
做法:
1、團魚(鱉)放入沸水鍋中燙死,剁去頭爪,揭去鱉甲,掏出內臟洗凈。羊肉洗凈待用。
2、將團魚肉、羊肉切成2見方的小塊,放入鋁鍋內,加蘋果、生姜及水適量,置大火上燒開,移至小火燉熬至熟。
3、加入食鹽、胡椒粉、味精即成。
4、可佐餐,亦可單食。brny
營養:內含蛋白質273.5g,脂肪90g,碳水化合物1g,鈣32.8mg,磷1581.9mg,鐵39.5mg,維生素b16.7mg,維生素b24.5mg,尼克酸61mg,能產熱1932kcal。
功能:從藥性而言,團魚偏于涼,羊肉偏于溫,兩者相合則藥性較為平和,共具滋陰養陽、補氣養血,對氣血陰陽均有滋益之功,對于產后母體無明顯病變者補益之效尤佳;對于產后氣血虛弱、乳汁量少、惡露不止、虛勞羸瘦、腰膝酸軟等均有一定治療作用
南北杏、川貝燉鷓鴣`
材料:南北杏9克、川貝6克、鷓鴣4只(凈約900克)、瘦肉100克、瑤柱3克、清水4杯、大姜片4片。
做法:用大姜片同鷓鴣、瘦肉飛水后,連同瑤柱、南北杏、川貝放入燉盅加水加蓋,隔水猛火燉20分鐘,轉慢火燉兩個小時即可。
功效:杏仁能潤肺化痰、止咳平喘,川貝能潤肺化痰、清熱止咳,鷓鴣補中消痰、開胃和中。此湯為清潤肺燥之食療佳品,可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小兒百日咳等癥
冬蟲草燉水鴨
材料:冬蟲草25克,水鴨1只,無花果2粒,陳皮1/4片,姜2片
做法:冬蟲草洗凈,水鴨洗干凈,放入滾水內煮5分鐘,取出。陳皮凈軟刮去囊。水煲滾,將冬蟲草、水鴨、無花果、陳皮、姜加入煲滾,改文火煲兩個半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補中益氣,食欲不振,腎虛哮喘
荷葉烏雞湯
用料:鮮荷葉1張、烏雞1只、火腿50克、香菇5o克、精鹽5克、味精3克、雞油20克、料酒、胡椒粉各3克、姜、蔥各5克、骨頭湯2500克、時令鮮菜適量。 .
制法:
①將烏雞宰殺,去毛、內臟及爪,入開水中汆一下,荷葉洗凈切塊,火腿切片,香菇水發,一分為二
②將烏雞。荷葉。姜。蔥及各種調料放人壓力鍋中,加入湯。燒開。加壓10分鐘,冷后倒人砂鍋中燒開,上桌,可加少許時令綠葉菜。
功效:清熱解暑,瀉火去燥。適用于心煩熱渴,小便不利,大便干燥等癥。
特點:鮮香可口,佐餐或單吃均可
木耳田七紅棗湯:
原料: 黑木耳一兩,田七三錢,紅棗十粒, 生姜兩片。 kkwf7t
制作:
1、將黑木耳浸軟,去頭切碎。
2、田七洗凈切碎或打碎;紅棗洗凈拍松去核。
3、上述材料和姜片加入十碗水,大火滾后,用中火再煮兩個小時左右,最后加入適當的鹽調味即可。
特點: 湯清味鮮,滋肝潤肺,為春季補益湯品。
、花旗參螺頭湯:
原料:急凍螺頭200克,花旗參15克,紅棗四個,姜二片,水適量,鹽少許。
制作:
1、螺頭去內臟,用粗鹽擦洗干凈。
2、紅棗洗干凈后去核。
3、水煲滾后,將材料放入滾十分鐘,然后改慢火再煲三個小時,下少許鹽調味即可
特點: 滋補湯類,有較好的滋補功能和營養。
鯇魚尾煲黑豆湯:
原料:鯇魚尾約400至500克,黑豆120克,紅豆80克,紅蘿卜200克,紅棗4個,陳皮小半個,姜二片,水適量,鹽少許。腌料:鹽半茶匙,酒二茶匙。 <
制作:
1、魚尾去鱗,洗干凈后抹干水分,加入腌料腌十分鐘左右,燒熱少油,爆香姜片,再把魚尾煎至兩面黃。
2、黑豆洗干凈后吹干豆身,用慢火炒至豆衣裂開;洗干凈紅棗和紅豆,紅棗去核;陳皮浸軟去瓤;紅蘿卜削皮后切塊。
3、加水適量,放入陳皮先煲滾,將各材料加入煲滾一刻鐘,然后改慢火再煲二小時,下少許鹽調味即成。 _
特點: 此湯能補中益氣,對體弱的婦女猶為適用。
龍眼肉蓮子雞蛋湯
功效:
本湯寧心安神、養血潤膚、安睡、滋養陰血,使肌膚保持潤澤彈性。若經常失眠、心跳、心驚、食欲不振、皮膚干噪、男子夢遺、早泄、婦女白帶多、月經失調、大便稀溏,可用本湯作食療。
材料:
龍眼肉三錢,蓮子肉一兩,雞蛋兩只,生姜兩片,南棗四枚,鹽少許。
制作:
①雞蛋蒸熟,去殼洗干凈。龍眼肉、蓮子肉、生姜和南棗洗干凈。蓮子肉去心,保留蓮子衣;生姜去皮,切兩片;南棗去核。
②瓦煲放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后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煲兩小時,加鹽少許調味,即可飲湯吃蓮子、雞蛋。
淮杞丹參烏雞湯
功效:
本湯健脾開胃、調補氣血。如果心悸氣短、食欲不振、心前區疼痛不適,可用本湯作食療。婦女月經量少而色淡,質稀薄,經后小腹隱隱作痛,精神疲倦乏力,面色蒼白,亦可用本湯作食療。孕婦不宜飲用。
材料:
淮山、杞子、丹參各四錢,當參一兩,陳皮一片,烏雞一只,鹽少許。
制作:
①烏雞殺洗干凈,去毛、去內臟、去肥膏。淮山、杞子和陳皮浸透,洗干凈。丹參和當參洗干凈,切片。
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三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蓮藕腔骨湯
原料:蓮藕2根(約500克)腔骨500克姜6片清水2000ml 調料:鹽2茶匙(10克) 做法:
1、將腔骨剁成塊洗凈。蓮藕去皮切塊。姜洗凈切片。 2、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至沸騰后,放入腔骨焯燙3分鐘,撈出用清水沖去表面的浮沫。 3、將腔骨放入湯煲中,一次性加夠足量清水,蓋上蓋子大火加熱至快沸騰時,打開蓋子用勺撇去浮沫。放入姜片,蓋上蓋子調中小火煲30分鐘。 4、放入蓮藕塊,蓋上蓋子繼續用中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前調入鹽即可。
田園蔬菜湯
原料:玉米1根 胡蘿卜1根荸薺8顆青筍一根腔骨500克 姜6片 清水2000ml 調料:鹽2茶匙(10克) 做法: 1、將腔骨剁成塊洗凈。玉米,胡蘿卜,青筍和荸薺都去皮洗凈后切塊。姜洗凈切片。 2、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至沸騰后,放入腔骨焯燙3分鐘,撈出用清水沖去表面的浮沫。 3、將腔骨放入湯煲中,一次性加夠足量清水,蓋上蓋子大火加熱至快沸騰時,打開蓋子用勺撇去浮沫。放入姜片,蓋上蓋子調中小火煲1小時。 4、先放入玉米塊,荸薺和胡蘿卜塊,蓋上蓋子繼續用小火煲1個小時,然后再放入青筍煲5分鐘,食用前調入鹽即可。
清心潤肺湯
湯料:羅漢果1個(10克)紅棗2顆(20克)玉竹20克 蜜棗4顆(40克) 百合10克南杏10克劍花30克 原料:腔骨300克豬通脊200克 老姜1塊 清水200ml 鹽1茶匙(5克) 做法: 1、姜去皮洗凈。將腔骨和豬通脊洗凈,再將豬通脊切成約2厘米的小塊。 2、鍋中倒入水,大火將水煮開后,倒入腔骨和豬通脊焯燙,煮至變色后撈出,用水沖洗掉浮末。再將湯料用水洗凈。 3、將沖凈的腔骨和豬通脊塊倒入湯煲,一次性加入足量清水(約2000毫升)。 4、水開后,用勺子撇去浮末,放入用刀稍拍散的姜,倒入湯料,蓋上蓋子,轉小火煲2個小時后關火,喝前調入鹽即可。
牛骨香菇蘿卜湯
原料:牛骨500克 香菇6朵 胡蘿卜2根 大蔥3段 老姜3片 香菜2根 醋1茶匙(5ml) 花椒10粒 鹽適量 做法: 1、牛骨斬成5cm長的塊,洗凈備用。香菇用溫水浸泡5分鐘后去蒂洗凈。胡羅卜去皮洗凈后切塊。 2、將牛骨放入湯煲中,一次性倒入足量清水沒過牛骨。大火加熱后,撇去浮沫,放入香菇,大蔥,姜片和花椒。再調入醋,蓋上蓋子用中火煲2小時。 3、放入胡蘿卜塊,繼續燉15分鐘,調入鹽。食用前,撒入香菜即可
魚頭豆腐湯
原料:魚頭1個(約500克) 嫩豆腐1盒 香菇8朵 大蔥3段 老姜3片鹽1茶匙(5克) 做法: 1、魚頭洗凈,從中間劈開,用紙巾蘸干魚頭表面的水分。嫩豆腐切成1cm厚的大塊。香菇用溫水浸泡5分鐘后,去蒂洗凈。 2、煎鍋中倒入油,待7成熱時,放入魚頭用中火雙面煎黃(每面約3分鐘)。將魚頭擺在鍋的一邊,用鍋中的油爆香大蔥段和姜片后,倒入足量開水沒過魚頭。 3、再放入香菇,蓋上蓋子,大火燉煮50分鐘。 4、調入鹽,放入豆腐繼續煮3分鐘即可。
竹蓀煲雞湯
原料:竹蓀6根 柴雞半只 大蔥4段 老姜4片 小菜心6棵 胡蘿卜半根 鹽2茶匙(10克) 做法: 1、將柴雞半只,洗凈斬成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只要竹蓀回軟發脆即可。 2、將雞塊放入開水中焯燙一下撈出,用清水沖凈雞塊表面上的浮末。將雞塊放入砂鍋中,一次性倒入足量清水,放入大蔥,姜片,待湯沸騰后,轉小火煲1小時。 3、趁著煲湯的時間,將浸泡回軟的竹蓀,切去頭和尾部的網,放入溫水中焯燙20秒鐘,去除竹蓀的生澀味。撈出后,用冷水洗凈,放入湯鍋中,繼續煲30分鐘。 4、最后,可以放一下小菜心和胡蘿卜片在湯中,煮2分鐘后即可關火,根據自己的口味,放鹽調味即可。
土雞安眠湯
原料: 土雞半只(約500克) 香菇20克 黃豆30克 枸杞20克 黨參20克 玉竹20克 紅棗10克 桂圓15克 大蔥3段 老姜3片 鹽適量 做法: 1、土雞洗凈后,斬成大塊。香菇用溫水浸泡5分鐘,剪去1/2的根部,洗凈備用。將黃豆,枸杞,黨參,玉竹,紅棗和桂圓用溫水浸泡5分鐘后洗凈。 2、將雞塊放入湯煲中,一次性倒入足量清水沒過食材。大火加熱后,撇去浮沫。 3、將香菇,黃豆,枸杞,黨參,玉竹,紅棗,桂圓,蔥段和姜片放入,轉文火煲2小時。食用前,根據個人口味調入適量鹽。
靈芝香菇煲土雞
原料:靈芝4克(約6片)干香菇10朵紅棗10顆土雞半只 大蔥4段 老姜4片紹酒1湯匙(15ml)鹽適量 做法: 1、靈芝,香菇和紅棗用冷水浸泡2分鐘,沖洗干凈備用。土雞洗凈斬成大塊。 2、將雞塊放入湯煲中,一次性到夠足量清水。大火加熱后,撇去浮沫。放入靈芝,香菇,紅棗,大蔥段,姜片,淋入料酒。蓋上蓋子,用文火煲2小時。食用前,調入適量鹽。
猴頭菇煲烏雞
原料:猴頭菇2朵 烏雞1只 大蔥3段 老姜4片 鹽適量 做法: 1、用剪刀略剪去猴頭菇表面的細毛后,用溫水浸泡12個小時以上。再反復用清水攥洗猴頭菇,洗凈后切掉根部。烏雞去除內臟和頭尾。大蔥切段。老姜切片。 2、把烏雞放入湯煲中,倒入一次性到夠足量清水。大火加熱后,撇去浮沫。放入猴頭菇,蔥段和姜片。蓋上蓋子,中火燉2小時左右。食用前,放適量鹽調味。
灰樹花燉腔骨
原料:灰樹花3朵 腔骨500克 大蔥5段 老姜4片 花椒5顆 鹽適量 做法: 1、灰樹花用溫水泡發后洗凈,浸泡灰樹花的水沉淀后留用。 2、腔骨斬成大塊洗凈。鍋中倒入冷水,放入腔骨,大火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3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沖凈。 3、將腔骨放入砂鍋中,并一次性到夠足量沸水。大火煮后,撇去浮沫,倒入浸泡灰樹花的湯。放入灰樹花,大蔥,姜片和花椒,蓋上蓋子,用文火煲2小時,食用前調入適量鹽。
誰有家常菜譜?
雙色菜花
主料:菜花、西蘭花
輔料:枸杞
調料:鹽、味精、白糖、胡椒粉、芥末油
烹制方法:
1、將菜花、西蘭花分別過開水焯一下,取出過涼備用;
2、菜花中加入白糖、鹽、味精、胡椒粉、橄欖油拌勻,西蘭花中加入白糖、鹽、味精、芥末油、橄欖油拌勻,將兩種菜花擺盤造型,撒上枸杞即可。
特點:雙色雙味,營養豐富。
炸胡蘿卜排:
材料:
胡蘿卜1根、雞蛋1個、面包屑適量、鹽少量、油。
做法:
1、選擇粗細合適的胡蘿卜一根,將胡蘿卜去皮洗凈,斜切成厚片。
2、雞蛋打散,將胡蘿卜片蘸蛋液,再蘸上面包屑。
3、鍋中放入足夠多的油,燒至5成熱(筷子插入油中有氣泡),放入裹好面包屑的胡蘿卜片炸成金黃色,撈出瀝干油分。
4、炸好的胡蘿卜片可以直接吃或者蘸番茄醬、沙拉醬等食用。
胡蘿卜燒牛肉
原料:
牛肉,胡蘿卜
做法:
步驟1:胡蘿卜切塊,牛肉在滾水中焯去血沫撈起。
步驟2:鍋中底油,把干辣椒、八角、姜片、桂皮炸香,下入牛肉翻炒發白,然后加料酒,醬油,白糖繼續翻炒幾下。
步驟3:炒一會兒然后添水小火燉,待牛肉八成熟時,加入胡蘿卜,加些鹽和醬油,大火燒開。
步驟4:然后轉小火燒到牛肉軟熟。
步驟5:最后撒點蔥花可以起鍋了,牛肉一定要燒爛哦!
苦瓜胡蘿卜煎蛋
原料:
苦瓜小半根、胡蘿卜一段、雞蛋兩個、蔥花少量、鹽、料酒少許。
做法:
1、苦瓜對半剖開,去瓤,切成條,再切小丁;
2、胡蘿卜切小丁、蔥切末;
3、雞蛋打散,放入苦瓜丁、胡蘿卜丁、蔥末、鹽、料酒少許;
4、鍋中放少許油,轉動鍋,使油平鋪鍋面。倒入蛋液,轉動平底鍋,使蛋液均勻鋪到鍋上;
5、小火加熱,表面凝固后翻面,再煎一分鐘即可。
可樂雞翅:
雞中翅1000克、可樂一罐、八角一個、黃酒2勺、生抽4勺。
做法:
1、雞翅在沸水中汆燙一下去掉腥味。熱鍋熱油爆香八角,加入雞翅,煎到兩面稍變色。
2、烹入黃酒、加生抽、可樂,大火煮沸。
3、轉中小火繼續20分鐘,最后湯汁收到快干就可以了。
開水白菜:
色香味:菜鮮、湯鮮、色鮮、味鮮是川菜中清鮮淡雅類湯菜中的上乘之作。
主料:黃秧白菜心500克
輔料:味精1克,胡椒粉1克,紹酒10克,川鹽2克,清湯1500克
制作:
1)將黃秧白菜心修整齊,放在沸水中焯至剛斷生(保持原色),立即撈入冷水中漂涼,在撈出,用刀修整齊,理順放在湯碗內,加紹酒、味精、胡椒粉、川鹽和清湯(250克)、上籠、用旺火蒸2分鐘取出,潷去湯,在用沸清湯(250克)過一次;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湯燒沸后,撇去浮沫,輕輕倒入盛菜心的碗中即成。
冬季養生食譜?
以下是冬天食譜之-:砂鍋豆腐 名稱 砂鍋豆腐 標簽 四川菜、 養顏美容調理、 冬季養生調理、 菜品分類 砂鍋 調味類型 咸鮮味 主料: 豆腐 800克 配料: 牛蹄筋(泡發) 75克 海參 100克 魷魚(鮮) 150克 竹筍 150克 豬肚 200克 雞 200克 香菇(鮮) 50克 蝦米 15克 調料: 鹽 10克 味精 10克 各適量 制作方法 1. 豆腐去硬邊、硬皮,切2厘米塊;蹄筋、海參、魷魚洗凈,切成片狀;筍洗凈,去殼,切成薄片;豬肚搓洗干凈,切片狀;洋菇對切成半;以上各材料用熱水氽燙一下,備用。 2. 雞入高湯煮熟,取出泡在冷水中,待涼透后切成長方塊。 3. 準備一大型砂鍋,將豆腐、蹄筋、海參、魷魚、筍、豬肚、洋菇放入鍋中,加高湯、鹽、味精,先用大火煮滾,再改小火燉煮,約1小時即可,食時整鍋上桌。 制作提示 1. 豬肚清洗法:生豬肚外層黏液用鈍刀刮清,剖開后同樣刮清黏液,用熱水氽燙一次,再用粗鹽、醋、蔥、姜一起抓揉,以去腥味。 2. 冬天可以加個小爐子,當火鍋用。 冬天食譜之-番茄羊肉湯 名稱 番茄羊肉湯 標簽 補虛養身調理、 冬季養生調理、 便秘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養顏美容調理 菜品分類 煮 調味類型 咸鮮味 主料: 羊肉(肥瘦) 500克 土豆 250克 番茄 100克 胡蘿卜 50克 白菜 150克 洋蔥 50克 配料: 香菜 10克 調料: 番茄醬 50克 胡椒粉 1克 鹽 8克 花生油 50克 各適量 制作方法 1. 羊肉洗凈,整塊放入鍋內,加水煮至五成熟撈出,切成小方塊待用; 2. 馬鈴薯去皮,番茄去籽,與洋蔥、大白菜、胡蘿卜均切成小方塊; 3. 番茄醬加入少量的洋蔥末,用油稍炒,再加1勺羊肉湯,即成番茄醬汁; 4. 取羊肉湯1500克燒開,將切好的羊肉和全部蔬菜一起投入湯汁中,并加鹽,番茄醬汁; 5. 待湯煮熟,放入胡椒,撤上香菜末即成。 健康提示 這道湯,除有補益作用外,由于加了蔬菜,在促進排便方面也有相當好的功效
冬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冬季養胃食譜, 1、番茄蘑菇排骨湯 原料:豬排骨600克,鮮蘑菇120克,番茄120克,料酒12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排骨洗凈,剁成塊,加適量料酒、食鹽腌15分鐘;蘑菇洗凈,切片;番茄洗凈,切片。待用。鍋里加適量水,用武火加熱,水開后放入排骨,去浮沫,加料酒,湯煮開后,改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蘑菇片再煮至排骨爛,加入番茄片和食鹽,煮開后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此菜能開胃增食、強壯筋骨、健脾益氣。 2、豬肚燉胡椒 原料:白胡椒30~50粒,豬肚1個。 做法:將豬肚洗凈,白胡椒打碎(用紗布包裹)填入豬肚內,加入煲至湯稠肚爛,加食鹽調味。 功效:胡椒性溫熱,有溫中散寒作用;豬肚健胃養胃,散寒止嘔的功效,脾胃虛寒者尤宜。 3、栗子燉母雞 原料:板栗去外殼;蔥、姜洗凈,姜拍破,蔥打結;雞去內臟,洗凈切塊。 做法:將鍋置火上,加清水,放入雞燒沸,加紹酒、姜塊、蔥結、板栗,燉至板栗、雞肉熟透,加精鹽調味。 功效:栗子燉母雞具有補益氣血、強壯身體、健腦益智作用。 4、早晚養胃粥 原料:粳米50克、大棗10個、蓮子20克。 做法:將蓮子用溫水泡軟、去芯,粳米淘洗干凈,大棗洗凈。三者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后,文火熬煮成粥。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養胃健脾,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5、杞子佛手雞湯 原料:佛手10克,杞子30克,雞半只。 做法:先將杞子泡20分鐘,雞洗凈,放入泡好的杞子煲1~2小時后,加鹽食用。 功效:杞子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的作用,佛手行氣止痛且不傷陰,同煲湯飲用,對胃痛且兼有頭暈目眩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6、清晨養胃湯 原料:紅棗50克,帶蠶蛹的蠶繭20個,適量白糖。 做法:將洗凈的紅棗,和蠶繭一起入鍋,加800克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鐘。濾汁入大碗,加入白糖(根據個人口味添加)調味即成。 功效:湯甜味美,養胃健脾,潤肺生津。 溫馨提示: 對于胃痛并伴有氣脹的患者,日常煲湯時可適當放點陳皮,因其性味較溫和,且有明顯(較好)的行氣、消滯和止痛的作用。而對于不同辨證分型的“老胃病”,可通過一些適當的食療法來輔助治療。 胃酸較多有少許潰瘍的患者可以在煲粥或煲湯時加一點墨魚(連骨一起),因為墨魚骨有制酸的效果;如果屬胃酸較少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多屬虛癥,要注意進補,如黨參、北芪、杞子、元肉、淮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