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簡易教具制作方法與實例
如圓的面積教具制作: 1、取木板(不要太厚)也可用紙板代替. 2、做成圓形,把圓沿半徑分成15等份. 3、取其中一份,再沿圓的半徑平均分成2份. 此時,有14個整份,和2個半份. 4、取兩條布條,把7個整份,分別沿圓的外周粘在其中一條布條上,再粘上1個半份. 5、另一條布條重復上面的操作. 6、把剩余的布條剪去. 這樣,一個完整的圓的面積教具就做好了.
什么是教具?教具要怎么做啊!
就是教學用具啊,一般是塑料或者木頭什么做的輔助講解的工具
中班數學物體的對應要準備什么教具
教具如下: 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常見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 物品若干件,“家”三個(家門分別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蒙臺梭利教具具體都有哪些呢?
我知道有很多種的,蒙臺梭利教具有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語文教具、數學教具、自然人文教具.種類多樣,可另售散件.具體的有:插座圓柱體、彩色圓柱、色板、吹氣盒、嗅覺筒、味覺瓶、觸覺板、音桶、布盒、黃色(灰色、黑色)串珠棒、加減法板、乘除法板、十進位法及銀行游戲等.更多詳詢: http://www.yewjw.com TEL:0394-8355011
小學手工教具怎么制作啊???
風力、水力發電演示儀
(該教具榮獲第六屆全國優秀自制教具評選二等獎)
1 儀器特點及用途
1.1 特點
1) 本教具利用電和磁可以相互轉換的原理,使發電現象直觀化,模擬發電過程更科學、生動和有趣。
2)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利用教具,學生們親眼看到風力、水力能發電,并且親自感悟到風能、水能是清潔的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從小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3) 直觀性 利用電流計的指針偏轉,使學生感受到了電的存在。
4) 創新性 利用馬達的轉子的轉動,轉子上的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使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5) 實用性 一件教具,既可演示風力發電,也可演示水力發電,還可以啟發學生探究發電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2 用途
1) 模擬風力、水力發電。
2) 探究發電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2 制作材料
四驅車(賽車)馬達(3V)一個,風車、小水輪各一個,水槽一個,長約40cm的支架桿一根,支架底座(長26㎝×寬11㎝×寬4㎝)一塊,木板(長20㎝×寬7㎝)一塊,塑料軸承一個,靈敏電流計一臺,導線若干。
3 制作方法
教具裝置見圖11-01-1。
1) 安裝支架和底座,在支架上固定木板一塊和水槽一個,在底座上固定靈敏電流計一臺。如圖11-01-2所示
2) 在木板上固定塑料軸承和四驅車馬達。如圖11-01-3所示
3) 風車、水輪的制作:取兩個乒乓球,一切兩半,將四個半球用螺絲固定在橡皮塞上,橡皮塞中間插上一根細鐵棍,作為風車、水輪的軸。如圖11-01-4所示
4) 風車、水輪的軸通過塑料軸承用軟管與馬達的軸相接。如圖11-01-5所示
5) 導線的一端焊接在馬達的兩個端點上,另一端與靈敏電流計連接起來,完成整體制作。
4 使用方法
1) 在靜止狀態下,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指在表的中央,不發生偏轉,說明沒有電流。
2) 安裝好風車,對著風車輕輕吹口氣,或用吹風機吹動風車,看見靈敏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說明有電流產生。
3) 換上小水輪,在水槽中裝滿水,打開水槽下端的閥門,讓水流沖擊小水輪,使小水輪轉動起來,看見靈敏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說明有電流產生。
4) 探究發電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例如改變水槽的高度,改變吹風機的風速等等)
是什么蒙氏教具
蒙臺梭利教具,是由20世紀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瑪麗亞·蒙臺梭利依據其教育思想所發明設計.在我國,因為翻譯的不同,導致蒙臺梭利教具還有其它名稱,如:蒙特梭利教具、蒙特梭瑞教具;也有人簡稱它為蒙氏教具. 蒙臺梭利教具主要分6大領域,感官教育教具、數學教育教具、語言教育教具、科學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樂教育教具.在蒙臺梭利教具中,最經典的教具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例如:插座圓柱體、粉紅塔、棕色梯、長棒等.蒙臺梭利教具最大的特點在于,孩子通過自主地操作教具,從中主動地獲得大量感官經驗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數理知識.蒙臺梭利教具是依據孩子的年齡段而設計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