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燈管有什么作用
紫外線燈管是消毒用的.
紫外線燈的作用是什么?都是用在那里?
滅菌,建議家庭不要使用
紫外線燈管具體的作用有哪些?對人有危害嗎?
紫外線主要殺菌,如人在就殺人體的白細胞,對人體傷害很大
紫外線有什么作用?
過度接觸紫外線,會燒傷皮膚,或引起老年性白內障,甚至引起皮膚癌等。但適量的紫外線對人體卻有許多好處:
殺菌消毒人體的表皮中分布著一種基底細胞,這種細胞含有“黑色素原” 是一種酪氨酸物質 ,在紫外線的作用下,“黑色素原”變?yōu)楹谏林诒粫竦钠つw表面,使皮膚呈均勻的黑褐色。這就是日光曬黑皮膚的重要原因。這種沉著的色素可吸收較多的光能,迅速轉變?yōu)闊崮埽⒋碳ず瓜俜置诙帷裉柲軞⑺榔つw上的細菌,預防癤瘡、毛囊炎等皮膚病。室內常進陽光,勤曬被褥,可減少疾病的傳播。
促進鈣磷代謝人體皮膚中含有固醇類物質,這種物質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可變?yōu)榫S生素D。維生素D進人血液后改善鈣、磷的代謝,有抗佝僂病、骨軟化和老年骨質疏松的作用。
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能刺激機體的造血機能,使紅血球的數(shù)量增多,血色素增加,改善紅細胞質量,改善肌肉的活動狀態(tài),還能降低血壓、血糖、膽固醇、增加機體免疫能力,促進機體細胞吸氧能力和新陳代謝,減輕氣喘病和關節(jié)疼痛,舒筋活血,增強體質。
紫外線有什么用途和作用?
作用:適量的可以殺菌消毒. 用途:通常用于消毒柜,紫外燈(辨別紙幣真?zhèn)?.
311紫外線光的作用是?
殺菌作用、促進維生素D合成、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止痛、消炎、促進傷口愈合 皮膚病學科中傳統(tǒng)的紫外線療法一般是指用人工光源UVB、UVA以及UVB聯(lián)合UVA輻射治療皮膚病的方法.近幾年來,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治療皮膚病的光譜,如311nm的UVB,稱為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和UVA1(340~400nm)等.
紫外線有什么好處
什么是紫外線?
紫外線是指波長在200nm~380nm之間的太陽光線,包括3類:UV-A波長為315nm~380nm,UV-B波長為280nm~315nm,UV-C波長200nm~280nm。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光線(290nm—2000nm)中紫外線約占13%,其中UV-A占97%,UV-B占3%,UV-C接近于0。對人皮膚損傷的只有UV-A、UV-B。通過特殊工藝制成的UV-C紫外線燈,用來進行消毒滅菌。
紫外線益處種種
在過去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對紫外線的認識是模糊的,一味地防!防!防!殊不知紫外線對人體也有有益的一面。
首先,中長波紫外線的照射,可使皮膚中的脫氧膽固醇轉變?yōu)榫S生素D,維生素D可增強鈣磷在體內的吸收,能幫助骨骼的生長發(fā)育,成長期的兒童多曬太陽,多在戶外活動,有利于預防佝僂病。近來在白領階層中佝僂病的發(fā)生率有所增加,這是因為白領媽媽們上下班坐車,工作環(huán)境全封閉,辛勤一周后的雙休日又慵懶地不想出門。
其次,不同波長的UV-A、UV-B波段能夠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紅斑狼瘡、銀屑病、硬皮病、白癜風、玫瑰糠疹和皮膚T細胞性淋巴瘤等皮膚病。僅對紅斑狼瘡的治療研究表明,用紫外線治療的病人可以顯著減輕癥狀和減少綜合癥發(fā)生的危險,而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治療的有效性不斷增強。
再次,紫外線還可使微生物細胞內核酸、原漿蛋白發(fā)生化學變化,用以殺滅微生物,對空氣、水、污染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滅菌。
紫外線(UV)消毒是一種高效、安全、環(huán)保、經濟的技術,能夠有效地滅活致病病毒、細菌和原生動物,而且?guī)缀醪划a生任何消毒副產物。因此,在凈水、污水、回用水和工業(yè)水處理的消毒中,UV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最有效的消毒技術。由于紫外線具有對隱孢子蟲的高效殺滅作用和不產生副產物等特點,使其在給水處理中顯示了很好的市場潛力。
給排水消毒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即化學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線消毒等。化學消毒法一般都會產生消毒副產物,而紫外線消毒是唯一不會產生消毒副產物的方法,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問題。
紫外線的危害
人們知道,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除有殺菌作用外,還具有調整和改善神經、內分泌、消化、循環(huán)、呼吸、血液、免疫系統(tǒng)以及促進維生素D生成的功能。但是,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過量的紫外線引起光化學反應,可使人體機能發(fā)生一系列變化,尤其是對人體的皮膚、眼睛以及免疫系統(tǒng)等造成危害。近年來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及我國一些城市,已開始發(fā)布紫外線指數(shù)預報,以提醒公眾采取相應的
防護措施。日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專家們呼吁從事戶外活動的人們要避免長時間在日光下曝曬,到海濱和山區(qū)度假的尤其要注意保護皮膚。
紫外線對人體的皮膚和眼睛的影響最為明顯。皮膚對紫外線的吸收與其波長有關。波長越短,透入皮膚的深度越小,照射后黑色素沉著較弱;波長越長,透入皮膚的深度越大,照射后黑色素沉著較強。由于受光化學反應的作用,能級較高的光子流能引起細胞內的核蛋白和一些酶的變性。因此,被紫外線照射后,需經過6—8小時的潛伏期后才發(fā)生細胞的改變并出現(xiàn)癥狀,包括皮膚干痛、表皮皺縮,甚至起泡脫落。因紫外線對組織的穿透力很弱,皮膚下的深層組織較少受傷。但嚴重的紫外線,可引起人體疲乏、低熱、嗜睡等全身反應。有些人的皮膚由于對紫外線過敏,光照后發(fā)生日光性皮炎(又稱曬傷),暴露區(qū)皮膚瘙癢、刺痛、皮膚脫屑,還可能潰破結痂。實際觀測表明,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地區(qū)(紫外線通常為平原地區(qū)的3—4倍),裸露皮膚在中午前后紫外線照射下,持續(xù)20—40分鐘,皮膚有灼痛感且脫皮;持續(xù)40—80分鐘,皮膚會起丘疹狀水泡并導致各種病變。
長期、多次的曝曬,可造成皮膚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癥(光照性角化癥),表現(xiàn)在暴露部位(如額部、頰部、鼻尖、唇、眼瞼、結膜)出現(xiàn)單個和多個平頂形角化層增厚。據(jù)醫(yī)學分析,這是一種癌前期變化。研究表明,紫外線能引起細胞核內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損傷,由于機體內在的缺陷,使細胞不能對損傷的DNA進行修復,從而發(fā)生對變異DNA的復制,若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不能及時排斥,清除這種變異的細胞,即機體免疫監(jiān)視功能有缺陷,這種變異DNA的細胞將發(fā)生增殖,最終導致腫瘤的形成因此,紫外線是皮膚的一個重要致癌因素。
1980年以來,美國診斷為黑色素和非黑色素皮膚癌以及白內障的人數(shù)明顯增加,類似的情況在其它許多國家也有出現(xiàn)。據(jù)美國癌癥學會估算,美國1995年診斷為基底細胞或鱗狀細胞癌的患者達80萬例,黑色素皮膚癌約為3.4萬人。根據(jù)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指出,1973年以來,黑色素皮膚癌的發(fā)病率每年增加4%。據(jù)估算,1995年有9300人患皮膚癌死亡,其中7200人為惡性黑色素皮膚癌,2000人為其它皮膚癌。
眼睛是對紫外線最為敏感的部位。研究表明,波長為230毫微米的紫外線可全部為角膜上皮吸收,波長為280毫微米的紫外線對角膜損傷力最大。波長為290—400毫微米的近紫外線能對晶狀體造成損傷,是老年性白內障的致病因素之一。
在紫外線較強的地區(qū),上述影響十分明顯。如在低緯度地區(qū),由于太陽投射角大于高緯度地區(qū),日照時間長,而在高海拔地區(qū),由于空氣稀薄、云霧塵粒少,大氣和地面對紫外線吸收少,都增加了紫外線的輻射量,因此,這些地區(qū)的白內障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在陽光照耀的海面上或沙漠中長期了望觀察的士兵、海員,常有暗適應能力下降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空氣稀薄的雪山高原的工作人員,因受經雪地表面強烈反射的紫外線的光射損傷,易患雪盲癥;人們在雪地、沙漠或海面上暴露時間過長,因受紫外線影響強,易患日光性眼炎。
1994年7月,世界氣象組織召開了紫外線指數(shù)專家會議。會議制定了紫外線指數(shù)的指導性標準,規(guī)定了世界氣象組織紫外線指數(shù)標準單位。根據(jù)美國氣象局的紫外線指數(shù)值,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在聽取皮膚病、眼科專家及有關組織咨詢意見基礎上,綜合考慮了紫外線指數(shù)值、不同的公眾皮膚類型及相應的“皮膚曬紅分鐘數(shù)”,確定了5種曝曬類型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護建議,比如使用護膚素、防護衣帽,戴太陽鏡,尤其是在每天10時至16時盡量避免在烈日下曝曬等。
警惕紫外線的危害
過量的日光紫外線照射,可對人體的皮膚、眼睛以及免疫系統(tǒng)等造成傷害。紫外線能破壞人體皮膚細胞,使皮膚未老先衰。嚴重時產生日光性皮炎即曬傷或皮膚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癥,引起癌變。眼睛是對紫外線最為敏感的部位,紫外線能對晶狀體造成損傷,是老年性白內障的致病因素之一。在驕陽似火的夏季,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室外活動應避開這段時間。在室外活動時請不要忘記撐遮陽傘、戴遮陽帽和太陽鏡,使用護膚素、防曬霜,并盡量穿淺色衣服,以減輕紫外線的照射。
紫外燈管有什么作用
紫外線常用于殺菌消毒.所以紫外燈管的作用就是 殺菌消毒
紫外線燈 功能
飄走拿分~
紫外燈的用途
可用于紫外線殺菌、激發(fā)熒光(熒光顯微鏡、驗鈔)、誘殺害蟲、曬圖等。
不同形狀和大小、角度和彎曲、邊緣和凹凸情況的三維部件固化時,需要光投射到所有的表面上,且應有足夠的能量。 一般燈具由燈管和反射罩組成,反射罩用于聚集光束定向投射到物件上,反射罩一般為橢圓形或拋物線狀的。使用橢圓形反射罩時,燈管置于橢圓的第一焦點上,燈光則在第二焦點上聚焦形成狹窄的高輻照度光束 。
但是,由于光的發(fā)散,偏離此點后,輻照度迅速降低。而使用拋物線燈罩,在較寬的范圍內可得到平行紫外光束,但是輻照度低且可在三維物體上增加陰影。 工業(yè)上的許多三維物件在涂漆時需要固化“光學厚”涂料,這是一種具有高紫外吸收率的涂料。但是紫外光線的能量密度在穿越涂層時會迅速降低,對固化極為不利。為確保充分固化,涂層的底部亦需充分光照。而且厚涂層里含有大量的顏料和添加劑,更不利于透光。只有使用高輻照度的紫外光才可能實現(xiàn)徹底固化。涂漆平板基才時,可以使用橢圓反射罩,將最高輻射度區(qū)域(即焦點)聚焦在涂層上。但是,對于三維物件的固化,實現(xiàn)起來卻困難得多。
利用一套緊湊的模塊式燈具系統(tǒng),可以跟蹤物件輪廓或者照射某些特定區(qū)域。對微波動力燈的橢圓面凹處進行修正,可以變化光的聚焦,使焦點離燈面更遠,從而使聚焦面變寬。雖然這樣會減少輻射度的峰值,但可以使光的強度比較均勻,在離燈較遠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足夠的輻照,同時又保持了聚集和發(fā)散光的優(yōu)點,減少了陰影出現(xiàn)。可參看表1中的結果進行比較。 表1–輻射度峰值的比較(單位:瓦特/平方厘米),燈具為 240瓦特/厘米(600瓦特/英尺) 燈與物件的距離: 反射罩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