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清補涼”都有哪些好處與作用?
好處嘛,它里面的東西很雜所以能補充的營養比較全面,但是要干凈衛生才好!
位元堂清補涼的功效
清補涼是清熱的,但體寒的人最好少用,可以去中藥店自己配些,枸杞子,甘草,紅棗,白術,搭配著燉湯
有誰知道清補涼的作用和有哪些東西
清補涼瘦肉湯 用料:瘦肉250克(5兩),生熟薏米10克(2錢),蓮子5克(1錢),百合5克(1錢),淮生10克(2錢),玉 竹5克(1錢),茨實5克(1錢). 做法: 1.把瘦肉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 2.洗凈全部清補涼配料. 3.把適量的請水煲滾,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時,湯成用鹽、生 調適味即可. 功效:此湯清甜滋補,有去濕開胃,除痰健肺等溫和清涼功效,特別適宜身體瘦弱,虛不受補者飲用,是夏秋季節的合時湯水.
什么叫清補涼?清補涼分分有什么藥材?
沙參玉竹生地百合枸杞子淮山
熱天吃清補涼有什么功效呢?
每到炎熱季節,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現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癥狀,有的發生胃腸道疾患。因此,炎熱季節必須講究飲食調節,采取相應的對策。 加一些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堿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欲、健脾利胃。 補充鹽分和維生素。營養學家建議:高溫季節最好每人每天補充維生素B1、B2各2毫克,維生素C50毫克,鈣1克,這樣可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于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營養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亦可飲用一些果汁。 不可過食冷飲和飲料。氣候炎熱時適當吃一些冷飲或飲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溫作用。雪糕、冰磚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的,不可食之過多,過食會使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則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疾患。飲料品種較多,大都營養價值不高,還是少飲為好,多飲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欲,甚至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勿忘補鉀。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等癥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酌情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水果;蔬菜中的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也豐富。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講究飲食衛生。膳食最好現做現吃,生吃瓜果要洗凈消毒。在做涼拌菜時,應加蒜泥和醋,既可調味,又能殺菌,而且增進食欲。飲食不可過度貪涼,以防病原微生物趁虛而入。 暑天宜清補。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諸如鴨肉、鯽魚、蝦、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薏米等等。此外,亦可進食一些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解暑藥粥”
清補涼紅蘿卜豬骨湯喝了有什么好處?
這個湯可以補鈣。
并且:1、紅蘿卜能夠治療扁桃腺炎;
2、紅蘿卜能夠治偏頭痛;
3、紅蘿卜能治煙癮;
4、治煤氣中毒:鮮紅蘿卜榨、搗汁1杯,白糖60克,攪化灌服;
5、治燙傷:取生蘿卜100克,搗汁,每日3次用汁水涂患處;
6、鼻炎:用生紅蘿卜汁過濾液滴鼻,并同時以生蘿卜汁半盞,兌黃酒少許,溫服;
7、消腫止痛: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或燙火傷灼,用生蘿卜搗碎敷患處,有消淤散腫、活血止痛的作用;
8、補充維生素B2:紅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而缺乏維生素B2的人,會發生思維遲緩和憂郁癥狀;
9、紅蘿卜能解酒:將蘿卜榨汁飲用;
10、紅蘿卜具有消水腫、止痢疾之功效
豬骨頭煮湯性寒涼,能壯腰膝,益力氣,補虛弱,強筋骨。若脾胃虛寒,消化欠佳之人食之,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瀉,故應在骨湯中加入生姜或胡椒。豬骨煅炭研粉則性溫,有止瀉健胃補骨作用。
總結:是很營養的
煲湯的清補涼都是什么配料
[編輯本段]補涼湯 材料 食物:半肥瘦豬肉適量。藥物:夏枯草15克,曇花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沙參15克,玉竹15克,大生地20克,龍利葉15克,雞蛋花15克。 功效 初秋家庭湯水,老幼咸宜,體弱虛火上升者尤其適合,此湯有清潤防治燥熱各癥之效。 本湯不寒不熱,中和性平,故很多家長稍為年紀老大者均知初秋將臨或暑熱已退,作一清潤補之,乃保全家健康的實用湯水。 清補涼湯 功效: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氣的功效,同時清熱潤肺 材料:淮山、蓮子、百合、沙參、龍眼肉各15克,芡實、大棗、玉竹各10克。 做法:1、鍋中置600毫升水,放入除龍眼肉外的其他材料。2、中火煮開后改小火熬煮30分鐘,加入龍眼肉以后繼續熬煮5分鐘,加入冰糖攪勻即可。 清補涼雞腳湯滋潤喉嚨 [清補涼雞腳湯]是一款清潤湯水,平日以之佐膳, 具補肌,潤燥作用。 材料:(四人份量)清補涼一包約重150克 , 雞腳12只 ,排骨600克 制法:(需時:3小時20分鐘) 1 清補涼洗凈,晾干. 2 雞腳用少許鹽擦片刻,洗凈,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 3 排骨洗凈,斬件,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 4 用適量清水煮開,放入清補涼,雞腳,排骨,小火煲約3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清補涼瘦肉湯 用料:瘦肉250克(5兩),生熟薏米10克(2錢),蓮子5克(1錢),百合5克(1錢),淮生10克(2錢),玉 竹5克(1錢),茨實5克(1錢)。 做法: 1。把瘦肉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 2。洗凈全部清補涼配料。 3。把適量的請水煲滾,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時,湯成用鹽、生 調適味即可。 功效:此湯清甜滋補,有去濕開胃,除痰健肺等溫和清涼功效,特別適宜身體瘦弱,虛不受補者飲用,是夏秋季節的合時湯水。
清補排骨湯的功效
清補涼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氣的功效,同時清熱潤肺,家庭湯水,老幼咸宜,體弱虛火上升者尤其適合黨參能夠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臨床常用的補氣藥,功能補脾益肺,效近人參而為較弱,適用于各種氣虛不足者.
清補涼怎么做
我們家都是自制的清補涼,其實就一些輔料:綠豆,薏米,空心粉,其它的自己喜好添加!
清補涼的內容和范圍
秋季滋養,吃補得 人參、燕窩、蓮子、芝麻……面對各種各樣的補品,一些消費者感到茫然,秋季進補到底吃啥好?現向普通的進補者推薦以下食品: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功效。蓮子:能祛余暑,滋補強身。山藥:適用范圍廣,不論男女老幼、體健體弱,都可食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可健脾胃、增食欲。藕:熟藕能健脾開胃,適宜秋天進補。牛羊肉:秋天食用牛羊肉可溫補氣血。栗子:有健脾養胃、補腎強骨的作用。紅棗:紅棗能滋陰潤燥、益肺補氣。 人參、燕窩等高檔的滋補品并非適合所有的進補者,這類補品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秋季宜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芝麻、烏骨雞、豬肺、豆漿、蜂蜜等。常吃這些食物,能防止秋燥傷身。此外,奶制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均宜多吃,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進補品。 對于老年人和體質虛弱的人來說,要根據身體情況確定進補方法,切勿盲目進補。選擇食品、藥品前,可向專業醫師咨詢。 由于夏季吃涼冷食品較多,初秋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恢復,因此不宜食用過于油膩的食物。秋天氣溫干燥,人容易上火,因此秋季飲食還要少蔥、姜、蒜、椒等辛辣食品。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的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于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于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特別是生姜。這些食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功能。生姜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 秋季是人最容易長脂肪的季節。這是因為立秋之后,天氣慢慢地變得涼爽起來,人的食欲大開,夜間的休息也舒服多了,閑暇時間疲憊的身體更愿意安靜地休息,而不愿意參加有體力消耗的活動。這樣一來,人體每天的熱量攝入大都超過熱量消耗,使脂肪一點點地囤積起來。如果不加以調整,經過秋、冬兩個季節,人就會胖很多。年復一年,人就會很快“發福”起來。更要命的是,肥胖既有礙人的形體美,還會帶來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文明病”,所以一定不能“縱容”它。 詩云:“秋涼好個爽”、“已涼天氣未寒時”,人們趁此不熱不冷的氣候,適宜吃補,健身過冬。所以廈諺有“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而且先“補重陽”后“補霜降”,所謂“秋補”,比“補冬”更要緊。 古人以“羊”字代“祥”字說,“羊”與“陽”諧音,有“三羊開泰”之說。民間食俗“煲羊肉”、“煲羊頭”常以姜、棗為佐料調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俗語“吃腦補腦”,吃煲羊頭能輔療“頭風”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藥煲羊肉,中醫書上有輔療肺病、瘧疾的記載。栗子有“干果之王”的譽稱。秋季蒸制栗子糕果食用,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的功效。 栗子煮粥吃,能補中氣,單獨蒸、炒,剝殼而食,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霜降是秋季最后一個節氣,過后就是“立冬”。俗語“補冬不如補霜降”。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水果作為時尚食品,盡人皆知。然而,水果也可以作為補品,如秋季的梨子和柿子 老年人除了不要秋凍,核心的問題是飲食的選擇和搭配,有以下幾方面: 防寒溫里 每日的早餐,用溫熱性質的食物,