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手,請教現今國際上最先進的燃料乙醇技術是什么,詳細介紹下.
1代:巴西甘蔗乙醇,美國玉米乙醇1.5代:中美木薯乙醇,甜高粱乙醇2代:中國美國意大利 秸稈乙醇,木材乙醇
燃料乙醇的概述
展開全部
燃料乙醇指 以生物物質為原料通過生物發酵等途徑獲得的可作為燃料用的乙醇。燃料乙醇經變性后與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車用乙醇汽油。
燃料乙醇生產技術主要有第一代和第二代兩種。第一代燃料乙醇技術是以糖質和淀粉質作物為原料生產乙醇。其工藝流程一般分為五個階段,即液化、糖化、發酵、蒸餾、脫水。第二代燃料乙醇技術是以木質纖維素質為原料生產乙醇。與第一代技術相比,第二代燃料乙醇技術首先要進行預處理,即脫去木質素,增加原料的疏松性以增加各種酶與纖維素的接觸,提高酶效率。待原料分解為可發酵糖類后,再進入發酵、蒸餾和脫水。
我國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陳化糧和木薯、甜高粱,地瓜等淀粉質或糖質非糧作物 ,今后研發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以木質纖維素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術 。國家發改委已核準了廣西的木薯燃料乙醇、內蒙的甜高粱燃料乙醇和山東的木糖渣燃料乙醇等非糧試點等項目,以農林廢棄物等木質纖維素原料制取乙醇燃料技術也己進入年產萬噸級規模的中試階段。 最近幾年,由于石油價格的波動,燃料乙醇的消費增長也在提速。中國燃料乙醇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燃料乙醇在中國具有廣闊前景。隨著國內石油需求的進一步提高,以乙醇等替代能源為代表的能源供應多元化戰略已成為中國能源政策的一個方向。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巴西、美國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國和應用國。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不再建設新的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項目,并大力鼓勵發展以非糧作物為原料開發燃料乙醇。燃料乙醇走向了非糧乙醇發展的道路,并得到了快速發展。
燃料乙醇擁有清潔、可再生等特點,可以降低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的排放。未來我國燃料乙醇行業的重點是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政府補貼,為此,制定生物燃料乙醇生產過程的消耗控制規范,及產品質量技術標準,統一燃料乙醇生產消耗定額標準,包括物耗、水耗、能耗等,是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
在汽車發動機里,乙醇溶于汽油中促進汽油更好地完全燃燒,既提高了 – 的利用率,又減少了尾氣中%5
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又減少了NO2、SO2等有毒氣體和Pb固體顆粒的排放
你好 現在利用秸稈或(玉米秸稈)生產燃料乙醇的技術是否成熟
現在使用工業發酵法生產,工藝技術是成熟的,雖然原料成本低廉,但是利用秸稈的乙醇產出率,固體廢物數量很大.如果能很好地解決固體廢物的出路問題,還是可以的.
為什么要在燃料乙醇摻兌5%左右體積分數的變性劑
1. 1 燃料乙醇的概念
燃料乙醇也稱生物燃料、燃料酒精、汽油醇、乙醇汽油等。將乙醇進一步脫水再加上適量的變性劑(汽油)后形成變性燃料乙醇。燃料乙醇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隨著石油的大規模、低成本開發,酒精因其經濟性較差而被淘汰。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枯竭遲早要到來,為了減輕對石油的依賴,人們都在尋找可再生能源。同時,農業的快速發展,造成糧食大量過剩,這一切,都使燃料乙醇產業的重新崛起和迅速發展成為必然。近年來汽油醇的生產又成為煉油工業的一個方向。所謂車用乙醇汽油,就是把變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形成一種新型混合燃料(國際上稱汽油醇,商品名GASOHOL ) [ 1 ] 。我國初步確定從乙醇的體積分數為10%起步推廣使用車用汽油醇,這樣現有車輛不需任何改裝,其油耗、動力基本不受影響,汽車尾氣的污染可大幅度降低,又不消耗過多的糧食。
1. 2 燃料乙醇的優點及其開發意義
(1)燃料乙醇是一種良好的增氧劑,它可以增加汽油的含氧量,使其充分燃燒。目前汽油中普遍使用的增氧劑是MTBE (甲基叔丁基醚) ,它能提高汽油的含氧量,使其燃燒更完全,可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一氧化碳。但是,由于MTBE會對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而且其生產難度比較大,因此最佳的替代品就是燃料乙醇。
(2)燃料乙醇的辛烷值高,調和辛烷值一般可以達到120左右,可以有效提高汽油的抗爆指數。它作為點燃式發動機燃料時,可以用于壓縮比較高的發動機,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是內燃機最有希望的代用燃料。
(3)有利于環境的改善。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可以使汽車尾氣的污染水平平均降低30%以上。其中一氧化碳排放下降30. 8%,揮發性烴類化合物排放下降13. 4%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27%[ 2 ] ,此外還可減少其他有害物質的排放。
(4)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有機資源之一,它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每年僅陸生植物就可以產生纖維素約500億t。纖維素還是最主要的生物質資源,它占地球生物質總量的60%~80%。纖維素類資源,如秸稈、蔗渣及森林工業副產品等具有來源豐富、品種多、再生時間短等優點。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可生產生物質2200億t,相當于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的3~8倍。我國的纖維素原料非常豐富,僅農作物秸稈、皮殼一項,每年產量就達7億多t,其中玉米秸(35% )、小麥秸(21% )和稻草(19% )是我國的三大秸稈,林業副產品、城市垃圾和工業廢物數量也很可觀。因此,以纖維素降解發酵生產乙醇具有巨大的潛力,同時可以減輕農林廢棄物(麥草、玉米秸稈、玉米芯、大豆渣、甘蔗渣等) 、工業廢棄物(制漿和造紙廠的纖維渣、鋸末等) 、城市廢棄物(廢紙、包裝紙等)及林業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合成氣制乙醇技術現在還有哪些不足
目前主要的煤制乙二醇工藝是“間接法”,即以煤氣化制取合成氣,CO催化偶聯合成草酸酯,再加氫生成乙二醇. 以惠生工程和天大共同研發的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為例,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主要包括以下特點: ⑴ 擁有完善的合成氣制乙二醇物性數據庫; ⑵ 草酸酯合成工藝實現封閉循環,亞硝酸酯回收率高,物耗低; ⑶ 新型CO偶聯催化劑體系開發,適應更寬工藝條件、催化劑成本大幅降低; ⑷ 綠色、高效、長壽命草酸酯加氫催化劑的成功開發; ⑸ 草酸酯合成、草酸酯加氫反應器及其工藝; ⑹ 獨有的低能耗聚酯級乙二醇產品分離方案; ⑺ 草酸酯合成工藝路線產品多元化及草酸酯下游產品開發(煤制燃料乙醇、碳酸二甲酯及碳酸二苯酯等).
燃料乙醇的制作工藝?
糧食發酵可以得到乙醇(酒精)
生產燃料乙醇的工藝有哪些不足之處
1代工藝消耗糧食,2代工藝不成熟,不能商業化運行
乙醇燃料經濟學分析
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是燃燒清潔的高辛烷值燃料,可由再生能源生產。最基本的是,乙醇從農作物如谷物生產酒精。因為可以減少從國外進口能源的依賴。
100%的純乙醇通常不用作汽車燃料,通常用無鉛汽油摻混,這有利于:減少燃料費用,增加燃料的辛烷值,并減少了汽油的有害排放。任何量的乙醇均可與汽油摻混。
[編輯本段]與普通汽油功率油耗相比
從機理講:燃料乙醇的熱值比汽油熱值低,乙醇汽油因加入10%的乙醇,其熱值理論上降低了3%,會使動力性能下降,但乙醇中含氧,使汽油中含氧量增加3.5%,將原汽油中不能完全燃燒的部分充分燃燒,提高了燃料的熱值與功率,從而使油耗相應減少,兩者相抵,使總體油耗持平或略有降低。
[編輯本段]產品描述:
用途:與汽油或柴油混配,作為汽車動力燃料。
燃料乙醇是未加變性劑、可作為燃料用的無水乙醇。
乙醇俗稱酒精,是由玉米、小麥、薯類、糖蜜等為原料,經液化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將乙醇進一步脫水為無水乙醇后,再加上適量變性劑(無鉛汽油)形成變性燃料乙醇。車用乙醇汽油,就是把變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種新型汽車燃料。
由于乙醇是一種具有較高辛烷值的含氧化合物,按合適的比例調入汽油中,會提高汽油的辛烷值,降低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的排放。因此,世界上已有很多國家將乙醇作為汽油的調合組分,其中巴西和美國乙醇用量最大,巴西車用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平均達22%(v/v),美國車用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為10%(v/v)。
美國、巴西等國家推廣使用燃料乙醇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綜合效益:如在刺激農業生產、維護糧價、完善能源安全體系、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節約外匯、增加就業、增加財政收入、改善燃油品質及大氣質量等方面,均為世界所公認。目前,許多農業資源國如英國、荷蘭、德國、奧地利、印度、泰國、南非等國家均已制定規劃,積極發展燃料乙醇工業。
目前,我國石油進口量約占使用量的20%,預計到2010年前后將達到40%,車用汽油年消耗量為6400萬噸。按燃料乙醇添加量10%(v/v)計算,每年可減少汽油消耗640萬噸,因此,發展車用乙醇汽油對降低汽車排放污染和進口原油的依賴及節約外匯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本段]燃料乙醇在中國的發展
經過5年的試點和推廣使用,我國生物乙醇汽油在生產、混配、儲運及銷售等方面已擁有較成熟的技術。截至2006年6月,我國已形成燃料乙醇102萬噸年生產能力、年混配1020萬噸生物乙醇汽油的能力,生物乙醇汽油的消費量已占到全國汽油消費總量的20%。2006年,我國燃料乙醇的生產達到130萬噸。
2006年我國全年糧食產量超過4.9億噸,實現三年的連續增產,但糧食總的供求關系還是處在一個緊平衡的狀態。玉米這幾年的加工能力擴張得比較快,2005年,全國玉米深加工能力已經達到了1000億斤,實際加工消耗是500多億斤,2006年加工能力達到了1400億斤,實際加工也接近700億斤。深加工對于玉米的消耗也造成了玉米供求狀況的變化,帶動了價格的上漲。據預測,2007年糧食價格將上漲6%左右,漲幅高于2006年,糧、油等食品價格上漲將成為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此前,國家發改 委要求各地不得以加工玉米為名,違規建設生物燃料乙醇項目,盲目擴大玉米加工能力。
在這種大背景下,發展燃料乙醇產業是否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成了一個熱議話題。
2006年中國玉米產量1.385億噸,其中飼料用量是9600萬噸,3020萬噸是工業用量,燃料乙醇所用的玉米量只占工業用量的1/10,玉米總產量的2%多一點。所以不存在爭糧的嫌疑。
目前我國發展非糧乙醇的可行之路,在于發展用甜高粱、甘薯、木薯等原料來替代糧食。纖維法 生產乙醇技術還不成熟,美國計劃用6年時間攻克這一技術難關。國內有企業已經實現了用纖維原料生產乙醇,但目前噸成本比糧食法要高1000多元。
根據《生物燃料乙醇以及車用乙醇汽油“十一五”發展專項規劃》,到2010年,我國將以薯類、甜高粱等非糧原料為主生產522萬噸燃料乙醇,屆時乙醇汽油使用量將占全國汽油用量的75%。
到2020年,我國燃料乙醇年產量可達1000萬噸。
其實,可再生能源會議作出的停止在建的乙醇燃料項目,這只是階段性的選擇,之前,國家出發改委也多次通知,要求新上燃料乙醇項目“剎車”,然而,效果不盡人意。如何破解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發展”與“資源”之間矛盾,卻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用更長的時間來求解。按理說,食品和能源經 濟并不相關,但是目前正在趨于緊密關聯。當石油價格上漲時,食品價格也會上漲。據大連商品交易所公布信息稱,國內玉米價格在過去9個月里上漲了近30%,其原因是人們把玉米用于生產燃料乙醇所致。
保存問題:
乙醇汽油的保質期只有一個月
乙醇汽油對環境要求非常高,非常怕水,保質期短,因此銷售乙醇汽油要比普通汽油在調配、儲存、運輸、銷售各環節要嚴格得多。一般小油站不出售乙醇汽油。
如果小加油站一個月內賣不掉,或者加到車里,又遇上出差,燒不完,就會分解,產生不良反映……到頭來損害的是我們的車。
過了保質期的乙醇汽油容易出現的分層現象,在油罐油箱中容易變渾濁,打不著火。
為什么研究乙醇燃料問題
乙醇成本比較低,可以通過農作物提齲所以巴西一直使用乙醇作為燃料. 巴西乙醇能源產業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巴西歷屆政府功不可沒.事實上,巴西乙醇燃料的發展過程離不開巴西獨特的政治和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