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如何認證
展開全部
綠色食品認證的申請人必須是企業法人,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政府和行政機構等不可作為綠色食品的申請人。同時,還要求申請人具備以下條件:1.具備綠色食品生產的環境條件和技術條件;2.生產具備一定規模,具有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3.加工企業須生產經營一年以上方可受理申請;批發市場、糧庫,純屬商業經營的企業(如百貨大樓、超市等)不能作為申請人。
認證程序:企業提交認證申請,包括《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和《企業及生產情況調查表》、保證執行綠色食品標準和規范的聲明、生產操作規程、公司對“基地+農戶”的質量控制措施、產品執行標準、注冊商標復印件、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企業質量管理手冊等。企業可先向所在縣綠色食品辦公室提交申請,也可直接向省綠色食品辦公室提交申請。
受理后,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組織現場檢查、產品抽樣,再開展環境監測、產品檢測;然后將相關材料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合格后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證。認證評審一般每月一次。(食品伙伴網)境監測、產品檢測;然后將相關材料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合格后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證。認證評審一般每月一次。
什么是有機綠色食品認證
綠色食品來源于綠色農業,是指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綠色食品又可分為A級和AA級兩個等級。
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NY/T391-2000)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驗、檢查符合特定標準,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A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NY/T391-2000)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驗、檢查符合特定標準,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有機食品是外來詞(是英文Organic Food的直譯名),根據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FOAM)的定義,有機食品是根據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準而生產、加工出來的,經過授權的有機食品頒證部門發給證書,供人們食用的一切食品。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生產體系。有機農業的概念是20世紀20年代首先由法國和瑞士提出的,歷經半個多世紀逐漸認識,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受到一些發達國家的重視,并得到很快發展。綜上所述,有機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按照國際有機農業技術規范的要求,在生產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生物及其產物,利用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好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維持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的農業,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規定標準生產的、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產品均為有機食品。
我國AA級綠色食品在標準上采用IFOAM有機食品標準,在英文名稱上與有機食品相同,所以說我國的AA級綠色食品相當于國際上提出的有機食品。
QS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的區別?
QS認證:
QS是食品“質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縮寫,帶有QS標志的產品就代表著經過國家的批準所有的食品生產企業必須經過強制性的檢驗,合格且在最小銷售單元的食品包裝上標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并加印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QS”標志)后才能出廠銷售。沒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國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麥粉、醬油和醋五類食品行業中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據悉,國家質鑒總局計劃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全部完成食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肉制品、奶制品等第二批十類食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將于今年內完成。
綠色食品認證:
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綠色食品的優質特性不僅包括產品的外表包裝水平高,而且內在品質優良,營養價值和衛生安全指標高。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是綠色食品的特征,但允許有限制使用化肥,農藥,激素等。
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指南誰可以提供一下嗎?
申請有機食品的認證
1. 認證要求 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并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生產的基本要求: 生產基地在最近三年內未使用過農藥、化肥等違禁物質; 種子或種苗來自自然界,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 生產單位需建立長期的土地培肥、植保、作物輪作和畜禽養殖計劃; 生產基地無水土流失及其他環境問題; 作物在收獲、清潔、干燥、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未受化學物質的污染; 從常規種植向有機種植轉換需兩年以上轉換期,新墾荒地例外; 生產全過程必須有完整的記錄檔案。 有機食品加工的基本要求: 原料必須是自己獲得有機頒證的產品或野生無污染的天然產品; 已獲得有機認證的原料在終產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 95%; 只使用天然的調料、色素和香料等輔助原料,不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劑; 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化學物質的污染; 加工過程必須有完整的檔案記錄,包括相應的票據。 有機食品主要國內外頒證機構是: 中國的OFDC 美國的OCIA(全稱”國際有機作物改良協會”) 德國的ECOCERT、BCS和GFRS 荷蘭的SKAL 法國的IFOAM等。 2.申請 1) 申請人向分中心提出正式申請,領取《有機食品認證申請表》和交納申請費。 2) 申請人填寫《有機食品認證申請表》,同時領取《有機食品認證調查表》和《有機食品認證書面資料清單》等文件。 3) 分中心要求申請人按本標準 4 的要求,建立本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質量保證體系的技術措施和質量信息追蹤及處理體系。 3.預審并制定初步的檢查計劃 1) 分中心對申請人預審。預審合格,分中心將有關材料拷貝給認證中心。 2)認證中心根據分中心提供的項目情況,估算檢查時間(一般需要2次檢查:生產過程一次、 加工一次)。 3) 認證中心根據檢查時間和認證收費管理細則,制定初步檢查計劃和估算認證費用。 4) 認證中心向企業寄發《受理通知書》、《有機食品認證檢查合同》(簡稱《檢查合同》)并同時通知分中心。 4. 簽訂有機食品認證檢查合同 1) 申請人確認《受理通知書》后,與認證中心簽訂《檢查合同》。 2 ) 根據《檢查合同》的要求,申請人交納相關費用的 50% ,以保證認證前期工作的正常開展。 3) 申請人委派內部檢查員(生產、加工各1人)配合認證工作,并進一步準備相關材料。 4) 所有材料均使用書面文件和電子文件各一份,拷貝給分中心。 5.審查 1) 分中心對申請人及其材料進行綜合審查。 2) 分中心將審核意見和申請人的全部材料拷貝給認證中心。 3) 認證中心審查并做出“何時”進行檢查的決定。 4) 當 審查不合格,認證中心通知申請人且當年不再受理其申請。 6.實地檢查評估 1) 全部材料審查合格以后,認證中心派出有資質的檢查員; 2) 檢查員應從認證中心或分中心處取得申請人相關資料,依據本準則的要求,對申請人的 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控制體系、追蹤體系以及產地、生產、加工、倉儲、運輸、貿易等進行實地檢查評估。 3) 必要時,檢查員需對土壤、產品抽樣,由申請人將樣品送指定的質檢機構檢測。 7. 編寫檢查報告 1) 檢查員完成檢查后,按認證中心要求編寫檢查報告。 2) 檢查員在檢查完成后兩周內將檢查報告送達認證中心。 8. 綜合審查評估意見 1) 認證中心根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表、調查表等相關材料以及檢 查員的檢查報告和樣品檢驗報告等進行綜合審查評估,編制頒證評估表。 2) 提出評估意見并報技術委員會審議。 9.認證決定人員/技術委員會決議 認證決定人員 對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調查表、檢查員的檢查報告和認證中心的評估意見等材料進行全面審查,做出同意頒證、有條件頒證、有機轉換頒證或拒絕頒證的決定 。 證書有效期為一年。 當申請項目較為復雜(如養殖、漁業、加工等項目)時,或在一段時間內(如6個月),召開技術委員會工作會議,對相應項目作出認證決定。認證決定人員/技術委員會成員與申請人如有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關系,應回避。 1) 同意頒證。申請內容完全符合有機食品標準,頒發有機食品證書。 2)有條件頒證。申請內容基本符合有機食品標準,但某些方面尚需改進,在申請人書面承諾按要求進行改進以后,亦可頒發有機食品證書。 3)有機轉換頒證。申請人的基地進入轉換期一年以上,并繼續實施有機轉換計劃,頒發有機轉換基地證書。從有機轉換基地收獲的產品,按照有機方式加工,可作為有機轉換產品,即“轉換期有機食品”銷售。 4) 拒絕頒證。申請內容達不到有機食品標準要求,技術委員會拒絕頒證,并說明理由。 10 .有機食品標志的使用 根據證書和《有機食品標志使用管理規則》的要求,簽訂《有機食品標志使用許可合同》,并辦理有機食品商標的使用手續。
[編輯本段]有機食品保持認證程序
1. 通知 在新的生產年度,由中心/分中心 向獲證企業發出保持認證通知,該通知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應準備的文件:《有機食品保持認證調查表》《有機食品保持認證書面資料清單》要求的文件; 2)檢查計劃 ; 3)保持認證費用 . 2. 實地檢查評估 1)認證中心派出有資質的檢查員; 2)檢查員應從認證中心或分中心處取得申請人相關資料,并現場取得《保持認證調查表》及《清單》要求的文件,依據GB/T19630.1-.4《有機產品》的要求,對申請人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控制體系、追蹤體系以及產地、生產、加工、倉儲、運輸、貿易等進行實地檢查評估,尤其是申請人對上一年頒證整改要求的完成落實情況進行核實檢查。 3) 必要時,檢查員需對土壤、產品抽樣,由檢查員和申請人共同封樣,將樣品送指定的質檢機構檢測。 3. 編寫檢查報告 1) 檢查員完成檢查后,按認證中心要求編寫檢查報告; 2) 檢查員在檢查完成后兩周內將檢查報告拷貝給認證中 心。 4. 綜合審查評估意見 1) 認證中心根據申請人提供的保持認證調查表等相關材料以及檢查員的檢查報告和樣品檢驗報告等進行綜合審查評估,編制頒證評估表。 2) 提出評估意見并報技術委員會審議。 5. 認證決定人員/ 技術委員會決議 認證決定人員 對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調查表、檢查員的檢查報告和認證中心的評估意見等材料進行全面審查,做出同意頒證、有條件頒證、有機轉換頒證或拒絕頒證的決定 。 證書有效期為一年。 當申請項目較為復雜(如養殖、漁業、加工等項目)時,或在一段時間內(如6個月),召開技術委員會工作會議,對相應項目作出認證決定。認證決定人員/技術委員會成員與申請人如有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關系,應回避。 1) 同意頒證。申請內容完全符合有機食品標準,頒發有機食品證書。 2)有條件頒證。申請內容基本符合有機食品標準,但某些方面尚需改進,在申請人書面承諾按要求進行改進以后,亦可頒發有機食品證書。 3)有機轉換頒證。申請人的基地進入轉換期一年以上,并繼續實施有機轉換計劃,頒發有機轉換基地證書。從有機轉換基地收獲的產品,按照有機方式加工,可作為有機轉換產品,即“轉換期有機食品”銷售。 5) 拒絕頒證。保持認證期間嚴重違反有機食品標準要求,技術委員會拒絕頒證,并說明理由。
怎樣驗證什么是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分兩級,即AA級和A級AA級綠色食品的概念在生態環境質量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任命特定標準,并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A級綠色食品的概念為在生態環境質量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任命特定標準,并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
怎樣才能知道它是通過綠色認證的食品?
通過綠色認證的食品都會有一個特別的標志的!
.綠色食品標志防偽標簽的特點。
綠色食品標志防偽標簽采用了以造幣技術中的網紋技術為核心的綜合防偽技術。該防偽標簽為紙制,便于粘貼。標簽用綠色食品指定顏色,印有標志及產品編號,背景為各國貨幣通用的細密實線條紋圖案,有采用熒光防偽技術的前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劉連馥的親筆簽名字樣。
該防偽標簽還具有專用性,因標簽上印有產品編號,所以每種標簽只能用于一種產品上。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揮了全國綠色食品的規模優勢,大大降低了印制標簽的成本,防偽標簽價格十分合理。
防偽標簽具有多種規格類型,為滿足不同包裝的需要,分為圓形,直徑為15mm、20mm、25mm、30mm不等;長方形,52mmX126mm或按比例變化的任意規格。
綠色農產品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
目前官方認定的是: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一定是官方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可以是官方中綠華夏認證,也可以是其它公司認證.但官方認證的比較有權威.綠色農產品認證以及有機農產品認證都是屬于上面的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是說法不一樣.
沒有綠色食品認證可以嗎
不可以 必須要要有的
申請在產品上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程序是:
第一、申請人填寫《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一式兩份(含附報材料),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綠色食品管理部門;
第二、省綠色食品管理部門委托通過省級以上計量認證的環境保護監測機構,對該項產品或產品原料的產地進行環境評價。
第三、省綠色食品管理部門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并將初審合格的材料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第四、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會同權威的環境保護機構,對上述材料進行審核。合格的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監測機構對其申報產品進行抽樣、并依據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進行檢測,對不合格的,當年不再受理其申請;
第五、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質量和衛生檢測合格的產品進行綜合審查(含實地核查),并與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簽訂“綠色食品標志使用協議”,由農業部頒發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及編號,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備案,同時公告于眾。對衛生檢測不合格的產品,當年不再受理其申請。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如材料合格,將書面通知省綠色食品管理機構并委托對申報產品進行抽樣。省綠色食品管理機構委托接到中心的委托抽樣單后,將委派2名或2名以上綠色食品標志專職管理售貨員赴申報企業進行抽樣,并將抽樣品送綠色食品定點食品監測中心。依據技術監測報告,得出終審結果。終審合格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將書面通知申報企業前往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辦理領證手續,并交納標志服務費,原則上每個產品1萬元(系列產品優惠)。
綠色食品標志管理人員對所轄區域內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監督檢查,將企業種植、養殖、加工等規程執行情況向中心匯報。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每年年初下達抽檢任務,指定定點的食品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機構對企業使用標志的產品及其原料產地生態環境質量進行抽檢,抽檢不合格者取消其標志使用權,并公告于眾。所有消費者對綠色食品都有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了解市場中綠色食品的真假,對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可直接向中心舉報。
有機食品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①原料必須來自于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②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加工、包裝、貯運、運輸標準;
③生產者在有機食品生產和流暢過程中,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標準。
④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定。
綠色食品認證
(1)認證申請。申請人向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及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綠色食品辦公室、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省綠辦)領取《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企業及生產情況調查表》及有關資料,或從中心網站下載。申請人填寫并向所在省綠辦遞交《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企業及生產情況調查表》及以下材料:保證執行綠色食品標準和規范的聲明,生產操作規程(種植規程、養殖規程、加工規程),對“基地+農戶”的質量控制體系(包括合同、基地圖、基地和農戶清單、管理制度),產品執行標準,產品注冊商標文本(復印件),營業執照(復印件),企業質量管理手冊,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通過體系認證的,附證書復印件)。
(2)受理及文審。省綠辦收到上述申請材料后,進行登記、編號,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認證材料的審查工作,并向申請人發出《文審意見通知單》,同時抄送中心認證處。申請認證材料不齊全的,要求申請人收到《文審意見通知單》后10個工作日提交補充材料。申請認證材料不合格的,通知申請人本生長周期不再受理其申請。申請認證材料合格的,執行下一程序。
(3)現場檢查、產品抽樣。省綠辦應在《文審意見通知單》中明確現場檢查計劃,并在計劃得到申請人確認后委派2名或2名以上檢查員進行現場檢查。檢查員根據《綠色食品檢查員工作手冊》(試行)和《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技術規范》(試行)中規定的有關項目進行逐項檢查。每位檢查員單獨填寫現場檢查表和檢查意見。現場檢查和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工作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向省綠辦遞交現場檢查評估報告和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報告及有關調查資料。現場檢查合格,可以安排產品抽樣。凡申請人提供了近一年內綠色食品定點產品監測機構出具的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并經檢查員確認,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檢測項目和質量要求的,免產品抽樣檢測。現場檢查合格,需要抽樣檢測的產品安排產品抽樣。
(4)環境監測。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由檢查員在現場檢查時同步完成。經調查確認,產地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技術規范》規定的免測條件,免做環境監測。根據《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經調查確認,有必要進行環境監測的,省綠辦自收到調查報告2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綠色食品定點環境監測機構進行環境監測,同時將通知單抄送中心認證處。定點環境監測機構收到通知單后,40個工作日內出具環境監測報告,連同填寫的《綠色食品環境監測情況表》,直接報送中心認證處,同時抄送省綠辦。
(5)產品檢測。綠色食品定點產品監測機構自收到樣品、產品執行標準、《綠色食品產品抽樣單》、檢測費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檢測工作,出具產品檢測報告,連同填寫的《綠色食品產品檢測情況表》,報送中心認證處,同時抄送省綠辦。
(6)認證審核。省綠辦收到檢查員現場檢查評估報告和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報告后,3個工作日內簽署審查意見,并將認證申請材料、檢查員現場檢查評估報告、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報告及《省綠辦綠色食品認證情況表》等材料報送中心認證處。中心認證處收到省綠辦報送材料、環境監測報告、產品檢測報告及申請人直接寄送的《申請綠色食品認證基本情況調查表》后,進行登記、編號,在確認收到最后一份材料后2個工作日內下發受理通知書,書面通知申請人,并抄送省綠辦。中心認證處組織審查人員及有關專家對上述材料進行審核,20個工作日內做出審核結論。審核結論為“有疑問,需現場檢查”的,中心認證處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現場檢查計劃,書面通知申請人,并抄送省綠辦。得到申請人確認后,5個工作日內派檢查員再次進行現場檢查。審核結論為“材料不完整或需要補充說明”的,中心認證處向申請人發送《綠色食品認證審核通知單》,同時抄送省綠辦。申請人需在20個工作日內將補充材料報送中心認證處,并抄送省綠辦。審核結論為“合格”或“不合格”的,中心認證處將認證材料、認證審核意見報送綠色食品評審委員會。
(7)認證評審。綠色食品評審委員會自收到認證材料、認證處審核意見后10個工作日內進行全面評審,并做出認證終審結論。認證終審結論分為兩種情況:認證合格或認證不合格。結論為“認證合格”,執行下一程序。結論為“認證不合格”,評審委員會秘書處在做出終審結論2個工作日內,將《認證結論通知單》發送申請人,并抄送省綠辦。本生產周期不再受理其申請。
(8)頒證。中心在5個工作日內將辦證的有關文件寄送“認證合格”申請人,并抄送省綠辦。申請人在60個工作日內與中心簽訂《綠色食品標志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中心主任簽發證書。
什么是綠色食品認證報告
有機食品標志標識
有機食品標志采用人手和葉片為創意元素。我們可以感覺到兩種景象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著一片綠葉,寓意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兩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將綠葉擬人化為自然的手,寓意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的呵護,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美好的生存關系。有機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這種理念的實際應用。人類的食物從自然中獲取,人類的活動應尊重自然的規律,這樣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可持續的發展空間。
這個認證價格差的比較多。能差幾倍。從2萬—5萬不等。與企業的咨詢整改認證難易有關。
比如有機牛肉:涉及到活牛是有機的,牛吃的飼料是有機的,飼料用的土地,肥料是有機的,牛的宰殺過程是有機的,倉儲,運輸是有機的。銷售方式是有機的等連環過程。
綠色食品標志
綠色食品標志是由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正式注冊的質量證明標志。它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態;顏色為綠色,象征著生命,農業、環保;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A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字體為綠色,底色為白色,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字體為白色,底色為綠色。整個圖形描繪了一幅明媚陽光照耀下的和諧生機,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是出自純凈、良好生態環境的安全、無污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
綠色食品標志的有效期
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可以使用統一格式的綠色食品標志,有效期為3年,時間從通過認證獲得證書當日算起,期滿后,生產企業必須重新提出認證申請,獲得通過才可以繼續使用該標志,同時更改標志上的編號。從重新申請到獲得認證為半年,這半年中,允許生產企業繼續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如果重新申請沒能通過認證,企業必須立即停止使用標志。另外,在3年有效期內,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每年還要對產品按照綠色食品的環境、生產及質量標準進行檢查,如不符合規定,中心會取消該產品使用標志。
近幾年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每年都會查處幾十起違規使用或者假冒“綠色食品”標志的案例,還有少量企業因為沒能通過年檢而被取消了標志使用資格。
綠色食品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
2.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
3.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
4.產品外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符合綠色食品特定的包裝、裝潢和標簽規定。
可申請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由于綠色食品已經國家工商局批準注冊,按商標法有關規定,具備條件可申請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有以下五類。
一是肉、非活的家禽、野味、肉汁、水產品、罐頭食品、腌漬、干制水果及制品、腌制、干制蔬菜、蛋品、奶及乳制品、食用油脂、色拉、食用果膠、加工過的堅果、菌類干制品、食物蛋白。
二是咖啡、咖啡代用品、可可、茶及茶葉代用品、糖、糖果、南糖、蜂蜜、糖漿及非醫用營養食品、面色、糕點、代乳制品、方便食品、面粉等五谷雜糧、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食用淀粉及其制品、飲用冰、冰制品、食鹽、醬油、醋、芥末、味精、沙司等調味品、酵母、食用香精、香料、家用嫩肉劑等。
三是未加工的林業產品、未加工的谷物及農產品、花卉、園藝產品、草木、活生物、未加工的水果及干新鮮蔬菜、種籽、動物飼料等。
四是啤酒、不含酒精飲料、糖漿及其它供飲料用的制劑。
五是含酒精的飲料(除啤酒外)。
有幾種收費,其中一項是化驗費,是兩千每項,還有環境評估的費用,應該是一千四,最后報北京的時候每項是八千 。
無公害農產品標志
1、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是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制定并發布,是加施于獲得全國統一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或產品包裝上的證明性標識。印制在包裝、標簽、廣告、說明書上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圖案,不能作為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使用。
2、該標志的使用涉及政府對無公害農產品質量的保證和對生產者、經營者及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維護,是國家有關部門對無公害農產品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所有獲證產品以“無公害農產品”稱謂進入市場流通,均需在產品或產品包裝上加貼標志。
3、標志除采用多種傳統靜態防偽技術外,還具有防偽數碼查詢功能的動態防偽技術。因此,使用該標志是無公害農產品高度防偽的重要措施。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申請無公害產品認證的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向認證機構提交書面申請,書面申請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申請人的姓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
(二)產品品種、產地的區域范圍和生產規模;
(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計劃;
(四)產地環境說明;
(五)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控制措施;
(六)有關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的資質證明材料;
(七)保證執行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和規范的聲明;
(八)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九)生產過程記錄檔案;
(十)認證機構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一體化申報,園藝類10000元,糧油類12000元,畜牧類13000元。費用主要是檢測費和無公害標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