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琺瑯?
琺瑯器主要有兩種,一是源自波斯的銅胎掐絲琺瑯,約在蒙元時期傳至中國,明代開始大量燒制,并于景泰年間達到了一個高峰,后世稱其為“景泰藍”.此后,景泰藍就成了銅胎掐絲琺瑯器的代稱.另一種是來自歐洲的畫琺瑯工藝,它在清康…
琺瑯是什么意思?
琺瑯,又稱“佛郎”、“發(fā)藍”,是覆蓋于金屬制品表面的一種玻璃質(zhì)材料.它最早出現(xiàn)于東羅馬帝國的佛區(qū),故人們將此地的音譯稱呼這一工藝.琺瑯器于12世紀從阿拉伯地區(qū)直接或間接傳入我國,琺瑯工藝技法則在元人后期傳入我國.按我國的傳統(tǒng),附著在陶或瓷胎上的玻璃質(zhì)稱為釉,而用于瓦片建材上者稱為琉璃,涂飾在金屬器物外表的則稱為琺瑯釉.玻璃、瓷釉、琉璃和琺瑯釉原料大同小異,主要的成份都是硅酸鹽類. 參考資料:http://forum.xaonline.com/forumUI/forumMainTopic.aspx?topicID=528737&forumID=318
琺瑯的注音
琺瑯 fàláng [enamel] 涂料名.又稱“搪瓷”.用石英、長石、硝石和碳酸鈉等加上鉛和錫的氧化物燒制成,涂在銅質(zhì)或銀質(zhì)器物上,經(jīng)過燒制,能形成不同顏色的釉質(zhì)表面
琺瑯的讀音
fà láng
琺瑯的拼音是?
fa lang 第一個是三聲 第二個是二聲
掐絲琺瑯是什么?
掐絲琺瑯,琺瑯器品種之一,一般特指銅胎掐絲琺瑯,又稱“景泰藍”.使用其他金屬做胎的,如金胎掐絲琺瑯等.掐絲琺瑯的制作工藝也稱為掐絲琺瑯. 掐絲琺瑯,其制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后經(jīng)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絲琺瑯有著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間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fā)展,又一般多外飾藍色釉料,故習稱景泰藍,當然它也有飾紅、淺綠、深綠、白、葡萄紫、翠藍等色.
何謂琺瑯?
名稱來源 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資料參考:www.zming.com,琺瑯一詞源于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藝品稱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
琺瑯怎么讀
為你解答. 琺瑯的讀音為:[fà láng],涂料名,又稱搪瓷.
琺瑯是哪些國家的藝術(shù)品
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瑯一詞源于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藝品稱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機,簡化為拂菻.出現(xiàn)景泰藍后轉(zhuǎn)音為發(fā)藍,后又為琺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